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7课《爱莲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爱莲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页
    第17课《爱莲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页
    第17课《爱莲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页
    第17课《爱莲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页
    第17课《爱莲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页
    第17课《爱莲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页
    第17课《爱莲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页
    第17课《爱莲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周敦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蕃”“濯”“鲜”等实词意义和“之”的用法。2、通过诵读、背诵理解作者借莲花所寄寓的感情。3、领会菊和牡丹对莲的作用。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爱 莲 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xiè 亲近而不庄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骈散结合 “之”“也”等舒缓语气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水里、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都很喜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呀”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语气助词连用,表示肯定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Yī叹词,相当于“唉”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当然人很多了。
    古今异义:亭亭净植 古义: 今义:陶后鲜有闻 古义: 今义:
    一字多义:可 可爱者甚蕃 可远观谓 予谓菊 何以谓之文也
    词类活用: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名词蔓、枝用作动词,长藤蔓,长枝节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1、文章题为“爱莲说”也就是“说说我对莲花的爱”,作者究竟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2、这几句话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莲花的?
    3、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那还为了写什么呢?
    作者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咏志。作者通过对莲的外在姿态的描绘与赞美,赋予莲一种高洁的品格,不仅写景是美的,而且引人的思想向更广阔更深远的天地飞翔。
    4、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品读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必须解决的三个递升性问题“托何物” “托物何” “言何志”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君子不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通达正直不趋炎附势美名远扬品行高洁令人敬重
    5、作者爱“莲”,仅仅写“莲”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
    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莲的衬托,菊花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在反复的衬托中既突出莲的品格,又表达了自己在污浊尘世间保持高洁品行的情怀;二是这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写出人们对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
    6、“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为何“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而“予独爱莲”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保持独立的人格。
    秋季开花迎寒斗霜清高避世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
    君子身居浊世 洁身自好
    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小结: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7、本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两种观点各有道理。第一种强调了人的主观努力的巨大作用;第二种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无论同意哪一种,都应言之有据。
    8、以你对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独特认识,试模仿《爱莲说》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赞梅傲霜斗雪的《梅赞》或论竹虚心刚直的《竹说》……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备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莲花的花语是什么,爱莲说,判断句,感知“爱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背景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听范读然后朗读,再次齐读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课内容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红叶历风霜而愈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