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歌手大赛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9089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歌手大赛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9089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歌手大赛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9089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一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歌手大赛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一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歌手大赛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歌手大赛教案
目标
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
重点
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
重点
突破
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让学生明确: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相同
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
突破
通过对比、观察等方法,让学生明确: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跟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一样。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组织引导法。指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法、比较法、
学法
论交流法。在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多做各种形式的练习,与并同学交流解题思路、解题方法。
课前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常规学具、草稿纸。
过程
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情境图。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提问:电视台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两项,5号选手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总分:9.43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位选手表现得更好一些?
指名学生说一说,汇报如下:
生1:9号选手得表现更好,因为它的专业得分比5号选手的高。
生2:不对,5号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比9号选手的高,所以5号选手表现得更好。
(对于“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的意思,如学生不理解,教师可简要介绍“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
2.师揭题:通常人们将两项得分加起来判断谁的成绩好一些,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哪位选手表现得好一些。(板书课题:歌手大赛)
【设计意图】针对数学情境的讨论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探新
1.师引导估算:请同学们估一估5号选手和9号选手的总分大约各是多少?谁的总分高?
学生独立思考并汇报:她们的专业得分都是8分多,综合素质得分都不到1分,所以总分大约是9分。要经过计算才能比出高低。
2.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算一算,看看同学们估计的对不对?到底谁的总分高?高出多少分?
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进行全班交流。
生1:已知5号选手的总分是9.43分,因此要求出9号选手的总分,再和5号选手的总分进行比较。9号选手的总分是:8.65+0.40=9.05(分),9.43-9.05=0.38(分),5号选手的总分高,比9号选手高0.38分。
生2: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比9号选手低8.65-8.55=0.10(分);5号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比9号选手高0.88-0.40=0.48(分);所以5号选手的总分比9号选手高0.48-0.10=0.38(分)。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列式,再引出列综合算式,即9.43-(8.65+0.40)。
师质疑:为什么要有小括号?(因为要先算出9号选手的总分。)
师引导学生试着一步步计算出这样的加减混合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3.师生共同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设计意图】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后,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再通过计算来验证,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新知识点渗透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
1.完成教材第17页“练一练”第2题。
(1)指名3个学生上黑板计算,其余的学生在草稿本上自由练习。
(2)全班交流订正,并请上黑板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17页“练一练”第5题。
师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根据题目的特点,尝试估算。
根据第(1)题的条件“正好等于1”,那么这条线上的数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这条线上的数都必须小于1)
根据第(2)题的条件“最接近18”,那么这条线上的数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这条线上的数的整数部分相加应该是接近18的)
根据第(3)题的条件“最大”,那么这条线上的数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这条线上的数都应该是尽可能最大的)
让学生根据估算的结果,通过实际计算得出正确的答案。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既有基础题,也有提升题,利用多种形式,巩固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从创设情境,导人新课-自主学习,探究算法-巩固运用,拓展
提升,充分体现了“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富有趣味的生活情境,通过让学生估计几号选手的得分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探究算法时,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去计算,去思考,去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充,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空间,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板书
歌手大赛
8.65+0.40=9.05(分) 8.65-8.55=0.10(分)
9.43-9.05=0.38(分) 0.88-0.40=0.48(分)
0.48-0.10=0.38(分)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计算方法,当堂训练,学习体会,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一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歌手大赛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准备,目标实施,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