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苏州市中考化学一模复习卷(06)(含答案)
展开2022年苏州市中考化学一模复习卷(06)
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1.(2021•镇江)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石墨作电池电极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D.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2.(2021•苏州)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2O B.O2 C.Na2SO4 D.H2CO3
3.(2021•无锡)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金刚石 C.不锈钢 D.可燃冰
4.(2021•常州)下列气体既能用排水集气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O2 B.N2 C.CO2 D.H2
5.(2021•镇江)实验室制备氢气并获得ZnSO4•7H2O,下列图示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制备H2
C.收集H2 D.制得ZnSO4•7H2O
6.(2021•苏州)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H2
B.锌元素:ZN
C.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D.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O
7.(2021•无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O2:2KMnO4═K2MnO4+MnO2+O2↑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O2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比O2高
8.(2021•常州)如图是人类冶炼金属的时间轴,①~④代表选项中四个时代,其中③表示的时代是( )
A.工业时代 B.铁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石器时代
9.(2021•常州)已知甲烷与氯气(Cl2)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其中某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表示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反应生成CH3Cl和HCl
B.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分
C.生成物的质量之比为1:1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10.(2021•镇江)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物质含量:
B.溶液的pH:
C.利用金属的年代:
D.氮元素化合价:
11.(2021•镇江)侯氏制碱法为NaCl+NH3+H2O+CO2═X+NH4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可由海水蒸发结晶后精制获得
B.CO2可由海边的贝壳煅烧获得
C.X为Na2CO3,可治疗胃酸过多
D.NH4Cl可作化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12.(2021•无锡)1875年,布瓦博德朗利用光谱分析在闪锌矿中发现了镓,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元素得到了证实。如图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镓是一种金属元素
B.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C.镓原子中的质子数是31
D.镓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
13.(2021•苏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Ca2+、Cl﹣ B.Ba2+、SO42﹣、Cl﹣
C.NH4+、H+、OH﹣ D.H+、Na+、CO32﹣
14.(2021•常州)图1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2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钾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判断R物质是氯化钾还是硝酸钾
B.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依次为:②>③>①
C.t1℃时烧杯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D.烧杯③中析出的固体质量一定为24克
15.(2021•无锡)将0.72g草酸亚铁(FeC2O4)放在一个可称量的敞口容器中高温焙烧,500~600℃时,容器中的固体质量保持0.4g不变。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 )
A.Fe B.FeO C.Fe2O3 D.Fe3O4
16.(2021•苏州)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
A.CuCuOCuSO4溶液
B.SSO2H2SO4溶液
C.Fe3O4FeFeCl3溶液
D.NaOH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
17.(2021•常州)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鉴别葡萄糖和蛋白质溶液:取样,加入几滴碘水,观察是否变蓝
B.除去NaCl固体中的Na2CO3杂质:加入过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分离MnO2和KCl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D.检验CO2中是否混有HCl: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18.(2021•镇江)如图为一种烟气脱硫的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烟气脱硫能减少酸雨的形成
B.脱硫塔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aS+SO2+O2CaSO4+S
C.理论上,生产过程中无需补充CaS
D.理论上每处理64.0g SO2,可回收32.0g S粉,同时排放出44.0g CO2
19.(2021•常州)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还含Cu2+、Na+、SO42﹣,其个数之比为1:6:5,含铜离子0.64%。为了除去重金属铜离子,处理100吨该工厂废水需要加入生石灰固体较合理的质量为( )
A.1.28吨 B.1.12吨 C.0.64吨 D.0.56吨
20.(2021•苏州)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进行铁的锈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1min后温度计读数上升,8min后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锥形瓶。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锥形瓶内空气(含导管内空气) | 烧杯内水 | 烧杯内剩余水 |
246.0mL | 100.0mL | 51.5mL |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铁的锈蚀是放热反应
B.使用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铁的锈蚀
C.此实验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
D.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19.7%
二、非选择题(8小题,共60分)
21.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 。
(2)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长时间煎炸会产生有毒物质丙烯醛(C3H4O)。丙烯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丙烯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 元素。
(4)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 。
(5)“藜蒿炒腊肉”风味独特,清香扑鼻。从分子角度解释“清香扑鼻”的原因是 。
(6)海水通常浑浊也含有很多杂质,要使海水成为饮用水,需要采取的操作方法是 。
22.(2021•苏州)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储量极为丰富,常以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物质存在。
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在实验室中首次制得了金属钠。
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为0.97g•cm﹣3,熔点为97.8℃。金属钠的性质很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钠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Na2O),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钠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因此,实验室常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金属钠的用途广泛。钠和钾形成的合金熔点低,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的强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钛(Ti)、锆(Zr)等稀有金属从其氯化物中置换出来。
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单质钠。
(1)自然界中钠元素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钠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防止钠与空气中的 反应而变质。
(3)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O22﹣,1个O22﹣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 。
(4)钠钾合金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钾合金良好的 (填字母)。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5)写出高温下钠与四氯化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2021•无锡)氢气是一种可持续研发的新能源和工业原料。
(1)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是一种理想途径。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甲所示。
①该转化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 (填化学式);
②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 。
(2)CH2﹣H2O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H2的重要方法,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反应有CH4+H2OCO+3H2,CO+H2OCO2+H2。
①向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提高H2的百分含量,原因是 ;
②如图乙所示,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的原因是 。
(3)氢气可用于钢铁冶炼、合成氨和合成甲醇等工业。写出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与氢气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24.(2021•镇江)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
(1)“碳”排放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 和天然气。
②下列对节能减排的建议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b.推广使用光伏发电
c.鼓励民众公交出行
d.生活垃圾集中焚烧
(2)“碳”吸收。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CO2。
①绿色植物通过 吸收CO2。
②风化的岩石如CaCO3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转化为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碳”捕捉。利用NaOH捕捉CO2,得到高纯度CO2的流程如图。
转化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aO和X,则X的化学式为 。
(4)“碳”利用。将CO2作为资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以CO2和H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可合成C2H6O,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 。
25.(2021•镇江)以碳酸钡原料(含少量SiO2)制备高纯碳酸钡的流程如图。
(1)试剂X应选用 (填字母)。
a.稀硫酸
b.盐酸
(2)操作1、操作2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等。
(3)滤液Y中溶质有KOH、K2CO3和 。
(4)酸溶时,试剂X不能过量太多,一是节约试剂X,二是 。
26.(2021•常州)兴趣小组同学模仿工业高炉炼铁原理,用图1实验装置(加热装置已省略)探究冶炼铜的化学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CuO加水制成糊状,用毛笔刷在试管内壁,烘干;然后在试管底部加入一定量的焦炭,再向试管里通入干燥的CO2,此时用仪器测得CO2含量为ag/L,用气球密封试管口。
②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氧化铜部位一段时间,无明显现象,随后熄灭酒精灯。
③高温加热焦炭部位一段时间,停止加热,用热成像仪拍摄图1中虚线框部位,数据输出得到图2。恢复至与①相同的条件测得CO2含量为0.2ag/L。
④再次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1分钟左右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
(1)操作②中实验现象说明CO2 (选填“能”或“不能”)与CuO反应。
(2)操作③中CO2含量减小的原因是 。
(3)操作④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实验结束后,一般将装置内的气体灼烧处理,目的是 。
(5)由图2可知,刚停止加热后焦炭区温度降低更快,可能的原因是 。
27.(2021•镇江)用如图装置对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三颈烧瓶中,关闭K1、打开K2,加入一定量饱和NH4Cl溶液,观察到镁条溶解,形成无色溶液,产生大量气泡。试管B中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点燃E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
①点燃E处气体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②镁条与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步骤二:已知:NH3+H2O═NH3•H2O。打开K1,通入少量NH3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过滤、洗净、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
①某同学猜想此白色固体是Mg(OH)2,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适量的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 ,则该同学猜想不正确。
资料:此白色固体为碱式氯化镁[Mgx(OH)yCl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加热分解生成MgO、H2O和HCl。
步骤三:取一定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残留2.40g固体,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的AgNO3溶液吸收,生成5.74g沉淀。则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
问题讨论:若步骤三中生成的气体未被AgNO3溶液完全吸收,则测得的Mgx(OH)yClz中y值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8.(2021•常州)呼吸自救器是人在缺氧环境或出现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中使用的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如图1是某化学氧自救器的示意图,其供氧装置由“初期生氧器”和“生氧罐”组成同学们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探究“初期生氧器”
【查阅资料1】
①该化学氧自救器在工作初期,内部独立的“初期生氧器”首先启动,以解决初期供氧不足的问题。“初期生氧器”内有氯酸钾、二氧化锰、铁粉等成分。
②Fe3O4能与硫酸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3O4+4H2SO4═Fe2(SO4)3+FeSO4+4H2O
(1)“初期生氧器”主要依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小组成员为了解铁粉的作用展开了研究。
【实验探究1】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初生氧器”充分反应后的物质于纸上,将磁铁靠近并接触粉末 | 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 | 被吸引物质可能是Fe、Fe3O4或两者都有 |
② | 取①中被铁吸引的物质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 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澄清的黄色溶液 | 被吸引物质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
(3)“初期生氧器”中铁粉与氧气反应能 ,从而使氯酸钾的分解反应能持续进行。
Ⅱ.探究“生氧罐”
【查阅资料2】
①该化学氧自救器主体是由“生氧罐”供氧,内部装有颗粒状超氧化钾作为“制氧剂”,其反应原理为:4KO2+2H2O═4KOH+3O2↑;4KO2+2CO2═2K2CO3+3O2
②超氧化钾能与硫酸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KO2+2H2SO4═2K2SO4+3O2↑+2H2O
【实验探究2】
同学们对超氧化钾是否变质展开了研究,取出久置的“生氧罐”内颗粒状固体,称得样品质量为69.3g,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待实验结束测得C装置增重2.2g,E装置内固体变黑色且增重19.2g(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空气,使用的药品均足量)。
(1)反应开始后A装置中通入N2的目的是 。
(2)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超氧化钾 (选填“未”“部分”或“全部”)变质。
(4)生产该“生氧罐”时加入的超氧化钾的质量为 克。
排空气法收集,而不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常温下,不与空气的成分反应,所以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故D正确。
故选:D。
5.(2021•镇江)实验室制备氢气并获得ZnSO4•7H2O,下列图示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制备H2
C.收集H2 D.制得ZnSO4•7H2O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ZnSO4•7H2O含有结晶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实验室制取氢气,采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方法,属于固液常温型,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氢气应从短导管通入,将空气从长导管排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ZnSO4•7H2O含有结晶水,蒸发结晶时,失去结晶水,制得ZnSO4•7H2O,不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应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6.(2021•苏州)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H2
B.锌元素:ZN
C.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D.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O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
A.反应生成CH3Cl和HCl
B.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分
C.生成物的质量之比为1:1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分析】A、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生成CH3Cl和HCl;
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计算生成物质量比;
D、反应后分子种类改变。
【解答】解:A、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生成CH3Cl和HCl,该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CH4CH3Cl+HCl,生成物CH3Cl、HCl的质量之比为101:7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后分子种类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0.(2021•镇江)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物质含量:
B.溶液的pH:
C.利用金属的年代:
D.氮元素化合价:
【分析】A、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来分析;
B、根据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来分析;
C、根据金属的利用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解答】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其次为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小,故A排序错误;
B、肥皂水显碱性,pH大于7;食盐水呈中性,pH等于7;柠檬汁显酸性,pH小于7,故B排序正确;
C、金属的冶炼历史顺序与金属活动性有关,越不活泼的金属越容易冶炼,越早被人类使用,故利用金属的年代应该是Cu、Fe、Al,故C排序错误;
D、N2O4中,氮元素显+4价;NH3中,氮元素显﹣3价;N2O中,氮元素显+1价,故D排序错误。
故选:B。
11.(2021•镇江)侯氏制碱法为NaCl+NH3+H2O+CO2═X+NH4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可由海水蒸发结晶后精制获得
B.CO2可由海边的贝壳煅烧获得
C.X为Na2CO3,可治疗胃酸过多
D.NH4Cl可作化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分析】A、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进行分析判断。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NaCl可由海水蒸发结晶后精制获得,故选项说法正确。
B、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O2可由海边的贝壳煅烧获得,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钠、氯、氮、氢、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1、1、5、1、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氮、氢、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1、4、0、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HCO3,故选项说法错误。
D、NH4Cl可作化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草木灰显碱性,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2.(2021•无锡)1875年,布瓦博德朗利用光谱分析在闪锌矿中发现了镓,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元素得到了证实。如图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镓是一种金属元素
B.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C.镓原子中的质子数是31
D.镓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镓原子中的质子数是31,故选项说法正确。
D、1875年,布瓦博德朗利用光谱分析在闪锌矿中发现了镓,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元素得到了证实,镓与铝的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2021•苏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Ca2+、Cl﹣ B.Ba2+、SO42﹣、Cl﹣
C.NH4+、H+、OH﹣ D.H+、Na+、CO32﹣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4.(2021•常州)图1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2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钾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判断R物质是氯化钾还是硝酸钾
B.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依次为:②>③>①
C.t1℃时烧杯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D.烧杯③中析出的固体质量一定为24克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是晶体溶解的方法。
【解答】解:A、蒸发100g水,还能溶解60gR,说明该物质在t2℃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60g,所以R是硝酸钾,故A错;
B、①中是t1℃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③中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②中是t2℃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依次为:②>③>①,故B正确;
C、t1℃时烧杯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故C错;
D、烧杯③中析出的固体质量为:60g﹣31.6g=28.4g,故D错。
故选:B。
15.(2021•无锡)将0.72g草酸亚铁(FeC2O4)放在一个可称量的敞口容器中高温焙烧,500~600℃时,容器中的固体质量保持0.4g不变。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 )
A.Fe B.FeO C.Fe2O3 D.Fe3O4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铁元素的质量不变,确定所得物质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水形成盐酸,盐酸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因此无法检验CO2中是否混有HCl,故D错误。
故选:C。
18.(2021•镇江)如图为一种烟气脱硫的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烟气脱硫能减少酸雨的形成
B.脱硫塔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aS+SO2+O2CaSO4+S
C.理论上,生产过程中无需补充CaS
D.理论上每处理64.0g SO2,可回收32.0g S粉,同时排放出44.0g CO2
【分析】A、烟气脱硫后,能够减少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
B、一定条件下硫化钙、二氧化硫、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硫;
C、脱硫塔中消耗硫化钙,再生塔中生成硫化钙,理论上,生产过程中无需补充CaS;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解答】解:A、烟气脱硫后,能够减少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能减少酸雨的形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B、脱硫塔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硫化钙、二氧化硫、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S+SO2+O2CaSO4+S,该选项说法正确;
C、脱硫塔中消耗硫化钙,再生塔中生成硫化钙,理论上,生产过程中无需补充CaS,该选项说法正确;
D、再生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SO4+2CCaS+2CO2↑,结合脱硫塔中的反应可知,SO2﹣S﹣2CO2,因此理论上每处理64.0gSO2,可回收32.0gS粉,同时排放出88.0gCO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9.(2021•常州)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还含Cu2+、Na+、SO42﹣,其个数之比为1:6:5,含铜离子0.64%。为了除去重金属铜离子,处理100吨该工厂废水需要加入生石灰固体较合理的质量为( )
A.1.28吨 B.1.12吨 C.0.64吨 D.0.56吨
【分析】先根据硫酸铜的化学式求出100t废水这硫酸铜的质量,再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再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方程式计算需要的氧化钙质量即可。
【解答】解:酸性废水中含有的Cu2+、Na+、SO42﹣的离子个数之比为1:6:5,若铜离子的个数为a,则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分别为6a和5a,溶液中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为2a+6a=8a,负电荷总数为10a,已知溶液中正负电荷数相等,故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的正电荷总数应该为2a,即氢离子数为2a,即溶液中铜离子和氢离子的个数比为1:2。
已知溶液中含铜离子0.64%,若含氢离子的量为x,则
Cu2+~2H+
64 2
0.64% x
x=0.02%
100吨该废水中含铜离子的量即为100吨X0.64%,含氢离子的量为100吨×0.02%。加入生石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O+H2O=Ca(OH)2,CuSO4+Ca(OH)2=Cu(OH)2↓+CaSO4,H2SO4+Ca(OH)2=Cu(OH)2↓+CaSO4。分析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关系Cu2+~CaO 和2H+~CaO,设沉淀铜离子需加入的氧化钙的质量为m,中和硫酸需加入的氧化钙的质量为n,则
Cu2+~CaO
64 56
100t×0.64% m
m=0.56t
2H+~CaO
2 56
100t×0.02% n
n=0.56t
处理100吨该工厂废水需要加入生石灰固体较合理的质量为硫酸铜的质量为:
0.56t+0.56t=1.12t
故选:B。
20.(2021•苏州)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进行铁的锈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1min后温度计读数上升,8min后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锥形瓶。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锥形瓶内空气(含导管内空气) | 烧杯内水 | 烧杯内剩余水 |
246.0mL | 100.0mL | 51.5mL |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铁的锈蚀是放热反应
B.使用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铁的锈蚀
22.(2021•苏州)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储量极为丰富,常以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物质存在。
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在实验室中首次制得了金属钠。
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为0.97g•cm﹣3,熔点为97.8℃。金属钠的性质很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钠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Na2O),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钠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因此,实验室常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金属钠的用途广泛。钠和钾形成的合金熔点低,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的强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钛(Ti)、锆(Zr)等稀有金属从其氯化物中置换出来。
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单质钠。
(1)自然界中钠元素以 化合物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钠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防止钠与空气中的 氧气和水 反应而变质。
(3)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O22﹣,1个O22﹣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 18 。
(4)钠钾合金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钾合金良好的 b (填字母)。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5)写出高温下钠与四氯化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a+TiCl4Ti+4NaCl 。
【分析】根据元素存在的状态、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钠常以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物质存在,故自然界中钠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填:化合物;
(2)钠与水和氧气易发生化学反应,故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而变质,故填:氧气和水;
(3)1个O22﹣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2×8+2=18,故填:18;
(4)钠钾合金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钾合金良好的导热性,故填:b;
(5)高温下钠与四氯化钛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4Na+TiCl4Ti+4NaCl,故填:4Na+TiCl4Ti+4NaCl。
23.(2021•无锡)氢气是一种可持续研发的新能源和工业原料。
(1)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是一种理想途径。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甲所示。
①该转化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 FeO (填化学式);
②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 能耗低 。
(2)CH2﹣H2O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H2的重要方法,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反应有CH4+H2OCO+3H2,CO+H2OCO2+H2。
①向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提高H2的百分含量,原因是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
②如图乙所示,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的原因是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
(3)氢气可用于钢铁冶炼、合成氨和合成甲醇等工业。写出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与氢气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3H2+Fe2O32Fe+3H2O 。
【分析】(1)①根据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进行分析;
②根据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进行分析;
(2)①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②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气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通过分析反应流程可知,该转化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FeO;
②与电解水相比,该转化过程中利用了太阳能,该方法的优点是能耗低;
(2)①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向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提高H2的百分含量,原因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②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的原因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3)氢气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H2+Fe2O32Fe+3H2O。
故答案为:(1)FeO;
②能耗低;
(2)①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②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3)3H2+Fe2O32Fe+3H2O。
24.(2021•镇江)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
(1)“碳”排放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 石油 和天然气。
(1)试剂X应选用 b (填字母)。
a.稀硫酸
b.盐酸
(2)操作1、操作2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漏斗 、烧杯、玻璃棒等。
(3)滤液Y中溶质有KOH、K2CO3和 KCl 。
(4)酸溶时,试剂X不能过量太多,一是节约试剂X,二是 防止转化过程中消耗过多的氢氧化钾溶液 。
【分析】(1)稀盐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稀硫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二氧化碳。
(2)过滤能够除去难溶于水的物质。
(3)滤液Y中溶质有过量的KOH、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K2CO3、氯化钡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的反应生成的氯化钾。
(4)酸溶时,盐酸不能过量太多,一是节约盐酸,二是防止转化过程中消耗过多的氢氧化钾溶液。
【解答】解:(1)试剂X应选用盐酸,是因为稀盐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不能选择稀硫酸,是因为稀硫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b。
(2)操作1、操作2(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等。
故填:漏斗。
(3)滤液Y中溶质有过量的KOH、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K2CO3、氯化钡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的反应生成的氯化钾。
故填:KCl。
(4)酸溶时,盐酸不能过量太多,一是节约盐酸,二是防止转化过程中消耗过多的氢氧化钾溶液。
故填:防止转化过程中消耗过多的氢氧化钾溶液。
26.(2021•常州)兴趣小组同学模仿工业高炉炼铁原理,用图1实验装置(加热装置已省略)探究冶炼铜的化学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CuO加水制成糊状,用毛笔刷在试管内壁,烘干;然后在试管底部加入一定量的焦炭,再向试管里通入干燥的CO2,此时用仪器测得CO2含量为ag/L,用气球密封试管口。
②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氧化铜部位一段时间,无明显现象,随后熄灭酒精灯。
③高温加热焦炭部位一段时间,停止加热,用热成像仪拍摄图1中虚线框部位,数据输出得到图2。恢复至与①相同的条件测得CO2含量为0.2ag/L。
④再次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1分钟左右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
(1)操作②中实验现象说明CO2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与CuO反应。
(2)操作③中CO2含量减小的原因是 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发生反应 。
(3)操作④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CuOCu+CO2 。
(4)实验结束后,一般将装置内的气体灼烧处理,目的是 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 。
(5)由图2可知,刚停止加热后焦炭区温度降低更快,可能的原因是 焦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分析】(1)CO2不能与CuO反应。
(2)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3)加热时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4)一氧化碳有毒,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5)由图2可知,刚停止加热后焦炭区温度降低更快,可能的原因是焦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答】解:(1)操作②中实验现象说明CO2不能与CuO反应。
故填:不能。
(2)操作③中CO2含量减小的原因是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发生反应。
故填: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发生反应。
(3)操作④中加热时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CuOCu+CO2。
故填:CO+CuOCu+CO2。
(4)实验结束后,一般将装置内的气体灼烧处理,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
故填: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
(5)由图2可知,刚停止加热后焦炭区温度降低更快,可能的原因是焦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填:焦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27.(2021•镇江)用如图装置对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AgCl的质量,可算出Cl的质量为1.42 g,Mg和Cl的个数比为:=3:2,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OH﹣的数目为3×2﹣2=4,所以化学式为Mg3(OH)4Cl2,若步骤三中生成的气体未被完全吸收,则会造成Cl的质量偏少,利用电荷守恒算出的 OH﹣的数目会偏大。
故答案为:步骤一:①检验气体的纯度;②Mg+2NH4Cl═MgCl2+2NH3↑+H2↑;
步骤二:①MgCl2+2NH3•H2O═Mg(OH)2↓+2NH4Cl;②白色浑浊(或白色沉淀);
步骤三:Mg3(OH)4Cl2;偏大。
28.(2021•常州)呼吸自救器是人在缺氧环境或出现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中使用的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如图1是某化学氧自救器的示意图,其供氧装置由“初期生氧器”和“生氧罐”组成同学们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探究“初期生氧器”
【查阅资料1】
①该化学氧自救器在工作初期,内部独立的“初期生氧器”首先启动,以解决初期供氧不足的问题。“初期生氧器”内有氯酸钾、二氧化锰、铁粉等成分。
②Fe3O4能与硫酸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3O4+4H2SO4═Fe2(SO4)3+FeSO4+4H2O
(1)“初期生氧器”主要依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
(2)小组成员为了解铁粉的作用展开了研究。
【实验探究1】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初生氧器”充分反应后的物质于纸上,将磁铁靠近并接触粉末 | 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 | 被吸引物质可能是Fe、Fe3O4或两者都有 |
② | 取①中被铁吸引的物质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 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澄清的黄色溶液 | 被吸引物质中一定含有 Fe3O4 (填化学式) |
(3)“初期生氧器”中铁粉与氧气反应能 放出大量的热 ,从而使氯酸钾的分解反应能持续进行。
Ⅱ.探究“生氧罐”
【查阅资料2】
①该化学氧自救器主体是由“生氧罐”供氧,内部装有颗粒状超氧化钾作为“制氧剂”,其反应原理为:4KO2+2H2O═4KOH+3O2↑;4KO2+2CO2═2K2CO3+3O2
②超氧化钾能与硫酸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KO2+2H2SO4═2K2SO4+3O2↑+2H2O
4KO2+2CO2═2K2CO3+3O2
284 88 276
m 2.2g x
m=7.1g x=6.9g
E中增加为氧气质量,所以生成氧气质量为19.2g,设此时超氧化钾质量为n,
4KO2+2H2SO4═2K2SO4+3O2↑+2H2O
284 96
n 19.2g
n=56.8g
样品质量为69.3g,而此时碳酸钾质量+未变质超氧化钾质量=6.9g+56.8g=63.7g,说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钾,其质量=69.3g﹣63.7g=5.6g,设此部分超氧化钾质量为y,
4KO2+2H2O═4KOH+3O2↑
284 224
y 5.6g
y=7.1g
所以加入超氧化钾质量=7.1g+56.8g+7.1g=71g
故答案为:71
2022年沪教版苏州市中考化学一模复习卷(03)(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沪教版苏州市中考化学一模复习卷(03)(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 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 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沪教版苏州市中考化学一模复习卷(01)(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沪教版苏州市中考化学一模复习卷(01)(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金俗称“黄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一模复习卷4(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一模复习卷4(word版含答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下列标志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