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 学案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    学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学习重点】
    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过程】
    一、作者与作品
    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__________”,他与李白齐名,并称“__________”,被人誉为“__________”。
    二、基础积累
    1.字音积累。
    坼 ( ) 乾坤( ) 戎马( )
    轩 ( ) 涕泗( )
    2.词语解释。
    坼:__________;乾坤:__________;轩:__________;
    戎马:________;涕泗:__________。
    3.名句填空。
    (1)吴楚东南坼,( );
    (2)戎马关山北,( )。
    三、课文探究
    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从这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坼、浮)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可与“列”“映”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 )从哪句可以看出?( )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 )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啊。
    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 ),后者是( )。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 )。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 )。“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小结:全诗四联,首联扣住“登”字,着眼洞庭风光的特色“_________”。写出了年轻有抱负时向往洞庭湖;而今年老多病时才得以一观的感叹。为下文的写景、( )拉开了序幕。颔联极写洞庭湖水的浩瀚无际,创造了一个无限广阔、( )的境界,并暗含着对国家时局的担忧。颈联则借助湖上孤舟,写出了自身遭遇和处境的( ),寄托着诗人对不能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和不平。尾联则创造了一个身在江湖,心在长安的境界,完成了一个忧国忧民( )的爱国诗人和人民诗人的形象塑造。
    《登岳阳楼》主要是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这种感情与个人遭遇的悲惨、个人抱负的不能施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诗在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种种矛盾之中,显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动人。
    四、自主赏析
    通过《登岳阳楼》的赏析,我们又一次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下面请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颔联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学案

    2020-2021学年登岳阳楼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登岳阳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达标检测,学习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