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声学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声学,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学年初中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声学
一、选择题(共14题)
1.玻璃鱼缸内养有金鱼,若轻轻地敲击鱼缸边缘,则会看到鱼被吓走,此时鱼接收到声信号的主要途径是 ( )
A.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空气—鱼缸—水—鱼
2.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C.“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D.“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3.根据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的声音
B.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C.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D.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就能听到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B.高架桥两侧有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得慢
D.用B超观察母体中的胎儿,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5.以下关于发声和发声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
D.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得快
6.我们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
7.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A.老师讲话的声音小一些
B.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每个小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8.能辨析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9.关于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真空不能传声
B.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 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
D. 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
10.如图所示,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而在空间站外面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空间站外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11.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
12.声音是人类最早研究的物理现象之一。下列有关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
C.安装噪声监测仪可减弱噪声
D.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13.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170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51m
C.汽车的速度约为34m/s
D.汽车的速度约为30.9m/s
1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音 B.地震、火山爆发时常常伴有超声波
C.超声波碎石主要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
二、非选择题
15.在太空没有________所以无法传递_______.当宇航员跟压力舱外的其他太空人或地球上的控制人员讲话时,他必须使用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穿越太空到地球.
16.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在1分钟内做了1500次振动,频率是_____Hz,人类_____听到.(填“能”或“不能”)
17.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它的_____太高(选填“振幅”或“频率”);利用超声震碎结石,免除开刀之苦,这是因为声音具有_____。如果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米/秒,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秒返回海面,则该处海水的深度_____米。
18.“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我们通过_____来辨别琴声还是其他乐器的声音;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看病,听诊器为病人看病,听诊器运用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选填“声音具有能量”或“声音能传递信息”)
19.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过了4s听到回声,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则人距山崖的距离为多少?
20.一辆静止的汽车面对一高山鸣笛,经过44s后听到了回声,求车与高山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21.交通法规定,小汽车在高速路上时速不得超过120 km/h,若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进入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 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信号,2 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该车是否违规?
22.周末,小王一家开车到郊外的山上游玩.如图是小王开车到山前的示意图,一条笔直的公路通到山崖下,小王在公路上开车向着山崖的方向匀速行驶,他车上速度表显示此时的车速是54km/h.小王开车到A处时,按响了汽笛,汽车向前行驶了60m到B处时,小王听到了汽笛的回声.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帮小王了解一下.B处距离山崖还有多远_____?(声速是340m/s)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若轻轻地敲击鱼缸边缘,鱼接收到声信号的主要途径是鱼缸—水—鱼
2.C
【详解】
A.高声语是指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A错误;
B.桃花不是光源,花的红色是因为桃花只反射红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故B错误;
C.孤帆相对江岸有位置的变化,以江岸为参照物,是运动的,故C正确;
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
A.根据图可知,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是10000120000Hz,故A错误;
B.据图能看出,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故B正确;
C.根据图可知,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是10000~120000Hz,所以人只能听到蝙蝠发出的一部分频率的声音,故C错误;
D.15Hz低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的最低频率20Hz,所以15Hz 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故D错误.
4.D
【详解】
A.此句中的“引吭高歌”意思是大声唱歌,应是响度大,故A错误;
B.高架桥两侧有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和气体,故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得快,故C错误;
D.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解: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不符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符合题意;
C、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故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故C不符题意;
D、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故D不符题意;
故选B.
6.A
【详解】
即使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和音调都相同,我们依然可以区分出来,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这是区别各种声音的主要因素.
故选A.
7.C
【详解】
A.老师讲话的声音小一些,并不会降低噪声对学生上课的干扰,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每个小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的耳罩,虽然可以在耳朵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的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故D不符合题意。
8.A
【详解】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应选A.
9.A
【详解】
A.图中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不断抽出里面的空气,会听到声音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正确;
B.用力敲鼓,鼓越响,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
C.用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
D.蝙蝠是靠发出超声波来躲避障碍物的,故D错误。
故选A。
10.C
【解析】根据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解答问题。
A. 太空不能传声,所以不会有噪声,故A错误;
B. 面对面时,直接说话更方便,而不是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故B错误;
C. 空间站外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必须借助无线电设备,故C正确;
D. 声音传播要靠介质,不同的物质都可以传播声音,所以只要有介质就可以传播,不是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故D错误;
故C符合题意。
11.D
【解析】
试题分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但真空不能传声.
解: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2.BD
【详解】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不振动的物体不能发声,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空气越来越稀薄,空气的传声能力越来越差,所以听到闹钟发出的铃声越来越小,故B正确;
C.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度等级,但是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
D.超声波具有方向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能量等特点,故D正确。
故选BD。
13.BC
【详解】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第一次信号声波传播时间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5s=85m
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第二次信号声波传播时间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0.15s=51m
故B符合题意;
CD.从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汽车行驶用的时间
t=1.1s-0.25s+0.15s=1s
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s1-s2=85m-51m=34m
汽车的车速为
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4.AC
【详解】
A.由于物体振动产生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所以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A正确;
B.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常常伴有次声波产生,而不是产生超声波,故B错误;
C.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
D.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慢、其次是液体,最快的是固体。所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故D错误。
故选AC。
15.介质 声音 无线电 无线电
【详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太空中没有介质所以无法传递声音,故宇航员舱外谈话或与地球联系讲话必须使用无线电,无线电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穿越太空到地球.
16.25 能
【详解】
解答:(1)昆虫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1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为=25Hz;(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25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
17.频率 能量 3000
【详解】
人的听觉范围为20~20000Hz,超过20000Hz,叫做超声波,由于振动频率太高了,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内,所以人听不到。
超声震碎结石,是通过向人体结石部分发出高频的超声波引起结石的共振,使结石震碎,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根据题意,超声波传到海底需要的时间为
由速度计算公式可得海底的深度为
18.音调 音色 声音能传递信息
【详解】
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
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皮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声音的响度。
19.680m
【详解】
解: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
由可得,人距山崖的距离
s=vt=340m/s×2s=680m
答:人距山崖的距离为680m。
20.7480m
【详解】
解:车与高山之间的距离是
答:车与高山之间的距离是7480m。
21.该车不违规
【详解】
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 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信号,2 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则超声信号到达汽车时的时间为
超声信号到达汽车时,汽车与发射器的距离为
1s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距离为
所以车的速度为
可见车的速度小于公路限速,汽车不违规。
22.650m
【详解】
从A到B汽车行驶的距离s1=60m,车速由从A到B行驶的时间:声音传播的距离:,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答:B处距离山崖还有650m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声学计算微专题,共5页。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声学实验微专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物理中考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长度及其测量,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