![预测03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临门一脚】2022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87748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预测03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临门一脚】2022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87748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预测03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临门一脚】2022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87748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预测03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临门一脚】2022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8774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预测03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临门一脚】2022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8774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预测03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临门一脚】2022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8774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
预测03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临门一脚】2022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
展开预测03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概率预测☆☆☆☆☆题型预测选择题☆☆☆☆简答题☆☆☆考向预测①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考查为大背景,考点涉及光合、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所需原料、物质变化等诸多方面。②在透彻理解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过程的基础上,对内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做出判断。考查形式多样,有文字描述类、坐标曲线类、表格类等。③综合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通常将外界因素变化与坐标曲线图结合,考查一定时间内作物的生长情况。该类题型主要有两类:一是教材基础实验如酵母菌呼吸方式探究实验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考查,二是实验设计类,主要是对于光合、呼吸原理的考察,考查形式较为多样,可以与社会热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结合。 2022年备考注意: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各类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要作为重点复习,还要重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重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联系。考点一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内在关系5.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图解6.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关系考点二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应用7.解读净光合速率和真光合速率(1)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常用表示方法(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综合曲线解读①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只进行呼吸作用,测得的数值为呼吸速率(A点)。②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测得的数值为净光合速率。③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④关系图解分析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净光合量小于0,如图甲所示。AB段:真正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净光合量小于0,如图乙所示。B点:真正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净光合量等于0,如图丙所示。B点以后:真正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净光合量大于0,如图丁所示。8.透析一昼夜中植物代谢强度变化的3个曲线(1)图甲中BC段变化原因:由于温度下降,呼吸酶活性降低,CO2释放量有所下降,相当于图乙中的ab段。(2)图甲中CD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于图乙中的cd段。光合作用开始的点为图甲中为C点,图乙中为c点。(3)图甲中DF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拐点D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于图乙中d点,图丙中n点。(4)图甲中FG段曲线下降趋势变缓的原因:正午时分,由于部分气孔关闭,CO2进入细胞减少。GH段罩内CO2浓度继续下降,说明光合作用强度仍大于呼吸作用强度;18时,罩内CO2浓度最低,此时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罩内O2浓度最高。拐点H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于图乙中h点,图丙中m点。图乙中ef段与gh段都是下降趋势,但原因不同:ef段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不足;gh段光照强度逐渐减弱。(5)图甲中18时后,光线越来越弱,罩内CO2浓度开始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判断一昼夜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的依据是I点时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图丙中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深度解读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提醒:①如果题干中给出的信息是叶绿体消耗CO2或叶绿体产生O2的量,则该数据为总光合速率。②整株绿色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③叶肉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的一些水溶性色素,不能用于光合作用。1.(2020·新课标全国卷Ⅰ)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 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 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由于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不产生乙醇,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B正确;C、由分析可知: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C正确;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若为有氧呼吸和酒精式无氧呼吸,则释放CO2的分子数比吸收O2的多,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且为有氧呼吸和乳酸式无氧呼吸,则释放CO2的分子数等于吸收O2的分子数,D错误。故选:D。2.(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解答】解:黄瓜幼苗可以吸收水,增加鲜重;也可以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合成相关的化合物。也可以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增加细胞干重。植物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并没有增加黄瓜幼苗的质量,故黄瓜幼苗在光照下增加的质量来自于水、矿质元素、空气。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3.(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解答】解: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细胞代谢增强,呼吸强度增强,消耗的有机物增加,重量减轻。故选:A。4.(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解答】解:A、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葡萄糖,A错误;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B正确;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ATP,C错误;D、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酸味会减少,D错误。故选:B。5.(2020·新课标全国卷Ⅰ)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回答下列问题:(1)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该栽培措施对作物的作用有 (答出2点即可)。(2)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的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 (答出1点即可)。(3)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现有4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 ,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 。 作物 A B C D 株高/cm 170 65 59 165 光饱和点/μmol•m﹣2•s﹣1 1200 1180 560 623【解答】解:(1)根据题干对中耕松土的描述可知: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士可避免杂草与农作物竞争阳光、水、无机盐,提升作物光合作用强度,保证物质与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同时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增强根细胞呼吸作用强度,促进根细胞的生长发育,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2)由于无机盐溶于水,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的浇水,使根细胞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无机盐,促进了无机盐的吸收。(3)根据表格信息可知,AC作物之间株高差最大,且作物A光饱和点高,作物C光饱和点低,而在同一生长期内,同一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高矮植物搭配,更有利于提高光能的利用率,更高的光饱和点能使植物吸收更多的光能,故应选择AC作物进行间作。故答案为:(1)避免杂草与农作物竞争阳光、水、无机盐,提升作物光合作用强度,保证物质与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增强根细胞呼吸作用强度,促进根细胞的生长发育,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减少杂草对水分、矿质元素和光的竞争;增加土壤氧气含量,促进根系的呼吸作用)(2)无机盐溶于水,根细胞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无机盐,促进了无机盐的吸收。(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3)A和C 作物A光饱和点高且长的高,可利用上层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作物C光饱和点低且长的矮,与作物A间作后,能利用下层的弱光进行光合作用 …… 1.【2022•黄山一模】植物胁迫是指对植物生长不利的环境条件,如营养缺乏、水分不足、洪涝、高温或低温、病虫害等。洪涝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此时植物生长缓慢且根系易变黑、腐烂。下列有关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洪涝造成植物根系供氧不足的原因是氧气微溶于水,无法到达根部 B.植物生长缓慢是由于细胞缺氧,无法向各项生命活动提供任何能量 C.无氧呼吸会使某些植物根细胞产生酒精,酒精积累导致根细胞死亡 D.根系腐烂是由于厌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分解死细胞所含的有机物【解答】解:A、洪涝造成植物根系供氧不足的原因是氧气微溶于水,无法到达根部,A正确;B、植物生长缓慢是由于细胞缺氧,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而不是无法向各项生命活动提供任何能量,B错误;C、无氧呼吸会使某些植物根细胞产生酒精,酒精积累导致根细胞死亡,C正确;D、根系腐烂是由于厌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分解死细胞所含的有机物,D正确。故选:B。2.【2022•柳州二模】海水稻是我国选育的一种能生长在海边滩涂耐盐碱的水稻作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稻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正常水稻的低 B.海水稻种子的有芒与无芒性状属于相对性状 C.水稻根部被水淹没时会产生乳酸使水稻烂根 D.水稻根尖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叶绿体【解答】解:A、海水稻因生活环境中盐碱含量高,环境中溶液浓度大,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根细胞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才能被自然选择存活下来,A错误;B、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海水稻的有芒与无芒都是种子某个性状的不同表现,因此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C、水稻适应生活在水环境中,因其有发达通气的导管,一般情况下不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导致烂根。另外,水稻无氧呼吸不会产生乳酸,C错误;D、叶绿体、线粒体是植物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但水稻根尖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错误。故选:B。3.【2022•呼和浩特模拟】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和水分子脱去的氢可与氧化型辅酶Ⅰ(NAD+)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1(NADH)。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NAMPT)的催化产物NMN是合成NAD+的原料。研究发现,人和哺乳动物的衰老过程与组织中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温变性的eNAMPT 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B.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NAD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C.人体内的NMN合成量增多可能导致哺乳动物早衰 D.促进小鼠体内eNAMPT的产生可能延长其寿命【解答】解:A、高温变性的eNAMPT中肽键没有断裂,因此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B、人等哺乳动物细胞呼吸产生NAD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正确;C、NMN是合成NAD+的原料,人和哺乳动物衰老过程与组织中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因此体内的NMN合成量下降可能导致哺乳动物早衰,C错误;D、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NAMPT)的催化产物NMN是合成NAD+的原料,人和哺乳动物衰老过程与组织中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因此促进小鼠体内eNAMPT的产生可能延长其寿命,D正确。故选:C。4.【2022•吉林模拟】在水分、温度适宜条件下对美花石斛和春石斛光合作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条件下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B.石斛类植物干重最主要的物质来源是无机盐 C.光照强度为200μmol•m﹣2•s﹣1时,光照五小时后春石斛的干重大于美花石斛 D.据图分析美花石斛更适应在阴生环境中生活【解答】解:A、图中A点条件下春石斛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但能正常进行,所以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此外细胞质基质中也有少量ATP产生,A错误;B、植物干重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水,所以植物干重最主要的物质来源是CO2,B错误;C、光照强度为200μmol⋅m﹣2⋅s﹣1 时,美花石斛的净光合速率较高,故光照五小时后美花石斛干重增加较多,C错误;D、由于美花石斛的光补偿点低,所以更适应阴生环境,D正确。故选:D。5.【2022•吕梁一模】用新鲜黑藻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图甲〜丁表示实验的几个主要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乙→甲→丙→丁 B.步骤乙操作中需加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加前者的目的是防止色素分子遭破坏C.a是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b是层析液 D.步骤丙中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没及b,是因为色素能溶在b中【解答】解:A、据图分析,甲表示画滤液细线,乙表示提取色素,丙表示分离色素,丁表示过滤,则实验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是乙→甲→丙→丁,A错误;B、步骤乙操作中需加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加后者的目的是防止色素分子遭破坏,B错误;C、a是无水乙醇,b是层析液,C错误;D、步骤丙中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没及b层析液,是因为色素能溶在b层析液中,D正确。故选:D。6.【2022•佳木斯模拟】某突变型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如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C.光照强度等于P时,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总光合速率不相等 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解答】解:A、由图可知,二者的呼吸速率相等(光照强度为0时,两条曲线的起点相同),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野生型,故突变型的总光合速率小于野生型,突变型的光合作用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A正确;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二者的呼吸速率相等,故突变型的总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突变型的光合作用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B正确;C、光照强度等于P时,突变型和野生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二者的呼吸速率也相等,故光照强度等于P时,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总光合速率相等,C错误;D、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光合速率未达到饱和,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正确。故选:C。7.【2022•河南模拟】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回答下列问题:(1)光照强度对玉米、甘蔗和大豆植株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据图可知光照强度为A时玉米植株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产生O2的去向是 。光照强度由A增大到B时,暗反应速率会 (填“增大”、“减少”、“不变”),原因是 。间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分行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农业生产中应将玉米植株和 (填“甘蔗”或“大豆”)植株间作,好处是 (答出一点即可)。(2)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农民通常将玉米和大豆按不同的年份进行轮作。玉米对土壤中氮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较少;豆科植物吸收大量的钙,而吸收硅的量极少。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吸收元素时,具有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根据题意可知,将玉米和大豆轮作的好处是 (答出一点即可)。(3)套种是在某种作物生长后期,在行间播种另一种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产量。大蒜套种玉米时,大蒜分泌的大蒜素具有辛辣气味,能驱散玉米蚜虫,使玉米菌核病发病率下降,大蒜向蚜虫传递的是 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的 功能。【解答】解:(1)据图可知光照强度为 A时玉米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等于0,但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因此光合作用产生O2的去向是到线粒体中和释放到外界环境。光照强度增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含量增加,C3的还原过程增强,暗反应速率增大。间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分行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农业生产中应将喜阳和喜阴的植株间行种植,以达到增产的目的,玉米植株和甘蔗植株都是喜阳的植株,大豆的光饱和点要远低于玉米和甘蔗,因此应将玉米植株和大豆植株间作,这种高矮搭配的种植方式,可以更好地通风透光、提高光能的利用率。(2)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吸收元素时,具有差异的直接原因是不同植物根系细胞膜上吸收离子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玉米根系细胞膜上运输氮和硅的载体蛋白较多,而运输钙的载体蛋白较少;豆科植物根系细胞膜上运输钙的载体蛋白较多,而运输硅的载体蛋白数量极少。根据题意可知,大豆和玉米吸收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别,若将玉米和大豆轮作,可以防止土壤养分失衡。(3)大蒜分泌的大蒜素具有辛辣气味,能驱散玉米蚜虫,大蒜素属于化学信息,体现了信息能调 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功能。故答案为:(1)到线粒体中和释放到外界环境 增大 光照强度增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含量增加,C3的还原过程增强,暗反应速率增大 大豆 玉米光饱和点高且长得高,可利用上层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大豆植株光饱和点低且长得矮,与玉米间作后,能利用下层的弱光进行光合作用(2)不同植物根系细胞膜上吸收离子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 防止土壤养分失衡(3)化学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8.【2022•吕梁模拟】沙棘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在我国西北部大量种植沙棘,用于沙漠绿化。探究土壤水分对沙棘光合作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如图是“土壤水分对沙棘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分以 方式进行沙棘细胞,在叶肉细胞内有水参与反应的细胞器有 。(写出两个)(2)与B点相比,限制A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与C点相比,B点时叶绿体中的ATP与[H]的相对含量 。(3)由图可知,土壤含水量为81.2%时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原因是 。土壤含水量为36.3%时也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与土壤含水量为81.2%的原因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解答】解:(1)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在叶肉细胞内有水参与反应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叶绿体(光反应过程发生水的光解)。(2)据图可知:B点与A点所处时间相同,即外界光照等条件相同,但两者的土壤含水量不同,B点光合速率大于A点,故限制A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土壤的含水量;B点与C点相比,光照较弱,故光反应相对较弱,其产物ATP与[H]的相对含量较低。(3)土壤含水量为81.2%时,光合午休的原因是:温度过高,植物为避免蒸腾作用过多地散失水分而气孔关闭,导致CO2吸收受阻引起的;据图可知:土壤含水量为36.3%时,植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但此时胞间CO2浓度依然很大,细胞固定CO2能力很弱,可能是类囊体薄膜结构受损等原因导致的光合作用下降,故与土壤含水量为81.2%的原因不相同。故答案为:(1)自由扩散 线粒体和叶绿体(2)土壤的含水量 较低(3)中午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导致胞间CO2降低,暗反应速率降低,使光合速率降低 不相同9.【2022•吉林模拟】如图甲图为真核细胞呼吸作用示意图,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丙图为人体细胞呼吸代谢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甲图中X和D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X产生场所是 。(2)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能量最多的是 (A\B\C\D)过程。在无氧条件下,不同生物体内X进行B或D途径代谢,产生不同产物,直接原因是 。(3)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场所分别是图乙中的 和 (填序号)。(4)乙图中的①结构与③相比, (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更丰富。(5)结合图丙分析,人体正常细胞中的P53蛋白可以促进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途径。癌细胞中的P53蛋白功能异常,使细胞呼吸代谢过程发生变化,产生大量【B】 。据此推测癌细胞中 (填多选)。a、无氧呼吸速率增强b、积累了大量的丙酮酸c、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增大d、有氧呼吸速率增强【解答】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X表示丙酮酸,D表示二氧化碳和酒精,其中丙酮酸产生于细胞质基质。(2)图甲中的C过程包括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其中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无氧条件下,由于不同生物所含有的无氧呼吸酶的种类不同,所以丙酮酸进行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不同。(3)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别发生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场所分别是图乙中的②线粒体基质、①线粒体内膜。(4)乙中的①为线粒体内膜,③为线粒体外膜,其中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其蛋白质含量相对更丰富。(5)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丙中的B是乳酸;根据题意分析,癌细胞中的P53蛋白功能异常,使细胞呼吸代谢过程发生变化,产生了大量的乳酸,说明癌细胞中无氧呼吸速率增强了,则对葡萄糖的摄取量也会增大,故选ac。故答案为:(1)丙酮酸(丙酮酸和还原氢) 酒精和二氧化碳 细胞质基质(2)C 不同生物所含有的无氧呼吸酶的种类不同(3)②①(4)蛋白质(5)乳酸 ac10.【2022•达州模拟】细胞中的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能量是生命活动的动力。(1)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 。核酸中能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是 。(2)如图是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及调节示意图,其中的“↑”表示相应物质过量。请据图回答问题:①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内 (填“存在”或“不存在”)酶e。②Ⅰ、Ⅱ、Ⅲ中,能量最多的是 ,酶b发挥作用的场所是 。③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分析,有氧呼吸的这种调节机制的意义在于 。【解答】解:(1)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是酶,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故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核酸中能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2)①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能合成ATP,酶e催化ATP合成,故线粒体内存在酶e。②由分析可知:Ⅰ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Ⅱ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Ⅲ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三个阶段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即III;酶b催化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挥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③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分析,有氧呼吸的这种调节机制的意义在于既能保证能量支出供应,又能避免能量浪费。故答案为:(1)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tRNA(2)①存在 ②Ⅲ线粒体基质 ③既能保证能量支出供应,又能避免能量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