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展开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模型制作,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四、课前准备
自制模型——模拟膈肌运动、视频《肺的通气》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导入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呼吸运动
小结 习题与作业 | 问:人之所以能够生活在美好的世界上,离不开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空气进出人体,人体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人体不需要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又称肺的通气。那么空气是如何进出人体?这个过程中有什么系统的参与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一下这些问题。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需要什么系统参与? 阅读课本57页内容包括记忆图10-11 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识图) 肺的功能? 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经过人体内气体交换后气体再通过呼吸道排出肺,可看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更卫生,原因? 鼻:鼻毛(阻挡空气中的小颗粒) 黏膜内有毛细血管,黏膜分泌黏液(湿润、温暖空气,阻挡病菌) 感冒时,黏液分泌增加形成鼻涕,黏膜水肿感到鼻塞。 咽:消化道呼吸道共有通道 喉:发声器官 气管:圆形管道,下端为左右支气管。 黏膜分泌黏液(黏住空气中的小颗 粒,杀菌),形成痰排出,不能随地吐痰。
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两肺,不断分支,越分越细,在细支气管末端形成肺泡,细支气管分支多,肺中含有的肺泡数目多。 气体由外界进入肺泡,在肺泡周围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和血液之间要进行气体交换。有哪些特点适合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呢?
呼吸系统参与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那么这个过程通过什么生理过程完成的呢? 呼气和吸气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我们身体的胸廓会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这就是呼吸运动。 胸廓:主要由肋骨、胸骨和脊柱构成。
图片展示:识别模型与实际中的对应结构。 呼吸运动过程中肋骨和膈顶部的变化,与什么有关系呢?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 视频《肺的通气》 肋骨和膈顶部的运动与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状态有关。
总结呼吸运动过程 吸气:肋间肌、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气体入肺
介绍人工呼吸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以及呼吸运动的过程
| 答:阳光、空气、水等等
呼吸系统
自主阅读回答
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功能:气体进出通道 2.肺(主要器官) 功能:气体交换场所
鼻:温暖、湿润,清洁空气 (嗅觉器官)
适合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1.肺泡数目多 2.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薄(一层上皮细胞)
呼吸 活动1:学生深呼吸感受肋骨及胸廓变化 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呼吸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活动2:模拟膈肌运动模型 膈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气体入肺 膈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肺回缩——气体出肺 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呼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肺回缩——气体出肺
课后习题和练习册 |
六、板书设计: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二、呼吸运动
1.呼吸道:气体进出通道 吸气 呼气
鼻:清洁、湿润、温暖空气 肋间肌、膈肌 收缩 舒张
咽 膈顶部 下降 上升
喉 胸廓容积 扩大 缩小
气管 肺 扩张 回缩
支气管 气体 入肺 出肺
2.肺(主要):气体交换场所
肺泡
2021学年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课外探究,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及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苏教版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苏教版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