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一课 变幻的自然万象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一课 变幻的自然万象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然的再现,西方的自然观,理想的自然,影响自然 的光与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师展示南北方不同地域的一些风景照片,指出: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艺术家们也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了“自然”的主题。
二、自然的再现:
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作品《溪山行旅图》以及《潇湘图》,请同学们分辨哪一幅表现的是北方山水,哪一幅表现的是江南山水?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别?请同学们思考并且回答。
教师总结:中国艺术家们在长期的观察与表现自然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域的自然形貌总结出了不同的表现方法,这些表现方法很好地概括出了各个地域的特征。 请同学们阅读并且分析教材的第90~91页,看一看中外艺术家们是如何表现自然的。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提出如下问题。
①中国的画家是如何表现自然的?(北方地区、江南地区、东北地区)
②古代巴比伦的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自然的?
③克利特岛上的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自然的?
④中国画家在表现自然景色的时候,有什么独特之处?
溪山行旅图 (宋代)范宽
画面中有哪些对比
小结:大小对比、虚实对比、疏密对比、动静对比、化情思入景。意境是通过有形的景物组合,创造出一种可给人以联想和思索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着画家丰富的思想情感,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实的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理空间,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我们回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这里体现出作品的价值。
《潇湘图》是董源的代表性作品,它充分反映了董源在山水画创作上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全画描摹出江南山水的秀润空灵与谈远清深。根据图中人物的活动,画面可分为左右两部分。右半部主要描绘游船的活动,水面上,一只小船正缓缓向岸边靠拢,船中一个貌似高官的人端坐于伞盖之下,身边另有陪侍数人。岸上一行五人似在迎着小船,稍远处几个女子正遥遥观望。左半部所表现的是捕鱼景象,坡岸上几个渔人正撒网捕鱼,另有几个已下到水里,似在水下安网。在这两组人物之外,水面上还有几只小艇,错落点缀于清波之间,自在往还。作者以独具特色的披麻皴和雨点皴来绘写坡丘与山容,效果奇佳。尤其是雨点皴的运用,将江南山水的神韵彻底表现了出来。疏密浓淡不等的斑驳墨点层层积聚,层层点染,显出江南丘山草树繁茂的态势。而点染中自然留下的空处又传达出山间雾累烟润的境况。整个画面视域开阔,构图层次井然,活跃于其间的人物更是将作品意境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人格化的自然
导入:由于特有的文化背景,中国的艺术家在描绘自然物象时,还有意将景物人格化,使得其笔下的景象一方面有自然的面貌,另一方面似乎又在同观众述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静听松风图》:《禽兔图》
三、西方的自然观
1、阅读教材第92页,请学生简要叙述西方风景画发展的历史,了解西方风景画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独立的。
2、讨论:你最喜欢教材列举的三幅风景画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3、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活动建议一”。
比较《庐山高图》 《风景》的异同点?
师:中西方绘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工具材料的不同和受政治、宗教、哲学以及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使传统的中国画和传统的西洋画有各自特点,形成两大体系。其主要区别如下:
A.主要造型手段的区别
中国画以线描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扬弃对象的光影明暗,注重形象的神韵。西方油画以明暗、色彩为主要造型手段,重视形体光影描绘,注重表现立体空间感的真实效果。
中国画用色讲究概括性和装饰性。中国水墨画,以墨色的浓淡变化,描绘对象的色彩关系。西洋画重视客观对象色彩的精确再现,以色彩的丰富变化为特点。
B.空间处理方法的区别
中国画不是定点写生,而是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观察对象获得的形象特点,有机地组合于一起,着重表现审美感受的真实。中国画往往不画满背景,利用空白造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西方油画是定点写生,按透视法描绘特定视域内的景物,全方位地描绘所见对象的形体、色彩、光线等,以求得真实地再现客观对象。
中西方绘画有如此明显区别,源于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受政治、宗教、哲学的影响,形成各自的理论系统。
中国人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自然有着特别的感情,人们(特别是文人)把亲近自然作为一种舒缓情绪或者提升人格的方法,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中国画家笔下的自然获得了一种生命力。
四、理想的自然:
1、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以及一幅自然风景照片。请同学们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别。
教师总结,指出:园林是一种理想化的人工造景,它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
2、介绍园林相关知识
3.教师展示康斯泰布尔的《威文荷公园》以及苏州拙政园的图片,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3页,比较东西方园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比较内容可以按照下表:
3.教师总结。指出东西方园林的差别,并且结合文徵明的作品《东园图》分析中国的园林与中国的山水画以及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
师:人们建造园林,同时也在绘画中描绘园林。文徵明便描绘了他的朋友徐申的私人园林“东庄”。如果真的园林由于种种限制还不够完美的话,绘画中的园林应该是个理想园林。完美的园林是完美的个人修养的表现,绘画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画中人由于这个高品位的园林而更加值得尊敬,园林也因为画中人的高雅而显得完美。
五、影响自然 的光与影
1.展示作品《后赤壁赋图》、《基督下葬》以及《雾中的国会大厦》这三幅作品,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并且比较这三幅作品是如何表现“光”这一主题的。 教师建议同学们在比较的同时,阅读并且分析教材第94页的内容。
教师总结:并且指出,中国传统绘画不太重视光的表现,而西方绘画比较重视光的表现。提问:西方绘画为什么重视光的表现? 学生结合教材以及自己的感想来回答。
教师总结:指出西方绘画重视光线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①在西方的宗教信仰中,把对光线的表现给神圣化了。
圣特列萨 (意大利)贝尼尼
此件组雕完成于1652年。与他前期那种歌颂性雕刻迥异其趣。特列萨是16世纪时西班牙的一个修女。少年时因患了癫痫,就潜心修炼,侍奉上帝。每当病发时,人就失神落魄,脑际幻觉丛生,此时据她自诉,她能看到种种奇迹。后来她过着隐居生活,空时便把自己每次昏迷中的幻觉记述下来。这份自述流传到17世纪,教会便利用它来宣扬宗教的神秘主义。并把这位修女封为圣徒。此事在民间深有影响。贝尼尼运用他那熟练的大理石雕凿艺术,把特列萨作成在昏迷中祈求爱欲的神姿:她的手脚松垂,身子横卧在云中。她脸色苍白,嘴角微启,两眼轻合,在朦胧状态中似乎梦见了一个小爱神模样的少年天使在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来。这是特列萨在她的笔记中的自述。笔记中还写道:“我感到这枝箭头已刺透了我的心。当他把金箭抽出时,我感到好像在抽我的心那样……这时我感受着一种无限的甜蜜,我很想把这种痛苦永恒地继续下去……”特列萨在雕塑家手下成了一个象征性形象。他刻画出了笔记里所写的那种少女复杂的内心感情。把神秘的病态变为一个在朦胧意识下女性对爱与欲的痴迷状态。巴洛克雕刻的装饰特点是人体动作的复杂曲线和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当这尊组雕被安置在祭坛上时,上部还加了一束镀金的金属条。在灯光的照射下,这些金属条的反光正洒落在雕塑上,增强了雕像的戏剧性效果。《圣特列萨》可以说是贝尼尼艺术的又一里程碑。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标志着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极盛阶段。
②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绘画方法是建立在对自然现象的比较客观的观察与表现上的。而印象派的出现则可以说在西方艺术史上还光线以本来面目。
教学反思:
‘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个主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当然这些作品在与自然产生关联的时候角度并不完全一致。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首先对本课教学的切入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教学要紧紧围绕“艺术中的自然”这一主题来讲述。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把重点放在一两幅作品上,而是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和概括,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艺术家观察自然时的视点,以及他们表现的侧重点主要放在什么地方。
2.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对比了的方法进行分析,比如中国古代生活在南方的画家是如何表现江南的景色的,而生活在北方的画家是如何表现北方的景色的。此外,也可以进行东西方艺术之间的对比,使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二者各自不同的特点。
3.另外,我还找了一些录像资料直观地展开教学,特别是教材中关于“园林”这一主题的一些内容。 引起了学生较的大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建议学生对教材进行较为深入的阅读与研究,但关键是要能使学生对教学材料举一反三。因为教材中针对如何表现自然这一主题,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分门别类地讲述。比如教材所讲到的中国画家根据不同的自然地貌特征在山水画领域发明出了不同的皴法与处理形象及用色的方法就是较有普遍意义的事例。而将景致人格化、拟人化的处理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也是比较典型的。这是因为中国人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自然有着特别的感情,人们(特别是文人)把亲近自然作为一种舒缓情绪或者提升人格的方法,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中国画家笔下的自然获得了一种生命力。
此外,园林这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也是人们亲近自然的一种重要方法。围绕园林这一主题要让学生了解:园林是一种理想化的自然之景;中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并不相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这实际上与东西方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趣味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画家在绘画中表现的园林实际上就是一种理想与人格的体现。还有对光线的认识和表现也是艺术表现自然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中国的绘画不太重视对光线的表现,而西方艺术在对待光线的问题上,最早是从一种宗教的角度来认识,把“光”给神圣化了。而印象派的出现则可以说在西方艺术史上还光线以本来面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七课 时代的脉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故事激趣,小组合作欣赏作品,初步感知,学教结合分析,自主学习课堂检测,举一反三,思考体验,拓展提高,课堂小结,展示升华,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第三单元 灿烂的美术世界美术与自然、环境第一课 变幻的自然万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单元 灿烂的美术世界美术与自我、社会第三课 托物寄情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