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六 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学设计
展开一年级
单元主题
大海边—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课题
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课次
第 5 课时
课标依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本课时在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
2.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提升运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思维严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运算顺序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
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海底世界,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海边商店,看看哪里有什么数学知识。
师:(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海豚玩具每个23元。
生2:珊瑚标本每个17元。
生3:贝壳每个25元。
生4:海螺每个13元。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买一个海豚玩具和一个珊瑚标本一共多少钱?……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现在明明同学遇到一个问题正发愁呢,我们去看看吧。他打算用50元钱去买海螺和珊瑚标本,想知道自己还剩多少元钱?你们能帮帮他吗?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哪些信息,能从刚才找到的信息中,选出跟这一问题有关的信息吗?
生独立找出跟问题相关的信息。
师:现在我们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海螺13元一个、珊瑚标本17元一个,用50元钱去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能自己解决吗?在练习本上试试吧。
三、算法交流,沟通优化
1.交流连减的解题思路
生:50-13-17
师:这样的算式我们之前是不是见过?像这样的算式,在数学上叫连减算式。(板书:连减)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要求还剩多少元钱,就要用总钱数减去花了的钱。所以用50元减去买海螺的钱,再减去买珊瑚标本的钱,就是剩下的钱。
2.交流连减运算的竖式计算方法
师:老师发现有同学是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做法吧。
生1:
生2:
师:比较这两种列竖式计算的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
生1:两种方法都是先算50-13,再算37-17,计算顺序是一样的。
生2:连续减的竖式,不用再写一遍37。
教师引领学生一起梳理连续减竖式的写法。
3.交流加减混合的解题思路
师: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连减的方法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13+17=30 50-30=20 大家有什么问题?
生2: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1:13+17=30是求海螺和珊瑚标本一共花了多少钱,50-30是总钱数减去花的钱数就是还剩的钱数。
师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先算一共用了多少钱,再算还剩下多少钱。
你看,要解决还剩多少钱?我们其实都是用拿的钱减买东西花的钱。
(三)迁移类推,深化认识
师:同学们顺利帮明明同学解决了问题,真是太棒了!现在老师遇到了新的问题,能继续帮老师解决吗?老师打算买海豚、贝壳和海螺,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列式:27+25+13
师:像这样的算式,在数学上叫连加算式(板书:连加)
2.展示交流。
生:先算23+25=48,再算48+13=61。
追问:谁也是这么想的?为什么大家都想到了这种列竖式的方法?
生:连续加跟连续减差不多,前两个数先加,得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巩固拓展,灵活应用
生独立列式:42-14+17
师:这道题不是连加也不是连减,能给它起个名吗?
引导学生发现,这里有加有减,是加减混合运算。(板书:加减混合)
师:大家试着用一个竖式来计算出结果。
学生展示: 4 2
- 1 4
2 8
+ 1 7
4 5
小结: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
师:对比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计算顺序相同,都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很好,这就是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的主要内容: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补充完整)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探究欲望。
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情境,在引领学生理解算式意义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到不同的方法。在让学生阐述交流不同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严谨的数学习惯。通过比较不同的算法,实现方法的沟通与优化,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自我构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有理有据的理性精神,这样设计能够很好地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练习,在巩固内化算法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优秀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探究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年级上册乘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一年级上册乘车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乘车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乘车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