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五课 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五课 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教学设计,共2页。
设计思路:
宗教美术作为中国古代美术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哲学韵味和民族底蕴及独具特色的艺术张力。《美术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本课通过看、听、讲、仪等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在历史中感受宗教美术的发展,在图象中体会它的博大,在聆听中感悟它的精深,在议论中关心它的未来。
教材分析:
教学目的
⑴、通过典型作品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美术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⑵、认识宗教美术在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中都存在可供继承的价值。
(3)、促进学生健康教育
内容结构
美术在宗教里的形式。
佛教及佛教美术在中国的传播。
宗教壁画艺术的艺术成就。
佛教石窟艺术的形象,云冈露天大佛和龙门卢舍那佛的审美变化,即中国化。
我们现代人从中能汲取的艺术营养。
重点和难点
讲情宗教美术是一个综合体,历朝的遗存,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趋向,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宗教美术作品是以现实生活的人为参照,加以理想化,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目的:激发学生兴趣,讨论、联想宗教)
问题:列举古今中外同宗教有关的美术作品?(同学讨论)。
教师再从包罗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的油画、雕塑、建筑、书法、手工业等美术样式。略作介绍。
进入新课
问题:为什么古代文明中很多美术作品都同宗教有关?我国的宗教及其传播?
伴随宗教活动的发展,满足偶像崇拜的要求,宣扬其教义而产生并涉及美术的各个门类。
联想中国的三国二晋南北朝,是佛教发展的根基,而发展的前提是人要相信,那么美术形象是最直观的宣传载体。
(师生互动结合历史,深入浅出)
在众多的美术形象中,最常见的是宗教壁画和宗教石雕。
中国古代宗教壁画艺术——主要指敦煌艺术(以讲授为主)(相对略)
《鹿王本生》、《飞天》的形象让学生体会古代艺术家的大胆用笔用色、构图的独特、形体的灵动及思想的深远。
敦煌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特点与价值,在于他的对象是人为中心,在这方面与希腊相似。但区别是,希腊着重的是“体”,而我国宗教壁画全是平面的克服地心引力的飞动韵律,象征宇宙的节奏。
(一粒沙中窥见一个世界,一朵花中欣赏一个天国)
中国古代宗教石雕艺术——主要指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互动讨论为主)(相对详)
带着问题欣赏、讨论佛教雕塑形象?千年中形象是否发生了变化?
佛(三世轮回)、佛的弟子、菩萨、天王、罗汉——等级制(本身的不平等)
指出中国佛教艺术的”四大名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
有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肩宽体壮,深目高鼻,短粗身材,八字须,火焰纹的背光,佛光上雕飞天及浅、密、贴体的服装。这些特点都显示出一种挺秀、劲健、浑厚、朴实的作风,有犍陀罗造像风格。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佛
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佛像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真可谓是东方的“美女雕塑之维纳斯”。
(石雕总结)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创造性,将一个威严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不容接近的男性外国人形象演变为一个温存亲切、端庄慈祥、睿智情感的女性中国人形象。
⑸(讨论)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宗教美术还能有新的生命力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人教版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讲授新课,名画赏析,课后作业,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第五课 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学部分,质疑部分,点拨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五课 审美自律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流程,填字游戏,教学总结,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