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浙摄影版(2020)五年级下册第4课 计算机安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浙摄影版(2020)五年级下册第4课 计算机安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并掌握“360安全卫士”工具的使用,学会查杀恶意软件、还原浏览器IE默认主页、清除使用痕迹等操作。
2、掌握检测、修复系统的方法。
3、掌握查杀木马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剖析、讲解、演示与学生操作、体验、交流等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加强个别辅导,缩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恶意软件、恶意插件的讲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随便打开不健康的网站和来历不明的文件或电子邮件。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同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查杀恶意软件、还原浏览器IE默认主页、清除使用痕迹等操作。 2、让学生掌握使用软件检测修复系统。
3、让学生掌握利用软件查杀木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视频
教师播放“熊猫烧香”病毒案告破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2、简要介绍计算机病毒入侵事件
提问:同学们,你平时听说过哪些计算机病毒?有没有遭受过计算机病毒的侵扰?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介绍近年来一些重大计算机病毒入侵事件。
3、简单介绍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传播途径。
4、揭题并板书课题:安全防护用软件。
二、下载和安装安全防护软件
1、安全防护软件
借助课件向学生介绍目前常用的安全防护软件。常见国产安全防护软件有360、瑞星、金山等,在中国常见的外国安全防护软件有卡巴斯基、诺顿、小红伞等。
2、下载和安装防护软件
以“360安全卫士”为例,教师演示。
学生对照教材上的步骤完成软件的下载和安装操作。
三、使用安全防护软件
1、检测并修复计算机
教师介绍什么叫“插件”和“系统漏洞”,以及恶意插件和系统漏洞给计算机带来的危害。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记者采访“熊猫烧香”病毒发明人的视频对话,引出保护计算机其实只要把计算机的漏洞给堵上,就可以有效避免病毒入侵。
让学生自学教材上的相关内容,进行电脑体检,清除恶意插件,修复系统漏洞。
2、查杀木马
教师介绍“木马”的危害以及“木马”与其他计算机病毒的区别。
请一位学生上来,按照教材步骤演示如何查杀木马。
3、安全防护软件的其他主要功能和设置
学生自主探究“360安全卫士”工具栏中还有哪些功能,怎样操作。
小组交流、共享探究成果。
全班交流,学生演示,互评。
4、巩固练习
清理电脑中的垃圾文件;清理电脑在使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指名演示,教师评价。
四、总结拓展
1、教师总结
提高计算机安全,还包括很多方面,要提高防范意识,定时清理计算机。另外,保证计算机安全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希望大家都要做一个网络时代的文明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自学“知识库”
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上的“知识库”,了解压缩软件并进行操作实践。
课件出示选择题,检验自学成果,教师适时补充介绍。
3、自我评价
学生根据本堂课学习情况,完成课后自我评价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活动1 让我们的信息更安全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浙摄影版(2020)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走进计算机世界第4课 计算机安全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集体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浙摄影版(2020)六年级上册第7课 数据安全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数据安全问题,数据安全防范,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