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功和机械能+实验专项训练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928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功和机械能+实验专项训练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928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功和机械能+实验专项训练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928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功和机械能+实验专项训练
展开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功和机械能 实验专项训练
题型一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1.(2021·广西八步·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物体B被推动的距离能够反映钢球A动能的大小,理由是物体B被推动的距离越远,说明钢球A对物体B______越多;
(2)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该选用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实验表明,钢球从高处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大,木块B被撞得越______(选填“近”或“远”);
(3)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该选用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4)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主要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______法;二是______法。
2.(2021·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末)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酣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 __________两图,实验中为保证速度相同,应将铁球从同一斜面的 _____静止释放。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动能的大小与 _____有关。
3.(2021·辽宁大洼·八年级期末)某物理实验小组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用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H(H>h)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中如图甲、乙、丙所示。
(1)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由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3)小华同学根据甲、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她的看法是否正确?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
(4)在丙图中画出小球在斜面上受到的支持力的示意图。
4.(2021·江苏泗洪·九年级期中)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和M(M>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H(H>h)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 _____。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由甲、乙两图可得出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 _____有关。实验中,发现木块有时会从水平木板右侧滑出,而影响了实验,则可以通过 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
(3)小明根据乙、丙两图 _____(选填“能”或“不能”)来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4)小王同学则用如图丁所示的方法来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h2>h1)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是 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_____。
5.(2021·浙江·杭州市紫金港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钢球从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序号 | 钢球质量/g | 钢球与竖直方向夹角/度 | 木块滑行距离/cm |
1 | 20 | 45 | 30 |
2 | 40 | 58 | |
3 | 60 |
|
(1)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他们上述操作探究的目的是:______;
(2)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了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______同学的建议;
(3)接下来实验小组同学要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请帮他们设计一个可以进行3次实验的记录表:______。
题型二 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6.(2021·广西·崇左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九年级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模拟打桩”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质量m1 = m2 < m3,实验时,让物体从木桩正上方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将木桩打入沙中,如图。
(1)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可以通过___________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由图可判断:物体___________(选填“m1”“m2”或“m3”)释放前的重力势能最大;
(2)比较图甲和图丙,可探究重力势能与___________的关系;
(3)比较图甲和图乙,可初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高空抛物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因为高空的物体具有很大的___________能。
7.(2021·浙江·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九年级期中)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四分之一光滑图弧轨道,BC是粗糙的水平面,木块初始静止在B点,让小球从距水平面高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刚好能沿着过A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然后与木块发生碰撞,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最终停下来。小球可认为是光滑的。如图乙所示。是实验过程中的三个步骤,其中小球质量m1<m2=m3,小球由静止释放的位置距水平面的高度h1=h2<h3。
(1)小球由静止释放到即将与木块碰撞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 ___________;
(2)通过观察 ___________来比较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
(3)步骤一、步骤二中让不同小球从距水平面相同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___________。这样是为了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 ___________关系。
8.(2020·广东惠城·九年级阶段练习)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 形状相同的 A、B、C、D四个铅球,其中 A、C、D三球的质量为 m,B球质量为 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 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 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 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 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 h1和 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 h1<h2<h3。
(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
(2)比较 A、B两球,发现 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下落高度一定时, ______。
(3)比较______两球,发现 C球陷入沙中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物体质量相同时,下落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比较 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______ (选填:“有关”或“无关”)。
9.(2021·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小夏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受到启发,并产生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下落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为此小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分别从距离沙表面某高度处静止释放,其中D球从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人,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铅球代号 | 铅球质量(g) | 下落高度(m) | 陷入沙中的深度(m) |
① | A | 200 | 0.5 | 0.1 |
② | B | 400 | 0.5 | 0.25 |
③ | C | 200 | 1 | 0.2 |
④ | D | 200 | 1 | 0.2 |
(1)本实验中,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来反映的;
(3)为验证猜想二,应比较___________ (填实验序号),得到的结论是:当物质量相同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③④,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进一步实验和分析,小夏大胆给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并去办公室询问了老师,得以证实,小夏高兴不已,回到教室后,根据学过的知识又算出了各小球落到沙表面的动能,其中B球的动能为___________J(忽略空气阻力,g=10 N/kg).
10.(2020·山东安丘·模拟预测)如图是“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容器中装有沙子,A和B为实心铁球,A的质量比B的质量小)。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
(2)由______两图可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3)由甲、丙两图______(填“能”或“不能”)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理由是______。
题型三 探究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11.(2021·江苏东台·九年级阶段练习)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小球质量大于木块的质量)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撞击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___________,从而得出弹性势能大小。
(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材料___________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___________,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
12.(2021·福建湖里·八年级期末)小明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选用材料不同的三根弹簧A、B和C(长度和粗细均相同),一把长刻度尺,小球、木块各一个,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起始位置相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所使用的弹簧 | 弹簧被压缩后的长度/cm | 木块移动的距离/cm |
1 | 弹簧A | 8 | 3.5 |
2 | 弹簧A | 5 | 6.2 |
3 | 弹簧A | 2 | 10.6 |
4 | 弹簧B | 5 | 8.7 |
5 | 弹簧C | 6 | 11.5 |
6 | 弹簧C | 5 | 13.1 |
(1)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___________能。
(2)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_来判断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3)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表中1,2,3三组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弹簧材料相同时,___________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
(4)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择表中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13.(2021·北京丰台·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同学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一:“弹簧弹性势能大小可能与弹簧的弹性形变量成正比”;
猜想二:“弹簧弹性势能大小可能与弹簧的弹性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弹簧套在光滑竖直杆上且底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刻度尺与杆平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读出其上端对应刻度尺的高度为 h0,记录数据。
②将中间有孔的小铁块套在光滑竖直杆上放于弹簧上端,并竖直向下按压小铁块,读出此时弹簧上端对应刻度尺的高度为h1,记录数据。
③释放小铁块使弹簧恢复原长,当小铁块上升到最大高度时,读出小铁块下端对应刻度尺的高度为 h2,记录数据。
④改变弹簧的压缩长度,仿照步骤②和③,记录数据,并计算弹簧的形变量Δl、形变量的平方Δl2 和小铁块上升的距离 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弹簧的形变量Δl=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2)小铁块上升的距离h可以间接反映弹簧的_________大小。
(3)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别做出h—Δl和h—Δl2的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同一个弹簧,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_______成正比。
14.(2021·江苏·中考真题)篮球运动员传球时,篮球撞击地面后能准确反弹到远处队友手中,小明觉得好奇:篮球撞击地面后,反弹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与同学讨论后,他们觉得可以用弹性小球代替篮球,对小球撞击水平地面后的反弹方向进行探究,并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1:与小球撞击地面前是否旋转有关;
猜想2:与小球撞击地面时的入射方向有关;
猜想3:与地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对于猜想1,联想到旋转的乒乓球打到球台后,反弹的路线发生明显变化,由此判断猜想1是______的;
(2)为验证猜想2和3,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每次都让弹性小球从压缩了相同长度的弹簧的下端,由静止弹出并撞击地面,分别改变地面的粗糙程度和小球的入射方向与地面的夹角α,测出小球撞击地面后的反弹方向与地面的夹角β,记录数据如下表。
夹角α | 20.0° | 30.0° | 45.0° | 60.0° | 70.0° | |
夹角β | 玻璃地面 | 25.5° | 34.7° | 49.2° | 63.5° | 72.8° |
木板地面 | 28.6° | 37.3° | 51.6° | 65.4° | 74.1° | |
水泥地面 | 30.9° | 39.2° | 53.9° | 67.5° | 76.6° |
①对猜想2,分析数据可得β与α的定性关系是:______,说明该猜想是正确的;
②对猜想3,小虎认为:表中α一定时,各次测得的β不等,这是由测量误差引起的,所以猜想3是错误的。同学们不赞成小虎的观点,理由是______;
(3)用每隔s曝光一次的频闪照相机拍摄到某次小球从地面O位置反弹至D位置的照片,如图乙所示。
①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图乙中小球在O、D两位置时球心间距为______cm;小球上标有“直径4cm”字样,请估测小球从O运动至D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②小球是从图乙中的______(选填“A”、“B”或“C”)位置开始入射的;
(4)同学们分析,当α一定时,地面越光滑,β值与α越接近,由此推理,如果地面没有摩擦,则β与α应相等,请写出一个用此思想方法研究问题的实例______。
参考答案:
1. 做功 相同 不同 远 不同 相同 转换 控制变量
2. 甲、乙 同一高度 速度
3. 不能 速度 错误 没有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4. 转换法 不能 速度 增大 可以 错误 没有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5. 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甲
6. 动 木桩下陷的深度 m2 质量 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有关 重力势
7. 动能 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 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质量
8. 铅球陷入的深度 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AC 无关
9. 控制变量法 球陷入沙面的深度 ①③ 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2
10. 铁钉陷入沙子中的深度 乙、丙 不能 没有控制两球的质量相同
11. 木块移动的距离 不同 相同 前后两次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 不能
12. 动 木块移动的距离 弹簧被压缩的程度 2、4、6
13. h0-h1 弹簧的弹性势能 Δl2
14. 正确 当地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小球的入射方向与地面的夹角α越大,小球撞击地面后的反弹方向与地面的夹角β就越大
32.00 3.2 B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11:功和机械能(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11:功和机械能(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查热点,考查题型,备考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功和机械能: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功和机械能,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物理考点实验专题训练——功和机械能: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考点实验专题训练——功和机械能,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