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35《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详解)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35《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详解)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35《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详解)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35《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详解)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35《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35《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详解),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作业35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淄博高三摸底)“他们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以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  下列文学作品符合此风格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安娜·卡列尼娜》

    C.《百年孤独》  D.《母亲》

    解析:据材料中“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以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等信息可判断描述的是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而据所学可知《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性作品,故A项正确;《安娜·卡列尼娜》是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作品,《百年孤独》是现代主义中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作品,《母亲》是苏联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均不符合材料的内容,故B、C、D项均排除。

    答案:A

    2.(莱芜高三联考)雨果认为其作品《悲惨世界》是一面镜子,“镜子说出了真理,所以被人憎恨,可是这样并不能阻止镜子是有用的”。巴尔扎克也说他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由此可见,二者的作品(  )

    A.创作方法有同一性

    B.取材来源十分广泛

    C.真实反映社会现实

    D.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解析:据材料“雨果认为其作品《悲惨世界》是一面镜子,镜子说出了真理……巴尔扎克也说他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雨果《悲惨世界》属于浪漫主义,巴尔扎克作品属于现实主义,两者创作方法不同,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取材来源十分广泛的问题,故B项错误;“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属于现实主义作品,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雨果和巴尔扎克的作品一定程度上都反映社会现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故D项正确。故选D。

    答案:D

    3.(沧州高三摸底)法国的蒲鲁东(1809~1865年)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提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但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论断主要是(  )

    A.资本主义社会道德观变化的结果

    B.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的结果

    C.两次工业革命及殖民扩张的结果

    D.资本主义制度弊端不断暴露的结果

    解析:现实主义兴起的背景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由此产生批判现实的文学作品,故D正确;A中道德观不符合题意;B与资本主义矛盾没有直接关系;C与材料批判意思不符。

    答案:D

    4.(南充高三模拟)恩格斯称赞某作家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该作家属于的文学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材料“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形象化说明是对现实的批判,属于现实主义,故C项正确;古典主义注重理性,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充满幻想和想象,故B项错误;现代主义突出对现实的扭曲和反思,故D项错误。

    答案:C

    5.(威海高三统考)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把“普通人头脑中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钢刀刻下来的”、“内心真实”按着顺序记录下来。这种主张(  )

    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追寻

    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特征

    C.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

    D.反映了文学多元化格局下的融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20世纪中期”“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钢刀刻下来的”“内心真实”反映的是20世纪中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征,故B项正确;A项是18世纪;C项是19世纪;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

    答案:B

    6.(大同高三模拟)十九世纪,英国哥特式风格的建筑风行一时。那种高耸入云的尖塔形式,成为唤起想象力与神秘感的适当背景,被建筑师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这里“新的时代气息”属于(  )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浪漫主义写作讲究“幻想”“想象”,材料中“成为唤起想象力与神秘感的适当背景”符合浪漫主义特征,故A项正确;B项特点是注重理性;C项主要运用“光”和“色”的作用;D项主要是反传统,注重夸张的效果。

    答案:A

    7.(阳江高三模拟)下图是19世纪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被烈日炙烤得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地向前挣扎。下列创作理念与该作品最为贴近的是(  )

    A“专注于对自然任意瞬间的描绘”

    B.“我要如实地表现出我所生活的时代”

    C.“最美的艺术品就是要传达出由艺术家的纯粹的幻想”

    D.“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美术作品,与该作品创作理念最为接近的是“我要如实地表现出我所生活的时代”,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A项表述是印象画派的创作理念,不符合题意,排除;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答案:B

    8.(唐山高三调研)评论家这样介绍某一画派的特色:“如果一幅画必须远远地欣赏,大概就是这个画派的杰作了,因为画家采用的也是从远处看来的眼光,把许多描饰都简化了。”“对色彩的强调,对整个画面色、光效果的重视,是他们的最终目标,随之而来的是空间及事物具体结构的消逝。”“他们对事物的处理,就只管风格不风格,而不管是什么东西。”这个画派应是(  )

    A.现实主义  B.现代主义

    C.印象主义  D.浪漫主义

    解析:由“从远处看来的眼光,把许多描饰都简化了”“只管风格不风格,而不管是什么东西”“强调色彩……随之而来的是空间及事物具体结构的消逝”等信息综合来看,这种画派就是印象派,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9.(孝感高三模拟)为反对学院派独霸艺坛,也为争取艺术独立,一群美国画家在20世纪初走到了一起,他们以真挚、热情的态度描绘贫穷肮脏的现代城市角落,被评论家称为“传播丑陋的人”,被嘲讽为“垃圾箱画派”。以下体现此创作风格的美术作品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材料所反映的绘画特征是现实主义。A属于现实主义画派;B属于印象画派;C属于浪漫主义画派;D属于现代主义画派,因此,选A项。

    答案:A

    10.(临沂高三摸底)某画家目睹了一桩抢劫案,根据该画家提供的嫌疑人肖像画,有警察判断嫌犯是一位妙龄少女,有警察认为是一位耄耋老头,甚至有警察认为是一台洗衣机。据此,你认为该画家的绘画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主义绘画的特点。从材料信息看,该画派风格怪异,有人看像少女,有人看像老头,有人看像洗衣机,这与现代主义画派反传统、体现人和事物的变态和扭曲的特点符合,故选D项。

    答案:D

    11.(肇庆高三联考)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庁,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髙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解析:贝多芬是追求民主平等的,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说明了封建等级观念正在被削弱,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共和制度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上千听众而非特指工人,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民主平等思想早就传播,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答案:B

    12.(邢台高三统测)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电影的黄金时代”,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的约500部电影中,有大量黑帮片、牛仔片和马克斯兄弟的搞笑片,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剧。这些电影在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电影中的(  )

    A.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

    B.诙谐和幽默给战争中的人们以抚慰

    C.夸张和想象给富足中的人们以鼓舞

    D.历史和冒险给革命中的人们以引领

    解析:20世纪30年代正是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时期,这时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人们普遍恐慌焦虑,搞笑片、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剧以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故A正确;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B时间不符合;电影在美国广泛流行主要是迎合了广大民众,C错误;D不符合史实。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宿州高三统测)对于世界文学特点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摘自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 它是资产阶级政权确立和巩固后,社会矛盾充分暴露,人们对现存社会秩序的幻想破灭,不得不重新研究现实以图改造社会的产物。它是早期工业化后一阶段的主要文学思潮,这股思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作家以文学活动作为社会斗争的武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黑暗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摘编

    (1)根据材料一,判断世界文学领域由此而产生的艺术流派是什么?其成就最高的是哪两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文学流派在欧洲产生的原因。(10分)

    (2)材料二中的“文学思潮”指什么?发源于哪一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文学思潮”的主要特点。(8分)

    (3)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文学特点为例,说明工业文明的发展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8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该艺术流派是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国家是英国与法国;据材料一“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第(2)问,“文学思潮”指的是批判现实主义;源于法国;据材料二“以文学活动作为社会斗争的武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黑暗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概括其特点。第(3)问,据材料中“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结合所学,从亚非拉文学、世界文化交流等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1)流派:浪漫主义文学。国家:英国与法国。

    原因: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向欧美扩展;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欧洲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

    (2)思潮:批判现实主义。国家:法国。

    特点:真实再现当时社会现实,深刻揭露批判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并进行深入剖析和强烈批判,鼓舞人们斗争勇气,坚定人们胜利信心。

    (3)影响:亚非拉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世界的承认。工业革命影响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与频繁,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体现了文化的共融性。

    14.(潍坊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产生印象派的直接原因是官方沙龙对青年人的压抑和压制,这是表层的原因。实际上,社会原因才是内在的原因。首先是市民阶层的兴起,艺术审美趣味的变化,市民家庭对有装饰性或有形式美感绘画的需求。印象派绘画的画幅基本上为中小型,可以让资产阶级作为装饰悬挂。

    ——摘自李倍雷《西方美术史》

     

    材料三 印象派艺术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重视绘画的平面性、装饰性和写意性。物理学对光色的分析促进了绘画色彩的变革,给艺术家以启发。艺术家运用光学原理来进行创作,可以说印象派最大的成功在于光和色彩学上的发明和创造。

    ——摘自马晓琳《西方美术史》

    (1)欣赏材料一中的三幅美术作品,试就不同时代不同人笔下《蒙娜丽莎》呈现不同的艺术形象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16分)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指出印象派产生的主要原因。(10分)

    解析:第(1)问,三幅美术作品,看法和认识主要应在各个时代作品产生的原因或背景(或时代特征)、对作品本身价值的思考等层面上予以分析和说明。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官方沙龙对青年人的压抑和压制”可以得出青年人受官方画派的压制,因此要求反对传统保守的思想;根据材料二中的“社会原因才是内在的原因”,可以得出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迎合日益增多的市民阶层的需要;根据材料三中的“艺术家运用光学原理来进行创作,可以说印象派最大的成功在于光和色彩学上的发明和创造”可以得出受外来绘画技法和当时科技成果的影响。

    答案:(1)示例一: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图片一: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压抑人性,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以及资产阶级的兴起,在思想领域掀起了反对宗教神学统治的文艺复兴运动。达·芬奇笔下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解放,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图片二:19世纪末,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否定“上帝创世说”,引起教会和保守势力的反对。图片二展示的《蒙娜丽莎》形象反映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产生的巨大影响。

    图片三: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图片三展示的《蒙娜丽莎》形象正是网络时代高度互动、信息双向传授的反映,网络时代人们宣泄个人情感、自娱自乐的表现。

    (2)原因:青年人受官方画派的压制,因此要求反对传统保守的思想;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迎合日益增多的市民阶层的需要;受外来绘画技法和当时科技成果的影响。

    相关试卷

    高考历史一轮课时检测3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课时检测3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详解),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34《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34《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含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和现代科技》(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和现代科技》(含详解),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35《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详解) 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