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必修上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必修上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第1页
    必修上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第2页
    必修上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必修上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上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共6页。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其人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故所取之号多别具匠心。
    2.下列选项中,有关新闻知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传记式、特写式、群像式。《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属于传记式人物通讯。
    B.人物通讯的结构通常可分为纵式结构与横式结构,另有纵横交叉式结构、浓缩式结构、系列式结构等。《“探界者”钟扬》一文主要采用横式结构。
    C.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对当前重大的新闻事件或重要的社会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明是非的一种议论文体,它是新闻媒体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的重要社会公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正是对社会热点“工匠精神”所蕴含的时代意义的评论。
    D.人物新闻也应强调客观事实,但在新闻客观性的基础上往往还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新闻的倾向性贵在适度。适度的倾向性既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也符合报道者的身份与立场。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郭,古时城墙有内外之分,内城的墙为“城”,外城的墙为“郭”。“望晚日照城郭”句中“城郭”指城。
    C.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为“晦”。
    D.桐城,“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代的散文诗。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赤壁赋》即属文赋。
    B.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明白畅达、汪洋恣肆。其词豪迈奔放,开创豪放派一代词风。
    C.壬戌,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法。
    D.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诗文多用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
    B.“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千里马的别称还有“赤兔”、“的卢”。
    C.“君子”广见于先秦典籍,被孔子赋子了道德的含义,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D.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 《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 《致云雀》是英国诗人雪菜的代表诗作,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等方式,热情地描绘并赞颂了云雀,诗中的云雀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
    C.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今存《荀子》为其所著。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集》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B. 《劝学》选自《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末期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弟子韩非和李斯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 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他和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8.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B.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C.“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文学体裁。除了“行”还有“歌、吟、引、曲、辞”都是诗歌的体裁。
    D.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既望”应指农历十六日。 “戊申晦”中的“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农历每月的三十。
    9.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传述之意,主要用于解释经书,阐明经义。例如:《春秋左氏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B.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师说》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C.《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霓裳》为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六幺》为唐时有名的琵琶曲名。
    D.“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前者。
    10.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指青色单衣,官职比较低的官服为青色。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既望,农历十六。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C.“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类似后世的散文诗,它讲究韵律和文采,侧重于写景,也时常借景抒情。
    D.《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
    1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海客谈瀛洲”中的“瀛洲”是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是蓬莱和方丈。
    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
    C.“初为《霓裳》后《六幺》”中的“《霓裳》”和“《六幺》”均为唐代的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D.“予出官二年”中的“出官”是指京官往地方任职,一般指被贬黜。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中,“风”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成就,它或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D.《诗经》全部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1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中的“子”是对对方的尊称,“衿”是“衣服的交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有不少优秀之作,如《短歌行》《观沧海》。
    D.《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14.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A.④/③/②⑤/①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⑥/③④/②/①⑤D.①④/③/⑤/②⑥
    1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
    B.《诗经》中的名句名篇常常被后代的文学作品引用,《赤壁赋》中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等都引用了《诗经》中的句子。
    C.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那一天叫“晦”。“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大创造。“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的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16.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是秋天的一项是( )
    A.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B.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7.下列有关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B.“青,取之于蓝”中的“青”为“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叶子可提取靛青。
    C.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句。
    D.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为人治病。
    1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了与“小李杜”区别,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C.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是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
    明集》。
    D.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代词坛上的苏轼和辛弃疾,是现实主义词家的杰出代表。清代的龚自珍,是古代最后一个有一定影响的浪漫主义诗人。
    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韦庄,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因有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B.孟浩然的诗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坛将他们二人并称“王孟”。
    C.“菩萨蛮”和“扬州慢”“忆江南”“长相思”等都是词牌名。
    D.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近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为古体诗。
    2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其诗歌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美绚丽,语言清新自然,现存900多首。
    B.杜甫,字子美,人称“诗圣”,风格以沉郁为主,讲求炼字炼句,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C.辛弃疾,字幼安,作品风格豪放悲壮,意境雄奇阔大,气魄宏伟,具有浪漫主义特色,大量用典。
    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词善用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语言清新自然,创立了婉约词派,影响很大。
    21.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下面不是表现中秋的诗句是( )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2.下列对传统节日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被称为中国“情人节”的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B.寒食节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春节前一、二日。因寒食与春节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春节的习俗之一。
    C.清明节之后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D.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
    23.时节纪月法,“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是 ;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是 。
    A农历十月\农历二月 B农历十一月\农历二月 C农历十月\农历三月 D农历十二月\农历二月
    24.下面有关古代音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把商、宫、角、徵、羽称为五音,从商到羽,按照音的高底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即:商、宫、角、徵、羽(1 2 3 5 6),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就形成七个音阶,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1 2 3 4 5 6 7)。例如:"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
    B.六律。古书常把五音或五声和六律并举。律,本指用来定音的竹管,后来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方面的专门名称。 “十二律:又称”十二律“,指的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南吕、夷则、无射、应钟。其中单数为“律”双数为“吕”。
    C. 八音: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具体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D,雅乐,"俗乐"的对称。指古代帝王郊祭、朝贺等大典上所用的音乐;俗乐,"雅乐"的对称。泛指古代各种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宫庭中宴会也用俗乐,称为"燕乐"。历代俗乐都很流行。《庄暴见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只好世俗之乐耳。"
    25.下面有关古代音乐的说法,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中的《经首》相传为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一说为黄帝所作;《桑林》,传说中商汤时代的舞乐名。
    B. 《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霓裳》为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六幺》为唐时有名的琵琶曲名。
    C. 《阳春》、《白雪》都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当时认为是高级的音乐。《下里》、《巴人》皆为古代楚国的歌曲名,且为流俗的歌曲。所以后来用"下里巴人"比喻高雅的文艺作品,用"阳春白雪"比喻通俗的文艺作品。
    D.中国十大古曲是指《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答案
    1.A A项,“‘左迁’必是升职”是错误的。左迁应是贬官。故选A。
    2.A A项,“《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属于传记式人物通讯”错误,《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并未完整地讲述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将之归属于传记式人物通讯,不够恰当。故选A。
    3.D项,“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表述错误,在文中,“桐城”指作者的籍贯,表明作者是桐城人。故选D。
    4.C 此题C句中“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法”错,应是“干支纪年法”。故选C。
    5.B B项,“赤兔”“的卢”,是古代名马的名字,不是千里马。故选B。
    6.C (《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7.C C项,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故选C。
    8.D “即农历每月的三十”错误,“每月的最后一天”不全都是“三十”,有的是“二十九”。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9.A(《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列传”是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不属于“主要用于解释经书,阐明经义”范围。)
    10.A(应该是黑色。)
    11.C “《霓裳》”相传为唐玄宗所制,“《六幺》”不是。
    12.D D项,“全部是四言诗”错。《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
    13.D “山水田园”应该是“田园”。“山水”诗的开创者是谢灵运。
    14.C ⑥虽曰“寒梅”却是迎春之花,所以⑥应为春。③暴雨骤至,当然是夏;④梅子酸芭蕉绿应为初夏。②雁在秋季迁徙。①“六出飞花”指雪;⑤“北风回”“草尽”也应为冬天。
    15.B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引用的是曹操的诗。
    16.C 描写的是春景。
    17.C C项,应为“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18.D 苏轼和辛弃疾是浪漫主义词家的杰出代表。
    19.D D项,《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古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是近体诗。故选D。
    20.D “创立了婉约词派”错误,在她之前的柳永就已经是婉约派词人了。
    21.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选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表现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
    22.B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两天,不是春节。且春节为喜庆节日,清明是祭奠追思的日子。
    23.A时节纪月法,“孟”“仲”“季”分别按照一季中的三个月份的顺序来排的
    24.A五声音阶,即:宫 商 角 徵 羽(1 2 3 5 6)
    25.C《阳春》《白雪》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下里》《巴人》比喻通俗流行的文学艺术作品。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资料:文言文文化常识练习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资料:文言文文化常识练习题-无答案,共5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必修上册古诗文注释涉及的文化常识: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必修上册古诗文注释涉及的文化常识,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沁园春·长沙》,《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2023高考必考文化常识练习题(共40道,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高考必考文化常识练习题(共40道,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文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