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南省常德市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语文试题.docx
    • 语文答案.pdf
    语文试题第1页
    语文试题第2页
    语文试题第3页
    语文答案第1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常德市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语文试题docx、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常德市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但两种美完全不同。拿书来说,张旭和颜真卿俱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这两种盛唐在美学上具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任何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如果说,前者更突出反映新兴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那么,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建立形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杜诗、颜字,加上韩愈的文章,却不止领了数百年的风骚,它们几乎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是至今影响仍然广泛深远的艺术规范。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成为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不可捉摸,那种超群轶伦、高华雅逸的贵族气派,让位于更为平易近人、更为通俗易懂、更为工整规矩的世俗风度。它确乎更大众化,更易普遍接受,更受广泛欢迎。拿颜字说吧,颜以楷书最为标准,它“稳实而利民用”,本就吸取了当时民间抄写书法,日后终于成为宋代印刷体的张本,这是人人可学着写的。它左右基本对称,出之以正面形象,浑厚刚健,方正庄严,齐整大度,“元气浑然,不复以姿媚为念”的颜书,不更胜过字形微侧、左肩倾斜、灵巧潇洒、优雅柔媚、婀娜多姿的二王书以及它的初唐摹本吗?韩文,情况是类似的。所谓“文起八代之衰”、“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其真实含义也在这里。韩文终于成为宋代以来散文的最大先驱。“唐自贞观以后,文士皆沿六朝之体,经开元天宝诗格大变……其后韩柳继起,唐之古文遂蔚然极盛……”,说明以韩愈为代表的古文是与六朝“旧规”相对立的一种新的文体规范。杜诗就更不用说了。直到今天,由杜甫应用、表现得最为得心应手、最为成功的七律形式,不仍然是人们所最爱运用、最常运用的诗体么?七律这种形式所以为人们所爱用,也正在于它有规范而又自由,重法度却仍灵活,严整的对仗增加了审美因素,确定的句形可包含多种风格的发展变化。而杜甫把这种形式运用得熟练自如十全十美。他的那许多著名七律和其他体裁的诗句一直成为后人倾倒、仿效、学习的范本。这些文艺巨匠(以杜、韩、颜为代表)为后世立下了美的规范,如同比他们时间略先的那一批巨匠(以李白为代表)为后世突破了传统一样。这两派人共同具有那种元气淋漓的力量和势概,“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所以、它们既大体同产于盛唐之时,而被共同视为“盛唐之音”,就理所自然。(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材料二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盛唐诗歌中普遍存在的“浑厚”、“氤氲”的气象,证明它不单是属于某一个诗人的,而乃是整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这气象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这也就是盛唐时代的性格。它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我们以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我们只能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的。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当然追求光明就会与黑暗面敌对,这原是矛盾的两面;可是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有所不同的。李白是盛唐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整个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所喜爱的正面的东西,这正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也就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它是人民所喜爱的,它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那么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李白和杜甫分别为代表的两种“盛唐”在艺术规范、美学标准上的追求明显不同,因而美学意义和价值也大不相同。B.为了方便世人学习和仿效,杜诗、颜字和韩文把盛唐雄豪壮伟的气势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了一定的形式、规格和律令中。C.杜诗、颜字和韩文所代表的盛唐之美和那种超群轶伦、高华雅逸的贵族气派相比,前者对后代社会和艺术的影响更为远大。D.林庚认为盛唐气象是一个时代的性格形象,是盛唐诗歌普遍的基调,但这并不代表盛唐没有不同于这个气象或基调的诗篇。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白的诗歌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是不可捉摸的,是无法学习、模仿和遵循的盛唐之美。B.颜真卿的楷书浑厚刚健,方正庄严,灵巧潇洒,是盛唐之美的代表,而且是通俗可学的。C.“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反对正统骈体文,提倡以古文写作,成为宋代以来的散文先驱。D.有思想性的作品都是属于人民的作品,揭露黑暗、追求光明、追求理想,为人民所喜爱。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中“盛唐之音”观点的一项是(3分)A.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B.迎旦东风骑蹇驴,旋呵冻手暖髯须。洛阳无限丹青手,还有功夫画我无?C.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D.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盛唐之音”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赵三板         江楠顺着沙河镇的白鱼坪埠口,往上游十三里,小时候,有个学校就在沙颍河的夹河套里,沙河堤北堤根上,学校小学五年级有个赵老师,大号赵红远,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他腋下经常夹着教案和一把三尺长的红枣木直尺,在校园里来回走,嘴里叼着劣质纸烟,那把红枣木直尺就裹在教案本子里。大家背后都叫他赵三板,意思是再皮的孩子犯了事儿,他保证在三板之内把你打哭。板,当然就是那把红枣木直尺,全校的皮孩子只要远远看到他腋下的那把红枣木直尺,无不人人惶恐,抱头鼠窜。大家不怕校长,就怕他。连不捣蛋的老实男生也怕他,他又不是包青天,真怕他哪一天板下失误,谁消受得了?如果谁喊一声:赵三板来了!能把正在树上掏鸟蛋的孩子直接吓掉到地上。赵三板喜欢抽烟,那年头,普通老百姓吸八分白鹅,一个鸡蛋换一盒。公社上班吃商品粮的员工吸工字牌一毛二,黄金叶两毛。县委干部吸四毛大前门,已经是天价。还有一路人也吸大前门,县里公社到大队来回跑的通讯员,他们穿丝光袜子,骑着半旧自行车,挎着军绿挎包,里面装着大前门烟盒,他们捡县领导扔的烟盒,里面装上白鹅,装大门面以示自己也等同县委干部。省里干部国画小熊猫,少见,更不知道价位。那时候小学老师九成是民办教师,月工资七、八块钱。赵老师也是民办,偶尔抽工字牌,平时抽的最多的是用学生废旧考卷裹的喇叭筒,生产队烟炕的剩烟叶。可能是他烟瘾大,才吸那么老粗老长的油叶子。我们最害怕赵老师烟吸到半截,突然瞅见烟皮儿上某某的成绩13分,一高兴抡起那把红枣木直尺打谁三板。赵老师讲数学,一板一眼、照本宣科。偶尔提问,决不允许谁举手发言,课堂氛围一点也不生动活泼,但没人敢不认真听课!他会先用直尺在黑板上画个图,然后用力震着直掉粉笔渣儿的黑板,一字一顿地讲:“梯形的面积是上底加下底乘高被二除。”几个皮孩子坐在教室后排,鼓着眼睛坐成木人桩假装认真听讲,受老鼻子罪了。赵三板有三必打:上课捣乱必打、无故迟到缺课必打、他的课考不及格必打!所以每次期中考试结束,门外的墙边上便趴满一溜儿等待挨板的男生。这些男生每个都少不了,50至59分的一板,40至49分的二板,40分以下的三板。公平合理,童叟无欺,决不缺斤短两。有个同学叫马六马,马六马考了42分,被打了三板,嚎啕了半晌。马六马入学晚、年龄大、个子高,壮起贼胆提醒赵老师他本应该挨两板,结果被打了三板。赵老师和蔼可亲地告诉他:“就你那熊样,下次也及格不了,下次打之前你提醒我,我会少打一板。”期末考试一结束,便要放寒假,这次数学考试不及格的家伙千万不要侥幸,以为逃过了一劫。因为过完年开春头一节数学课便会清账,绝不含糊。那时候,即使是过寒假也老是会梦见赵老师的板子,醒了直打哆嗦,吃着饺子都没肉香味儿。赵老师有三不打:女生不打、有残疾的孩子不打、偷生产队烟叶送给他不打。赵老师总在学校伙房炕他的烟叶,趁着午饭后的热灶,他轻轻地揭去锅盖,把阴千的叶子一片一片地贴在土灶内,小心翼翼地往灶膛心拢一点小火,慢慢地焙。一面略冒油再焙另一面,他神情专注而安详,像一个称职的保育员在看护婴儿,没有一点要突发暴戾打人的样子。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凑上去,看看一片一片老油绿的叶子是如何成为烟卷的。叶子炕透了,赵老师开始切烟丝、粗硬的烟梗子、叶筋抽去不要,把细韧的烟叶卷起来,用伙房冯师傅的别骨刀切成极细的烟丝,再从怀里掏出个小包,捏出一些薄荷叶的黑末洒进烟丝,拌匀,这样烟卷吸起来辛凉可口。把白油光纸的旧试卷卷成双层筒,顺进一个长竹筒里,纸贴简壁。然后往里面装烟丝,一下一下墩竹筒,墩实了,再把试卷轻轻往外抽,抽出一点用浆糊粘一点纸边缝,一直抽出来粘完,一支类似电影里雪茄大小的土制烟卷算是完工了,一连制个十几根,把剩下的烟丝用一只黑布袋装起来,有一斤多的样子,挂在办公室里的钉子上,这时候赵老师会轻咳一声;“还看!该上课了”。这时大家唯恐跑慢,作鸟兽散。有一个同学想坏他的规矩,他叫赵二车。赵二车与赵老师住在同一个村,是一个赵家,他年龄小,但比赵老师辈分高。平时学习用心,成绩很好,头脑又活,能说会道。赵二车没有因为不及格挨过板子,但有一回因为迟到了半节课,又没有现成的理由,肯定要挨一板子,赵老师板着脸准备用刑。不料赵二车突然来了一句:“你不能打我!”赵老师问:“为什么不能打你?”赵二车:“就是不能打!”赵老师:“你说为啥?”赵二车:“因为我比你长两辈儿。”赵老师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笑得很灿烂。笑罢之后陡然抡圆了那把红枣木直尺,打在了赵二车的屁股上。一边打一边大喊:“二车爷,我打你了!二车爷,我打你了!你看怎么办吧?”赵二车逃,赵老师追。一路狂奔,亲情浓郁泼辣,洒满校园。这一次,足足多打了十几板子。(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第1期,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枣木直尺,成就了赵老师的赫赫威名,“赵三板”的外号是人们对他的一致称赞。B.连续罗列“工字牌”“黄金叶”“小熊猫”等香烟牌子,揭示了腐败现象的普遍性。C.马六马多挨了一下打,这提前预支的“一板”,伴着赵老师找补的理由,更添风趣。D.老实男生也害怕赵老师,赵二车同样担心因“板下失误”而挨打,于是攀辈儿讨好。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商品粮”“丝光袜子”“军绿挎包”喇叭筒”等词语让人一下子沉浸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小说因此充满了强烈的年代感。B.小说描写挨打的众多学生时做到了点面结合,既有只考42分的马六马、差辈儿的赵二车,也有趴满教室外墙等待挨板说不上名字的男生。C.小说先叙述赵老师教育方法落后,教学方式单一,后表现其深受学生敬畏,刻画了一个传统守旧、甘于寂寞、自得其乐的民办教师形象。D.“赵三板”这个人物并不完美,这一点从“三必打”和“三不打”中得到了体现:“三必打”失之粗暴,“三不打”中又透出了一丝温情。8.小说为什么要以“赵三板”而不是以“赵三尺”为题?请简要分析。(4分)9.小说以赵二车一路狂奔、赵老师一路追打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汉武帝元朔元年秋,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斩首虏数千人。五年,匈奴右贤王数侵扰朔方,天子令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朔方;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俱出右北平:凡十余万人,击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兵远,不能至,饮酒醉。卫青等兵出塞六七百里,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壮骑数百驰,溃围北去。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十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焉初,平阳县霍仲孺给事平阳侯家,与青姊生霍去病。去病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击匈奴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于是天子曰:“票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余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藉若侯产,生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封去病为冠军侯。”元狩二年三月,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击匈奴。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余里,杀折兰王,斩卢侯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获首虏八千九百余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诏益封去病二千户。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贵,不省士。大将军为人仁,喜士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两人志操如此。(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十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焉/B.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十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焉/C.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十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焉/D.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十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朔,汉武帝的年号,下文“元狩”说明汉武帝更改了自己的年号,这一做法称“改元”。B.给事,既可作动词,意为供职、服务,也可指官名“给事中”的省称,这里是指前者。C.冠军,文中指霍去病的军功为全军之冠,今泛指体育、艺术表演等竞技比赛的第一名。D.治第,即营造宅第,“第”在这里指封建贵族的住宅,与“及第”中的“第”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匈奴右贤王多次侵扰汉朝朔方郡,汉武帝派兵分别从高阙、朔方、右北平出击,总共十几万人,合力攻击匈奴。B.匈奴右贤王错误地估计形势,喝醉了酒,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卫青等突袭包围,这次交战使匈奴损失惨重。C.霍去病是卫青姐姐的儿子,擅长骑射,不止一次跟从卫青出击匈奴,汉武帝肯定了他的战功,封他为“冠军侯”。D.霍去病虽年少有为,寡言稳重,有勇气,敢担当,但骄傲白负,汉武帝想请人教他学习古代兵法,却被他拒绝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壮骑数百驰,溃围北去。(2)大将军为人仁,喜士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14.请根据以上选文,简要概括卫青和霍去病两人的异同。(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注】①舞刘琨:即刘琨舞剑,刘琨,西晋人,少有志气,与祖邀为友,二人曾同被共寝,夜闻鸡起舞互勉。②薜荔:桑科常绿攀援或匍匐灌木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③《楚辞·渔父》有云:“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间大夫与?......”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锁梦魂”紧扣题中“宿”字,交代了泊船湘江的处境,流露出无奈怅惘之感。B.颔联中“万里”“千家”极言芙蓉之盛、薛荔之多,描绘出一幅雄奇而壮阔的图画。C.第六句中的“谁肯重王孙”刻画出诗人不慕名利、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性格特点。D.该诗描绘湘江秋雨的苍茫景色,抒发了身世之感和思乡之情,情境相生,动人心魄。16.试分析尾联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                        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藏,我们可以尽情享用。(2)在《马说》中,韩愈对那些名贵的马“                       而不能以千里马相称的现实处境给予了同情。(3)2022年是生肖虎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这一意象也多见于古代诗词,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如果说1924年第一届夏蒙尼冬奥会为人类冰雪文化登场亮相打开了大门,那么北京冬奥会则以地质之美、人文之美和绿色之美,        地抒写了冰雪文化的绚丽篇章。我国冰雪文化演进的历史       ,流布范围广袤阔大。北京冬奥会是对我国传统冰雪文化的接续与赓传,是对当代时尚文化的吸纳和       无论是冬奥会的火炬、奖牌,还是会徽、吉祥物,不仅蕴涵着丰赡新异的时尚审美寓意,而是呈现出缤纷多姿的传统艺术形态。冰雪文化倡导“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主张灵魂与身体统一、心灵与生理契合、感性与理性协调。观赏冰雪景观,领略冰雪文化,能够愉悦身心,畅神抒情,是对人们浮泛心绪和躁动心理的调适与抚慰,更是对人们心灵的澡雪与净化,人们在赏冰玩雪中能臻于                              、淡雅平和”的高远境界。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浓墨重彩  源远流长  扬厉 宠辱不惊B.淋漓尽致  博大精深  踔厉 安然若素C.淋漓尽致  源远流长  扬厉 宠辱不惊D.浓墨重彩  博大精深  踔厉 安然若素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论是冬奥会的火炬、奖牌,还是会徽、吉祥物,不仅蕴涵着丰赡新异的时尚审美寓意,而且呈现出缤纷多姿的传统艺术形态。B.无论是冬奥会的会徽、吉祥物,还是火炬、奖牌,不是呈现出缤纷多姿的传统艺术形态,而是蕴涵着丰赡新异的时尚审美寓意。C.无论是冬奥会的火炬、奖牌,还是会徽、吉祥物,不是蕴涵着丰赡新异的时尚审美寓意,而是呈现出缤纷多姿的传统艺术形态。D.无论是冬奥会的会徽、吉祥物,还是火炬、奖牌,不仅呈现出缤纷多姿的传统艺术形态,而且蕴涵着丰赡新异的时尚审美寓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众所周知,咖啡提神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类似于中枢神经兴奋剂,有着特别强烈的苦味,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呼吸系统。( ),促进消化液分泌。那么,咖啡因提神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咖啡因的作用,实则就是阻断疲劳信号物质的接收。   ,会通过一种叫腺苷的信号物质来告诉大脑,让大脑知道“我累了”,并且越疲惫腺苷这种物质就越多。咖啡因的作用就是     ,这样大脑就接收不到疲惫物质传递来的信号,也就不会觉得累了。当然,会让人感觉到疲惫的腺苷并没有减少,所以    ,并不代表体力真正意义上获得了恢复。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适量的咖啡因可减轻肌肉疲劳B.肌肉疲劳可因适量的咖啡因减轻C.这种肌肉疲劳可以被适量的咖啡因减轻D.适量的咖啡因甚至可以减轻肌肉疲劳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关于教育,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的,他说:“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另一种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他说:“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而是生活的本身。”作为受教育者,上述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湖南省常德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双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 简答,简答题组,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常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常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