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技能强化专练13《化学实验基础》(含详解)
展开技能强化专练(十三) 化学实验基础
1.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解析:洗净的容量瓶不能放进烘箱烘干,否则导致仪器不准,A项错误;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润洗,若不润洗,标准液的浓度会降低,B项正确;C项酸碱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若润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会增大,使得测定结果偏高,错误;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则重做。所以D项错误。
答案:B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装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
B.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
C.实验时手指上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以上的热水清洗
D.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必须用水浴加热
解析:实验室制取硝基苯时,首先滴加浓硝酸,然后向硝酸中逐滴滴加浓硫酸,最后加苯,B错误;手指上沾上苯酚,用热水清洗会造成烫伤,C错误;制取乙酸丁酯时,不需要水浴加热,直接加热即可,D错误。
答案:A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液体也不能蒸干
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解析:KMnO4溶液有很强的氧化性,会腐蚀橡皮管,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装,应用酸式滴定管量取,A错误;若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则会造成所测溶液的浓度降低,测出的pH为稀释后溶液的pH,酸性溶液的pH将偏高,碱性溶液的pH将偏低,中性溶液则不变,B错误;金属钠具有金属的特性,有良好的延展性,不易被研碎,而且化学性质活泼,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反应,D错误。
答案:C
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作为安全瓶防倒吸 B.喷泉实验
C.保存液溴 D.制取Fe(OH)2
解析:作为安全瓶防倒吸装置,气体应该从短导管进长导管出,A错误;SO2极易溶于NaOH溶液,B正确;液溴能与橡胶反应,盛放液溴的试剂瓶不能用橡皮塞,C错误;D装置中不可能有Fe(OH)2生成,因为稀硫酸与铁粉反应生成的FeSO4无法进入盛放NaOH溶液的试管中,D错误。
答案:B
5.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
A.蒸发、浓缩、结晶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解析:蒸发浓缩结晶应该用蒸发皿而不是坩埚,故A错误;关闭止水夹,加水于长颈漏斗中至下端没入水中,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试管中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C错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时温度计不能插入溶液中,故D错误。
答案:B
6.下列实验的试剂、装置选用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试剂 | 装置 |
A | 除去Cl2中少量的HCl、H2O | 试剂a为饱和氯化钠溶液 | 甲 |
B | 除去NH3中少量H2O | 试剂b为无水氯化钙 | 乙 |
C | 除去H2中少量的CO2、H2O | 试剂b为碱石灰 | 乙 |
D | 除去N2中少量的O2 | 足量的铜网 | 丙 |
解析:A选项正确,甲装置中饱和氯化钠溶液可除去HCl,浓硫酸可除去H2O;B选项错误,干燥管中的无水氯化钙在除去水的同时也会吸收NH3生成络合物;C选项正确,干燥管中碱石灰的成分为生石灰与氢氧化钠,可除去CO2和H2O;D选项正确,丙装置中的铜网可除去O2。
答案:B
7.实验室从含溴化氢的废液中提取溴单质,下列说法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溴化氢
B.用装置乙分离CCl4层和水层
C.用装置丙分离CCl4和液溴
D.用仪器丁长期贮存液溴
答案:B
8.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
解析:A项,灼烧海带应在坩埚中;B项,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D项,蒸馏时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答案:C
9.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解析:A.配制溶液时,固体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溶液恢复至室温后再转入容量瓶中。B.在通过NaOH溶液时,CO中的CO2气体被吸收,而CO不能被吸收。C.由于苯的密度比水的小,故含I2的苯溶液应从上口倒出,而不是从下口放出。D.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即越向下刻度越大,故读数为11.80 mL。
答案:B
10.如图是某研究性小组设计的一个储气装置。
(1)将气体存于Ⅱ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打开止水夹a和b,将气体从导管d通入,可将气体储存在Ⅱ瓶中
B.作为储气或取气装置时都无需在c处安装止水夹
C.该装置主要缺陷是c导管上未装止水夹
(2)要从该储有气体的装置中取用气体,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Ⅱ瓶中导管伸入液面以下,打开止水夹a、b,从d导管通入气体,可将液体排入Ⅰ瓶,随后关闭止水夹a、b,可将气体存在Ⅱ瓶中,A对;c导管伸入Ⅰ瓶底部,液体不会流出,所以c导管上不用加止水夹,B对、C错。
答案:(1)C (2)打开止水夹a、b,Ⅰ瓶中液体流下将Ⅱ瓶中气体排出
11.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上图仪器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用KClO3和MnO2制O2应选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用废H2O2与MnO2制O2,并控制产生O2的速率,应选的装置是________。
(3)若用装置X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氧气应从________(填“b”或“c”,下同)端导入。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端导入。
(4)若用F装置进行CO还原Fe2O3的实验,实验室制取CO的方法一般采取甲酸脱水法(HCOOHCO↑+H2O),用纯净的CO完成该实验。
除F、X外还需要的装置有________,X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X与其他导管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导管口的序号)。
解析:(2)KClO3和MnO2制O2属于“固+固气体”,因而要选用E装置为气体发生装置;H2O2与MnO2制O2属于“固+液―→气体”且要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只能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的H2O2的量。(3)使用X收集氧气时,用“排空气法”,由于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从长管进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应从短管进气。(4)根据反应原理可知制取CO属于“液+液气体”,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浓硫酸的量,应选DG为气体发生装置,X的作用是除去CO中的水蒸气,洗气时气体流向为“长进短出”。
答案:(1)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2)AE BD
(3)c b (4)DG 浓硫酸 dcbe
12.某红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含有Fe2O3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校化学自主探究实验小组拟对其组成进行探究。查阅资料: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
实验探究一:
学生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称量反应前后装置C中样品的质量,以确定样品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组装完成后,夹好止水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2)下列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打开止水夹;②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③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④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⑤收集氢气并验纯
实验探究二:
(3)学生乙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并作出如下假设和判断,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
A.若固体全部溶解,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Fe2O3,一定不含有Cu2O
B.若固体部分溶解,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u2O,一定不含有Fe2O3
C.若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样品一定含有Fe2O3和Cu2O
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写出产生上述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三:
(4)学生丙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3.2 g,测得滤液中Fe2+有1.0 mol,则样品中n(Cu2O)=________mol。
解析:根据图像知,A装置实验目的是制取还原性气体,用的是简易启普发生器,可以用稀硫酸和Zn制取氢气;B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气体,C装置用氢气还原红色物质,D装置用酒精灯点燃未反应的氢气。
(1)利用压强差检查装置气密性,其检查方法:向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氢气中若混有空气加热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先通氢气,打开止水夹通入氢气,通过后续装置充满氢气,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检验最后导管出来的氢气的纯度,气体纯净后再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反应完成后先撤酒精喷灯,待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防止生成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其操作顺序是①⑤④②③。
(3)固体全部溶解,若固体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稀硫酸中会有Cu生成,Cu能与Fe3+反应生成Cu2+和Fe2+,故A错误;若固体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会有Cu生成,Cu能与Fe3+反应生成Cu2+和Fe2+,铜可能有剩余,故B错误;若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因为Cu2O溶于硫酸生成Cu和CuSO4,而H2SO4不能溶解Cu,所以混合物中必须有Fe2O3存在,生成的Fe3+恰好与Cu完全反应,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说明样品一定含有Fe2O3和Cu2O,故C正确。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的气体,是由于Cu2O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致,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u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6HNO3(浓)===2Cu(NO3)2+2NO2↑+
3H2O。
(4)2Fe3++Cu===Cu2++2Fe2+、Cu2O+2H+===Cu+Cu2++H2O,剩余固体为铜,铁离子全部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生成1.0 mol Fe2+,消耗Cu 0.5 mol,剩余Cu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原样品中Cu2O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0.5 mol=0.55 mol。
答案:(1)向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过一段时间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
(2)①⑤④②③
(3)C Cu2O Cu2O+6HNO3(浓)===2Cu(NO3)2+2NO2↑+3H2O (4)0.55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技能强化专练16《有机化学基础》(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技能强化专练16《有机化学基础》(含详解),共1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技能强化专练15《物质结构与性质》(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技能强化专练15《物质结构与性质》(含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技能强化专练14《化学实验综合探究》(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技能强化专练14《化学实验综合探究》(含详解),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