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测量平均速度-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原卷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091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4 测量平均速度-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原卷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091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4 测量平均速度-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原卷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091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当堂检测题
展开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所用的测量工具除了停表,还需要用到的是
A.天平 B.量筒
C.弹簧测力计 D.刻度尺
2.下图是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 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 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 m
B.整个20 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 m/s
C.物体在20 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 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 s内的速度大
4.运动会男子100 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 m、80 m、100 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 m | 80 m | 100 m |
王小兵 | 2.3 s | 8.4 s | 12.2 s |
刘磊 | 2.4 s | 8.3 s | 11.8 s |
周伟 | 2.5 s | 8.4 s | 11.4 s |
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
C.在20~80 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
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A.经6秒两车一定相距1.8米
B.经12秒两车相距可能为4.8米
C.经12秒两车一定相距1.2米
D.经6秒两小车可能相距3米
6.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 s
B.小球在前0.5 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 cm
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 m/s
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7.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甲、乙的s–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8秒时丙距离甲、乙的距离恰好相等,则
A.丙可能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丙的s–t图线一定在甲的图线上方
C.丙一定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D.丙的s–t图线可能在乙的图线下方
8.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A.30 km/h B.60 km/h
C.90 km/h D.120 km/h
9.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为1.5 m/min,图中方格纸每小格长1 mm,则此人的心率为
A.50次/min B.60次/min
C.70次/min D.80次/min
10.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B.小球从点运动到点用时0.3 s
C.小球从点运动到点通过路程15 cm
D.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 m/s
二、填空题
11.位移是为了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可以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其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如图所示,某同学从O点出发,向北走了40 m,再向东走30 m,则该同学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m。
12.某同学测步行的速度,走完115 m,所花时间如图:时间为__________秒,该同学步行的速度为__________m/s
13.如图所示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 000 s,步长是0.5 m,则他总走了__________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__________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__的。
14.一只小虫落在小李的新铅笔上,小李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 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则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cm;那么,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________m/s。
15.如图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从斜面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为1.2 m,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过程中的小车是_________的。为了测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需将__________移至斜面的中部,若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是1.2 s,则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1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了__________cm,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cm/s。
17.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 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____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48 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
18.如图是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时的频闪摄影照片,照相机拍照时每隔0.02 s曝光一次,由照片可知,小球从A位置下落到F位置时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s,此过程中,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大约是__________m/s。
19.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 s,则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cm,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
20.图象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如图:
(1)甲物体做的是_________运动,乙做的是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甲物体在3 s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m。
(2)聪明的小燕发现:一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刚好等于这段时间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如图阴影部分),这一猜想在老师那里得到了证实。根据这一规律,请你计算乙在4 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三、实验探究题
21.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120.0 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 cm)、停表、木块。
(1)本实验原理是________,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________。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2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_________测量时间,以__________测量时间的误差。(填“减小”或“增大”)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23.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把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如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__________(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__________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__________来比较下落的快慢。
(3)实验中发现时间较难测量,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在图乙中选择纸锥__________(选填“A”或“B”)进行实验较好。
(4)小芳又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重量有关,并打算继续用乙图中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小明认为这样做不科学,你认为不科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6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复习练习题</a>,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一课一练,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 1.4 测量平均速度(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 1.4 测量平均速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14测量平均速度原卷版docx、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14测量平均速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