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物理实验专训---- 探究固体的熔化与凝固规律实验(原卷+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实验专训---- 探究固体的熔化与凝固规律实验(原卷+解析),共18页。
专题04 探究固体的熔化与凝固规律实验
1.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 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 ℃.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 放出的热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 (选填“b”“c”或“d”)。
2.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 (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
(3)如图丙中 (选填“A”或“B”)是冰,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
(4)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
3.(2020苏州)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
(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 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 ;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其中蜡烛的图象是图 (①/②);图①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的内能 (变大/变小/不变)。
4.(2020湖北宜昌)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质量相等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从冰的温度-7℃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次温度,直至冰完全熔化,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甲、乙所示。
(1)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所示,此示数是____℃;据图像可以得出冰的熔点是____℃。
(2)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可是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是____ (选填“甲”或“乙”)图。
5.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固体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min;
(2)图中C点物体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图中B点物体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中D点物体的内能;
(4)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____________。(填写一种方案即可)
6. (2020吉林)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图甲中,实验器材的合理安装顺序是_____。(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C.
(3)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
7. (2020辽宁阜新)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⑤装有海波的试管
(2)为了使试管中的海波受热均匀,应选择______的海波进行实验(选填“大颗粒”或“小颗粒”)。
(3)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温度是______℃。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中的__________段(选填“AB”或“BC”)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海波在B点的内能__________C点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由实验可知,当海波的温度处于48℃时,其状态是_______。
A.固态 B.固液共存状态 C.可能固态、液态,也可能固液共存状态
8.(2021四川成都)小刚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他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由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要 热量,温度 。
9.(2021广西贺州)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在标准大气压下,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在第5分钟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冰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 ℃。
(5)甲图装置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
10.(2021齐齐哈尔)图甲是小丽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0℃(不需要估读)。
(2)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丽应按照______ 的顺序进行(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3)她将冰熔化的过程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数据可知,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在时刻的内能______ 时刻的内能;CD段加热时间是AB段加热时间的2倍,则冰的比热容______ 水的比热容(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当试管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 沸腾(选填“能”或“不能”)。
11. (2021湖南张家界)如图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该物质是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乙图知晶体熔化时的特点为继续加热温度______ ,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
(3)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实验完毕后,小组同学将试管中的物质换成了水,然后继续使用相同器材加热,想要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当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之后,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这是因为______ 。
12.(2021内蒙古通辽)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温度为 ℃。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特点是持续吸热, 。
(3)22min时B试管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从12min到第16min,蜂蜡的内能 (填“增加”或“不变”)。
13. (2021四川眉山)在探究冰熔化的实验过程中,假设试管内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1)要对试管中的冰均匀加热,应采用甲、乙两图所示装置中的______图所示装置。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是______。
(3)实验中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①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其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
②图丁中线段和线段倾斜程度不同,原因是该物质在两种物态下______不同。
(4)试管内所有冰熔化完后,继续实验,当烧杯内的水沸腾时试管内的水______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专题04 探究固体的熔化与凝固规律实验
1.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 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 ℃.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 放出的热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 (选填“b”“c”或“d”)。
【答案】(1)46;(2)BC;48;大于;(3)c。
【解析】由图可知,
(1)由图乙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示数为46℃;
(2)如丙图,海波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C段海波处于熔化过程。其熔点为48℃.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用来熔化,故大于放出的热量;
(3)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熔点是不变的,但是b、d表示熔点都变了,所以bd错误,c正确。
2.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 (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
(3)如图丙中 (选填“A”或“B”)是冰,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
(4)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1)从下至上;(2)﹣4; (3)A;4;(4)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
【解析】(1)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位置。又因为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要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横杆的位置,因此按照“由下至上”安装实验装置。
(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读数是﹣4℃。
(3)分析图象A 可知,在0℃时,图线呈水平,此时的温度就是冰的熔点,熔化经历的时间为
6min﹣2min=4min;
(4)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当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均达到沸点后,烧杯中的水可以从酒精灯继续吸热,能够沸腾,但试管中的水可以达到沸点但无法从烧杯的水中继续吸热,因此试管中的水最终不会沸腾。
3.(2020苏州)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
(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 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 ;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其中蜡烛的图象是图 (①/②);图①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的内能 (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1)B;受热均匀;(2)﹣4;(3)②;变大。
【解析】(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的高度,即先固定B;在调节过程中,要点燃酒精灯;水浴法能使物质均匀受热,减缓升温的速度;
(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在0℃以下,示数为﹣4℃;
(3)由图可知,图①中的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不变,为晶体,即为冰;图②中的物质吸热,温度一直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即是蜡烛;
图①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冰吸收热量,内能变大。
4.(2020湖北宜昌)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质量相等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从冰的温度-7℃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次温度,直至冰完全熔化,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甲、乙所示。
(1)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所示,此示数是____℃;据图像可以得出冰的熔点是____℃。
(2)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可是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是____ (选填“甲”或“乙”)图。
【答案】 (1) -13 0 (2)错误 甲
【解析】(1)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所示,温度计示数越往下越大,则说明位于0℃以下,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指示位置在10℃以下第3个小格,此示数是-13℃。
由于冰是晶体,故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据图像可以得出冰的熔点是0℃。
(2)由于环境温度高于冰的熔点,故可观察到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冰块从周围吸热仍然会熔化,故她的看法是错误的。
由甲、乙图可知,乙图中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更多,温度变化速度更大,而小红同学尚未加热,故绘制的图像是甲图。
5.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固体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min;
(2)图中C点物体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图中B点物体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中D点物体的内能;
(4)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____________。(填写一种方案即可)
【答案】 (1)晶体 3 (2)固液共存态 (3)小于 (4)见解析
【解析】(1)由图乙可知,2-5min内,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熔化的时间为
5min-2min=3min
(2)图中C点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BD段的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在D点时的内能。
(4)可以给烧杯上面加一个盖,这样烧杯水面上方气压高,水的沸点高,使试管中的水沸腾。
6. (2020吉林)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图甲中,实验器材的合理安装顺序是_____。(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C.
(3)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
【答案】 (1) 从下至上 (2)3 (3)不变
【解析】(1)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位置。又因为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触碰到杯底和杯壁,所以要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横杆的位置,因此按照从下至上安装实验装置。
(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读数为3℃。
(3)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7. (2020辽宁阜新)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⑤装有海波的试管
(2)为了使试管中的海波受热均匀,应选择______的海波进行实验(选填“大颗粒”或“小颗粒”)。
(3)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温度是______℃。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中的__________段(选填“AB”或“BC”)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海波在B点的内能__________C点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由实验可知,当海波的温度处于48℃时,其状态是_______。
A.固态 B.固液共存状态 C.可能固态、液态,也可能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 (1) ④②③⑤① (2) 小颗粒 (3)42 (4) BC 小于 (5) C
【解析】(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由其外焰高度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将装水的烧杯放到石棉网上,安装装有海波的试管,最后安装温度计,其合理的顺序是:④②③⑤①。
(2)实验中宜选用小颗粒的海波,能使海波均匀受热。
(3)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42℃。
(4)从图丙中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
海波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所以海波在B点的内能小于C点的内能。
(5)海波的熔点是48℃,所以48℃的海波可能是固态(达到熔点尚未熔化),可能是液态(刚刚熔化结束),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熔化过程中),故选C。
8.(2021四川成都)小刚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他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由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要 热量,温度 。
【答案】吸收;保持不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物理实验中读懂图像的能力。图像横轴是时间轴,纵轴是温度轴。随着时间轴往右,可观察到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当随着时间增加冰的温度不变时,则说明冰到达了熔点,在图像时表现为出现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因为酒精灯一直在燃烧,所以实验过程中冰一直在吸热。
解:实验开始时冰的温度在﹣6℃,随着时间增加冰的温度升高。当加热到4分钟后,酒精灯仍然在燃烧,说明冰还在吸收热量。观察4到8分钟间的图像可以发现冰的温度没有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变化,说明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点评】本体考察冰熔化的图像特点与冰熔化的特点。冰属于晶体,所有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
9.(2021广西贺州)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在标准大气压下,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在第5分钟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冰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 ℃。
(5)甲图装置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
【答案】(1)晶体;(2)固液共存;(3)吸收;(4)﹣4;(5)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解析】(1)由图乙可知,该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图线中,有一段与横轴重合的线段,这就表明:在3~8min,该物质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的熔化特点,所以冰是晶体。
(2)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熔化过程,由晶体的熔化特点可知,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晶体熔化过程中需要持续吸热才能继续熔化下去,否则熔化过程将停止。
(4)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以下第四个,所以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
(5)酒精灯的外焰主要集中在烧杯底部中心位置,若不使用石棉网,火焰长时间集中在烧杯中心位置可能导致烧杯爆裂。而使用石棉网,可使烧杯底部均匀受热,这样烧杯就不会出现爆裂的现象,更加安全。
【点评】本题属于考查晶体熔化特点的基础类实验题,难度不大,却是各地中考试题中的常客。
10.(2021齐齐哈尔)图甲是小丽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0℃(不需要估读)。
(2)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丽应按照______ 的顺序进行(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3)她将冰熔化的过程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数据可知,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在时刻的内能______ 时刻的内能;CD段加热时间是AB段加热时间的2倍,则冰的比热容______ 水的比热容(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当试管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 沸腾(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 从下到上 晶体 小于 小于 不能
【解析】(1)观察温度计刻度盘,从下到上示数变小,说明是零下,则从0刻度处向下数为4格,则读数为;
(2)组装实验仪器的原则: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酒精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要先放酒精灯,根据外焰的高度确定石棉网的高度;再放烧杯,确定试管的高度,最后放入温度计,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
(3)由丙图可知,在这段时间内,温度不变,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说明冰是晶体;
表示冰在熔化,熔化过程中,要持续吸热,内能增加,但是温度不变,所以时刻的内能小于时刻的内能;
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所以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
(5)烧杯中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腾的温度,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11. (2021湖南张家界)如图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该物质是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乙图知晶体熔化时的特点为继续加热温度______ ,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
(3)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实验完毕后,小组同学将试管中的物质换成了水,然后继续使用相同器材加热,想要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当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之后,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这是因为______ 。
【答案】晶体 不变 60 固液共存 不能 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
【解析】(1)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2)由题中图乙可知,该物质熔化图像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为。(3)由图乙可知,在第6min时,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图中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虽然继续加热,因试管内外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12.(2021内蒙古通辽)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温度为 ℃。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特点是持续吸热, 。
(3)22min时B试管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从12min到第16min,蜂蜡的内能 (填“增加”或“不变”)。
【答案】(1)﹣4;(2)温度保持不变;(3)不能,不变。
【解析】(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在0℃以下,故示数为﹣4℃;
(2)由图乙知,4min到10min是冰的熔化阶段,此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沸腾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由乙图可知,冰熔化为水后和蜂蜡的温度升高到98℃时温度都不再升高,说明烧杯内的水已沸腾,且沸点为98℃,由图知在22min时,B试管内的水温度达到沸点,但不能从烧杯内的水中继续吸热,故不能沸腾;从第18min到第22min,蜂蜡的温度保持和水的沸点温度98℃相同,故不能从烧杯内的水中吸热,内能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熔化特点以及液体沸腾的特点,难度不大。
13. (2021四川眉山)在探究冰熔化的实验过程中,假设试管内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1)要对试管中的冰均匀加热,应采用甲、乙两图所示装置中的______图所示装置。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是______。
(3)实验中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①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其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
②图丁中线段和线段倾斜程度不同,原因是该物质在两种物态下______不同。
(4)试管内所有冰熔化完后,继续实验,当烧杯内的水沸腾时试管内的水______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答案】 乙 增大 不变 比热容 不会
【解析】(1)甲图中对试管底部直接加热,会造成受热不均,应该采取乙图中的方式,先对烧杯中的水加热,这样试管才受热均匀。
(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液面在0℃以下,每小格代表2℃,因此读数为。
(3)冰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因此内能要增加,但是因为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图丁中线段和线段倾斜程度不同,代表经过相同的时间,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AB段温度上升的更多,原因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冰大,因此温度变化小。
(4)水沸腾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达到沸点,另一个是还能持续吸热。当烧杯内的水沸腾时,代表温度达到沸点且保持不变,这个时候,试管内的水的温度虽然也会达到沸点,但是因为无法继续从外界吸热,所以无法沸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实验专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原卷+解析),共2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实验专训----密度的测量实验(原卷+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明使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 右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实验专训----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原卷+解析),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