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2.1 生物的分类_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8856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2.1 生物的分类_ 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8856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2.1 生物的分类_ 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8856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1节 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节 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说出生物分类阶层系统及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二)能力目标:
1.尝试根据一定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通过了解某一生物的分类地位,提高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生物分类的学习,认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生物分类阶层系统及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教学难点】
尝试根据一定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课堂讨论法
【板书设计】
生物的分类
一、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
二、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其进行分类
1.依据
是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将不同的生物进行分门别类的
2.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地球最早出现的有细胞的生物是细菌,他们经过大约35亿年的漫长进化才逐渐演变成现在地球上丰富多彩、物种繁多、生机勃勃的生物界。地球上有多少种生物呢?其中植物有多少?动物有多少?
学生回答:已经知道的大约有200多万种,其中植物大约有35万种,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教师:其实自然界中的生物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还没有被我们发现。自然界中的生物千差万别,我们怎样才能识别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呢?如果我们不将他们进行分类,我们将难以区分,更不便于我们进行研究,因此,必须将这些生物进行分类。怎样进行分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讨论。
生物的分类
一、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
教师引导:分类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普遍。当你走进超市购买一种商品时,怎样才能很快找到这种商品呢?
学生回答:首先考虑他属于哪类商品,比如,是日用品还是副食品等。根据超市中的商品摆放规律就很容易找到我们所要买的商品。
教师提问:当你走进书店想买一本书时,你会发现书店里的书的摆放有什么规律?
学生:文学类、教育类、医学类、哲学类、艺术类……分别摆放在一起。
教师小结:你只要根据书店里的书的分类就很容易找到你要购买的书籍了。
教师:我们在认识生物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类似商品分类的方法,那么怎样对生物进行分类呢?
学生回答:可以根据生物的某些特点将生物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的分类。
教师指导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下面的图片呈现了不同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其中有些生物你可能未曾见过,你能对这些生物进行初步的分类吗?试一试。
学生:观察教材中图(一些生物的生态图),并试着分类。
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生物吗?请说出他们的名称。
——回答:有金鱼、海豚、斑马、鹤、公鸡、睡莲、狮子、月季、水稻、蘑菇、西瓜、蕨。
可将这些生物分成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回答:可以根据他们的营养方式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动物、植物和真菌。
动物:金鱼、海豚、斑马、鹤、公鸡、狮子、
植物:睡莲、月季、水稻、西瓜、蕨
真菌:蘑菇
怎样将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回答:根据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可以分为水生动物、陆生动物、飞行动物,也可以根据形态和生理特点分为鱼类、鸟类和哺乳类
水生动物:金鱼、海豚 鱼类:金鱼、海豚
陆生动物:斑马、公鸡、狮子 鸟类:鹤、公鸡
飞行动物:鹤 哺乳类:斑马、狮子
还可将这些动物进一步进行分类,水生动物或鱼类又根据他们是野生的还是人工饲养的分为两类;陆生动物或哺乳类又根据食性的不同分为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飞行动物或鸟类也可以根据是野生的还是饲养的分两类。
这些植物又如何进行分类呢?
——回答: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水生植物又能根据是否开花分为两类;陆生植物根据茎的软硬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草本植物又根据需水量的不同分为两类。
由此可见,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回答:可以根据生物的生活环境,也可以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等进行分类。
过渡:根据对生物进行分类的目的不同,分类的依据也不同。下面我们来看生物学家是怎样对生物进行分类的。
二、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其进行分类
提问:生物学家是根据什么来将生物进行分类的?
1.依据
是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将不同的生物进行分门别类的。
陈述:生物学家们对生物的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2.分类等级
(1)地球上的生物依次分成哪些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依次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2)在这些分类单位中最大的单位是什么?最小的单位是什么?
——最大的单位是“界”,最小的单位是“种”。
比方:把各个分类等级按其高低和从属关系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生物的阶层系统。就好比国家的行政划分,你要在地球上找到某人,你首先要知道他在哪个国家、哪个省、市、区、乡、村、组。
分类阶层中,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分类单位中找到各种生物的位置,请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并阅读旁边的文字看看科学家是怎样对生物进行分类的。
(1)提问:按照分类单位从小到大怎样对狗进行分类?
从此图可以看出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隶属于犬属、食肉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动物界。
(犬——犬属——犬科——食肉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2)提问:狼和狐体形都相似,为什么狼与狗归入同一个属,而狐与狗不归入同一个属呢?(这说明狗与狼相似的特征比狗与狐相似的特征还要多些。)
(3)提问:从种到界,你认为哪个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哪个最少?哪个亲缘关系最近?哪个可能最远?
(“界”中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生物之间的差异最大,亲缘关系可能最远;“种”中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生物之间的差异最小,亲缘关系最近)
(4)提问:狗与狼狗、猎狗、北京犬、狮子狗等,他们都同属于一个种吗?一个物种是不是就是一个生物?
(是的,一个物种是具有共同特征最多的一类生物。)
补充:种与种之间的区别是出现生殖隔离,不同种的动物之间一般不能交配产生后代,或他们的后代不能繁殖下一代。
(5)提问:生物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进行分类。)
(6)提问:对生物进行分类有何意义?
(更好的认识生物,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以便更好地研究他们,保护他们,利用他们。)
补充:你知道人在动物界中界中的分类等级吗?人属于人属、人科、灵长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练习编制检索表
2.说明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3.说出生物的五大类群
(二)能力目标
1.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编制检索表
2.通过编制检索表,提高分析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认同科学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
1.练习编制检索表
2.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练习编制检索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课堂讨论法
【板书设计】
生物的分类
一、依据生物的特征来编制生物检索表
二、双名法统一了生物的命名法
属名+种名
三、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五大类群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教学过程】
(一)根据生物的特征来 编制生物检索表
1.提问:生物学家们为了弄清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是怎样将生物进行分类的?生物学家们又是怎样对狗进行分类的?
回答: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层度不同,将生物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从的到小的分类。狗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犬。
2.引导:植物的分类方法与动物相同。为了便于人们按照统一的标准识别生物,生物学家们依据生物特征的差异编制出检索表。请阅读教材32页的内容,想一想编制检索表有什么要求。
阅读检索表的要求,回答:
(1)要求:将某一性状特征分为对立的两类,具有相似性状的生物归为一类,与该性状相异的生物归为另一类,特征相反的两类性状相对排列,然后又在每个类别中寻找另外一些特征,依据新的性状差异继续分类,相对排列,直到确定出不同种生物的分类地位为止。
(2)举例说明:例如,绿色植物可以分为能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的种子植物和不开花结果、用孢子繁殖的孢子植物两大类。种子植物又根据叶脉和根系的特点分为叶脉平行、须根系的植物和叶脉网状、直根系的植物两类,由此可确定他们分别是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孢子植物又根据根、茎、叶的特点不同继续往下分,知道确定他们是哪一类植物为止。
3.指导活动——编写检索表
引导:仔细观察教材中图中的8种动物,想一想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形态特征、运动方式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小组可以相互讨论一下,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34页的表格中。如果你认为表格还不够完善,各组还可以修改或重新设计,在讨论中有什么疑问提出来。找一找这些动物有哪些方面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从生活环境上来看,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马、蝎子、燕子、蝙蝠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而蛙、河豚、企鹅、螃蟹他们生活在水中或水陆两栖。
(2)从生活习性上来看,这些动物的食性有什么不同?
——只有马是食草动物,其他动物都是肉食的。
(3)从形态特征上来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区别他们?
——皮肤上无覆盖物,是否长有鳍、翅膀、羽毛,体表有无甲壳,长有多少条足等方面来区别他们。
(4)从运动方式上来看,他们的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蛙可以游泳和跳跃,马能行走和奔跑,河豚只能游泳,蝙蝠能飞,企鹅能游泳又能行走,家燕能飞行和行走,蝎子只能爬行,螃蟹能爬行又能游泳。
(5)引导:根据以上的信息小组可以讨论编制一个简单的检索表写在一个本子上,把每一种动物都区分开(请学生将编制的检索表在班上进行交流,教师肯定学生的发言)
学生讨论,编制检索表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1.身体内无脊椎
2.水生…………………………蟹
2.陆生…………………………蝎子
1.身体内有脊椎
2.皮肤裸露……………………蛙
2.皮肤不裸露
3.用鳃呼吸…………………河豚
3.用肺呼吸
4.胎生哺乳
5.善于奔跑………………马
5.善于飞行………………蝙蝠
4.卵生
5.善于飞行………………家燕
5.善于游泳………………企鹅
4.引导:
同学们在编制检索表时,遇到了哪些问题,小组是怎样解决的?还有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
学生:提出自己在编写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如怎样区别那些动物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二)双名法统一了生物的命名法
教师引导:要认识一事物,首先要给他命名,认识生物也是如此,但是,在我们认识生物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不同的地区,一种生物往往有多个名称。如甘薯,在我们这里叫什么名称?
可是北京人称之为白薯,湖南人称之为红薯,江苏人称之为山芋,四川人称之为红苕,而山东和东北人叫它地瓜。由此可见,不同的名称也可用作同一生物。
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识别、研究和开发利用,瑞典生物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双名发。双名法是怎样给生物命名的?有什么要求?
学生阅读小资料,回答:双名法规定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科学名称,即学名。每一种生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名,还规定了书写形式,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其余字母小写并且两个词的所有字母都要用斜体字书写。
教师补充:林奈的双名法至今被生物分类学家所使用。当然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分类方法又逐渐被引入生物分类领域中,从而使生物分类的方法更为科学合理、准确可靠,以便人们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
(三)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五大类群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练习反馈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8只甲虫,并根据甲虫的足、触角、背部形状、色斑的不同来进行分类。
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回答:足有的光滑,有的粗糙,触角有的是棒形、有的是羽毛状,背部的形状有的是圆形、有的椭圆形,背部的色斑有的有花纹、有的无花纹。
教师:引导学生把这几个方面的特点分为对立的两类,依次再分,编制出检索表,最后把这8种动物分开。
学生:编制检索表,进行交流。
教师:对学生编制的检索表进行评价和肯定。
学生:修正编制的检索表。
1.触角线形
2.足光滑
3.背部椭圆形
4.背部有色斑………………………………………………………………C
4.背部无色斑………………………………………………………………A
3.背部圆形……………………………………………………………………F
2.足粗糙……………………………………………………………………………B
1.触角非线形
2.触角棒状
3.足光滑
4.背部椭圆形………………………………………………………………D
4.背部圆形………………………………………………………………C
3.足粗糙………………………………………………………………………E
2.触角羽状…………………………………………………………………………H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第七单元 生命的演化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第1节 生物的分类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学情分析,课前准备,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课堂练习,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例设计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