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植物根的生长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描述植物根的生长与根尖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使用放大镜观察根尖,培养相应的观察能力。
2.测量比较根的生长,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大胆实践的精神。
2.形成关心植被,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1.描述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的特点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根的生长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并配合演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及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用具:
1.与植物根的生长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2.植物根的生长的多媒体演示课件。
3.相关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树大根深”,“根深”才能“叶茂”。图片上是一颗苹果树,大家看看它的树冠是不是比地下的根还要大,实际上,据统计,苹果树的枝条不过才几十枝,而把它的根挖出来数数分支达到50000多条,是树枝的一千多倍,植物之所以能稳扎在土壤里,原来是由这么多“手”在抓着地面,植物靠根深埋与地下,才会根深叶茂。可见,植物的生长与根有密切的关系。前一节学习了种子萌发首先是长出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根有哪些功能,根的结构是怎样的,根又是如何生长的?
(二)学习新课
任务一:根的作用:
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各种各样的植物,无论是一颗小白菜还是一棵生长几千年的松树,它们都靠根深扎在地下,但是植物的根的作用表现是多方面的,请同学们根据图片上的提示,联系实际生活,小组讨论,说出你见过哪些植物,它的根有什么作用。(出示玉米、萝卜及其他植物的根,想一想,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同学们纷纷结合实际回答问题。
总结根的作用:尽管各种植物的根通常会因为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但是一般都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
生物的功能与它的结构是相适应的,植物的根的结构是怎样的呢?那为了探索植物根的结构,老师和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小实验。
任务二:根尖的结构
实验过程介绍:在合适的条件下培养一株洋葱,一部分去掉根尖端,另一部分保留有根尖,但是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培养一天后,看根是怎样变化的?(去除根尖端的根不再伸长,而保留有根尖根继续伸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根尖对植物根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什么去掉根尖以后就不再生长了?是不是根尖上有些什么特殊的结构呢?
以箩卜为例,引出根尖的概念: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它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
用镊子夹起发芽的绿豆和萝卜,放到纸上吸去水,肉眼仔细观察幼根,发现根的顶端往上有一段有白色绒毛状的结构,这就是根尖。
活动一: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结构:
对照课本插图,利用放大镜尝试将根尖分区,一共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根尖顶端略带一点黄色的帽状体是根冠,再上部稍稍发暗的是分生区。分生区的上部,白色光滑的部分是伸长区。幼根上距离顶端一段距离的地方,长着密密的根毛,多得数不清,这就是成熟区。
每一部分结构的细胞大小形态一样吗?如果我们想要了解细胞大小形态和排列用什么工具呢?对,显微镜。
活动二: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结构
阅读课本P68,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的纵切玻片标本。小组讨论填写“根尖的结构比较”图表,总结出根尖的基本结构特征。
| 根 冠 | 分生区 | 伸长区 | 成熟区 |
细胞大小 |
|
|
|
|
细胞形状 |
|
|
|
|
找各个小组同学回答根尖各个部分细胞大小形态和分布特征。引导大家说出根尖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完成小结。
老师总结这几部分之间的生长发育关系,它们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 根冠不断往地下深入,细胞会受到损伤,死亡,细胞的数量会一直减少吗?伸长区的细胞会逐渐分化成成熟区的细胞,细胞数目也将减少,但是会一直减少吗?不会。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增生的作用,分生区经过细胞分裂 生长逐渐分化成根冠和伸长区的细胞,所以根的生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考考大家掌握的情况,用不同形态的细胞的卡纸贴在黑板上对应的区域位置上。
任务三:根的生长
洋葱的实验说明根尖与根的长长有关,根的分支生长的速度是很快的,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根尖的什么部位与此有关呢?我们来一起实验探究:根的哪个部位生长最快。
复习[探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 根尖的什么部位生长的最快?
二、作出假设: 根尖的伸长区生长的最快。
三、制定计划: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设计,全班交流后确定实验方案,并进行操作
取一株幼根长约2cm的红豆幼苗,给幼根根尖的各部分做标记,测量它们的原始长度,24h后再次测量各部分的长度作比较。得出 的净增长度就是根尖各个部分的变化量。
四、实施计划(带着问题观看《根的生长》的视频)
学生开始动手做这个实验。老师指导。
让学生看老师提前做好的实验的图片,得出实验结论。
五、得出结论。
根尖生长记录表
| 根冠 | 分生区 | 伸长区 | 成熟区 |
实验前长度 |
|
|
|
|
24h后长度 |
|
|
|
|
净增加长度 |
|
|
|
|
。
从实验可知,根的生长是首先需要根尖的细胞数目增多,这是用于根尖的分生区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这是根生长的主要部位,另一方面,是因为伸长区的细胞能够迅速伸长,致使根尖的长度不断增加,这可以使根向四周和土壤深处扩展,加强了根对植物 的固定作用,同时也扩大 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范围。
[归纳]:根生长的原因: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另一方面依靠伸长区细胞的生长,体积增大。
进一步思考:我们身边的植物的根都是向哪儿生长的?生长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特性?
任务四:根的特性:
图片展示,不论植物怎么摆放,最终根都是向地生长的,植物的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这对于植物的生长 有什么意义呢?对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非常有利。
(三)巩固与练习:
1根的哪个部位吸水能力最好,为什么?
2为什么移栽幼苗时一般要带一个土坨? (对根充满敬意,保护好植物也是保护我们的环境。带动大家保护植物的情感)
四 课堂小结
同学总结归纳本节课自己通过观察探究活动的收获,学到的知识。特别要指导学生总结出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五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植物根的生长
一 、根的作用
二、根尖的结构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三、 根的生长
1.分生区细胞的分裂
2.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四、根生长的特性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程内容相对简单,结合实际生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一步步探索能逐渐获得知识,达到教学目的。所以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探索。但是因为天气炎热,部分幼根的水蒸发太快,使根有点萎蔫。给部分学生的观察带来不便。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植物根的生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植物根的生长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根的作用,根尖的结构,根的生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植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植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第二节 植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二节 植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根尖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