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八课 探问生命敬畏生命教案
展开附:2016年3月5日,一张“淮安洪泽医生跪着手术”的照片感动无数网友,称这是“最美姿势”。他是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的脑外科医生赵光元。3月3日急诊来了位脑溢血患者,急需手术。为了便于彻底清除患者脑部的血肿,医生要选择合适的姿势。而赵光元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手术时间长了,只能选择跪在地上为患者手术。4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赵光元跪了近两个小时。手术后,他谦虚地说:“姿势怎样并不重要,把病治好最重要。”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八课 《探问生命》——敬畏生命
单元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初一年级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宝贵,珍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的第二框题,在第一框题《生命可以永恒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坚强和脆弱,感悟生命的宝贵,以生命平等的视角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以“生命至上—敬畏生命—休戚与共”为主线,通过学生体验生命的坚强和脆弱,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并能推己及人,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友善待人。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踏上一段新的旅途,从未思考过生命的问题:既未曾留心体验过生命的美好,也未曾思考过因困难就放弃生命的遗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脆弱和坚强,体会生命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宝贵。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平等的视角来认识周围的亲人和同学,推己及人,能以善待生命的心态来处理生命问题,关爱他人。生命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如何以平等的视角来善待周围的人?这些是本课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教学重点】生命至上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案例讨论
【教学资源】保定蠡县救落井儿童的新闻,航天员余旭的新闻
3.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四中清明节祭祖活动》引出课题,
1.说说图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同学们已经谈到了我们对于祖先的怀念,对于烈士的缅怀,都是我们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追忆逝去的生命。那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生命,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主题。
学生分享自己经验及对图片的理解。
通过清明祭祖以及向烈士献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讲授新课
第一目
体味生命
一、生命至上
1.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出示四副图片,分别是:永不放弃的生命、努力守护的生命、转瞬即逝的生命、沉痛哀悼的生命。
提问:1.生命有什么特点?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结论: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时: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是,为守护生命而拼搏时:生命是坚强的、有力的;
当人们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生命是宝贵的
出示新闻材料《失联客机营救》
2014年,为找寻失联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共有26个国家提供了包括飞机、船只、潜艇、卫星在内,花费高达数亿美元的国际协助。基于各项搜寻设备每小时的运行成本,美国五角星大楼国防专家提供的分析数据显示,在客机失联后第一个月的搜寻中,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越南等国在印度洋和中国南海海域部署的军舰、飞机等项目上投入了约4400万美元。打捞专家表示实际花费可能是官方公布数字的3—4倍。提问: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值吗?为什么?
结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珍爱他人生命
出示图片
思考:有人说,不顾自己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生命的表现,你怎么理解?
结论: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应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学生看视频,看图片并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并进行分析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图片并回答问题
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从而认识生命的特点。
通过真实的新闻,以及具体的数据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生命是最宝贵的。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讨论,自主得出结论,理解生命是平等的,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关爱其他人的生命。
讲授新课
第二目
学会学习
二、休戚与共
1.珍爱他人生命
出示图片:“最美姿势”赵光元医生的照片
2016年3月5日,一张“淮安洪泽县赵光元医生跪着手术”的照片感动无数网友,称这是“最美姿势”。他是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的脑外科医生赵光元。3月3日急诊来了位脑溢血患者,急需手术。为了便于彻底清除患者脑部的血肿,医生要选择合适的姿势。而赵光元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手术时间长了,只能选择跪在地上为患者手术。4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赵光元跪了近两个小时。手术后,他谦虚地说:“姿势怎样并不重要,把病治好最重要。”
小组讨论:
为什么赵医生做手术的姿势被称为“最美姿势”?
2.亲身感受:送水工人送水的艰辛。
结论: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学会对待生命
出示四种情景
提问:1.上述四个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学生活动:身边人身边事
同学说:尊敬老师,友善对待同学。
同学说:在家关心父母,主动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结论: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内心选择
出示一组图片
思考:人们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行为?
结论: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
结合问题进行讨论,回答
学生观看图片并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阅读材料,以及通过对图片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通过真实的新闻,引导学生分析,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这才是敬畏生命。
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寻找共同点,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我们应该善待每个人。
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举例说明,强化对于生命的理解
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敬畏和善意是发自内心的。
课堂小结
同学们,生命是一切之本,万物之源,所以生命是宝贵的,同时,生命也是易碎品,是很脆弱的。在一个文明社会里,每个人都应树立“敬畏生命”意识。一切生命得到尊重和爱护,才是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偶然得到了生命存在的全部意义。
总结本课所学,进行情感提升。
板书
课后拓展空间
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也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提问:心存敬畏,会让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有何不同? 请和同学分享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辨析
提高自己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八课 探问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八课 探问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共1页。
2020-2021学年敬畏生命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敬畏生命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休戚与共——善待生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