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后面的答题卡中。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蛋白、氨基酸、过氧化氢酶2.下列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A.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 B.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C.乙酰胆碱扩散至突触后膜 D.葡萄糖分解生成丙酮酸3.同学甲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同学乙患有小儿麻痹症,该病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引起的,下列关于两位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甲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C.乙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D.乙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4.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b、a点B.图甲中③(神经中枢)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C.图乙中⑦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D.图乙突触后膜的兴奋传导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5.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是研究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功能的重要方法,可用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减)病变部位的定位诊断。该方法是将TRH静脉推注,测定推注前后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减患者具有怕热、多汗、食欲旺盛和情绪易激动等症状B.甲状腺病变的甲减患者,试验前血清中TSH水平低于正常值C.下丘脑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降低D.垂体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无明显变化6.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胰岛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7.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将兴奋传入下丘脑产生冷觉,提醒人多穿衣物B.当受到寒冷刺激,相关神经兴奋后促进甲状腺激素释放,使肝等细胞的产热会增多C.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多,散热量大于产热量D.在炎热环境中,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内分泌系统的激素调节无关8.下列关于外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毒素是抗原 B.类毒素是抗原 C.类毒素是疫苗 D.抗毒素是疫苗9.下列关于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B.过敏反应在机体初次接触相应抗原时就会发生C.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中抗体的分布是相同的D.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中抗体的功能是不同的10.图甲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正常人在特定情况下体内某一种抗体浓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c~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②③都是在骨髓中成熟的C.图甲①~⑦中需抗原刺激才能产生的有④⑤⑥⑦D.图乙中时间(d-c)< ( b-a),抗体浓度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②11.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主要侵染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B.艾滋病人患恶性肿瘤的几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给后代D.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子叮咬正常人不会传播艾滋病12.5月13日,由医科院生物所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首批志愿者接种后,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 B.产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的抗体C.形成能识别新型冠状病毒的记忆细胞 D.效应T细胞消灭被疫苗感染的细胞1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器官产生的一类有机物B. 生长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基因组的表达无关C. 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D. 植物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14.下列有关我国农业生产措施或作物生理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用尿液反复浸过的黄泥封裹树枝,促进树枝生根,其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B. 将成熟木瓜与未成熟柿子一起放置,促进柿子成熟。其原理是乙烯促进果实发育C. 玉米即将成熟时,若经过干热后又遇大雨,种子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是高温降解玉米产生的脱落酸,解除了种子休眠,种子吸水萌发D. 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例如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原理是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15.下图表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影响”的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B. 实验结果说明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枝条生根具有两重性C. 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少量的侧芽D. 正式实验时需设置蒸馏水处理组作对照16.图中图甲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某幼小植株横放一段时间后,茎出现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的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胚芽鞘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为cB.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c,侧芽生长素浓度为d,会导致顶端优势现象C.若图乙中②侧生长素浓度对应图甲的e~f之间,①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图甲中的dD.若图乙中④侧生长素浓度对应图甲的d,③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图甲中的b17.缩节胺(DPC)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大豆节间生长、矮化株高并塑造良好株型,测定不同浓度缩节胺(单位:mg/kg)对大豆叶片中赤霉素(GA3)的含量(单位:μg/g)的影响,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PC调控植株矮化的最适宜浓度为62.5mg/kgB.缩节胺对赤霉素合成量的影响具有两重性C.缩节胺可以促进与赤霉素合成有关的基因表达D.赤霉素和缩节胺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幼根和幼芽18.下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IAA)对某植物幼苗茎切段长度及其中乙烯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据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对茎切段伸长的影响体现出两重性的特点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茎切段中乙烯的生成C.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茎切段长度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D.乙烯含量的增高可能抑制了生长素促进茎切段伸长19.下列叙述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A.某地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为1.07:1B.近年来,某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薇甘菊的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20.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植株上跳楠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记重捕法B.使用样方法调查,样方面积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C.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个体的迁入、迁出和出生、死亡会影响结果D.如果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差距大的样方内数值不可舍弃21.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会随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改变而改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相同C.一个地域的环境容纳量由其有效资源决定D.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即不再改变22.种群是生物进化与繁衍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时若网孔过大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B.对于活动能力强的昆虫需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C.适当增加培养液中酵母菌初始种群数量会使酵母菌种群的K值增大D.在理想条件下,某种生物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则该种群增长率为λ-123.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是(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24.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同时也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B.病原体等寄生生物抑制种群增长的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C.食物不足导致种内斗争加剧属于内部生物因素D.捕食和种间竞争会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25.在某自然保护区中,a物种与b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B.a物种种群数量受b物种种群影响,但b物种种群数量不受a物种种群的影响C.a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因素的影响D.a物种和b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 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大题,共50分。26.(12分)某些研究发现,适宜时间的禁食能引起免疫系统重建。禁食2~4天会迫使身体进入“生存模式”。首先耗尽体内储存的糖分,约4天之后消耗脂肪;更换掉不需要的尤其是受损的免疫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重建整个免疫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禁食初期,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它的主要作用是 ,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禁食中后期,该激素主要通过作用于 细胞使血糖持续得到补充。(2)若禁食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血糖浓度过低而昏厥,此时应立即为病人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血浆的等渗溶液)。随着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将逐渐 (升高或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也将逐渐 (增多或减少),尿量增加,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3)在新免疫系统构建的过程中, 快速增殖分化,形成各种免疫细胞,从而使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系统通过它的 功能实现它在稳态中的作用。27.(12分)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较少,生产实践常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某学校高二某班学习小组探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扦插枝条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 、 。(2)由图1的结果 (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3)由图1是否能说明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4)图2为激素类似物甲在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作用。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28.(14分)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 ,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若 ,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 种。29.(12分)图甲是草原中鼠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种入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 (“b”、“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 。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而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 ( “变大”、“变小”或“不变”)。(3)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 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图丙是b时刻用血球计数板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 个。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菌相比 (“偏大”、“偏小”或“相同”)。(4)图乙中de段酵母菌数目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包括 。 临川二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 号12345678910111213答 案CCCCDBBDACBDA题 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 案BDBBACACDCBB 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大题,共50分。26.(12分,每空2分)(1)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脂肪(2)降低 减少(3)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 防卫、监控和清除27.(12分,每空2分)(1)促进生根 抑制生根(2)不能(3)不能(4) ①抑制 ②X>Y,X>Z,但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28.(14分,每空2分) (1)有角:无角=3:1 有角:无角=1:3(2)白毛个体中雄性:雌性=1:1 白毛个体全为雄性(3)3 5 729.(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种群密度(1分)(2)b(1分) ef(1分) 变大(1分)(3)抽样检测 1.2×1010 偏大(4)代谢废物大量积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暨临川一中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各项肯定不是同源染色体的是,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