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沪科版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温度计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
教学难点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烧杯三只,温度计,体温计,冰水,自来水,开水。
板书课题:12.1 温度与温度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让学生回现冬天喝夏天的感觉。
接着,引导学生针对夏天和冬天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师: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温度。(多媒体显示)
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自来水和足够热的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
A.把左手放入冰水中,再放到温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B.把右手放入足够热的水中,再放到温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为什么同一杯温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内有两种差异很大的冷热感觉呢?
生:看来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凭自身的经验和感觉去判断事物,然而这种经验和感觉今天遭遇到了挑战,怎么办?用科学武装自己,勇敢地迎接挑战!
1二、层层递进,学习新知
1、展示温度计
师:对于温度计,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为了使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它,请同学们看多媒体: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可以用酒精、煤油还有用水银的。
(多媒体显示)
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师:各种不同的温度计各有各的妙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常见的玻璃液体温度计,它们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分别有:装液体的液泡、细内管、刻有示数的玻璃柱,根据液泡中的不同液体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2、阅读讨论,了解单位
A.字母“℃”的意思:表示摄氏温度(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
B.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关于“一个大气压”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的了解的)。
C.10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
D.1摄氏度: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
3、尝试探索,学会使用
师:观察实验桌上的两支温度计,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A:一支测普通的温度,一支是测体温的。
生B:上面标的数字范围不同。
生C:每一小格表示的温度也不同。
生D:体温计的下面是弯的。
生E:体温计的玻璃柱不是圆的。
生F:体温计的玻璃柱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
……
师:非常的棒哦!同学们都作了细致的观察。这里包含着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测量时必须遵守的两个要求──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A.量程──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量程为:-10℃~110℃。
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B.分度值──最小一格代表的值。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由学生观察后回答完成)
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本“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正确方法”
A.朗读使用方法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归纳小结,巩固知识
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你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呢?或者说你有什么感想呢?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好吗?
生:……(此处学生可能会有各种说法,引导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作归纳)
结束语:同学们,了解了温度,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我们将踏上探究“物态变化”的征程,大自然的景色美不胜收,期待着同学们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12.1温度与温度计
温度:(t)单位:摄氏度℃
测量仪器:温度计
1.观察
2.原理
3.使用
体温计 不同点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最基本电路,电路各种情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沪科版第一节 磁是什么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第一节 磁是什么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磁性,磁体,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化,磁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