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8* 海的女儿教案设计
展开1.认识本课“港、宴”等13个生字,积累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体会小人鱼的美好心灵。
3.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自悟,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并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难点:挖掘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的善良和对幸福生活执着的追求。
教学过程:
一、速读课文,了解内容
1.我们语文书中的这篇课文是《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有同学愿意为我们大致讲一讲你读过的这个故事吗?故事梗概:《海的女儿》故事梗概是:海王有一美丽而善良的女儿小人鱼。小人鱼爱上王子,想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人类,但人鱼殊途。为了追求爱情幸福,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脱去鱼形,换来人形。但王子对她的爱一点都不知道,最后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巫婆告诉小人鱼,只要杀死王子,并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腿上,小人鱼就可回到海里,重新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否则,在王子婚礼的第一个早晨她就会死去,化为泡沫。最后,小人鱼她却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丹麦人民敬佩小人鱼的牺牲精神和高尚情操,为了永恒地纪念她,精心制作了这座小美人鱼铜雕像。雕像的模特儿有的说是参加当时在丹麦皇家剧院演出的芭蕾舞演员,有的说是雕刻家的夫人。铜像与人体大小相似,其下肢为鱼尾形,上体为一形象逼真的美女,神情宁静,面容略有几分羞怯、忧郁。美人鱼雕像是丹麦王国的标志。
2.给课文梳理脉络,你来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讲了美人鱼眼睁睁地看着王子娶了别的公主。
第二部分讲了美人鱼没有加害王子,自己变成了泡沫。
3. 整理速读技巧。
(1) 统计预习时速读本文的时间。交流:略读讲究一定的速读,谁有好办法?
(2) 师生整理技巧:选择默读,眼心合一,有取有舍,圈画要素。
4.概括内容,初步感悟。
(1) 速读不光要有速度,还需要有阅读质量。谁来说说大概讲了什么内容?
(2) 用一句话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借助文本,提炼略读课文的方法
1. 简要地回忆《海的女儿》大概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2. 借助文本信息,提炼略读童话的方法: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略读一篇童话,我们可以怎么读呢?
3. 引导学生观察阅读提示,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1) 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2) 把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3)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完整地读读这篇童话。
4. 结合学生的交流,提炼略读童话的方法。(速读、品读、泛读)
三、自读自悟,体会真情
1. “小人鱼亲吻着王子的手,她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
小人鱼很伤心,因为王子误会了这件事,明明救活王子的是自己,却被认为是别人。并且这将意味着自己将会变为泡沫,将会死去。
文中的巫婆、小人鱼的姐姐们的出现,对文章的故事情节和表现小人鱼起到什么作用?
他们的出现能使故事更加奇妙,情节更加曲折,更加引人入胜,增强了童话的魅力。他们对表现小人鱼起到衬托的作用,更能表现小人鱼的善良、大度、包容。
“小人鱼知道,这是她能看到王子的最后一个夜晚——为了他,她离开了自己的族人和家庭,交出了她美妙的声音,为了他,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痛苦,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体会。
小人鱼为了爱情,孤身一人来到海上,为了爱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离开家人、族人,把自己的声音交给了巫婆,但是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得到,遍体鳞伤,忍受苦痛的她,还要面临着死亡。多么伟大的小人鱼,多么可怜的小人鱼!
4.指导感悟。
(1)“小人鱼亲吻着王子的手。她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小人鱼为了爱情,孤身一人来到海上,为了爱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离开家人、族人,把自己的声音交给了巫婆,但是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得到,遍体鳞伤,忍受苦痛的她,还要面临着死亡。感受小人鱼的此时内心的痛苦)
(2)“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刀落下的地方,浪花迸发出一道耀眼的红光,好像一滴滴的鲜血从水中喷溅出来。”(小人鱼有了重生的机会,为了她心爱的王子,而选择放弃。感受宁愿牺牲自己,伤害自己,也要保护他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3)“此刻,大海上升起了一轮红日,阳光柔和而温暖地照在这些泡沫上,小人鱼看到光明,看到海上飞翔的小鸟、船上的白帆和天空的云朵,而且觉得自己正渐渐地从泡沫中升起来。”(在故事的结尾,作者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写法,让小人鱼“从泡沫中升起来”,看到美好的人间,在光明、温暖和幸福中得到永生。感受童话的艺术魅力)
5. 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这篇课文写了小人鱼怎么一步步变成了泡沫,虽然有一次重生,回到原来的机会,可是却放弃了,表达了作者对小人鱼的这种“宁愿牺牲自己,伤害自己,也要保护他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精神的赞美之情。
四、品读,整理学习童话的方法
1. 结合学习经验,梳理可以从哪些角度交流阅读感受。
2. 在学生提炼出人物、语言、情节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感受童话的奇妙”。
3. 活动:打动我的心
(1) 同桌合作,选择一处最打动自己的片段,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 从不同的角度说一说,读一读。
(3) 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一:小人鱼迫切地想要看看她的美貌……(关注语言)
预设二:小人鱼的姐姐们对小人鱼说的话……(关注人物、情感、语言、情节)
预设三:小人鱼最后不舍得杀死王子,自己化作了泡沫……(关注人物、情节、结局的奇妙)
五、泛读,拓展积累
1. 新编故事结局:小人鱼最后化作了泡沫,很凄美。能不能给小人鱼一个圆满的结局呢?
2. 出示学的活动:如果当时……
预设一:如果故事的一开始,王子得知救自己的是小人鱼……
预设二:如果姐姐们合力杀死了巫婆,关于小人鱼的诅咒自动解除……
预设三:如果最后小人鱼感动了天使,天使的魔法棒一挥,小人鱼……
3. 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1) 我们小时候读过《安徒生童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阅读,你对《安徒生童话》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2) 名家评价,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其他童话的兴趣。
(3) 总结学法,鼓励学生运用本课学习方法去读其他童话,运用到其他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去。
六、走进经典,阅读原著
1.安徒生曾说过:“我这一辈子是一个美好而曲折的童话故事,既幸运又坎坷。我一生的经历,将是我作品的最好诠释。”
2.让我们也像刚才品读《海的女儿》原译文那样,从安徒生的这本自传中选几个镜头读读。看看大家能否读出《海的女儿》这篇童话故事背后的味道。
(依次出示书中介绍安徒生不同人生阶段的语段。)
3.你有什么发现?他的童话就如同他自己的人生。
4.其实安徒生也像同学们一样,舍不得小人鱼变成泡沫。原文中他写下了一个精彩的结尾。故事中好多精彩的情节也是课文中没有呈现出来的。如果你想知道,就请课后去阅读这篇原作吧!
七、了解作者,积累知识
1.交流资料。这么动人的童话故事是谁写的呢?(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
2.了解作者。课件出示安徒生简介。
八、依托文本,拓展阅读
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小人鱼为了别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她美好的心灵打动着每一个读者。学习了课文,同学们一定想把完整的故事看一看吧,课后大家可以去阅读安徒生的著名童话《海的女儿》,让我们再次在优美动人的故事中回味小美人鱼那高尚的情操吧!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海的女儿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7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海的女儿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 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海的女儿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海的女儿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借助提示,体会奇妙,借助提示,感受形象,预测情节,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海的女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海的女儿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