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西北地区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西北地区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设计,共7页。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塔里木盆地绿洲、城镇和交通线之间的关系,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其中包含了两个教学因子: EQ \\ac(○,1)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EQ \\ac(○,2)西气东输的相关知识。在知识点的联系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是基础的知识,得出塔里木盆地的干旱的地理环境所以才造就了城镇和绿洲交通线之间的分布状况,以及交通线分布运输油气的相关知识点。教材将本节课的内容安排在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之后,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西北地区的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有一个很好的联系和认知。
学情分析
学生的特点是在日常生活中知道一些西北地区的地理现象,但是认识得不够深入,因此我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分析蕴含在生活现象背后的地理知识,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七年级的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偏弱,但是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很高,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因此我在讲课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参与的空间,更多展现学生的风采个性。根据学生的这一个特点,我为了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结合本校“润课堂”的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示、分析讨论、比较归纳来体会地球的自转特点,使学生将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自己操作,利用谷歌地图进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理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或其他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分析该区位置、地形、气候、地貌,并阐述其内在联系,运用地图归纳该区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说出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观察,并利用谷歌地图进行操作,理解该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以及对该区域人文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理解我国在保护自然环境的措施以及重要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运用地图分析塔里木盆地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二)难点:
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和水源绿洲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一)分组
将全班同学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并将小组进行编号;
(二)谷歌地图准备
提前开好谷歌地图网站;
(三)课件制作
收集相关地理信息,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主要环节
内容及目标
教学方法及意图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环节一: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内容:
播放塔里木盆地的相关视频资料。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手机资料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入本节课的知识的讲授当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探索的精神。
教学方法:视频导入法
措施:播放本节课的视频资料。
理论依据:认识的直观原理以及情绪心理学的动力和强化调节理论,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的情景中来,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利用视频播放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环节二:讲授新课观察现象
内容:出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知道本节课要掌握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观察地理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在观察使用地图的时候养成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在交流中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步的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
措施:
第一步:出示任务一,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第二步:出示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第三部:准备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进行讲解。
理论依据:利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说”,让学生在观看教学目标后,能够对老师的出示的图片提出自己的疑惑以及见解。
播放课题和教学目标,以及塔里木盆地地形图
环节三:
小组合作
共同演示
内容:提出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动手操作,并且论述塔里木盆地自然特征干旱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与小组内的成员合作中,能够记录下相关活动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观察法,模拟演示法。
措施:
第一步,小组派遣代表上台进行展示操作,利用开的谷歌地形学生进行指图。
第二步,各同学通过观察和指正,让本节课的目标完成得更加完美。
第三步,老师走到学生中间,观察学生的实践过程。
理论依据:根据合作学习理论得出,合作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的提高以及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运用谷歌地图进行操作,以及要达到的学习任务的要求。
环节四:
小组展示
共同进步
内容:学生上讲台进行展示自己小组的活动结果。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利用角色扮演和模拟该区城镇绿洲和交通线的分布,从而认识到该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真实的体会到自己操作和时间的乐趣,从而培养一种协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以及敢于质疑的精神。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教学法,模拟实验法。
措施:
第一步,一小组上台展示自我介绍,同时进行说明本组把城镇和绿洲分布以及交通线分布的原因绘画出来。
第二步,其他小组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
第三步,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第四步,请另外一小组成员进行PK。
理论依据:依据社会角色理论,有利用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环节五:
小组展学
互动合作
内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并联想出图中很突出的两条交通线,从而引导西气东输工程,同时结合小组合作进行展学。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利用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之间的关系,得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继续合作的过程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的意识,也提高小组力量的凝聚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小组互动来进行展学,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实验体会法、自主探究法。
措施:
第一步,让学生进行观察,得出该区铁路线以及和油气之间分布的关系。
第二步,小组进行PK答疑解惑,小组内进行纠正。
理论依据:合作学习理论的目标关、互动关等,使学生在合作的同时进行互动,提升了小组间的合作意识。
出示产生的油气资源图,以及西气东输地图。
环节六:
小组合作
设计路线
内容:通过让学生转换身份,自己当一回油气的管理者,让他们设计油气的路线图。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我国西气东输工程。
过程与方法:总结和观察的出其油气线路图经过的省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在思考本节课的活动中领悟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与巨大的力量。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措施:
第一步,通过学生讨论得出本次环节的要求。
第二步,布置课后作业。
理论依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后阶段使学生自己对知识有一个深厚的建构过程,使学生学会思考这样的探索性小组学习。
多次的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环节七:
总结归纳
内容:提问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回忆本节课的知识与内容进行总结收获。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独立思考这个环节,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的联系进行一个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在思考本节课的活动中领悟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与巨大的力量。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措施:
第一步,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回忆,绘制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步,布置课后作业。
理论依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后阶段使学生自己对知识有一个深厚的建构过程,使学生学会思考这样的探索性小组学习。
出示课后习题以及当堂检测的内容,同时结合课件出示本节课的收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小结,达标检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