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十一章章末质量评估(三)—【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同步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十一章章末质量评估(三)—【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同步练习第1页
    第十一章章末质量评估(三)—【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同步练习第2页
    第十一章章末质量评估(三)—【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必修 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章末质量评估()(时间:90分钟 满分:10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24.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其表面因不断与空气摩擦而带电.某次飞行中,0.5 s内飞机表面的电荷量增加约17 μC,此过程中形成的电流约为              (  )A.34 mA B.34 μA    C.8.5 mA D.8.5 μA答案:B2.甲、乙、丙、丁是四个长度、横截面积均相同的金属导体,某同学对它们各进行了一次测量,把通过每个导体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在I-U坐标系中描点,如图所示,四个导体中电阻率最大的是(  )A.     B.      C.  D.答案:A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1V2的内阻都远大于R1R2R3R4的电阻.R1R3的阻值未知,R2=R4=20 Ω,电压表V1V2的读数分别为15 V10 V,AB两点间的电压为              (  )A.23 V B.24 V      C.25 V D.26 V答案:C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P,电路的总电阻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向左滑动时总电阻将减小B.P向右滑动时总电阻将减小C.P滑到最左端时总电阻为R0D.P滑到最右端时总电阻为0答案:A5.如图所示,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放在水平面上,两导体均是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柱体,柱体高均为h,大柱体横截面边长为a,小柱体横截面边长为b,              (  )A.若电流沿图示方向,大柱体与小柱体的电阻之比为abB.若电流沿图示方向,大柱体与小柱体的电阻之比为a2b2C.若电流方向竖直向下,大柱体与小柱体的电阻之比为baD.若电流方向竖直向下,大柱体与小柱体的电阻之比为b2a2答案:D6.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定值电阻R1R2阻值已知,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阻值为R3,电流表示数为0,Rx阻值等于              (  )A.R2      B.      C.        D.答案:D7.一电压表内阻为3 kΩ,量程为0~3 V,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15 V的电压表,需要给它              (  )A.并联一个12 kΩ的电阻B.并联一个15 kΩ的电阻C.串联一个12 kΩ的电阻D.串联一个15 kΩ的电阻解析:电压表内阻为3 kΩ,量程为0~3 V,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15 V的电压表,需要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R==12 kΩ,故选项C正确.答案:C8.两根不同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长度之比l1l2=52,直径之比d1d2=21,给它们加相同的电压,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1I2=32,则它们的电阻率之比ρ1ρ2              (  )A.        B.         C.         D.解析:I=,当所加电压U相同时,R1R2=I2I1=23,根据d1d2=21,横截面积之比S1S2=41.由导体的电阻R=ρ==,故选项D正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16.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选对但不全的得2,有选错的得0)9.某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B.在导体乙的两端加1 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 AC.将导体甲连接到电压为4 V的电路上时,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为0.9 AD.将导体乙连接到电压为5 V的电路上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5 A答案:BD10.如图所示,MN间电压恒定,当开关Sa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0 V,电流表示数为0.2 A;当开关S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2 V,电流表示数为0.15 A.可以推断              (  )A.Rx较准确的测量值是50 ΩB.Rx较准确的测量值是80 ΩC.Rx的真实值是70 ΩD.电流表的内阻是20 Ω解析:由于MN间电压恒定,当开关S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2 V,知道MN间电压恒为12 V.再由第一次测量结果可知电流表的分压为12 V-10 V=2 V,电流表内阻RA==10 Ω.Rx的真实值Rx=70 Ω.在先后两次测量值Rx1==50 ΩRx2==80 Ω之中,Rx的真实值比较接近80 Ω.答案:BC11.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在其两端加上电压U,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若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它的横截面半径变为原来的 ,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2U,              (  )A.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B.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C.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D.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答案:AD12.如图所示,电流表A1(0~3 A)A2(0~0.6 A)是由两个相同的表头改装而成的.现将这两个电流表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A2的读数之比为11B.AlA2的读数之比为51C.A1A2的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11D.AlA2的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15解析:电流表A1(0~3 A)A2(0~0.6 A)由两个相同的表头改装而成,并联接入电路中,通过两表头的电流相等,所以两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故选项C正确;它们的量程之比为51,并联时读数之比为51,故选项B正确.答案:B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60)13.(6)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电压表的内阻约为20 kΩ,电流表的内阻约为10 Ω,选择能够尽量减小误差的电路图进行实验,读得的各组数据用实心圆点标于坐标图上,如图所示.(1)请根据所标的数据点描出I-U图像,得出该电阻的阻值Rx=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虚线框内画出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原理图.     解析:(1)如图甲所示.由图线可得Rx==2.3×103 Ω.                       (2)因满足 >,故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原理图如图乙所示.答案:(1)见解析图甲. 2.3×103(2.2×103~2.4×103均可) (2)见解析图乙.14.(1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所测的金属导体的形状如图甲所示,其横截面为空心的等边三角形,外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内等边三角形边长的2.为了合理选用器材设计测量电路,他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1”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粗测其电阻,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    Ω.                            现利用实验室的下列器材,精确测量它的电阻R,以便进一步测出该材料的电阻率ρ.A.电源E(能提供的最大电压为3 V)B.电流表A1(量程为0~0.6 A,内阻r1 约为1 Ω)C.电流表A2(量程为0~0.6 A,内阻r2=5 Ω)D.最大阻值为10 Ω的滑动变阻器R0E.开关S,导线若干(1)请在图丙虚线框内补充画出完整、合理的测量电路图.                       (2)先将R0调至最大,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0,记下各电表读数,再改变R0进行多次测量.在所测得的数据中选一组数据,用测量量和已知量来计算R,A1的示数为I1,A2的示数为I2,则该金属导体的电阻 R=    .  (3)该同学用直尺测量导体的长度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了外三角形的边长为a.测边长时,螺旋测微器读数如图丁所示,a=    mm.用已经测得的物理量I1I2la及题中所给物理量可得该金属材料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    . 解析:多用电表读数为6×1 Ω=6 Ω.(1)给出的器材中没有电压表,但其中一个电流表给出了其内阻,可将此电流表当电压表使用,利用伏安法测电阻,测量电路如图所示.(2)由欧姆定律可知I2r2=(I1-I2)R,解得R=.(3)螺旋测微器读数a=5.5 mm+0.01 mm×16.5=5.665 mm;由几何关系可得导体的截面积为S=a2,根据欧姆定律R=ρ,解得ρ=.答案:6 (1)见解析图. (2)   (3)5.665(5.663~5.667) 15.(8)如图所示,R1=2 Ω,R2=3 Ω,滑动变阻器最大值R3=5 Ω,则当滑片从a滑到b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最小值为多少?答案:2 A16.(10)如图所示的氢火焰离子化监测器可以检测出无机物气体中极少的有机物分子的含量,在氢火焰的作用下,有机物的分子电离为一价正离子和自由电子,而无机物的分子不会电离.设单位时间内有物质的量为n的被检测气体进入检测器,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大,直到达到最大值I,求有机物分子与被检测气体分子的数目的比值K.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电子的电荷量为e.答案:17.(10)某电流表内阻Rg200 Ω,满偏电流Ig2 mA,下图为改装成量程为0.1 A1 A的电流表的两种方法,试求在甲、乙两种情况下,R1R2各为多少.                    解析:按图甲接法,由并联电路中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可得R1=Rg=×200 Ω=4.08 Ω,R2=Rg=×200 Ω=0.401 Ω.按图乙接法,量程为1 A,R2Rg串联后与R1并联;量程为0.1 A,R1R2串联后与Rg并联,分别得Ig(Rg+R2)=(I'-Ig)R1,IgRg=(I-Ig)(R1+R2)解得R1=0.408 Ω,R2=3.67 Ω.答案:见解析.18.(14)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与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几十到几百层不等)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的,髓质具有很大的电阻.已知蛙有髓鞘神经,髓鞘的厚度只有2 μm左右,而髓鞘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产生的电阻却高达1.6×105 Ω.(1)若不计髓质层间的接触电阻,计算髓质的电阻率.(2)若一圆柱是由髓质制成的,该圆柱的体积为32π cm3,当在其两底面上加上1 000 V的电压时,通过该圆柱的电流为10π μA.求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答案:(1)8×106 Ω·m (2)4 cm 2 cm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