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展开初三化学第二次练兵试题
H-1 O-16 Na-2 3Cl-35.5 Ca-40 Mg-24 C-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1-12题每小题2分,13-16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我国古代生产工艺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烧制瓷器 B. 湿法炼铜 C. 高梁酿酒 D. 纺纱织布
【答案】D
2.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B. 汽油挥发——分子可以再分
C 冰雪融化——分子质量很小 D. 干冰升华——分子体积变小
【答案】A
3. 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错误的是
A. 存放浓硫酸的试剂柜 B. 运输酒精的槽罐车
C. 面粉加工厂 D. 居民住宅区
【答案】B
4. 在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加入锌粒
C. 加入稀硫酸 D. 收集氢气
【答案】A
5. 下列是某初三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记录的一些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 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烟生成
B. 将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铜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答案】B
6. 二氧化硅是制造玻璃、光导纤维、电子部件、光学仪器、工艺品的原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材料。SiO2属于
A. 氧化物 B. 酸 C. 碱 D. 盐
【答案】A
7. 下面是萌萌同学的一次化学用语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 氦气:He2 B. 硝酸铵中-3价氮元素:
C. N2:两个氮原子 D. 2Fe2+:两个铁离子
【答案】B
8. C60在能源、信息、医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关于C60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由C60分子构成
B. 该物质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 C60和C70是两种物质
【答案】B
9. 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 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D.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答案】B
10. 下列有关说法:①CO2是污染空气成分之一;②为节约用水,灌溉农田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③为防止酸雨产生,建高烟囱排烟;④垃圾分类中,废弃电池属于可回收物;⑤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⑥合金、塑料、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⑦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正确组合是
A. ②⑤⑦ B. ①③④ C. ③④⑦ D. ②④⑥
【答案】A
11. 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物质 | 液体肥皂 | 西瓜汁 | 胆汁 | 牛奶 |
pH | 9.5~10.5 | 5.3~6.2 | 7.1~7.3 | 6.3-6.6 |
A. 液体肥皂 B. 西瓜汁 C. 胆汁 D. 牛奶
【答案】A
12. 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
B. 反应I 的化学方程式为
C. 反应II 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 该成果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答案】B
13. 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A. 甲是盐类,但一定不是碳酸盐
B. 反应②为中和反应
C. 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 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答案】A
14. 如图为一种自热火锅的构件图。该自热火锅的发热包内有铁粉、铝粉、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将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有关该自热火锅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B. 设计出气孔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使用时盒内气压过高
C. 遇水能放出热量的物质都能作为发热包的内容物
D. 使用过的发热包即使干燥后也不能重复使用
【答案】C
15. 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分析实验②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 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答案】B
16.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O2中的CO | 将混合物通过灼热的CuO固体 |
B | 鉴别CH4和H2 |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C | 鉴别羊毛和涤纶 | 点燃,闻燃烧产物的气味 |
D | 分离铁粉、铜粉 | 用磁铁吸引固体粉末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34分)
17.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磷原子___________;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的组成元素___________;
(3)碱溶液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
(4)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5)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
(6)75%酒精消毒液的溶质___________。
【答案】 ①. 2P ②. C ③. OH- ④. ⑤. Ca(OH)2 ⑥. C2H5OH
18. 金属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铯原子钟300年误差不超过5秒。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则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
(2)近期,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6座“祭祀坑”,出土了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重要文物。青铜属于___________。(填“合金”或“氧化物”或“化合物”)。
铜质器皿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长出绿色的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铜的锈蚀是单质铜与空气中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铁是目前世界产量最高的金属,但容易被锈蚀。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通常在轮船的吃水线以下焊接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用于保护铁质船壳。该金属块的材料可以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金B.银C.铜D.锌
(4)金属资源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下列措施能够减缓金属消耗速度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B.加大对金属矿物的开采,提供金属产量
C.寻找和开发金属的替代品
D.提高金属制品的防腐能力,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
【答案】 ①. 132.9 ②. 合金 ③. O2、CO2、H2O ④. ⑤. D ⑥. ACD
19. 20℃时,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Na2CO3溶液,用于演示灭火器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g,称量Na2CO3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1.5g,⑤中的溶液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忽略Na2CO3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3)将烧杯⑤中溶液倒入吸滤瓶的操作是___________,从橡胶管喷出大量液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酒精燃烧失火,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①. 16.0 ②. 托盘天平 ③. 不是 ④. 将烧杯尖嘴紧挨着吸滤瓶口,缓慢倾倒 ⑤. 浓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剧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瓶内压强迅速增大 ⑥. c ⑦. b ⑧. a
20.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图1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面料和里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___。
(2)某学校的早餐配料表见图2,其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___________;当衣服上沾有花生油时,可用洗涤剂除去,是由于洗涤剂对花生油有___________作用。
(3)钢是重要的建筑材料。钢中含有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
(4)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吸烟除了影响自身健康外,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原因是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答案】 ①. 锦纶 ②. 鸡蛋 ③. 乳化 ④. Fe(或铁) ⑤. 含碳量不同 ⑥. ⑦.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1. 日常生活中有以下常见物质:白醋、纯碱、苛性钠、小苏打、硫酸铵,其中属于盐的是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2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
(2)10℃时,将甲、乙、丙各100克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有溶质析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50℃时,20g乙物质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若甲物质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降温结晶 B. 蒸发结晶
【答案】 ①. 乙、甲、丙 ②. 丙 ③. 28.6% ④. A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8分)
22. 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X,X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若将A和C连接制取气体X,则X为___________。
(3)若将A和B或A和D连接都可制取气体X,则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若向锥形瓶中盛装大理石或石灰石,来制取气体X,则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5)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除选取上图部分装置外,还需补充大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玻璃片和___________(填一种仪器)。
【答案】 ①. 长颈漏斗 ②. 氢气(或H2) ③. ④. B ⑤. 酒精灯
23. 小华同学发现自家的水壶用久以后底部会附着一层白色固体(水垢),他邀请同学小雪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探究一:自家的井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1)取少量井水样品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振荡,出现大量浮渣,由此得出结论:自家的井水属于___________。
探究二:白色固体(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知识链接】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溶于水中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Mg与Ca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具有相同点,这两种元素都处于元素周期表第ⅡA族,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
(2)根据上图回答,钙原子与镁原子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___________有关(填序号),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Mg(OH)2与Ca(OH)2一样,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2O;试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假设与猜想】
猜想I: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
猜想Ⅱ:水垢的主要成分为Mg(OH)2
猜想Ⅲ: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
【实验与探究】
(3)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固体溶解,有___________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小华认为:猜想Ⅰ正确。
(4)小雪认为小华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经过两人反复讨论后,他们取一定量水垢样品,高温灼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和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无水硫酸铜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他们为此得出结论:猜想___________正确。
【拓展与迁移】
(5)水垢沉积在水壶表面,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厨房中的___________清除水壶内壁结成的水垢。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矿泉水 B.糖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
【答案】 ①. 肥皂水 ②. 硬水 ③. D ④. D ⑤. ⑥. 气泡 ⑦. 白色固体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时,加入足量稀盐酸也产生气泡 ⑧. 变蓝色 ⑨. Ⅲ(无水硫酸铜不变色,猜想I正确) ⑩. 食醋 ⑪. C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24. 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现要把10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需要水的质量___________g。
【答案】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解得x=390g,故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
答: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490g,需加水390g。
25.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实际生产的产品碳酸钠中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纯碱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6g,放入20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26.2g,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最后得到溶液的总质量为50g。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钠质量。
【答案】(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g+20g+26.2g-50g=2.2g
(2)设碳酸钠质量为x
x=5.3g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5.3g。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成林学校第二次练兵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成林学校第二次练兵化学试题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新时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