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热点专题16 “东数西算”工程(教师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131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热点专题16 “东数西算”工程(教师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131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热点专题16 “东数西算”工程(教师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131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热点专题16 “东数西算”工程(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热点专题16 “东数西算”工程(教师版),共7页。
热点16 “东数西算”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中,“数”指的是数据(大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计算能力。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对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表示,简单来说,“东数西算”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新基建),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为什么要“东数西算”?余少华指出,“东数西算”是中国的一个重大战略布局,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经济活动产生大量数据,需要巨大的算力支持。但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一般都缺电、缺水,人工费用相对较高。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余少华指出,数据中心耗能较高、消耗的水资源较多,但是东部地区能源、水资源、土地等资源提供的压力不断加大,发展数据中心受限,而西部地区电力等能源资源丰富,电价便宜;水资源相对丰富、空间资源广阔,可以满足东部地区算力的大量需求,因此,“东部”和“西部”的互补性极强。“东数西算”也应运而生,有助于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东数西算”有什么意义?在余少华看来,“东数西算”在解决诸多问题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第一,能源和水资源问题。西部所拥有的能源和水资源按经济发展需求量计算相对较多(数据中心的散热需要大量的水),价格便宜,东部能源紧张,电力成本高。加上东部地区因人口稠密一般都缺水,在西部建立数据中心,可以节省很多能源的不必要的传输,降低成本。第二,“东数西算”可以拉动西部数字经济发展。中国一直希望东部带动西部经济发展,但是靠传统的方式比较难,而数字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核心点,“东数西算”能有效带动西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有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平衡与协调发展。第三,“东数西算”有助于减碳,实现绿色发展。中国已经提出了“双碳”目标,现在东部碳排放远远大于西部(即使同一个省份,一般也是如此),已经快趋近于饱和或超标,能耗指标紧张,而西部地区火电、水电、风电等能源相对丰富,因此,西部地区承接数据中心,就近消纳西部能源和水资源,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促进节能减排。 “东数西算”怎么建?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通过在全国布局8个算力枢纽,引导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向枢纽内集聚,形成数据中心集群。围绕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别是张家口集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芜湖集群、韶关集群、天府集群、重庆集群、贵安集群、和林格尔集群、庆阳集群、中卫集群。国家发改委指出,一方面,加快推动数据中心向西大规模布局,特别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转移,由西部数据中心承接。另一方面,受限于网络长距离传输造成的时延,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西部数据中心并不能满足所有算力需求。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余少华提醒,“东数西算”要避免一哄而上,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投资。一方面要克服技术问题,确保不同主体在技术层面对接更精准、顺畅;一方面,要在指标、标准和规范方面做更多工作,确保高标准、严要求。“东数西算”是一个大战略,也是一个长期战略,要开好局,起好步,不能太急。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发展,数据爆炸式增长和计算模型日趋复杂,人们对算力的需求呈高速增长态势,西部也需要有充足的技术人才储备。同时要做好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制定工作。社会各个层面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给予更多时间和耐心。据悉,为坚决避免数据中心盲目发展,在当前起步阶段,8个算力枢纽内规划设立了10个数据中心集群,划定了物理边界,并明确了绿色节能、上架率等发展目标。比如,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以上,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有显著提升。 “东数西算”带来哪些利好?消息公布后,股民率先享受到了“东数西算”工程的红利,相关概念股纷纷涨停。余少华认为,“东数西算”会带来重大利好,因为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相关产业链的企业都会从中受益,给计算机、通信、光电器件、基础软件等企业带来更多机会,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就业。另外,数据中心投资规模大,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每年将新增4000亿元以上相关投资。余少华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通过数字经济的带动,克服能源、碳排放、水资源的短板,来拉动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跟踪训练】一、单选题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数据存储、计算、传输和应用的需求大幅提升。为此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即将东部地区所产生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去进行存储和计算。下图为我国建设的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它的建设和运营对于土地供应、气候和地质条件、能源保障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占据单一省级行政区的枢纽节点所在地区( )A.地势开阔、平坦 B.气候温暖、湿润 C.土地荒漠化严重 D.可再生能源丰富2.“东数西算”工程( )A.将加快京津冀地区的能源开发 B.减少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压力C.能进一步发挥长江的运输功能 D.以数据为纽带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答案】1.D 2.D【解析】1.阅读图文材料,显示占据单一省级行政区的枢纽节点的有贵州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中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之上,地表崎岖不平,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土地,导致土地石漠化严重,故AC不选;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距离海洋较远,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故B不选;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三省晴天多,阴天少,太阳能资源丰富,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较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因太阳能和水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答案选择D。2.阅读材料可知,“东数西算”工程是将东部地区所产生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去进行存储和计算。不是对东部地区的能源进行开发,且京津冀地区能源不丰富,故A不选;该工程主要是针对数据储存和计算,并不能减少区域的人口压力,故B不选;数据只需要传输,不需要交通运输方式去运输,故C不选;“东数西算”工程针对数据进行计算,合理调配区域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的发展,故D正确。答案选择D。2020年9月26日,国家“东数西算”产业联盟在甘肃省兰州市成立。该产业联盟将搭建东西部算力供需对接平台,优化我国东中西部算力资源协同发展格局,有助于形成自由流通、按需配置、有效共享的数据要素市场。甘肃将利用自身优势建设西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集群和人工智能数据治理基地。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相对于上海、深圳等东部地区,甘肃省在承接“东数西算”中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人才众多 B.技术先进 C.能源丰富 D.设施齐全4.近期,阿里云和腾讯都将投入千亿以上的资金用于数据中心建设。下列地区不易建立数据中心的是( )A.内蒙古 B.福建 C.山西 D.四川5.为适应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以下关于全球数据中心布局的发展趋势,叙述正确的是( )①向绿色、环保能源产地集中 ②向高纬地区集中③向大城市集中 ④向科技发达的地区集中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答案】3.C 4.B 5.C【解析】3.根据材料"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可知,"东数西算"要求承接地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相对于上海深圳,甘肃省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资源丰富, C正确。人才、技术、设施都是东部地区的优势,ABD错误,故选C。4.阿里云和腾讯投资数据中心建设需要寻找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福建能源资源缺乏,且福建位于沿海,考虑国防需要,不适合建大数据中心,B正确。内蒙古、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四川煤炭、水能丰富,适宜建数据中心,ACD错误 ,故选B。5.根据题干"适应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可知,全球数据中心的布局应考虑向绿色、环保能源产地集中,①正确。高纬地区气温低,利于散热,节省运营成本,②正确。大城市人口众多、地价高,不适合布局数据中心,③错误。科技发达地区一般地价较高,不适合布局数据中心,④错误。C正确 , ABD错误,故选C。2022年2月17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下图为我国启动建设的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算力的优势条件是( )A.气候条件优越 B.能源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 D.基础设施完善7.“东数西算”工程对使用算力企业的影响是( )A.降低电力成本 B.提高网络效率 C.提升算力服务水平 D.降低算力成本【答案】6.B 7.D【解析】6.相较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气候干燥,自然环境恶劣,A选项错误。高耗能是大数据中心的显著特点一,一座大数据中心由数万台服务器组成,一般都是由电力提供动力,并且大量的服务器运转时温度升高需要散热、降温,也是由空调来完成冷却功能,因此,西部地区相对丰富的能源是承接东部地区算力转移的优势条件,B选项正确。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工业较发达,人才优势明显,科技较为发达,且发展历史久,基础设施更完善,C、D选项错误。故选B。7.对于提供算力的企业来说,“东数西算”工程能够加快实现云网协同, 提高网络效率,也能提升算力服务的品质,降低网络、电力等成本,这是对于提供算力的企业来说,而不是使用算力的企业,A、B、C选项错误。对于使用算力的企业来说,该工程将降低使用算力企业的云用数据成本和算力成本,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D选项正确。故选D。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形成经济技术梯度落差。产业梯度系数用以表征某类产业在区域中的产业梯度层次和竞争优势,系数越高,区域中的梯度层次越高,竞争优势越明显。表为不同年份京津算分省钢铁产业梯度系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年份北京天津河北20050.3990.6871.58020100.2061.1761.27420160.0391.5371.2078.2005-2016,北京市钢铁产业( )A.产业链不断完善 B.产值不断提高 C.协作条件更好 D.企业不断迁离9.京津冀分省钢铁产业梯度系数变化表明区域( )A.产业结构优化 B.产业整体衰退 C.人口外迁加速 D.生态环境恶化10.推测2005-2016年天津钢铁产业梯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本地( )A.劳动力素质高 B.地租水平较低 C.环境质量较高 D.制造产业集聚【答案】8.D 9.A 10.D【解析】8.系数越高,区域中的梯度层次越高,竞争优势越明显,读表可知,自2005~2016年,北京系数下降,钢铁产业竞争优势下降,表明企业不断迁离,D正确。产业链不断完善,产值不断提高,协作条件更好,则竞争优势更明显,系数应该变大,ABC错。故选D。9.结合上题分析,北京钢铁产业企业不断迁移,为其他更高端产业腾出了发展空间,而天津系数增大,钢铁产业竞争优势增强。作为传统钢铁产业优势明显的河北省,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而河北省系数呈减小趋势,表明其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和优化,钢铁产业比重有一定程度的减小,有利于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整体而言,区域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变好,人口迁入更为明显,BCD错,A正确,故选A。10.2005~2016年,天津系数增大,钢铁产业梯度层次变高,竞争优势更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高端制造业产业集聚,导致钢铁产业竞争优势明显,D正确。这种产业梯度的变化直接反映的是钢铁产业竞争优势变大,但并不能直接反映其劳动力素质高或环境质量高,排除AC。天津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地租水平不会较低,B错。故选D。二、综合题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数据中心的运行需散热,耗能较高,被称为“不冒烟的钢厂”,普遍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但受制于土地、能源、环保等因素东部大数据中心布局日趋饱和。2020年9月,我国正式提出“碳中和”战略,争取2060年前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此背景下,我国将实施东数西算战略,即充分发挥西部的气候、新能源等优势,在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规划建设国家级大数据中心集群,避免分散建设形成数据孤岛”,将东部数据转移到西部计算。(1)分析中国大数据中心多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原因。(2)说明西部大数据中心集群发展的益处。(3)分析在“碳中和”大背景下,中国实施“东数西算”战略的生态意义。【答案】(1)接近用户,数据计算量大,市场广阔;通信网络和市政等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有人才优势,技术发达;经济发达,资金充足。(2)可共用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降低建设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提升运算能力;可形成规模效益,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知名度。(3)西部气候温凉,可利用优势气候条件,降低能耗;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解析】本大题以中国大数据中心为材料,涉及大数据中心的布局、集群发展的好处、东数西算的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1)中国大数据中心多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原因主要从市场、基础设施、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数据计算量大,用户多,市场广阔;经济发达,通信网络和市政等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教育发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多,人才优势突出,技术发达;经济发达,投入资金充足。(2)西部大数据中心集群发展的益处可从工业集聚效益的角度如共用基础设施、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发挥规模效益等分析;西部大数据中心集群发展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效益;有利于各数据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流,加强互联,提升运算能力;集群发展可形成规模效益,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知名度,有利于扩大市场。(3)大数据中心的运行需散热,耗能较高,在“碳中和”大背景下,中国实施“东数西算”可利用西部相对温凉的优势气候条件,降低能耗,从而减少碳排放;西部可再生能源如水能、太阳能丰富,清洁能源的供应有利于降低碳排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篇常考热点增分专练热点01东数西算工程(附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东数西算”工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秘籍18 东数西算-备战高考地理抢分秘籍(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秘籍18东数西算-备战高考地理抢分秘籍解析版docx、秘籍18东数西算-备战高考地理抢分秘籍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秘籍18 东数西算-备战高考地理抢分秘籍(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秘籍18东数西算-备战高考地理抢分秘籍解析版docx、秘籍18东数西算-备战高考地理抢分秘籍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