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1 光的色彩 颜色同步练习题
展开1.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
A.红光B.橙光C.黄光D.紫光
2.美丽的彩虹常能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彩虹的“七色光”属于( )
A.水波B.超声波C.次声被D.电磁波
3.下列现象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B.C.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5.英国物理学家牛顿1666年观察到了光的色散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光的色散成因相同的是( )
A.镜中的人像 B.桌面苹果的影子 C.月食 D.被放大镜放大的图案
6.在没有任何其它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舞蹈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青色
7.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的图片,现在,无论是大街上、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二维码也成为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扫一扫可团购餐饮,扫一扫可拿到打折电影票等等,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识别,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
B.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成像
C.二锥码中的黑色部分能反射所有色光
D.扫描仪能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
8.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以说明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是( )
A.激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C.钟表通过平面镜成像
D.在海面上方出现“海市蜃楼”
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
B.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 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D.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
10.受变色龙的启发,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具有变色效应的新材料,该材料处于拉伸状态时为蓝色,压缩状态时为红色。则该材料( )
A.在拉伸状态时吸收蓝色光B.在拉伸状态时反射蓝色光
C.在压缩状态时吸收红色光D.在压缩状态时反射蓝色光
二.填空题
1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 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 。
12.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在这七种颜色的光中,红、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13.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
14.人们把红、 、 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如图所示,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 。
15.课本介绍的“分解太阳光”的小实验你做过吗?如图,在深盘中盛上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这时墙壁上就会出现绚丽的色彩。做这个实验,墙壁要白色,是因为白色可以反射 ,平面镜要斜放,是为了让镜前那部分水形成一个 镜。
16.让太阳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 、紫等七种色光,这个现象叫做光的 。小强同学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黄花拍照,照片上该花的颜色是 色。
17.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颜色屋”,如图甲所示,屋内摆放着各色物品。
(1)“颜色屋”内的灯光颜色会在白、红、蓝、绿之间变化,家具在不同颜色灯光的照下,呈现出的色彩是 的。(选填“变化”或“不变”)
(2)图乙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这说明白光是由 组成的;
(3)在各种色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红光能传得很远,因此用红灯表示危险的信号效果明显。红光的波长在630nm至780nm之间。则630nm=
m。
18.如图甲所示,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1)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出现色带的现象叫做 。
(2)图乙,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A、B两点分别是红光、紫光相交于主光轴上的点,那么 点是红光与主光轴的交点。
19.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这种景象说明太阳光是 (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成的像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
20.物体色的呈现是与照射物体的光源色、物体的物理特性有关的。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色彩:在白光照射下的白纸呈白色,在红光照射下的白纸成红色,在绿光照射下的白纸呈绿色。因此,光源色光谱成分的变化,必然对物体色产生影响。电灯光下的物体带黄,日光灯下的物体偏青,电焊光下的物体偏浅青紫,晨曦与夕阳下的景物呈桔红、桔黄色,白昼阳光下的景物带浅黄色,月光下的景物偏青绿色等。光源色的光亮强度也会对照射物体产生影响,强光下的物体色会变淡,弱光下的物本色会变得模糊晦暗,只有在中等光线强度下的物体色最清晰可见。
物理学家发现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以后,会产生吸收、反射、透射等现象。而且,各种物体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以物体对光的作用而言,大体可分为不透光和透光两类,通常称为不透明体和透明体。对于不透明物体,它们的颜色取决于对波长不同的各种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如果一个物体几乎能反射阳光中的所有色光,那么该物体就是白色的。反之,如果一个物体几乎能吸收阳光中的所有色光,那么该物体就呈黑色。如果一个物体只反射波长为700纳米左右的光,而吸收其它各种波长的光,那么这个物体看上去则是红色的。可见,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实质上是指物体反射某些色光并吸收某些色光的特性。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红色的玻璃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它只透过红光,吸收其它色光的缘故。照相机镜头上用的滤色镜,不是指将镜头所呈颜色的光滤去,实际上是让这种颜色的光通过,而把其它颜色的光滤去。由于每一种物体对各种波长的光都具有选择性的吸收与反射、透射的特殊功能,所以它们在相同条件下(如:光源、距离、环境等因素),就具有相对不变的色彩差别。人们习惯把白色阳光下物体呈现的色彩效果,称之为物体的“固有色”。如白光下的红花绿叶绝不会在红光下仍然呈现红花绿叶,红花可显得更红些,而绿光并不具备反射红光的特性,相反它吸收红光,因此绿叶在红光下就呈现黑色了。此时,感觉为黑色叶子的黑色仍可认为是绿叶在红光下的物体色,而绿叶之所以为绿叶,是因为常态光源(阳光)下呈绿色,绿色就约定俗成地被认为是绿叶的固有色。严格地说,所谓的固有色应是指“物体固有的物理属性”在常态光源下产生的色彩。
光的作用与物体的特征,是构成物体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只强调物体的特征而否定光源色的作用,物体色就变成无水之源;只强调光源色的作用不承认物体的固有特性,也就否定了物体色的存在。同时,在使用“固有色”一词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切勿误解为某物体的颜色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偏见就是在研究光色关系和作色彩写生必克服的“固有色观念”。
(1)物体颜色的呈现于物体的物理性质和 有关;
(2)红光的波长大约在 m左右;
(3)照相机镜头上用的滤色镜,是将需要的光 。(选填“过滤”或“透过”)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提出一个可探究科学问题: 。
21.请阅读《光与色彩》回答问题
光与色彩
美丽的彩虹曾引发人们无数遐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有时我们又会在天空中看到两道排列相反的彩虹,它们又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呢?生活中物体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物体的颜色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请你有机会去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光影之绚”展区参观一下,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光与色彩的神奇。
材料一:白光通过三棱镜后,牛顿在墙上看到了一个彩色光带,颜色的排列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1所示。真的是这样么?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而这个排列又“恰巧”与彩虹的颜色排列是一致的,这其中又蕴含怎样的联系呢?
实验表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当白光通过三棱镜时,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经过棱镜后各种颜色的光就会分开,这种白光分解成各种颜色光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把这个颜色的排列称为光谱。
材料二: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形的小水滴,由于折射及反射而成,如图3甲所示。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因为水对光有色散的作用,不同颜色的光的偏折程度有所不同,紫光的偏折程度比红光大。由于光在水滴内被反射,所以观察者看过去是红光在最上方,其他颜色在下。
有时,我们会见到两条彩虹同时出现,在平常的彩虹外边出现同心但较暗的副虹(又称霓).霓和虹都是阳光被小水珠折射和反射所形成的彩虹现象。当阳光经过水滴时,它会被折射、反射后再折射出来。在水滴内经过一次反射的光线,便形成我们常见的彩虹(主虹).若光线在水滴内进行了两次反射,便会产生第二道彩虹(霓),如图3乙所示。由于霓比虹反射多一次,光线的强度较弱,所以并不常见。另外,因为霓和虹反射路径不同,所以我们看到霓的七色刚巧与虹的七色是上下相反的。
材料三:秋天,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香山欣赏树叶颜色的变化。颜色对树叶来说非常重要,对每个人也非常重要。无论你是挑选新衣服、挑选新车、在森林中走在一条景色优美的小径上,还是等红绿灯,颜色都很重要。颜色会为你的实验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物体可以分为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通过实验来看物体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只有相同颜色通过,照射出来的颜色和滤色片颜色相同。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则是与其反射颜色相同。
材料四:在光谱分析中,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19世纪初,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它的连续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如图4所示。最初不知道这些暗线是怎样形成的,后来人们了解了吸收光谱的成因,才知道这是太阳内部发出的强光经过温度比较低的太阳大气层时产生的吸收光谱。仔细分析这些暗线,把它跟各种原子的特征谱线对照,人们就知道了太阳大气层中含有氢、氦、氮、碳、氧、铁、镁、硅、钙、钠等几十种元素。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色散现象说明各种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程度 。
(2)霓和虹都是阳光被小水珠反射和 所形成的彩虹现象。
(3)如果在舞台上,绿光照射到身穿白上衣、红裙子的舞者身上,会看到舞者似乎穿的是绿色上衣和 色裙子。
(4)在光谱分析中,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 组成。
22.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人所共知的,能否将红绿灯的作用互换一下呢?
我们平时见到的太阳光是白光,它是由红、橙、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白光叫复色光,各种颜色的光叫单色光单色光的颜色是由频率决定的,红光频率最低,波长最长;紫光频率最高,波长最短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大气分子、水蒸气微粒以及尘埃微粒等障碍物,当光照射到这些微小的障碍物上,障碍物会将光波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出去,而另一部分能量将穿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在相同条件下,红、橙光穿过的能量多,蓝、绿光被散
射出去的能量多,平晚我们看见太阳时,见到的主要是太阳光中穿透厚厚大气层的红光、橙光,所以朝阳、落日是红色的。晴朗的天空,见到的主要是阳光中被大气散射的蓝、绿光所以天空呈蓝色。
正因为红光在空气中散射最弱,穿透能力强,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使车辆和行人在远处就能发现,及早做好准备,所以用红灯表示停止和危险信号,雾天行车,车上要开黄色警示灯,也是这个道理,可见红绿灯的作用是不能互换的。
(1)根据文中内容可知光散射遵循的规律:光散射的强度与光 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 越多。
(2)我们能够看到大海是因为海水反射的光的进入我们的眼睛,射向水面的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 和 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 和 ,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分析】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解答】解: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故红光是光的三原色之一。
故选:A。
【点评】光的三原色需要牢固记忆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
2.
【分析】光就是一种电磁波,据此分析。
【解答】解:彩虹的“七色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光就是一种电磁波,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可见光的实质,属于基础知识。
3.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即是由于光的折射导致的。
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水面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实际上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确;
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4.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3)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和空气中最快,在水中和固体中较慢;
(4)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扩大视野,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A、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或介质不均匀时会发生偏折,故A错误;
B、夏天雨后,空气中有大量小水滴,太阳光经这些水滴折射后可分解成七种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慢,在真空中最快,故C错误;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围绕光现象的一些基本规律的应用,考查了我们对这些基本知识的掌握,总体难度不大。
5.
【分析】产生光的色散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解答】解:
A、镜中的人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C、月食、桌面苹果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C错误;
D、被放大镜放大的图案是光经过透镜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知道白光是有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并理解光发生色散的实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6.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单色物体只反射与本身相同的色光,其它色光不反射。
【解答】解:白上衣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绿光照上就反射绿光,呈现绿颜色;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绿光照上不反射,呈现为黑色。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是一道基础题。
7.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数字型条码是黑白相间的图,黑色能够吸收任何颜色的色光,而白色则能够反射任何颜色的色光。收银员将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商品上的条形码,扫描器发出光线。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反射什么颜色的色光,物体就呈什么颜色。
【解答】解:A、条形码黑白相间的条纹中,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条纹不反射光,故条形码的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不同,故A错误。
B、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成像的,故B正确。
C、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C错误。
D、条形码黑白相间的条纹中,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条纹不反射光,二维码本身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以及物体颜色决定反射的光线,是一道基础题。
8.
【分析】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色光组成的。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A、激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现象,能说明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故B正确;
C、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9.
【分析】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
【解答】解:A、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白光经三棱镜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水中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属于光的色散,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色散现象的判断,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光线的颜色决定的;有颜色的不透明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不同颜色的色光被它吸收。
【解答】解:(1)在拉伸状态时为蓝色,说明这种材料拉伸状态下只反射蓝色光,吸收其他色光,故A错误,B正确;
(2)压缩状态时为红色,说明种材料压缩状态下只反射红色光,吸收其他色光,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是一道基础题,知道透明物体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偏转能力越小,说明光的传播速度越快。
【解答】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红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所以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快。
故答案为:红;快。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色散现象的基本定义,需要熟练背诵并掌握。
12.
【分析】(1)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解答】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因此它们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故答案为:色散;绿。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和色光的三原色,比较简单,光的色散概念和色光的三原色需要牢固记忆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
13.
【分析】(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2)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其它光被吸收。
【解答】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2)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在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绿色纸板只能反射绿光,其他光线被它吸收,所以我们能看到绿色。
故答案为:光的色散;红光;绿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和光的色散现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14.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合成白光。
【解答】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合成白光。故图中阴影部分应标白光。
故答案为:绿;蓝;白光。
【点评】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很相似,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15.
【分析】(1)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 蓝、靛、紫;
(2)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解答】解:(1)用光屏来承接是因为白屏能把这七种颜色的光反射出来,便于观察。
(2)因为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所以平面镜要斜放,是为了让镜前那部分水形成一个三棱镜,
故答案为:各种色光;三棱。
【点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16.
【分析】(1)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现象;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决定。
【解答】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黄花只反射黄光,而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所以月季的黄花所反射的黄光照到红色玻璃上时,黄光不会通过红色玻璃,没有光线进入照相机,于是拍摄的照片是黑花。
故答案为:靛;色散;黑。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以及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难度不大。
17.
【分析】(1)不同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光的色散说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3)1nm=10﹣9m,即据题目信息判断即可。
【解答】解:(1)不同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所以“颜色屋”内的灯光颜色会在白、红、蓝、绿之间变化,家具在不同颜色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的色彩是变化的;
(2)太阳光经过棱镜时,在光屏上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色带;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太阳光能分解成七种色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单色光组成的;
(3)因为1nm=10﹣9m,所以630nm=630×10﹣9m=6.3×10﹣7m;
故答案为:(1)变化;(2)多种单色光;(3)6.3×10﹣7;
【点评】此题是一道材料阅读题,考查的是我们从材料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是现在中考的热点考查形式之一。
18.
【分析】(1)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 蓝、靛、紫。
(2)根据不同单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来判断折射光线射出的情况,偏折程度大的焦距小。
【解答】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2)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由图甲可以看出,红光、紫光的偏折能力不同,由相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紫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这是因为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故A是紫光与主光轴的交点,B是红光与主光轴的交点。
故答案为:(1)光的色散;(2)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色散现象的定义,以及对红光、紫光偏折能力的了解。
19.
【分析】太阳光是复色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等大。
【解答】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因为这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个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等大,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成的像大小将不变。
故答案为:复色光;不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平面镜成像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三.解答题
20.
【分析】(1)(2)(3)根据文中的内容填空。
(4)光的作用与物体的特征,是构成物体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
【解答】解:(1)物体色的呈现是与照射物体的光源色、物体的物理特性有关的。
(2)如果一个物体只反射波长为700纳米左右的光,而吸收其它各种波长的光,那么这个物体看上去则是红色的,故红光的波长为700nm=7×10﹣7m;
(3)照相机镜头上用的滤色镜,不是指将镜头所呈颜色的光滤去,实际上是让这种颜色的光通过,而把其它颜色的光滤去。
(4)光的作用与物体的特征,是构成物体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所以可以探究光的作用与物体的特征的关系。
故答案为:(1)光源色;(2)7×10﹣7;(3)透过;(4)光的作用与物体的特征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材料分析题,能明确文中内容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21.
【分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2)根据材料中“霓和虹都是阳光被小水珠折射和反射所形成的彩虹现象”可得出结论;
(3)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
不透明的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
(4)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
【解答】解:(1)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2)虹和霓是太阳光射入太气中的水珠时经折射、反射产生的光学现象;
(3)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绿光,白上衣可以反射绿光,白上衣反射的绿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绿色的;
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不能反射绿光,绿光照在红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裙子是黑色的。
(4)因为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
故答案为:(1)不同;(2)折射;(3)黑;(4)化学。
【点评】本题通过阅读《光与色彩》考查光的色散现象、光谱与光谱、物体的颜色等多个知识点,只要认真阅读短文,不难解答。
22.
【分析】(1)解答本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
(2)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各不相同,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逐渐变短,长波的穿透能力最强,最容易被水分子吸收,短波的穿透能力弱,容易发生反射和散射。
【解答】解:(1)根据文中的关键字句可知光散射遵循的规律: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
(2)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
我们能够看到大海是因为海水反射的光的进入我们的眼睛,射向水面的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
故答案为:(1)波长;能量;(2)蓝色;深蓝色;散射;反射。
【点评】本题是一道阅读理解的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短文中获得对解题有用的信息是答题的关键。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1 光的色彩 颜色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1 光的色彩 颜色课后复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1 光的色彩 颜色精练: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1 光的色彩 颜色精练,共3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1 光的色彩 颜色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1 光的色彩 颜色测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