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填空题 选择题 压轴大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习卷05(含答案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习卷05(含答案详解),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2 L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题标准练(五)(分值42分,建议用时:10~15分钟)7.以下生产或生活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含NaHCO3的干粉灭火剂灭火B.用活性炭口罩防护空气中的粉尘等有害物质C.向95%酒精中加生石灰蒸馏来制取无水乙醇D.含活性炭、细铁、食盐及蛭石等的暖手宝,在被使用时会发热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11.2 L丙烷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5NAB.7 g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C.1 mol葡萄糖(C6H12O6)分子含有的羟基数目为6NAD.常温下,0.2 L 0.5 mol· L-1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小于0.2NA9.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丁)>r(乙)>r(丙)>r(甲)。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乙和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据此推断,下述正确的是( )A.丙的简单氢化物分子内存在氢键B.由甲、乙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极性键C.由甲和丙两元素组成的分子不止一种D.乙和丁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10.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目的操作A鉴别CO2和SO2气体将气体分别通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向沸水中一次加入大量的FeCl3饱和溶液C检验蔗糖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冷却后加入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D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向两支装有2 mL 5% 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0.1 mol·L-1FeCl3和CuSO4溶液各1 mL11.NaS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2Na+S8Na2S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熔钠电极作电池的负极B.放电时Na+向正极移动C.充电时熔钠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8-16e-nS812.25 ℃时,H2SO3及其钠盐的溶液中,H2SO3、HS、S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的pH=5时,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HSB.当溶液恰好呈中性时:c(Na+)>c(S)+c(HS)C.向pH=8的上述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的值增大D.向pH=3的上述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α(HS)减小13.下列实验方案、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在KSCN与FeCl3的混合液中再加入KCl固体,溶液颜色不变增大Cl-浓度,平衡不移动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振荡、静置、有气泡产生证明非金属性:Cl>CC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证明氧化性:H2O2>Fe3+DAgCl的浊液中加入 0.1 mol·L-1 K2CrO4溶液,生成Ag2CrO4砖红色沉淀Ag2CrO4的溶度积比AgCl的小 7.B A项,NaHCO3受热分解可以产生CO2、水,能灭火,用干粉灭火器涉及分解反应;B项,活性炭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不涉及化学反应;C项,涉及CaO+H2OCa(OH)2这个化合反应;D项,涉及原电池反应。所以B符合题目要求。8.B 每个丙烷分子含有8个C—H极性键,所以标准状况下 11.2 L 即0.5 mol丙烷含极性键为4NA,故A错误;Li燃烧产生 Li2O,7 g锂即1 mol锂转移电子为NA,故B正确;每个葡萄糖分子含有5个羟基,所以1 mol葡萄糖含有羟基数目为5NA,故C错误;根据原子守恒知N原子数等于0.2NA,故D错误。9.C 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丁)>r(乙)>r(丙)>r(甲),由序数及半径关系可知:甲与乙、丙不在同一周期,乙、丙与丁也不在同一周期,故甲只能在第一周期,乙、丙在第二周期,丁在第三周期,则甲为H元素;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四种元素处于不同的主族,乙和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乙为C元素,丙为N元素,丁为Al元素。丙为N元素,丙的简单氢化物为NH3,NH3分子间存在氢键,NH3分子内没有氢键,A错误;甲为H元素,乙为C元素,甲、乙组成的化合物有CH4、C2H4等烃,CH4中只有极性键,其余烃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B错误;H与N可形成NH3、N2H4,C正确;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2CO3,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 Al(OH)3,Al(OH)3与H2CO3不反应,D错误。10.A C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SO2先与硝酸反应生成H2SO4,再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A项能达到目的;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才能生成Fe(OH)3胶体,一次性加入大量FeCl3饱和溶液,生成Fe(OH)3量太多,易生成沉淀,B项不能达到目的;银氨溶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加入银氨溶液之前应先加入NaOH中和硫酸,C项不能达到目的;FeCl3和CuSO4溶液所含阴离子不同,不能排除Cl-和S对反应的影响,D项不能达到目的。11.C 放电时,熔钠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放电时熔钠电极作电池的负极,A正确;原电池中电解质的阳离子移向正极,即Na+向正极移动,B正确;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原电池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放电时熔钠电极是负极,充电时熔钠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C不正确;充电时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8-16e-nS8,D正确。12.C 分析题给图像知,溶液的pH=5时,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HS,A正确;根据电荷守恒知,c(Na+)+c(H+)=2c(S)+c(HS)+c(OH-),当溶液恰好呈中性时c(H+)=c(OH-),则c(Na+)>c(S)+c(HS),B正确;向pH=8的上述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HS+OH-S+H2O,Ca2++SCaSO3,参加反应的HS比S多,的值减小,C错误;向pH=3的上述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发生反应:H++HSH2SO3,α(HS)减小,D正确。13.A Fe3+和SCN-的浓度不变,Cl-浓度的变化对平衡Fe3++3SCN-Fe(SCN)3没有影响,A正确;HCl不是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据此实验比较Cl元素和C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错误;该溶液中有2种氧化剂:H2O2、HNO3,无法判断是哪种物质将Fe2+氧化,也就无法得知H2O2、Fe3+的氧化性强弱,C错误;Ag2CrO4和AgCl是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不能据此实验比较两者Ksp的相对大小,D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习卷14(含答案详解),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25 ℃时,将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习卷09(含答案详解),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习卷08(含答案详解),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6 mL·min-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