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2 物体的密度教学设计
展开提出问题:哪个物体的质量大?
学生回答:体积大的物体质量更大。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去完成验证实验:到底是不是体积大的物体质量大呢?需要用实验去验证。
让学生交流讨论回顾天平的使用,并由学生描述老师完成实验验证,经过测量发现体积小的质量更大。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体积小的物体质量反而更大呢?
学生回答: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不一样。
教师顺势提出问题:物质的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并由学生总结: :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体积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通不两个典型任务的探究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教师引入: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用密度来表示。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也可定义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二、公式: 。
三、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千克/米3 kg/m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g/cm3
四、换算关系:1 g/cm3=1000 kg/m3=103 kg/m3
1 kg/m3=10-3 g/cm3
五、物理意义:
1、水的密度: 1.0×103 kg∕m3
物理意义是: 1m3水的质量是1.0×103 kg
2、想一想:
你能解释出它们的物理意义吗?
铁 7.9×103㎏/m3
铝 2.7 g/cm3
六、小资料:由于密度的知识很有用,科学家们测出了各种物质的密度,供大家使用.(详见课本一些物质的密度)
七、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物质,如煤油和酒精,冰和蜡。
3、同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密度不同。如冰和水。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如一块冰化成水后,密度由0.9×103㎏/m3 变成1×103㎏/m3 但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体积要变小.
4、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质量是物体的特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
(2)、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3)、密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一般物体会热胀冷缩,质量不变,体积变化,导致密度变化。
(4)、密度的大小与状态有关,物体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体积变化,导致密度变化。
八、预习密度公式的应用:(第二课时)
1、计算物质的密度: ρ=m/V
计算密度,鉴别物质。
2、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
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如沙子、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3、计算物体的质量:m=ρV
有些物体的质量太大不便于直接测量
九、小结及板书设计:
6.2、密度
1、密度的定义:
2、密度计算公式:
3、密度的单位:
4、换算关系:
5、物理意义:
6、小资料;常见物体的密度(详见课文)
7、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8、预习密度公式的应用:
十、作业:
1、预习密度公式的应用;
2、完成《一课一练》6.2节1-4题。
2020-2021学年2 物体的密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物体的密度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器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2 物体的密度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2 物体的密度教案,共5页。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2 物体的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2 物体的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新课教学,预学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