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经典题型---科普阅读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925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经典题型---科普阅读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925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经典题型---科普阅读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925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经典题型---科普阅读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经典题型---科普阅读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化学经典题型《科普阅读题》
1、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的永恒课题,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 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表为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蛋白质/g
脂肪/g
淀粉/g
钙/mg
磷/mg
维生素C/mg
1.5-2.3
0.4-0.94
17.5-28.0
11-60
15-68
20-40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 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原文作者宋国安、杨铭铎等,有删改)
(1)表中的“钙”指的是_____(填“元素”或“原子”) ,人体每日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钙,幼儿及青少年摄入不足会患____和发育不良。
(2)由图可知:60min 内,_____(填序号,下同)。
A 浸泡30min 比10min 脆性分值高
B 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 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_____,此图中维生素C含量与淀粉含量变化的快慢不同,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B 土豆中维生素C 含量最高
C 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变
D 变绿、发芽的土豆把变色部位削掉后就能食用
2、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人工手段加以捕集、利用和封存,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
目前,CO2捕集技术的关键是将CO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来。分离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是用甲醇作溶剂进行吸收;另一种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O2进行吸附性吸收。化学吸收法中的吸收剂主要有氨水吸收剂、钙基吸收剂等。用氨水(NH3·H2O)吸收剂时,控制30℃左右,采用喷氨技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铵;用钙基吸收剂时,先将吸收剂在吸热反应器中(870℃)热解成CaO,同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CaO进入放热反应器(560℃~700℃)捕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钙基吸收过程如下图所示:
高效的CO2捕集和封存技术会为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巨大贡献。
(1)活性炭、沸石等可作吸附剂,则其可能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
(2)采用喷氨技术吸收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此过程控制30℃左右进行,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是_______。
(3)钙基吸收过程,放热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______。
A.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减少燃气热水器的使用
B.发展风力发电,减少火力发电
C.大力发展城市燃油公交以提升运力
3、谈到氨气(NH3),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它的刺激性气味,其实NH3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NH3与食品工业
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等粮油及其制品中、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氨气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黄曲霉毒素。该方法是利用NH3与食物中的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与黄曲霉毒素反应,从而有效的降低黄曲霉的毒性。
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寻找氨气熏蒸法的最佳条件。将 50g 花生破碎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NH3,置于恒温箱进行熏蒸。图1是在相同熏蒸时间、NH3浓度和花生含水量的条件下,熏蒸温度对降解某种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NH3与无机化工
近年来,CO2捕集与封存被认为是减少 CO2 排放的有效途径。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可作为吸收CO2的新型吸收剂。
图2为工业吸收CO2的装置示意图。实验研究表明,CO2的脱除率受到反应温度、氨水流量、氨水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低于40℃时,CO2的脱除率随着氨水流量和氨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85%,大大减少了CO2的排放,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至此,你对NH3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呢?希望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还会对NH3有更全面的认识!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熏蒸法中,NH3与食物中水的结合过程属于_____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请列举出NH3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答2条即可)。
(3)依据图1回答:
①当温度为40℃和45℃时,降解率分别为84.34%和84.35%,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应选取的最佳熏蒸温度为______。
②在25℃~45℃的范围内,随着熏蒸温度的升高,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逐渐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喷雾塔中利用氨水吸收CO2。氨水以雾状喷洒的目的是______。
(5)下列关于氨水吸收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从喷雾塔出气口排放出的气体中不含CO2
B.吸收过程中,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对CO2脱除率没有影响
C.反应温度低于40℃时,喷洒浓度较高的氨水,有助于提升CO2的脱除率。
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气凝胶是一种固体,呈半透明淡蓝色,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由于气凝胶中一般80%以上是空气,所以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制作宇航服时,加入18m厚气凝胶层,帮助宇航员保持身体恒温。科学家制备了不同密度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并测定其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平均孔体积,结果如表所示。
气凝胶密度/kg/m3
比表面积/m2/g
平均孔径/mm
平均孔体积/cm3/g
11
648
47
7.6
25
698
34
7.1
38
927
31
6.0
并使用导热系数测试仪比较三种密度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隔热性能。他们在常压下测定了上述样品在不同温度时的导热系数,结果如图。图中导热系越小,表明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性能越好。气凝胶非常坚固耐用,熔点高,导热性和折射率都很低,绝缘能力比最好的玻璃纤维强39倍。因此,气凝胶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1)气凝胶具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是因为___________。
(2)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对比图中三条曲线,得出结论:
a.当温度相同时,密度为___________kg/m3的气凝胶的隔热性能最好;
b.当密度相同时,气凝胶的隔热性能与温度的关系: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最薄、最坚硬的材料,它的熔点高达3000℃,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
我国的科研团队发现了石墨烯的防腐功能,利用其独特的二维片层钻构,在涂层中叠加形成致密隔绝层,使腐蚀介质难以通过,起到物理隔绝作用。如图2,表而叠加了石墨烯薄膜的钢在高温下也没有被腐蚀。
将石墨烯与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形成复合涂料,可提升涂料的防腐蚀性能。
表:某复合涂料的基本性能(涂膜厚度相同)
性能
石墨烯比例为0
石墨烯比例为1%
石墨烯比例为2%
耐酸性
240h无异常
240h无异常
300h无异常
耐碱性
168h无异常
168h无异常
240h无异常
耐老化
60h变色
100h变色
1500h变色
与石墨烯相关的新技术、新发明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2)石墨烯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石墨烯可以防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依据表分析,该复合涂料中石墨烯的比例为___________时基本性能最好。
(5)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A.加入石墨烯的复合涂料防腐性能更好
B.石墨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C.在高温条件下,石墨烯仍具有防腐功能
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氨(NH3),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氨易燃,可以和酸反应生成铵盐。氨主要来自人工合成。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出氨。目前,我国已形成氨生产、应用等成熟产业链,氨的应用分布如图1。
国内外现在工业上使用的合成氨催化剂基本都是铁基催化剂。降低反应温度、提高合成氨催化剂活性是目前的研发热点。科研人员用磁铁矿与三氧化钼(MoO3)、氧化钨(WO3)、氧化铝(Al2O3)、混合稀土等原料,按不同比例充分混合得到合成氨催化剂,其中能化剂中WO3、MoO3含量对产出气体中氨含量影响分别如图2、图3所示,氨含量越高代表催化剂活性越好。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我国氨的应用占比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l2O3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2写出WO3含量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合成氨所用催化剂是纯净物 B.合成氨时反应的温度越高越好
C.根据图3可知,MoO3的含量对产出气体中氨含量有影响
7、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提到氨气(NH3),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具有刺激性气味,让人避之不及。其实NH3在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NH3可用于降低黄曲霉的毒性,该方法是利用NH3与食品中的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在熏蒸的条件下与黄曲霉素反应,从而降低黄曲霉的毒性。图1是在熏蒸时间、NH3浓度和食品含水量等相同的条件下,熏蒸温度对降解某种黄曲霉素的影响。
NH3也可用于吸收CO2,NH3溶于水后形成氨水可作为吸收CO2的新型吸收剂。图2为工业吸收二氧化碳的装置示意图。实验表明,当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低于40℃时,二氧化碳的脱除率随着氨水流量和氨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85%,能大大减少CO2的排放。
(1)请写出NH3的物理性质______(答1条即可)。
(2)依据图1回答:
①在25℃-45℃的范围内,随着熏蒸温度的升高,黄曲霉素的降解率逐渐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当温度为40℃和45℃时,测得降解率分别为84.34%和84.35%,基本相同,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应选取的最佳熏蒸温度为______。
(3)依据图2,下列关于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从喷雾塔出气口排放出的气体中不含CO2
b.吸收过程中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对CO2脱除率没有影响
c.温度低于40℃时喷洒浓度较高的氨水,有助于提升CO2的脱除率
d.减少CO2的排放,可以有效的减缓温室效应
8、酒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饮品。关于白酒,你了解多少呢?下面介绍一些有关白酒的知识。
一般用含有淀粉的原料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我国的白酒生产中,传统的固态发酵法的制作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原料粉碎一原料混合一蒸煮糊化一冷却一拌醋一入窖一发酵一蒸酒(蒸馏)。
白酒的香气来源于三方面。首先是原材料中带入,像高粱就可分解出丁香酸进而增加白酒的芳香;其次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具有特殊香气的有机物;还有就是在发酵、蒸馏或贮存过程机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香味物质。
白酒的读数是指酒精中所含乙醇〔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某白酒100毫升中乙醇含量为40毫升,这种酒的度数就是40°液体体积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规定在温度为20℃时检测,也就是20℃时,100mL酒中含有乙醇的体积数(mL)为该酒的度数。
粮食酿造的白酒中含有醛类物质,而由乙醇(或甲醇)勾兑的假酒不含醛类物质。因此,可以通过对醛类物质的检测来鉴别真假白酒。
下面是真假白酒的对比实验。
在3支洁净试管中,先分别加入5mL真酒,再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质量分数均为40%的NaOH溶液,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将真酒替换为假酒,重复上述实验。
40%NaOH溶液体积/mL
1
2
3
真酒
无色
浅黄色
黄色
假酒
无色
无色
无色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白酒酿造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是(填字母序号,下同)。A.原料粉碎 B.原料混合 C.入窖发酵
(2)下列有关白酒香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香酸有芳香味
B.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有特殊香气的物质
C.长期放置的白酒香气会逐渐变淡
(3)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真假白酒的实验方法是取不同的白酒,加入_______mL40%的NaOH溶液,加热,观察显色情况,若_______则为真酒。
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葡萄酒的配料表中经常看到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什么作用呢?
酿酒葡萄采摘后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腐烂变质。在低温环境下,添加二氧化硫作为保鲜剂可有效减缓酿酒葡萄的腐烂。4 ℃时采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对酿酒葡萄进行预处理,经过4周的储藏,酿酒葡萄的腐烂率如下图所示。
葡萄酒的生产过程包括葡萄除梗、榨汁和葡萄汁发酵等步骤。葡萄汁的发酵由酵母菌来完成,但在发酵过程中会滋生某些杂菌,添加的二氧化硫作为灭菌剂可有效抑制这些杂菌的滋生。
由于二氧化硫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其用量。下表是中国和欧洲对葡萄酒中SO2最高限量的标准。
葡萄酒类型
含糖量/(g/L)
SO2限量(mg/L)
中国
非甜型葡萄酒
-
250
甜型葡萄酒
-
400
欧洲
红葡萄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专题九: 科普阅读题----(中考真题),文件包含化学专题九科普阅读题----中考真题解析版docx、化学专题九科普阅读题----中考真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第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冬奥会背后的化学高科技,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科普短文阅读分析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阅读下面短文,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