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种群和群落-备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12 种群和群落-备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文件包含专题12种群和群落-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解析版doc、专题12种群和群落-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2 种群和群落
【要点提炼】
【方法指导】
一、种群的数量和特征
1.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2.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
项目
“J”型(形)曲线
“S”型(形)曲线
增长模型
种群增长
(速)率
3.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比较
项 目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取样器取样法
适用
范围
植物、活动范围小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土壤或培养基(液)中的微小动物或微生物
方法
步骤
①随机取样
②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
③求解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是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①在被调查范围内捕获一些个体并做标记后放回
②一段时间后重捕
③如下公式计算
=
①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
②在实验室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计数
注意
事项
必须随机取样
①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②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没有伤害
--------------
4.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分析
(1)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高、迁入数量多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性比率)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①首先依据年龄组成。
年龄组成种群密度
5.种群“S”型增长曲线分析
(1)潜伏期(对环境的适应期):个体数量很少,增长速率很慢。
(2)快速增长期(对数期):个体数量快速增加,K/2时,增长速率达到最高。
(3)稳定期(饱和期):随着种群密度增加,个体因食物、空间和其他生活条件的斗争加剧,同时天敌数量也增长。种群实际增长速率下降。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停止生长,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到达K值后,仍呈锯齿状波动。
6.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计数原则
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如下图,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
二、生物群落的特征
1.生物种间关系的比较
关系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征
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若分开则双方或至少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寄生
无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表或体内,从那里吸取营养来维持生活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数量上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数量上两种生物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2.群落的结构类型
比较项目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含义
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状况
原因
陆生:光照、温度水生:光、温度、O2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
表现
植物在不同高度的分层,动物也随之具有层次性
大多群落生物呈集群分布或镶嵌分布
3.群落的演替类型
类型
内容
初(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虽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
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4.相近关系的区别
(1)种内斗争与竞争:
种内斗争是种内关系,发生在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如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竞争则是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如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混合放养后,大草履虫因竞争食物失败而死亡。
(2)竞争与捕食:
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和空间等而发生的斗争现象,而且两种生物生活习性越相似,竞争越激烈,如水稻与稗草之间的关系。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强调的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例如,狼吃兔,兔吃草。竞争关系的生物某一方可能会由于在竞争中失败而灭绝;捕食关系中生物不会因捕食而导致另一种生物灭绝,相反,捕食关系中的生物在自然系统中相互依赖而生存。
(3)寄生与互利共生:
寄生的两者之间关系是: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互利共生的两者关系是:彼此有利,相互依存。
(4)寄生与捕食:
寄生一般不会消灭掉寄主的生命,而捕食关系中,被捕食者往往要消灭捕食者的生命。但也有特例,蚜虫吸食植物为寄生,但蝗虫吃植物就是捕食。HIV寄生在人体内,最终使人失去生命。
5.有关群落结构的问题分析
(1)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3)高山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
(4)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三、种群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1.种群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数量特征
这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种群是由多个个体所组成的,其数量大小受四个种群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这些参数继而又受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分布格局和遗传组成的影响,从而形成种群动态
空间特征
种群均占据一定的空间,其个体在空间上分布可分为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此外,在地理范围内分布还形成地理分布
遗传特征
既然种群是同种的个体集合,那么,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但不同的地理种群存在着基因差异。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世代传递,在进化过程中通过改变基因频率以适应环境的不断改变
系统特征
种群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系统。它以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为中心,也以作用于该种群的全部环境因子为空间边界所组成的系统。因此,应从系统的角度,通过研究种群内在的因子,以及生境内各种环境因子与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机制与规律
2.种群和群落的比较
种群和群落都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生物成分。
从概念的
内涵上看
种群和群落都是许多生物个体的总和,但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而群落是各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虽然都是生物群体,但这两个群体是不同的生物群体(生命系统层次)
从概念的
外延来看
种群是种内关系的研究范围,种群内的个体之间既有种内互助,又有种内斗争,两者对立统一,共同维持种群的相对稳定性。群落是种间关系的研究范围,是由不同种群构成的,是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从研究特征上看
种群最重要的特征是种群密度,一个种群的发展趋势如何,就是要看种群密度的大小,种群的其他特征都和种群密度有关系。而生物群落的特征主要是分析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和水平结构的镶嵌分布
从辩证的观点来看
种群和群落都是“动”与“静”的统一体。种群是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区域内,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维持一种动态平衡,这种相对稳定主要是通过种群的自我调节来实现的。群落结构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3. 种群和物种的比较
种群与物种既不同,又相互联系。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是物种繁衍、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一个物种可以包括多个种群,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种群内部基因通过自由交流保持基因库相对稳定。对种群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图解如下:
4.种群密度的研究方法——取样调查法
(1)标志重捕法是对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的方法。
(2)样方法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
(3)称重法、红细胞计数法也是研究微生物种群密度的方法。
知识点四、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析
在生产实践中,还有一种情况是种群增长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致使环境中某些资源要素受到破坏,从而造成环境容量的下降。这样就形成了另一种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突跃下降曲线(如图所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增长情况,例如过度放牧,草原不能复原。该曲线对于控制人口增长、害虫防治、环境的治理保护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从上述分析中还可以知道,环境容量不是绝对不变的,它可以因“超载”而下降,也可以因整体的改善而有所增大。
五、有关群落的结构特征
群落是生物种群组合成的更高层次的群体,具有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
1.群落的物种组成
(1)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不同群落物种数目不同。丰富度随纬度增加逐渐减少;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丰富度随水深度增加而减少。
2.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
①原因:群落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意义: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3. 区分寄生与捕食,种内斗争与竞争,种间斗争与生存斗争的关系
(1)捕食是一种弱肉强食现象,广义捕食主要指大型肉食动物(强者)捕食小型动物(弱者)的食肉行为,草食动物的食草行为。而寄生是弱者依附于强者的现象,寄主(寄生者)主要从宿主(被寄生者)的体表或体内吸取体液营养,寄主一般能给宿主造成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死宿主。
(2)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同种食物或生活空间的现象)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含有竞争,而生存斗争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之一。很明显,生存斗争内容更丰富,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
六、分析群落演替的形成
1.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和种间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因素有: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虽然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但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5)人类的活动。
2. 群落演替与生态功能过程之间的关系
我们对群落的利用和改造,很大程度上是在掌握群落演替规律性的基础上进行的。随着演替的进行,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会不断发生变化。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以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命题点
考向一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典例1】 (2019北京卷·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
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g/m2)
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g/m2)
浮水植物a
22.30
1.70
浮水植物b
8.51
0.72
沉水植物c
14.61
2.22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答案】C
【解析】三种浮游植物中,a对N的吸收量最大,c对P的吸收量最大,故为达到降低自然水体中的N、P的最佳效果,应该投放植物a和c,投放后会增加生物的种类和食物链的数目,这两种植物吸收N、P其种群密度会增大,但不会改变群落中能量流动的方向。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选C。
【典例2】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由于存在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答案】B
【解析】 “J”型曲线是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由于存在环境阻力,该种群数量不可能一直是“J”型增长,A错误;由图可知纵坐标代表的是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在种群中增长速率最大时对应的种群数量应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第5年(增长速率最大)该种群数量为200只,所以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B正确;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在降低,但是仍大于0,因此种群的数量是增加的,C错误;种群数量在200只时增长速率最大,治理鼠患时不能让其增长速率保持在最大,D错误。选B。
【拓展练习】
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一年生草本植物北点地梅在1971-1975年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1975年时相比,1971年时该种群的生存阻力相对较小
B.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是引起北点地梅数量波动的直接原因
C.该种群的数量变化为周期性波动,种群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波动
D.该种群成熟植株每年的净初级生产量在年际间能保持基本稳定
【答案】A
【解析】分析图示曲线可知,1971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比1975年的大,个体间生存斗争也大,生存阻力也相对较大,A错误; 从5年数据可看到,种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是引起北点地梅数量波动的直接原因,B正确; 由图中曲线可知,该种群的数量变化为周期性波动,种群密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波动,C正确; 由图中曲线可知,该种群成熟植株数量在1972-1975年间保持相对稳定,推测每年的净初级生产量在年际间基本能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考向二 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应用
【典例1】 (2019全国卷Ⅰ·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
【答案】D
【解析】细菌甲是异养生物,通过分解培养基中的有机物获得无机物,给自身提供养分,A正确;更换培养基,为细菌提供了新的营养物质并除去了代谢废物,因此,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根据题图可知,在23 h前,a组细菌甲的生长曲线呈现J型增长,说明a组培养基中资源和空间充足,C正确;由题图曲线可知,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在早期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D错误。故选D。
【典例2】 (辽宁师大附中2019届模拟)20世纪30年代,环颈雉被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后,其种群数量的增长如图实线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环颈雉的种群密度
B.实线呈“Z”型的原因可能是环颈雉越冬时死亡率上升
C.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近似于“J”型曲线(Nt=N0λt),其中λ>1
D.环颈雉为重要的经济禽类,每年应捕获其种群数量的1/2
【答案】D
【解析】环颈雉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A项正确;由于环颈雉越冬时死亡率可能上升,因此环颈雉种群的增长呈“Z”型,B项正确;据图中虚线可知,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近似于“J”型曲线(Nt=N0λt),其中λ>1,C项正确;环颈雉为重要的经济禽类,每年应超过1/2K时捕获,且捕获后其剩余量保持在K/2水平,D项错误。
【方法技巧】种群存活曲线与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
1.图甲表示种群三种存活曲线
Ⅰ型曲线:幼年期死亡率低,老年期死亡率高,即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年龄,如人类和其他一些大型哺乳动物。
Ⅱ型曲线:种群各年龄段死亡率基本相同,如小型哺乳动物等。
Ⅲ型曲线:幼年时期死亡率较高,但一旦到达某一年龄,死亡率就较低且稳定,如鱼类等。
2.图乙是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图中A、B、C、D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A′、C′、D′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
3.(1)辨析存活曲线的类型应从年龄组成角度分析,并结合生活实际。
(2)明确K值的含义是确定K值的基础,K值是一定环境中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在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为零。
【拓展练习】
1.(江苏如东高中2019届模拟)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研究内容之一如图所示(图中λ表示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鲫鱼种群在t3后表现为“J”型增长
B.鲫鱼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两种种群的K值
D.鲤鱼种群在t3时数量小于t2的数量
【答案】B
【解析】鲫鱼种群在t3后,λ不变且大于1,表现为“J”型增长,A项正确;鲫鱼种群在0~t2段λ小于1,种群数量逐年减少,年龄结构为衰退型,t2~t3段的λ大于1,种群数量逐年增多,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项错误;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两种种群的K值,C项正确;t2~t3段鲤鱼种群λ小于1,种群数量在不断减少,因此种群在t3时的数量小于t2的数量,D项正确。
2.(2018·浙江高考)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答案】D
【解析】由于甲、乙两个种群内个体的初始数量均未知,第一年末甲种群的L=1.5,乙种群的L值稍大于1.0,两种群具体增加的个体数量无法得知,故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一定相等,第二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第3年末乙种群的L=1.0,且在接下来的第3~4年内L值小于1.0,即种群数量在减少,故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这4年中甲种群的L值均为1.5,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都较前一年多。
考向三 种群的结构与演替
【典例1】下面的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
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
【答案】C
【解析】由图1可知是戊是生产者,甲、己、丁、庚是第二营养级,同时丁和庚又是第三营养级,乙是第三和第四营养级,丙是最高营养级。 由图2 可知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曲线X是“J”型增长,曲线“Y”是“S”型增长,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甲和己虽都是第二营养级,但不一定是同一个种群,故A错误;戊是生产者,一般是绿色植物,植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故B错误;当新物种刚进入新环境时,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条件下,呈“J”型曲线即X增长,故C正确;当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K/2时增速最快,即t1,此时捕获鱼,将在很短时间内会重新恢复原来状态,故D错误。故选C。
【典例2】下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B处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答案】C
【解析】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应是环境条件不同,A错误;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温度影响群落分布,B错误;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在水的不同深度上光照不同,C正确;影响B处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D错误。
【拓展练习】
1.(2019北京卷·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
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g/m2)
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g/m2)
浮水植物a
22.30
1.70
浮水植物b
8.51
0.72
沉水植物c
14.61
2.22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答案】C
【解析】三种浮游植物中,a对N的吸收量最大,c对P的吸收量最大,故为达到降低自然水体中的N、P的最佳效果,应该投放植物a和c,投放后会增加生物的种类和食物链的数目,这两种植物吸收N、P其种群密度会增大,但不会改变群落中能量流动的方向。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选C。
2.(2018江苏卷,13)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含义、过程以及种类。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的垂直结构不明显,B错误;阶段Ⅰ到阶段Ⅱ发生的演替是优势取代,不是完全取代,所以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阶段Ⅲ为森林阶段,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正确。
3.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火灾后森林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答案】C
【解析】甲表示的是次生演替,乙是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快、历时短,A、B正确;不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若气候条件适宜,最后都可以演替成森林,D正确;①②处的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C错误。
【专题训练】
1.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无论T2之前数据如何,T2~T3和T3~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都是逐渐上升
B.T5时增加饵料的投放,池塘草鱼的环境容纳量保持不变
C.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
D.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时,网眼太大常使调查值偏小
【答案】B
【解析】由图示可知,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种群增长速率,根据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推测该种群呈“S”型增长,T3时刻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T5时刻的种群增长速率为0,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据分析可知,无论T2之前数据如何,T2~T3和T3~T5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率不为0,说明种群数量都在增长,A正确;T5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若增加饵料的投放,则种群数量会增加,B错误;T3时草鱼的种群数量为K/2,T5时草鱼的种群数量为K,因此,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C正确;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时,网眼太大会使幼体逃脱,从而导致调查值偏小,D正确。
2.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能合理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特点及与R关系的是( )
A.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
B.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从图中可知O~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
D.田鼠种群数量在A~D间先升后降,而C~D间一直在下降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A、B两点田鼠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相等,但田鼠种样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由于种群的数量不相同,所以两点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等,A错误;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时,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所以在D点时,种群密度最小,B错误;在O~D范围内,种群数量只能体现出一个变化过程,没有呈现出周期性波动,C错误;
在A~D之间,依据R值先大于1后小于1的变化可推知:田鼠的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在C~D期间时,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D正确。
3.如图是某海域的大黄鱼种群数量与增长速率的关系曲线图(a、b点对应的死亡率相差不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点时大黄鱼的出生率要大于a点时的出生率
B.该海域的大黄鱼的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
C.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的种群密度时,估计值一般都偏大
D.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
【答案】A
【解析】题图分析:由图中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可知大黄鱼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且b点对应于种群K/2值。b点时大黄鱼的增长速率要大于a点时的种群增长速率,但不能比较两点的出生率,A错误;由于种群曲线表现S型增长,符合呈逻辑斯谛增长,B正确;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的种群密度时,由于第二次捕获更加困难,所以估计值一般都偏大,C正确;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因为该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可持续发展,D正确。
4.下列关于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不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动物的数量越多
C.在群落垂直结构的各层次上栖息的动物都不同
D.光的穿透性对湖泊中植物的分层分布有重要影响
【答案】D
【解析】草原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群落的层次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就越多,B错误;有些动物在群落中栖息在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多个层次,C错误;水生群落的层次性,即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等决定,D正确。
5.如图是在调查某生态系统中某一生物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λ)而绘制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5 年内该生物种群数量基本不变,性比率保持 1:1
B.第 10 年时该生物种群数量最少,原因可能是食物短缺
C.第 25 年时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可能下降
D.第 15 年左右该生物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C
【解析】0﹣5年内该生物种群数量不变,但不能说明性比率保持 1:1,A错误;第15年种群数量最少,B错误;第25年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会使得其他种群的资源减少,故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C正确;在15年左右该生物种群增长速率约为0,不是最大值,D错误。
6.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一直永恒延续下去
B.原始森林被砍伐后生长起来的森林称为次生林
C.北温带湖泊静水层水的密度最大,水温大约为 4℃
D.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复杂的斑块性和镶嵌性是空间异质性的一种表现
【答案】A
【解析】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极群落,A错误;次生林就是原始森林被砍伐后通过次生演替而生长起来的森林,B正确;北温带湖泊水层表面若结冰,则同质量的冰体积比水的体积大,密度小,故湖泊静水层水的密度最大,水温大约为 4℃,C正确;群落在水平结构上呈镶嵌分布,其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复杂的斑块性和镶嵌性是空间异质性的一种表现,D正确。
7.福寿螺的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能取食水生植物。为研究福寿螺对水稻的影响,将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引种到不同的水稻田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稻田中各生物的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福寿螺属于初级消费者,与水稻和水花生为捕食关系
B.用样方法来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
C.中密度处理小区中,福寿螺与各植物的竞争压力小于其他密度的小区
D.中密度处理小区中,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福寿螺的密度,因变量是几个物种的日均密度增长速率;根据题意,福寿螺以水生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据图分析,随福寿螺种群密度的增加,鸭舌草的日均密度增长速率减小,二者之间为捕食关系。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日均密度增长速率为正值,种群数量增加,因此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福寿螺以水生植物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因此与水稻和水花生为捕食关系,A正确;由于福寿螺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采用样方法来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调查时要做到随机取样,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日均密度增长速率为正值,种群数量增加,因此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那么中密度福寿螺与各植物的竞争压力大于其他密度的小区,C错误,D正确。
8.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这种分布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C.生物课外小组学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择某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D.“S”型曲线代表的种群数量在到达K/2后仍继续增大
【答案】D
【解析】该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A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B错误;生物课外小组学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单子叶植物常为丛生或者蔓生,不容易进行计数,故不选择某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C错误;D.“S”型曲线代表的种群数量在到达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之后种群数量仍在增大之后达到K值,D正确。
9.下列关于调查方法的选择,描述正确的是( )
A.某丛生植株可以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亚洲鲤鱼的丰富度
C.利用黑光灯发出的物理信息可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丛生植株难于辨别个体数目,所以不宜选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亚洲鲤鱼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丰富度是群落中的物种组成,B错误;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光、声、磁力等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季节的变化会影响某些种群的数量,如某种一年生植物,可能夏季数量多,秋天结种子,冬天温度低可能没有分布,所以有些生物的种群密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D错误。
10.利用已关闭的垃圾填埋场改造为公园等公共娱乐设施场所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对垃圾填埋场进行重新开发利用之前,需进行植被的重建和维持。土壤含氧量、垃圾渗液浓度等因素会影响植物在垃圾填埋场上生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垃圾填埋场上进行的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B.垃圾渗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根细胞渗透失水,造成“烧苗”现象
C.垃圾填埋场土壤富含有机物,微生物需氧代谢旺盛,易造成植物根系缺氧
D.填埋场改造成的公园中所有植被和栖息动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答案】D
【解析】垃圾填埋场上存在着一定的土壤条件甚至有植被的种子等,因此在垃圾填埋场上进行的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A正确;植物根系需要从生活的垃圾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如果垃圾渗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根细胞渗透失水,造成“烧苗”现象,B正确;由于垃圾填埋场土壤富含有机物,土壤中的有机物需要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转化为无机物,而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实质是细胞呼吸过程,需氧型微生物的有氧呼吸会消耗氧,从而造成土壤中缺少氧气而导致植物根系缺氧,C正确;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填埋场改造成的公园中所有植被和栖息动物以及微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D错误。
11.(2019全国卷Ⅰ·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
【答案】D
【解析】细菌甲是异养生物,通过分解培养基中的有机物获得无机物,给自身提供养分,A正确;更换培养基,为细菌提供了新的营养物质并除去了代谢废物,因此,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根据题图可知,在23 h前,a组细菌甲的生长曲线呈现J型增长,说明a组培养基中资源和空间充足,C正确;由题图曲线可知,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在早期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D错误。故选D。
12.(2017年北京卷,3)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可直接推出酸雨对楝树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樟树,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楝树的生长受酸雨的影响,则一些其他生物的生长也会受酸雨的影响,故酸雨能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C不符合题意;楝树的生长受酸雨的影响,不能说明群落中其他树种都受酸雨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13.下图为寄生、捕食对某地区二代棉铃虫自然种群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影响,不考虑迁移,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影响一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捕食
B.影响五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寄生
C.影响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生物因素除寄生、捕食外还有竞争等
D.总死亡率大于50%时,二代棉铃虫种群数量一定下降
【答案】D
【解析】一龄期二代棉铃虫寄生率约为0,影响一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捕食,A正确;五龄期二代棉铃虫捕食率约为0,影响五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寄生,B正确;种间斗争形式包括寄生、捕食和竞争,影响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生物因素除寄生、捕食外还有竞争等,C正确;种群数量是否增加决定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总死亡率大于50%时,二代棉铃虫种群数量不一定下降,D错误。
14.在圣露西亚岛有两种植物靠一种蜂鸟传粉。一种植物的花蕊蜜管直而短,另一种则弯而深。雌鸟的长鸟喙适于在弯曲的长筒状花蕊蜜管中采蜜,雄鸟短鸟喙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蕊蜜管中采蜜。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雌雄蜂鸟在不同植物上采蜜缓解了雌雄蜂鸟间的种内斗争
B.两种植物花蕊蜜管形态的差异是因蜂鸟采蜜导致的变异
C.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蜂鸟的性别比例和种群密度会影响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答案】B
【解析】食物来源有别,可以很好缓解种内个体间因争夺食物的斗争。题干信息告知同种雌雄蜂鸟采蜜不同植物,食物来源不同,可缓解种内斗争,A正确;甲乙两种植物花蕊蜜管形态的差异是突变导致的,但这种突变不是采蜜导致的,采蜜只能对其进行选择,B错误;根据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现存的生物之间的适应关系是共同进化的结果,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即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正确;蜂鸟采蜜的同时会帮助植物传粉,不同性别蜂鸟采蜜不同植物,所以蜂鸟的性别比例及其种群密度对于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会有影响,D正确。
15.在榕树花期,榕果由于有苞片,可以防止非传粉小蜂进入其内产卵。只有头部楔形的传粉小蜂才能钻过苞片进入榕果交配、产卵,并帮助榕树传粉。杨氏榕树金小蜂为一种非传粉小蜂,但可以利用传粉榕小蜂咬出的通道更快速地进入榕果并完成产卵。科研人员研究了进入榕果内产卵小蜂种类对榕果种子产量及小蜂产生后代数量的影响,统计相关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榕果内产卵小蜂种类
榕果内种子数量
传粉小蜂后代数量
杨氏榕树金小蜂后代数量
传粉榕小蜂
5.5
108.5
0
杨氏榕树金小蜂+传粉榕小蜂
10.0
10.5
80.7
A.杨氏榕树金小蜂与传粉榕小蜂体型可能相似
B.榕果内传粉榕小蜂比杨氏榕树金小蜂具有更强的资源竞争能力
C.杨氏榕树金小蜂进入榕果内产卵有助于榕树传粉
D.传粉榕小蜂与榕树的关系为互利共生
【答案】B
【解析】根据“杨氏榕树金小蜂可以利用传粉榕小蜂咬出的通道更快速地进入榕果并完成产卵”说明杨氏榕树金小蜂与传粉榕小蜂体型可能相似,A正确;传粉榕小蜂单独进入榕果内时,传粉小蜂后代数量为108.5,而杨氏榕树金小蜂+传粉榕小蜂共同进入榕果内时,传粉小蜂后代数量为10.5,可见榕果内杨氏榕树金小蜂比传粉榕小蜂具有更强的资源竞争能力,B错误;由表格数据,只有传粉榕小蜂进入榕果产卵时,榕果内种子数量为5.5,而杨氏榕树金小蜂+传粉榕小蜂共同进入榕果产卵时,榕果内种子数量为10.0,说明杨氏榕树金小蜂进入榕果内产卵也有助于榕树传粉,C正确;传粉榕小蜂为榕树传粉,榕树为传粉榕小蜂的幼虫提供营养,说明二者的关系为互利共生,D正确。
1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会发生改变
B.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C.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有利于提高生物对资源的利用率
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答案】D
【解析】A项,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会发生改变,故A正确。B项,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数量的变化存在负反馈调节,可以保证两者之间的平衡,故B正确。C项,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而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C正确。D项,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很大,但是不能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地震、海啸等,故D错误。
17.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对生态系统的总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如通过施用农家肥改良农田,能体现图1中d成分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B.“维莠骄骄”描述了农田中狗尾草生长的现象,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为图2中的①
C.“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描述了不用密网捕捞,有利于种群年龄组成形成图3中的II类型
D.“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描述了农业生产中防治虫害,可利用图2中的②、④来防治害虫
【答案】B
【解析】 “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如通过施用农家肥改良农田,能体现图1中d分解者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A正确;“维莠骄骄”描述了农田中狗尾草生长的现象,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为图2中的③是竞争,B错误;“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描述了不用密网捕捞,有利于种群年龄组成形成图3中的II增长型,C正确;“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描述了农业生产中防治虫害,可利用图2中的②是寄生、④是捕食来防治害虫,D正确;故选B。
18.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计算出其λ值,如图为该种群13年来λ值(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前4年间和第6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第5年和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C.从第12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
D.从第5年末开始,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直到第9年,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前4年间λ>1,乌鸦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第5年到第9年间, λ=1,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A错误;第5年到第9年间, λ=1,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错误;从第11年到12年λ<1,乌鸦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12年后λ>1,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C错误;由图可以知道:在第1~第5年之间λ>1,乌鸦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达到K值,在第5~9年间λ=1乌鸦种群数量维持稳定,D正确。
19.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草本可被灌木完全取代
B.种群“J”型增长曲线达到K值所用时间较短
C.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D.若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调查结果会偏高
【答案】C
【解析】群落演替过程中是优势种的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所以在群落演替过程中草本不会被灌木完全取代,A错误;“J”型增长曲线没有K值,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发生改变,导致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发生变化,C正确;若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则结果只是对大鱼数量的调查,故调查结果会偏小,D错误。
20.我国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小麦原产西亚,不少学者推断大约在4600多年前小麦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们拓荒种麦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初生演替
B.如今我国的小麦与原产地小麦的基因库之间有区别
C.麦田群落与森林群落相比,不存在空间结构
D.引入外来物种均会对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
【答案】B
【解析】荒地本来有生物存在,故在人们拓荒种麦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A错误;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不一致,如今我国的小麦与原产地小麦的基因库之间有区别,B正确;麦田群落与森林群落均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错误;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可能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
21.下列有关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的过程中,在K/2之后出现环境阻力,导致增长速率下降
B.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C.利用信息传递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例如,生物防治中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
D.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答案】C
【解析】 “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降低,从开始环境阻力越来越大,A错误;种群不存在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不同生物在水平方向中的分布,B错误;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信息,是生物防治过程,C正确;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生态系统合理利用,D错误。故选C。
22.某生物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乙表示生物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形式增长
B.a~b段,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不再发生变化
C.若该生物种群为农业害虫种群,则在a点时对其进行捕杀效果最好
D.若b点时环境发生变化,则形成丙曲线的环境更适合该生物种群生存
【答案】D
【解析】曲线乙表示该生物的种群数量呈S增长,种群数量不呈指数形式增长,A错误;a~b段种群数量处于波动状态,因此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在不断变化,B错误;若该生物种群为农业害虫种群,则在K/2点之前(低密度时期)对其进行捕杀效果较好,C错误;一般K值越大,相应的环境越适合种群生物生存,所以若b点时环境发生变化,则形成丙曲线的环境更适合该生物种群生存,D正确。
2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C.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决定的
D.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这种现象是初生演替
【答案】D
【解析】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A正确;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群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不同种群的数量也保持相对稳定,表现在K值上下波动,B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C正确;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这种现象是次生演替,D错误。
24.在光裸的岩地长成森林的过程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灌木阶段,群落中不存在地衣
B.演替过程中有机物逐渐增加,土壤通气性逐渐下降
C.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的寿命较短
D.该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答案】D
【解析】群落演替是优势种的取代,不是物种的取代,所以在灌木阶段,群落中仍然存在地衣,A错误;在演替过程中,随着有机物增加,土壤中分解者(如蚯蚓)数量增加,蚯蚓在土壤中的翻动使得土壤通气性增加,B错误;由于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在与草本植物竞争过程中占优势,所以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C错误;因为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以绿色植物为食,如果没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就没有食物来源,无法生存,所以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D正确。
2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森林中群落的分层结构是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B.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可预测该种群数量将上升
C.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的具体存在单位
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还会变化
【答案】B
【解析】森林中群落的分层结构是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A正确;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除了出生率和死亡率,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B错误; 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的具体存在单位,C正确;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还会变化,D正确。故选B。
26.“溪流”是诸多文人墨客重点描绘的对象,如“飞桥自古双溪合,桂柳如今夹岸垂”—宋・吕渭老,又如 “蛙声两岸夹溪流,漫漫澄潭夜进舟”——宋•钱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溪流边柳树种群密度时,适合用等距取样法
B.物理信息“蛙声”能调节该溪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C.用柳枝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需用生长素浸泡其形态学上端
D.“飞桥自古双溪合,轻柳如今夹岸垂”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溪流边柳树种植在河流两岸,用样方法调查溪流边柳树种群密度时,适合用等距取样法,A正确;“蛙声”属于物理信息,在生态系统中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B正确;用柳枝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需用生长素浸泡其形态学下端,C错误;“飞桥自古双溪合,轻柳如今夹岸垂”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
27.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需要用到显微镜
C.“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获得的结果是估计值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需要细胞保持活性
【答案】A
【解析】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而是不同大小琼脂块之间相互比较,A错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需要用到显微镜观察、统计、记录酵母菌的数量,B正确。“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是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计算发病率,计算结果是一个大致的估计值,C正确。只有保持细胞活性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D正确。
28.丝瓜是一年生攀援藤本,一棵植株上能结多个果实。它喜较强阳光,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茎叶生长和果实发育。在某块丝瓜地中主要生活着两种小型昆虫(甲、乙)。如图为在某年度丝瓜生长期间调查该瓜地甲、乙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昆虫是捕食关系,甲的营养级较高
B.推测7~9月份应该是一年中丝瓜大量结果的时期
C.由丝瓜和这两种昆虫及生活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D.统计该瓜地两种昆虫的种群密度需用标志重捕法
【答案】B
【解析】两种昆虫是捕食关系,乙捕食甲,甲的营养级较低,A项错误;丝瓜喜较强阳光,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茎叶生长和果实发育,故推测7~9月份应该是一年中丝瓜大量结果的时期,B项正确;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环境,C项错误; 统计该瓜地两种昆虫的种群密度需用样方法,D项错误。
29.下列关于减少实验误差的措施,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桶中两种彩球的数量要足够多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滴加培养液到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
C.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的时间要短
D.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要足够长
【答案】A
【解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桶中两种彩球的数量要足够多,这样可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A正确;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应该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到计数室,B错误;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的时间要相对长一些,以便动物能够均匀分布,进而减少实验误差,C错误;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太长,细菌裂解后释放出噬菌体,会导致上清液出现少量的放射性,进而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30.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B.种群数量大于K/2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减小
C.培养瓶中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
D.鱼类养殖过程中,在种群数量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
【答案】C
【解析】种群数量达到K值,会在K值处上下波动,A错误;种群数量大于 K/2,小于K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培养瓶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C正确;若要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在种群数量大于 K/2时捕捞,使种群数量保持在K/2,D错误。故选C。
31.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和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细胞计数板、滴管、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外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4)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直接计数。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现将1 mL酵母菌样品加 99 mL 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滴在盖玻片边缘,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中方格,共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__个。为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环境资源和空间有限 (2)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
(3)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适当稀释菌液 (4)2.2×108 多次取样、取平均值
【解析】 (1)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酵母菌增长速率逐渐放慢,呈“S”型增长。(2)本实验自身前后对照,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实验。(3)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目的是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适当稀释菌液。(4)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要注意多次取样、取平均值,尽量减少误差。计算酵母菌总数时,要先计算出每个计数室中酵母菌的数量,然后乘以酵母菌总体积。所以上述1 mL 酵母菌样品中菌体的总数为44÷80×400×104×100=2.2×108(个)。
32.某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箭头上方的数字为有关能量数值,单位为×106J/(cm2•a)。请回答:
(1)苔藓和地衣中的碳元素以______形式传递到北极熊,图1中北极兔、驯鹿处于食物链的同一环节,它们的总和称为______。
(2)北极地区的动物在不同的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毛)的习性,它们的这种适应性特征是长期______的结果。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北极熊的环境容纳量会______(增加、下降、基本不变)。
(3)图中第一个营养级到第二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D固定的能量除了图示的去向外,还有______。
【答案】有机物 植食性动物(第二营养级) 自然选择 下降 13.0% 未利用部分
【解析】题图分析:图1中,苔藓和地衣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有:驯鹿、北极兔、北极狐;第三营养级:北极狐、北极狼、北极熊;第四营养级有:北极熊。图2中,A、C、D、E分别是第一、二、三、四营养级,B是分解者。(1)苔藓和地衣中的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经食物链传递到北极熊,图1中北极兔、驯鹿处于食物链的同一环节,它们的总和称为植食性动物(第二营养级)。(2)北极地区的动物在不同的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毛)的习性,这种适应性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北极熊因环境改变变得不适应,从而导致环境容纳量会下降。(3)图2中A为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912×106J/(cm2•a),C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19×106J/(cm2•a),所以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19×106)÷(912×106)×100%≈13.0%,D固定的能量除了图示的流向分解者、呼吸作用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外,还有未利用部分储存在本营养级中。
33.(2016四川卷.9)(11)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
物种
分组
第七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1)调查豌豆群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施用蔬果剂后,预测豌豆芽的种群数量将呈 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 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 ,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 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 ,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
【答案】(1)样方法 S (2)二、三 分解者(3)氨 互利共生(4)利马豆 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
【解析】(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由表可知,施用蔬果剂后,豌豆蚜种群密度有所增加,但不会无限制的增加,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2)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3)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养料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因为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
34.(2016海南卷.28) 雀科某种鸟有9个地理隔离的种群,其中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研究人员为了拯救A种群,在繁殖策略、遗传性状保持、野生种群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拯救A种群时,应在其他地理隔离群中选择与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行_________来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6只雄鸟繁殖后代,并按类似的方法继续进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______能够传递下去。
(2)将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______者和_______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人工A种群”的 密度,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
【答案】(9分)(1)杂交(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基因(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2)竞争 捕食 标志重捕法(每空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1)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因此只能在其他地理隔离种群中选择与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行杂交来繁殖后代,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基因能够传递下去。(2)建立的“人工A种群”属于弱小种群,应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竞争者和捕食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人工A种群”的密度。
34.某河流干涸后若干年内,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
(2)图1体现了该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________现象,三个物种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物种③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_,使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对该群落中某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表示该动物种群增长最快的点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4)经观察和测定,灌木丛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同化量(图中字母代表)如图3所示。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第________营养级。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调查沙氏变色蜥的种群密度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5)树木不仅可以用于造纸,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价值。
【答案】次生演替 分层 竞争 栖息空间和食物 a 三、四 (b+d+e)/a 标志重捕法 直接和间接
【解析】(1)河流本来有生物存在,干枯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2)图1存在草本,灌木和乔木,体现了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三个物种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物种③乔木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使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3)图2中,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对应a点。(4)图3中:沙氏变色蜥处于三条食物链中,分别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为a,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b+d+e,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b+d+e)/a。沙氏变色蜥活动能力强,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沙氏变色蜥的种群密度。(5)树木可以用于造纸体现的是直接价值,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体现的是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35.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严重阻碍疫区经济发展和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血吸虫先后在钉螺和人体内完成生长发育,控制钉螺的分布、生长和繁殖是防治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方法。
(1)血吸虫从体表进入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后,从_____获得营养用于_____,血吸虫与人之间的关系是_____。
(2)由于钉螺的移动速率很小,所以可以采用_____法调查钉螺的种群密度,研究钉螺密度与血吸虫病之间的关系。
(3)现今消灭钉螺的方法适用性较广的是化学灭螺,其主要方法包括化学合成药物灭螺、植物药物灭螺等。该方法灭螺效果好,但污染环境,有毒物质会通过_____的富集作用使高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和人类受到危害。
(4)研究人员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活螺出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可知,_____的活螺出现率最低,所以可以通过_____达到减少钉螺的目的。
(5)林业血防工程以生态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林业生态工程为手段,通过建立抑螺防病林,改变原有群落的_____,从而改变钉螺孳生环境的光、热、水、土等自然因素,降低血吸虫感染率。
(6)抑螺防病林除了抑制钉螺孳生,还具有多种生态价值,请说出两项其他生态价值_____。
【答案】血细胞和淋巴细胞 自身生长发育 寄生 样方法 生物 林地 植树造林 空间结构 防风固沙,含蓄水源等
【解析】(1)血吸虫从体表进入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后,可从血细胞或淋巴细胞内获得营养用于自身生长发育,故血吸虫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寄生;(2)由题干可知:钉螺的移动速率很小,所以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钉螺的种群密度;(3)现今消灭钉螺的方法适用性较广的是化学灭螺,其主要方法包括化学合成药物灭螺、植物药物灭螺等;该方法灭螺效果好,但污染环境,有毒物质会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使高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和人类受到危害;(4)分析柱状图显示的结果,林地的活螺出现率最低,所以可以通过植树造林达到减少钉螺的目的;(5)根据生态工程的定义可推知:林业血防工程以生态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林业生态工程为手段,通过建立抑螺防病林,目的是改变钉螺孳生环境的光、热、水、土等自然因素,降低血吸虫感染率,所以可以改变原有群落的空间结构;
(6)抑螺防病林除了抑制钉螺孳生外,还具有多种生态价值,例如防风固沙,含蓄水源等。
36.为了确定合理放牧强度,实现对草地的可持续利用,科研人员在西北某地草原牧场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放牧强度
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草地地上总生物量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轻度放牧
28
25
22
165
140
140
中度放牧
26
24
22
150
145
149
重度放牧
25
23
18
155
110
105
(1)调查草地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采用________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2)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由表中物种丰富度的实验结果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中草地地上总生物量的实验结果可推测,要使该草地保持可持续性利用,应采用______________放牧强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草地的生物群落与它的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许多土壤小动物有很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 取样器取样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随放牧强度的增强和放牧时间的延长,物种丰富度降低 中度 随放牧时间的延长,中度放牧的草地地上总生物量的变化最小(或影响不大) 无机环境
【解析】(1)活动范围不大的生物,如植物、松毛虫等适用于样方法;对于鱼等活动范围大的要用标志重捕法。由于许多土壤小动物有很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所以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和调查;(2)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放牧强度的增强和放牧时间的延长,物种丰富度降低;(3)要使草地保持可持续性利用,应采用中度放牧量,因为随着放牧时间的延长,中度放牧的草地地上总生物量的变化最小;(4)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草原生态系统是指该草地的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37.请据图回答有关土壤中小动物类群及其丰富度的调查的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土壤中的小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丰富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许多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较__________,身体微小,因此不适用于用样方法或___________取样调查。
(4)上图A为诱虫器:装置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利用A装置采集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____________的习性(至少答出两点)。
上图B为吸虫器:主要收集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装置中纱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诱虫器或是吸虫器,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以固定杀死小动物并保存。
(5)长期分析,土壤中某些小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最终都将流入下一营养级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消费者或分解者 取样器取样法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强 标志重捕法 便于空气流通 避光、避高温、趋湿 避免小动物被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 70%酒精 被分解者利用
【解析】(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土壤中的小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或分解者。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2)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许多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强不适用于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不适用于用标志重捕法取样调查。(4)图A为诱虫器:装置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利用A装置采集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图B为吸虫器:主要收集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装置中纱布的作用是避免小动物被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无论诱虫器或是吸虫器,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酒精溶液中,以固定杀死小动物并保存。
(5)长期分析,土壤中某些小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最终都将流入下一营养级或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38.为研究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群落补偿能力的影响,生态学家在海拔3500米处的草场进行实验并采集相关数据。
(1)高寒草甸的4-8月是草本植物生长季,流经高寒草甸的总能量是______,放牧会使这些能量中的一部分通过牲畜流向人类,也会对牧草的生长产生影响。牛羊啃食和践踏会使牧草中能量减少,但一定程度的啃食能刺激牧草生长。牛羊粪便通过_______的分解,可为牧草生长提供____,从而对牧草生长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
(2)实验所用草场仅在11月-5月用于放牧。在早春植物返青时,研究者选取三种不同生境类型的样地并设定样方,一半样方用铁丝扣笼罩住,另一半不设扣笼,于6月和8月两次统计样方内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及优势种(数据如下表),并测定生物量(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计算地上及地下补偿量,结果图所示。
生境类型
重度放牧
中度放牧
封育
物种丰富度
14
35
28
优势种
鹅绒委陵菜各类牧草
各类牧草
各类牧草
① 表中结果显示, 生境类型为___的草场区域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
② 补偿量可作为草场营养资源恢复的重要指标,为植物生长量与被采食量之和。其中,植物生长量为8月末测定的未扣笼样方中植物的生物量,则被采食量应为6月份测定的__________生物量之差。
③图中结果显示重度放牧和中度放牧的地上补偿量均显著高于封育组,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重度放牧与封育组的地下补偿量无显著差异,均低于中度放牧组,说明________。
(3)研究发现土壤的氮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强而升高。重度放牧组的地上补偿量中,鹅绒委陵菜(草甸退化的指示种)的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推测鹅绒委陵菜能够更_____用于地上部分生长,通过种间_____排斥其他牧草生长。
(4)结合对三种生境的研究,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对高寒草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依据。
___________。
【答案】所有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分解者(土壤微生物和动物) 矿质营养(无机盐) 中度放牧 笼内与笼外 动物啃食刺激牧草生长,且排出的粪便尿液,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下,产生矿质营养(氮磷等无机盐),土壤营养丰富,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营养 中度放牧最有利于草场补偿能力的提高,利于草场营养资源的恢复 高效吸收土壤的N元素 竞争 重度放牧会引起草场退化,封育区草地的补偿量不高,不能发挥草地的生产潜力。中度放牧会提高草场的物种丰富度,增强群落的补偿能力,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宜采用中度放牧
【解析】(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牛羊粪便通过分解者的分解,可为牧草生长提供无机盐以及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从而对牧草生长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2)①由表中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可知,重度放牧时丰富度为14,中度放牧时丰富度为35,封育时丰富度为28,所以生境类型为中度放牧的草场区域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②补偿量为植物生长量与被采食量之和。笼内的没有被采食,测定量为补偿量,笼外的被动物采食,所测定的量为生长量,所以被采食量应为6月份测定的笼内与笼外生物量之差。③由于动物啃食刺激牧草生长,且排出的粪便尿液,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下,产生矿质营养(氮磷等无机盐),土壤营养丰富,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营养,所以导致重度放牧和中度放牧的地上补偿量均显著高于封育组。重度放牧与封育组的地下补偿量无显著差异,均低于中度放牧组,说明中度放牧最有利于草场补偿能力的提高,利于草场营养资源的恢复。
(3)N元素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等物质的重要元素,植物吸收的N元素增加,有利于其生长。研究发现土壤的氮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强而升高。重度放牧组的地上补偿量中,鹅绒委陵菜(草甸退化的指示种)的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推测鹅绒委陵菜能够更高效吸收土壤的N元素用于地上部分生长,通过种间竞争排斥其他牧草生长。(4)结合上述分析可知,重度放牧会引起草场退化,但封育区草地的补偿量不高,不能发挥草地的生产潜力。中度放牧会提高草场的物种丰富度,增强群落的补偿能力,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宜采用中度放牧。
39.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严重阻碍疫区经济发展和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血吸虫先后在钉螺和人体内完成生长发育,控制钉螺的分布、生长和繁殖是防治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方法。
(1)血吸虫从体表进入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后,从内环境获得营养用于生长和繁殖,血吸虫与人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2)由于钉螺的移动速率很小,所以可以采用________法调查钉螺的种群密度,研究钉螺密度与血吸虫病之间的关系。
(3)现今消灭钉螺的方法适用性较广的是化学灭螺,该方法灭螺效果好,但污染环境,有毒物质会通过__________的富集作用使高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和人类受到危害。
(4)研究人员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活螺出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据图可知,__________的活螺出现率最低,所以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措施达到减少钉螺的目的。
(5)林业血防工程以生态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林业生态工程为手段,通过建立抑螺防病林,改变原有群落的空间结构,从而改变钉螺滋生环境的光、热、水、土等自然因素,降低血吸虫感染率。抑螺防病林除了抑制钉螺滋生,还具有多种生态价值,请说出两项其他生态价值_______________。
【答案】寄生 样方 食物链 林地 改变土地利用类型,适当增加林地 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解析】(1)血吸虫从体表进入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后,从内环境获得营养用于生长和繁殖,故血吸虫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寄生关系。
(2)调查活动能力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由于钉螺的移动速率很小,所以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钉螺的种群密度。
(3)有毒物质由于难在生物体内分解,所以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所以化学灭螺效果虽好,但污染环境,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使高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和人类受到危害。
(4)分析柱状图显示的结果可知,林地的活螺出现率最低,所以可以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适当增加林地来达到减少钉螺的目的。
(5)抑螺防病林除了抑制钉螺滋生,还具有多种生态价值,例如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
40.一种食草动物的放牧活动,能改善另一种食草动物的食物供应,这一现象称为“放牧促进”。塞伦盖提草原拥有大量的食草动物,斑马主要吃草的茎和鞘,几平不吃其叶子;角马更多的吃鞘和叶子;汤姆逊羚羊则吃前两者吃剩的牧草叶和大最未动过的杂草类。牧草茎含大最木质素、蛋白含量低,营养价值低;而叶则相反,且杂草叶含蛋白质的比例又比禾草叶高。
角马采食过的草地,植物的生物量恢复快。在角马迁走后,汤姆逊羚羊迁入,它们喜欢集中在原来角马吃食过的地方吃草,对未被角马吃食过的草地不感兴趣。
(1)上述几种食草动物对草的选择主要是选择草的不同_____________ (填“种类”或“部位"),这有利于减弱它们对食物的竞争。
(2)斑马不是反刍动物胃简单而大,相对其他几种食草动物,斑马需大量吃草、原因是________。
(3)如将这些食草动物从牧草地迁走,反而造成杂草从生,说明食草动物的活动能调节________,提高牧草地的_______________。
(4)“放牧促进”的现象说明,食草动物之间不仅存在竞争关系,还在促进牧草生长方面有________。
(5)过度放牧和停止放牧都会破坏草原,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这说明人类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应________。
【答案】部位 斑马的食物营养价值低低(且斑马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较差),需通过大量吃草来补偿 种间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协同作用(协作关系) 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的开发和利用,但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放牧促进”指的是一种食草动物的放牧活动,能改善另一种食草动物的食物供应。塞伦盖提草原拥有大量的食草动物,有斑马、角马、汤姆逊羚羊,三者都以草为捕食对象,分别吃茎和鞘、鞘和叶子、前两者吃剩的牧草叶和大最未动过的杂草类,说明三者实用的草的部位不同,种类也有差异,因此三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竞争关系。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三种动物对草的选择主要是选择草的不同部位,这样有利于减弱它们对食物的竞争。(2)根据题意分析,斑马不是反刍动物胃简单而大,说明斑马的食物营养价值低且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较差,因此需通过大量吃草来补偿。(3)根据题意分析,将食草动物从牧草地迁走后造成了杂草从生,说明食草动物的活动能调节种间关系,提高牧草地的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4)“放牧促进”的现象说明,食草动物之间不仅仅存在竞争关系,还在促进牧草生长方面有协同关系。(5)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过度放牧和停止放牧都会破坏草原,因此人类 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的开发和利用,但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5 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备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这是一份专题17 基因工程-备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这是一份专题09 变异、育种和进化-备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文件包含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解析版doc、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