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化学真奇妙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254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化学真奇妙 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254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教案及反思
展开《物质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
1. 初步学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方法。
- 体验对各种观察的体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 认识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
讲述“喷雾写字”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一定迫切想知道在张白纸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好吧,这节课就让我们从“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开始,来学习这门生动而又与生活联密切联系的化学课吧!
(一)、物理变化
第一组、 玻璃摔碎
第二组、 白纸撕碎
第三组、 粉笔折断
第四组、 水凝固成冰
第五组、分别对四组同学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点评。
【提问】同学们发现这几个变化过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总结:1. 物理变化
定义: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液、固)的变化
举例:物质三态的变化、形状的变化、溶解、蒸发、灯泡发光
【提问】请同学们举出一些物理变化的例子。
学生回答:木材制成桌椅、酒精挥发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讲解】判断方法:考察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就是物理变化。例如,物质的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等一般都是物理变化。
(二)、化学变化
【演示实验1】镁带的燃烧
实现现象: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并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演示实验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
实验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演示实验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蓝色硫酸铜溶液。
实验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演示实验4】向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
实验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消失,产生大量气体。
【提问】演示镁带的燃烧,让学生比较燃烧前后的镁带有什么不同。
【讲解】像镁带燃烧这样,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注意: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反应时--反应中--反应后的现象,准确记录实验现象。
总结:2、 化学变化
定义: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提问】观察一下这几个变化的共同特点?
判断方法:考察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就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般伴随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讲解】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来,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形状、颜色、状态等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说,化学变化中一定会发生物理变化。这就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三)、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三个注意:
1、反应前的物质(反应物)写在左边;
2、生成的物质(生成物)写在右边;
3、用箭头连接,将反应条件写在箭头的上方
4、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不止一种时,用 “+”连接。
如:镁带燃烧
点燃
镁 +氧气 → 氧化镁
练习写文字表达式
1、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2、铜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
(四)、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
1、实验前观察反应物:颜色、状态、气味等
2、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如有无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实验后观察生成物:如颜色、状态、气味等
反应前的现象 →反应进行时的现象 →反应后的现象
注意分清现象和结论:
现象: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摸等各种感觉形式去感知,是直接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实。
结论:根据现象进行分析,经推理得出。
(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1.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2.二者的联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相互联系的,二者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演示实验】蜡烛的燃烧。
【讲解】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先熔化成液态的石蜡油,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液态的石蜡油被吸到灯芯伤后就开始燃烧,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这是化学变化。所以说化学变化中一定包含着物理变化。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只要学习了物质的变化,知道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懂得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各组学生能大胆实践,通过演示实验来体会学习化学的乐趣,掌握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
六、 课堂检测
1、请举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
2、请思考:有发光、放热的的现象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3、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分别属于那种变化?为什么?
A 玻璃破碎 B 牛奶变酸 C 铜器生锈 D 木柴燃烧
E 葡糖酿酒 F 天然气燃烧 G 冰雪融化 H 燃放爆竹
I 轮胎爆炸 J 山体滑坡 K 海水蒸发 L 光合作用
七、板书设计
1、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3、两类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⑴、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⑵、联系:二者常常同时发生
4、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
反应前的现象 →反应进行时的现象 →反应后的现象
八、布置作业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铁生锈。 (6)石蜡熔化。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蒸气。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3.教材P19~20 习题1.3 1~6题
九、课后反思
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充分体现了在演示实验中进行合作探究,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大胆创新的意识。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精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教案,共3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思考讨论,活动天地,投影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