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1)-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8991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7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1)-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8991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展开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材第二章主要讲述了地球的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现象,其中第七节主要讲述了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植被。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植被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和演化的,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当植被发生变化时,势必会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环境都发生变化。植被在推动地球和生物界的发展和进化、为地球上一切生命提供能源、参与土壤形成,并为一切生物准备栖息的场所和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中首先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到赤道附近的雪山—乞力马扎罗山的植被的垂直变化。然后让学生学习世界主要的植被类型、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等,让学生体会到植被的对环境的重要性,体现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通过运用相关图表等资料材料等,观察、认识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植被,从而了解其不同区域的主要特征。
人地协调观:了解各种世界不同地区的植被的性质、影响不同地区的植被的形成因素,认识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带来的后果,尤其是对森林和草原的破坏后带来的恶性循环等,培养学生保护植被、爱好自然的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利用所学,探究不同地区植被的性质的相关原因,并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相关知识,解析相关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运用实验、通过野外观察,不同地区的植被以及同一个地区不同季节的植被等,观测不同地区植被的特征,描述其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在野外动手和观测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1、重点:结合实例,认识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
2、难点:能够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多媒体 自制教具、地貌景观模型
【导入新课】
探究:乞力马扎罗山 ?
思考:分析左图山顶周边色彩多变化的原因?
【板书】1、植物群落。
【启发提问】什么是植被?植被分为哪两种?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讲解】地球上任何植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个体集群,称为植物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种群,则称为植物群落。陆地表面分布着各种类型的植物群落,如森林、灌丛、草原和荒漠等。覆盖地表某一区域的植物及其群落,称为植被。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板书】2、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启发提问】热带植被包括哪几种?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小结】热带植被主要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
【启发提问】热带雨林的特征是?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小结】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东南亚地区。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主要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热带雨林没有老叶更新的周期性,也没有一定的开花季节,四季常绿。热带雨林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系统,热带雨林的盛衰消长直接影响着全球环境,保护热带雨林资源是当前最紧迫的全球生态任务之一。
【启发提问】热带稀树草原的特征是?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主要分布在热带较干燥的地区,具有十分独特的群落外貌。散生在草原中的早生乔木多为矮生,多分枝,具有非常特殊的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典型植物为猴面包树。
【启发提问】亚热带植被包括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亚热带植被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和亚热带荒漠草原等类型。
【启发提问】亚热带植被的特征是?
学生根据图片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气候
常绿阔叶林是发育在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森林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
常绿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主要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叶坚硬革质,叶面常有茸毛或退化成刺,树皮粗糙。
亚热带荒漠草原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北缘,主要由旱生灌木和禾草组成。
【启发提问】温带植被包括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温带植被最具有代表性的类型有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原。
【启发提问】温带植被的特征是?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落叶阔叶林是由春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针叶林,又叫泰加林,是寒温带典型的植被类型。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形成一条非常明显的亚寒带针叶林带。针叶林通常由单一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尖塔状,群落结构比较简单。
温带草原是由低矮的早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早生小半灌木组成,是温带地区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北半球由于陆地面积大,其草原常呈带状分布。
【启发提问】寒带植被包括哪些,他们的特征是?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苔原由极地(或高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是寒带典型的植被类型。苔原根据其分布区域,分为极地苔原和高山苔原,前者位于极地地区,后者位于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的高山地区。
【板书】3、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启发提问】自然环境对植被有哪些影响 ?
【教师总结】 决定某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是该地区的水分和热量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不同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影响区域的水热状况从而对植被产生影响。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地减少,形成不同的温度带,由此形成了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带植被等全球陆地植被基本格局。由于距海远近不同,不同区域的水分条件存在差异。水分条件的差异也是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例如,森林般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草原一般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荒漠一般分布在干旱地区。
【启发提问】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对植被又有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导致的水热组合状况差异也会影响植被分布。例如,同处于北纬50°附近的亚欧大陆西岸和东岸的植被分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这是因为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自然环境,而大陆东岸由于受到千岛寒流的影响形成了温度较低、湿度较小的自然环境。
【启发提问】植被对自然环境又有哪些影响 ?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森林植被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抵御风沙等作用。森林植被的破坏会引起局地气候的显著变化,使降水减少、空气干燥、气温年较差增大和水土流失加剧,甚至导致区域的沙漠化。草原也具有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的作用。过度放牧会引起草场退化,植被覆盖度减小,最终导致局地沙漠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全课小结】
【布置作业】完成填充图册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第五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植被
二、世界主要的植被类型
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优秀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主题,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世界主要植被类型,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教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知识回顾,启发提问,教师小结,全课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