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学案
展开【教材分析】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写阿房宫的排场建筑及如云美女,暗示着秦统治者的荒淫和奢侈并暗示着他们的前途。再写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托出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最后写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如不以秦为戒,又会有什么结果呢?环环相扣,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杜牧这篇《阿房宫赋》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在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学习目标】
1.了解“赋”的特点;
2.从秦的灭亡中吸取教训;
3.文言词语的活用。
【学习重难点】
文中“议论”所包含的意思,四个“后人”的意思
【学习过程】
一、字音
1.典型字
阿房宫(ē) 囷囷(qūn)
妃嫔媵嫱(yìnɡqiánɡ) 剽掠(piā)
鼎铛玉石 (chēnɡ) 逦迤(lǐyǐ)
锱铢(zīzhū)庾(yǔ)
二、字形
三、词义
1.一词多义
2.词类活用
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骊山北构而西折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名词用作动词,合族灭亡。)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辇:名词作状语,乘着辇车。)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焦土:名词用作动词,变成焦土。)
燕、赵之收藏 (收藏:动词用作名词,收藏的宝玉。)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哀: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哀;鉴:名词用作意动,以……为鉴。)
3.古今异义
钩心斗角(古义:钩心指廊腰,斗角指檐牙;今义:常用来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天气;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韩、魏之经营(古义:搜集,保存,积蓄;今义:筹划,计划,组织。)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怜悯。)
4.相关成语
钩心斗角:(1)谓建筑物或图纸的结构精巧工致。心,宫室的中心;角,檐角。 唐朝杜牧 《阿房宫赋》:“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谓精心构制,斗胜争奇。 清朝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咏物诗》:“近时诗家咏物,钩心斗角,有突过前人者。”
(3)比喻各用心机,互相倾轧。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五》:“但他人谁会想到他为了争一点无聊名声,竟肯如此钩心斗角,无所不至呢。”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好在自己造想的权诈、诡秘的空气中钩心斗角。”
四、文学常识
1.杜牧(803—853),字牧之,唐朝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人称“小杜”以别与杜甫。他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阿房宫赋》是杜牧的成名之作。他凭借此文中了进士。
2.赋,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西汉时文人将屈原、宋玉等所运用的、作为长江流域文化代表之一的《离骚》式诗体加以改造,向散文方向发展而形成的。“丽词雅义,符采相胜”(《文心雕龙·诠赋》),洋洋洒洒,极尽铺陈之能享。赋在其后不同时代的发展中,从古赋到徘赋到律赋到文赋,形式上不管怎么变革,却始终沿着散文化的轨道行进,并没有回到诗的故乡。说“赋者古诗之流”,只有在说明赋还保留着某些骚体诗的外部形式特点时才算是正确的,若是用以说明赋是诗的一个支派,那就是大谬特谬了。诗,总是喜欢借助跨度极大的跳跃,行踪飘忽飞腾,在广阔的立体空间里上天入地,展开想象和联想,时刻为感情寻找着形象。赋,则不然,它与一般的散文并无二致,都是在一个平面上慢走快奔,在展开其叙述、描写、议论时,逻辑严密,顺序衔接,脉络连贯,十分注重文章的说服力量。而说服力量的达到,往往具体表现为对文章气势的追求。“以赋视诗,较若纷至沓来,气猛气恶”。清人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中揭示出赋和诗在对气势要求上的这种不同点,可谓一矢中的。
五、名篇名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六、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剖析:这两句的意思是:“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四川山上的树木砍光了,阿房宫建成了。”
这两句起势雄健,涵盖全文。乍看似乎仅仅是叙事,实则于叙事中寓褒贬,并为此后的许多文字埋下根子。起笔极言泰兴之骤,实为下文议案亡之途埋下伏笔。“六王”为什么会“毕”?“四海”为什么能一亡一兴?关键何在?读完全篇,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答。“六王”之“毕”,其原因就在自身,那么,秦能统一四海的原因,也就不言而知了。这两句一抑一扬,而扬秦又是为了更有力地抑秦蓄势。后两句“蜀山兀,阿房出”,一因一果反映了一苦一乐,六个字概括了无限深广的内容。“兀”“出”两字,力重千钧,而从“兀”到“出”的过程,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阿房宫的宏大,秦始皇的骄奢,人民的血汗和生命,均可由此想见。从更深一层来想,“六王”既以“不爱其人”而覆亡,秦始皇又将自己的淫乐建筑在人民的苦难之上,那么,从“六王”的已“毕”,不是就可以预见秦的将“毕”吗?以四个三字句发端,一句一意,层层递进,句句押韵,音节紧凑,有如行云流水,畅快无比。
2.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剖析:这几句的意思是:“唉,一个人的心思,也就是千万人的心思呀。秦始皇喜爱豪华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呀,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点一滴都不放过,用起它来却像用泥沙一样呢?”
这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做了有力的抨击。“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两句,“秦”“人”并提说明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接着以“奈何取之尽锚珠,用之如泥沙”的愤慨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用“嗟乎”表感叹开头,继以“奈何”诘问相承接,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
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剖析:这句的意思是:“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为一片)烧焦了的土。”
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作者用这两个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的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惋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叹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人又在步秦人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忧虑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剖析:这句的意思是“秦朝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而后代的人哀叹他们;后代的人哀叹他们而不引以为鉴,也会使 (更)后代的人又哀叹后代的人了。”
政权垮台的原因,大凡都出在内部,出在自己。可新的政权出现了,又不以前“哀”为鉴,而是重蹈覆辙,所以只好自己也让后人“复哀”了。
(二)学习重难点语段
1.“六王毕,四海一”至“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剖析:这一段写宫殿建筑,极力写出其规模的宏伟壮大,楼阁廊檐的精妙密集,长桥复道的美丽冥迷,歌台舞榭的繁多美盛,而这一切,是不惜倾“六国”的财富,“四海”的人力、物力来兴建的,可见他们“纷奢”到了什么程度。这一段和第2段属于“体物”部分,是后面议论部分的基础,它的作用是为秦皇荒淫奢靡自取灭亡这一中心思想的揭示预作铺垫,给读者以充分、具体、形象的感受。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剖析:这一段侧重于揭示秦皇的荒淫、奢靡和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导致农民起义,阿房宫毁灭。用“嗟乎”紧承上两段的铺叙,转入对秦亡教训的议论,并领起后文一叹再叹的笔调。这一段同前两段一样,也运用了骈文的四言句法,采用了铺陈、夸张、排比的手法,不采用铺陈的方法淋漓尽致地揭露就缺乏力量;但散文的笔法更多,散文的气脉更足,夹叙夹议,学习重难点虽在铺叙,但以议论为框架、脉络。
七、主旨探讨
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作者写此文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朝政。
2.本文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当权者发出警告,表现出封建时代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3.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给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为了丰富历史教训的内容,从“六王毕,四海一”以下,一直是既写秦,又不忘六国。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审美鉴赏
“赋”的特征赏析
“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与散文的特点。它铺陈描写、夸张渲染讲究句式的对仗,着重声律的排比,上抗下坠,婉转舒徐,富有建筑美和节奏美。杜牧充分发挥了赋的文体上的特点,别具匠心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本文从三个方面显示出赋的写作特点:
其一,描写议论,讲究铺排。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但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议论铺排,正反对举,给读者以气势夺人、耳目一新之感。
其二,比喻夸张,想象丰富。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状构架如何,无人能说清,史载资料也不详,这既给写“阿房宫”造成了困难,也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楼阁廊檐,长桥复道,无不想象奇特,“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出于想象,是比喻,也是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杜牧通过想象,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及其宫女生活。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其三,骈散兼用,错落有致。本文多用铺排、对偶、押韵等,充分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但也大量使用单句散行,使之错落有致,增强其表现力。如在用“五步一楼……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这一长短不一的散行句,从而使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更富表现力。
【问题探究】
《阿房宫赋》运用了互文、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而以互文和比喻更为突出。你能探讨一下本文中互文与比喻的修辞手法是怎样运用的吗?
导思:互文的运用。互文,即“互文见义”。有时因对偶、押韵、平仄、字数的限制,或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理解时又应合在一起。这种修辞方法就叫互文。
比喻的运用。《阿房宫赋》里的比喻都用得很贴切、很生动、很形象。特别是诘喻、强喻和本体与喻体倒置的暗喻更具有特色。
探究:
第一步,熟读《阿房宫赋》,留意文辞的修辞
第二步,通过检索,把握互文、比喻的相关信息,加深对互文、比喻内涵的理解。
第三步,寻找《阿房宫赋》中运用互文的句子:①烟斜雾横……②直栏横槛……③朝歌夜弦……④王子皇孙,辞楼下殿……⑤五步一楼,十步一阁。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第四步,寻找《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的句子:①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庚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③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拢拢,梳晓鬟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第五步,交流讨论:运用互文、比喻的好处。由于运用了互文,上面的语句都只能合起来理解,不能拆开理解。用了互文后,语句工整,别有韵味;彼此互补,凝练、含蓄,增加了内容的含量,增强了表达效果,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运用了比喻,文辞很生动、很形象,有气势,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语文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难点,学习过程,达标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6.1 阿房宫赋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16.1 阿房宫赋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6.1 阿房宫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16.1 阿房宫赋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第一课时,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