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来凤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湖北省来凤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不能作为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依据的是
A.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
B.对殷墟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
C.在半坡遗址出土磨制的石斧近300件,还有磨盘、磨棒、杵石等
D.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一些猪、狗和水牛的骨骼
2.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A.禅让制的推行 B.世袭制的出现
C.分封制的实行 D.郡县制的推广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下列中华文化符号中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是
A.青铜器
B.瓷器
C.丝绸
D.甲骨文
4.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
B.周王室开始设置县、郡,分封制逐步瓦解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一些强大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辅助弱小
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6.“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这次“真正的统一”是( )
A.禹建立夏朝 B.嬴政灭六国,建立秦朝 C.汉武帝大一统 D.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7.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8.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下列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描述不需要修改的是
A.赤壁大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B.曹操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刘备称帝,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D.孙权称王,定都洛阳
9.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改进造纸术 B.发明麻沸散 C.发明弓箭 D.发明指南车
10.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作者是司马光 ②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
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④秦始皇、汉武帝、华佗都被记载在内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1.圆周率日(3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兀的节日,这一天,很多人会怀念在圆周率值计算上有过杰出贡献的
A.张仲景 B.祖冲之 C.贾思勰 D.宋应星
12.中国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中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
A.钟繇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欧阳询
二、综合题
13.大一统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它的强盛给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带来许多启示。
材料一:从历史的实际来看,“治世”多指某一时代政治比较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迅速,国力逐渐增强的社会景象。
——《中国古代的“治世”与“盛世”》
材料二: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多分封诸侯从而削弱每个诸侯的实力)”一语,彻底实行了。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三:汉武帝在经济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等的专营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四: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西汉初期出现的治世局面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此“计”的名称是什么?此“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等的专营”,新货币的名称是什么?为实现汉朝的“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和军事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运送丝绸的商路是谁开辟的?请你分析丝绸之路的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
14.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不断的交融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材料一:
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今新疆地区)设置的管辖机构。“都护”是西域地方最高长官,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的地方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
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丢官降职……择中原大姓(汉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材料三: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术,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1)材料一中的图片体现了秦汉时期民族交融的几种方式,请加以概括。文字材料中的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2)材料二提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以来民族交融的表现。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认识。
(5)经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方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15.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铁质农具 战国时期的牛尊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现象?
材料二:商鞅变法明确规定:“戮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2)材料二中,商鞅为“调动民众务农的积极性”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反映了商鞅的什么经济主张?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3)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把什么货币作为全国流通的标准货币?材料三中的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四: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重要思想?
材料五:《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般阜,几乎给人足矣。(大意: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物产丰富)”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6)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A
6.B
7.B
8.A
9.A
10.D
11.B
12.B
13.(1)文景之治
(2)“推恩令”:
作用: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五铢钱(错字不给分)其他措施: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北击匈奴,使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错字不给分)
(4)开辟者:张骞:(错字不给分)
作用:极大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意思相近即可)
(5)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国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14.(1)战争、和亲、友好交往、行政管辖等(答对3点即可)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推动了汉族与西域各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汉族与各族之间的民族交融。
(2)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少数民族:北方各族人民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北方各族人民开始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汉族: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汉族学习和接受北方各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4)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历史;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和民族交融: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
(5)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5.(1)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铁器与牛耕,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
(2)奖励耕织重视农业
(3)秦圆形方孔半两钱。
意义: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思想: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或以农为本。
(5)①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南方社会相对安定;③优越的自然条件等等。
(6)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统治阶级对农业的重视: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等(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2024年湖北省来凤县中考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来凤县中考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咸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咸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来凤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来凤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