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第二轮总复习九实验专题(八年级部分)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第二轮总复习九实验专题(八年级部分),共11页。
2022年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第二轮总复习九
实验专题(八年级部分)
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起,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
2.如图所示,小华和小刚用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以下是他们对“土电话”的探究。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声音可以在 _____中传播。
(2)两人位置不变,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将棉线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金属丝比棉线传声性能 _____(“更好”或“更差”)。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筒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5)小华和小刚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经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_____和 _____(从a、b、c或d中选两根)。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_____的关系,可得出结论:长度、材料、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越 _____,音调越高。
3.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声的音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过讨论后提出猜想一、二、三,请你大胆填写猜想四。
猜想一:琴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四:琴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________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采用________法进行实验;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①
钢
20
0.7
②
钢
0.7
③
钢
40
0.5
④
尼龙丝
30
0.5
⑤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_。
4.小刚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通过___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4)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质量/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___(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
5.小科在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其中烧杯底垫上石棉网的作用是______;
(2)图甲中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是利用了液体的______的原理;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水的温度是______oC;
(3)实验时发现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______(填一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4)小科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丙所示,发现水沸腾时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若要节省加热时间,可采取的办法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6)细心的小科还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丁所示,图中______(选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6.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_____℃;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得出冰熔化时温度 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在第3min至第5min的过程中,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 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 _____形成的。
7.为了验证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体而不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盛有碘的烧杯浸入热水槽中,如图乙所示,上网查阅得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
(1)甲乙这两个实验方法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更合理。
(2)如图乙中,实验不久,就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__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且出现碘蒸气,烧瓶底部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液态的碘;再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现象,同时烧瓶内温度计示数变大,说明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
8.小明探究完成后,联想到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1)光线经过三棱镜后是向它的______偏折(填“顶角”或“底边”),这一规律可以用来类比说明凸透镜对光的______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______作用;
(2)如图所示,如果分别用红光和蓝光以平行于主轴的方向照射凸透镜,之后它们的光路会略有差异。图中通过b点的光线是______光(填“红”或“蓝”)。
9.疫情防控期间,小明是班级的卫生员,负责使用额温枪测量同学们的体温,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同学们之间的体温相差较大,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不相同。为了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小明提出猜想: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并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1)额温枪测量人体温度,利用的原理是不同体温的人向外辐射的______强度不同。
(2)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______相同。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
甲
乙
丙
丁
额头/℃
36.6
37.0
36.8
36.8
手腕/℃
36.4
36.4
36.2
36.2
实验数据表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小明建议要考虑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______相同,实验数据如表:
间距(cm)
1
2
3
4
5
10
15
20
25
30
温度(℃)
36.5
36.5
36.5
36.4
36.3
36.1
35.7
35.1
34.7
34.1
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______(填“有关”或“无关”),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______cm以内。
10.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有如何形成的呢?对此探明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______(合理、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你选用______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______(可靠、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______
(3)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他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把一张大纸铺在桌面上,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OO1,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1)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的适当位置,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当移动到某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_______(选填序号);
A.是虚像 B.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C.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和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
(2)移动点燃的蜡烛分别到A、B、C点,重复(1)中的操作,记录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的A1、B1、C1点,用直线将A、B、C和A1、B1、C1分别连接成三角形,将纸沿OO1对折,发现两个三角形几乎重合。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_______(选填序号);
A.是虚像
B.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C.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和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
(3)有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点燃蜡烛的像好像总是“悬浮”在纸面上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_______(选填序号)。
A.玻璃板太厚
B.玻璃板未垂直桌面,且偏离点燃蜡烛一侧
C.玻璃板未垂直桌面,且偏向点燃蜡烛一侧
1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实验器材有:可旋转的光屏(如图甲所示,光屏的A、B两部分均可绕轴ON旋转)、平面镜和激光电筒。如图乙所示,将光屏立放在水平放置的镜面上,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点。
(1)实验中,光屏A是用来呈现_______光线的,为了观察到完整的光路,光屏B需旋转到图乙中的位置_______(填序号);
(2)旋转光屏A到位置1时,也同时需要旋转光屏B到位置3才能观察到完整光路,通过以上操作过程可知,要观察完整的光路,光屏A、B两部分旋转后要处于________;
(3)记录多次实验光路,进一步研究发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转轴ON对称,这条过入射点并_______于镜面的直线ON叫做________,根据这条线便可以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1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AO、OC为同一直线),你认为出现光线OC是因为________所致,鉴于本实验的目的,此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________________.
(2)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入射光线应该从A点向O点射入,这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___,其实本实验小华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________相同.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如丙所示的光路图(OE为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你认为玻璃和水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_.
(4)若用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分别从玻璃和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则________射出的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
14.为测量某凸透镜焦距,小芳先在白纸上画一个小于透镜大小的圆,将凸透镜和白纸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经透镜在白纸上形成圆形光斑。移动白纸到距透镜10cm时,光斑恰好与圆重合,如图所示。
(1)该现象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会聚/发散)作用,你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继续将白纸向透镜方向移动4cm时,白纸上的光再次与圆重合,此过程中光斑先变________(大/小)后变__________(大/小)。
(3)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实验装置如图。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为了能使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______(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应将蜡烛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小融将蜡烛远离透镜至10cm刻度处,此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倒立、______(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若用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
(4)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______(选填“上”或“下”)偏离光屏中心。
1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使它们大致在凸透镜的______上;
(3)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此时给凸透镜戴上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适当靠近透镜,像又变清晰,则此眼镜是用来矫正______(近/远)视眼的;
(4)如图乙所示,透镜位置不变,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_____(倒立/正立)的像;
(5)小刚同学用由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字样代替蜡烛作为发光体,他把发光二极管放在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成清晰的像,此时在光屏(一种可以透光的白塑料板)后面观察,可看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下面的______;
(6)为了探究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现象,小明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丙)。小明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______(实/虚)像。
17.如图所示是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它的工作原理的实验。
(1)如图甲,在白屏上画一个箭头,放在透明磁带盒的下方,在磁带盒上表面上滴一滴水,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_____镜;
①透过这个小水滴,若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则该箭头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②在不调整水滴与箭头距离的情况下,把水滴变厚,直至看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则该箭头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此时如果磁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
(2)如图乙:制作一个显微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_____镜(选填“物”或“目”),图中凸透镜的作用与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作用类似。
18.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______,本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图中的刻度尺,还需要______;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做的是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在实验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角应该适当______(选填“大”或“小”)些;
(6)若小车在AC段的运动时间tAC=2.6s,则BC段的平均速度是vBC=______cm/s。
19.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栽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
A.4号纸锥先到地面B.5号纸锥先到地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4)如果纸锥在到达地面前作匀速直线运动,设4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1,5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2,则f1_____f2(选填“>“、“<“或“=”).
20.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约为lcm、长为60cm的玻璃管中注煤油,管内留一个小气泡后封住开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
(1)此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器材有刻度尺和______;
(2)在观察气泡的运动规律时,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选填“快”或“慢”);
(3)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的;
(4)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你同意______同学的方案(选填“甲”或“乙”);
(5)小组同学记录了气泡上升过程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气泡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根据数据可知气泡上升的速度是______m/s;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5
10
15
20
(6)另一物理小组用水也做了此实验,但所测的气泡上升速度与上面小组用煤油所测的气泡速度不同。如图乙,已知该气泡在AB间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气泡的长度为2cm,A、B两条刻度线的距离为33cm,测得气泡完全通过A、B两刻度线的时间为7s,则气泡全部在两条刻度线内的时间是______s。
参考答案:
1. 振动 空气 变小 真空不能传声(或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固体 更好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不能 a c 粗细 细
3. 松紧程度 控制变量 ③⑤ ④⑤ ②③ 40
4. 表面积大小 A、C A、D 表面积 不正确 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5. 自下而上 均匀加热 热胀冷缩 84 液化 放热 不变 减少水的质量 a
6. 39 非晶体 不变 固液共存态 不正确 液化
7. 乙 减少 不会 凝华 放出
8. 底边 会聚 发散 红
9. 红外线 距离 测温的部位 无关 3
10. 不合理 丙 不可靠 C
11. B C C
12. 入射 2 同一平面 垂直 法线
13. 有部分光线并没有通过玻璃砖,而依旧在空气中传播 AO和OB 入射光线重合 入射角 玻璃 玻璃
14. 会聚 光斑小于透镜大小 小 大 8
15. 同一高度 放大 右 缩小 能 上
16. 10.0 主光轴 放大 投影仪(幻灯机) 远 正立 A 实
17. 凸透 虚 实 6mm~12mm(或6mm<f<12mm) 物 放大镜
18. 秒表 40.0 25 小 变速 小 40
19. A 纸锥下落速度与扇形纸片半径无关,与纸锥锥角有关,纸锥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慢 B =
20. 停表/秒表 慢 向下 乙 相同时间内,气泡上升的路程相同 0.02 6.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第二轮总复习十实验专题(八年级部分下册),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量液体的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第二轮总复习三---浮力,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第二轮总复习九实验专题(八年级部分),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