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透镜成像规律

    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透镜成像规律第1页
    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透镜成像规律第2页
    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透镜成像规律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透镜成像规律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透镜成像规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镜分步规律,规律总述,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探索宇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章 透镜成像规律第一部分:透镜一、透镜的基础1、定义:有厚薄之分的透明光学元件,对光主要起折射作用。2、二、对光的作用1、总述(方言):各种类型的透镜使光发生折射,且向厚的一方偏折,且厚薄之分越明显,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对应的焦距也越短,反之亦成立。2、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平行光(理想状态)(太阳光)     a、凸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偏向主光轴而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便是凸透镜的焦点(F),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两侧的焦距相等。     b、图解:     c、三条特殊光线:   非平行光     a、使光偏向主光轴。     b、使得会聚光束、发散光束等所有类型的光经凸透镜后更加聚拢,但可能依旧是会聚光束、发散光束等。3、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平行光(理想状态)(太阳光)     a、凹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偏离主光轴,但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便是凹透镜的虚焦点(F),凹透镜两侧各有一个虚焦点,虚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两侧的焦距相等。     b、图解:     c、三条特殊光线:   非平行光     a、使光偏离主光轴。     b、使得会聚光束、发散光束等所有类型的光经凹透镜后更加发散,但可能依旧是会聚光束、发散光束等。三、粗测凸透镜焦距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移动凸透镜,直到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第二部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一、透镜分步规律(物距为u,像距为v)1、当u>2f时,必有f<v<2f。   原理图:   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   生活应用:照相机、摄像机、监控仪、公路高清探头、眼球等。   ④照相机:      2u=2f时,必有v=2f   原理图:     成像特点:倒立、等大的实像。   生活应用:求凸透镜焦距()。3、当f<u<2f时,必有v>2f。   原理图:   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   生活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等。   ④投影仪                 4u=f时,不成像。             5uf时,必有vu   原理图:   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是一个亮斑)。   生活应用:放大镜(眼睛必须与被观察物体异侧)。二、规律总述1、2、三、实像与虚像的区别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2、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3、实像可被光屏接受;虚像不可以。4、凸透镜成像中,物体与实像在主光轴、透镜的异侧;物体与虚像在主光轴、凸透镜的同侧。 第三部分:眼睛和眼镜一、眼睛1、图解                                           2、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会聚于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二、眼睛的调节1、正常眼睛的调节   看远处(放松):晶状体变薄,前后方向变短,对光的偏折(会聚)作用变弱,使远处物体的光刚好会聚于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看近处(绷紧):晶状体变厚,前后方向变长,对光的偏折(会聚)作用变强,使近处物体的光刚好会聚于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正常眼睛近点大约为10cm,远点为无限远,明视距离约为25cm2近视眼的调节   症状: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成因:晶状体太厚且不能自动变薄,前后方向太长,对光的偏折(会聚)作用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视网膜上只有一个模糊的光斑。   矫正:佩戴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发散,使得光重新会聚于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远视眼的调节   症状: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成因:晶状体太薄且不能自动变厚,前后方向太短,对光的偏折(会聚)作用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视网膜上只有一个模糊的光斑。    矫正:佩戴远视眼镜(凸透镜)对光会聚,使得光重新会聚于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第四部分:显微镜与望远镜一、显微镜1、作用: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2、图解                                     二、望远镜1、作用:用来看清远处的东西。2、图解                                3 三、视角1、定义:物体对眼睛光心所成的张角,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物体本身大小有关。2、图解:3规律:视角越大,看到的物体“越大”,且物体越容易被看清楚。 四、探索宇宙1、伽利略第一个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与月球上的环形山。2、天文学家用望远镜发现了海王星,有力的支持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3、“地心说”是错的,哥白尼的“日心说”也是错的。  附加:凹透镜一般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应用:近视眼镜、门上的“猫眼”。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________;(2)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_________;(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_________;(4)u=f是成___________像的分界点;(5)u=2f是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的分界点;(6)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______,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3、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三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____点时,在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4、某物体通过一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为15cm;当物体移至该透镜前20cm处时,能够用光屏承接到的像为______立、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5、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推断:甲透镜的焦距_______乙透镜的焦距(填“小于”、“等于”或“大于”)。6、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像情况是_______________,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8、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透镜的焦距。9、透镜的主轴上放着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B端在2倍焦距之外,则木棒成的像__________。(选“A段较粗”或“B段较粗”)10、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_____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 11、根据右图所示,可判断出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 A.小于焦距                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C.等于两倍焦距         D.大于两倍焦距1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2cm处,则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13、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一定是缩小的像1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15、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B.15cm              C.10cm              D.5cm16、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5 cm              C.7 cm              D.9 cm17、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距u1=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3=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 A.大于20厘米                          B.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米C.小于10厘米                          D.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18、 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19、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20、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 A.像距增大,像变大 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 D.像距增大,像变小21、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22、校园里安装的摄像头,其成像原理与下面哪个仪器相同(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平面镜23、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24、某同学经过一节课的凸透镜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她的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A.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B.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25、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针孔照相机和普通照相机一样,都是光线经折射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只要是倒立的像都是实像C.只有缩小的像才是实像D.实像可以用照相机拍照,而虚像则不能2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  A.10mm之外   B.略小于50mm    C.略大于50mm    D.等于50mm27、用手拿凸透镜远离书的过程中,不能通过凸透镜可能观察到得像是(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28、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是正立的   B.像是放大的   C.像是虚像   D.像比灯丝亮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蜡烛,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置跟烛焰中心的位置大致在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蜡烛应在调整高度之________(“前”或“后”)。实验时间过长时,蜡烛将会消耗,如果不随时调整高度,光屏上的像将会向_____(“上”或“下”)移动。(2)重新调整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移到____________cm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3)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_________。(4)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光屏上_______成完整的烛焰的像(填“能”或 “不能”)。   (5)当移到43cm处时,应该是从________这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________这一侧所成的放大的像(都是选填“光屏”或“蜡烛”)。(6)小明将自己的近视跟镜放在凸透镜前,若想得到清晰的像,应向_______移动光屏(填 “左”或“右”)。(7)如果无论光屏怎样移动,光屏都收不到像,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2023年福建省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4透镜成像规律: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4透镜成像规律,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最新中考物理高频重难点考点专题解读与训练:

    这是一份专题1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最新中考物理高频重难点考点专题解读与训练,文件包含专题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解析版docx、专题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物理考点实验专题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考点实验专题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共1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