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青岛版1.4 线段的比较与作法教学设计
展开线段的比较与作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熟记一条重要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教授方法使学生能利用直尺、圆规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并会用符号“>”、“<”、“=”表示出来。
3.理解运用数与形的结合以及比较线段大小的两种方法。
4.能说出两个概念: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的中点;能用刻度尺量两点间的距离,画一条线段的中点,并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教学重难点】
1.本节课的重点是两点间的距离这个概念。
2.难点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公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
1.学生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2.精讲点拨,灵活运用,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明14岁了,小亮也14岁了,现在他们谁更高一些呢?从我家到学校有三条路可走,我到底应该选择哪一条呢?我跟同桌一块买的铅笔,现在谁的更长呢?在生活类似的问题很多很多,我们如何比较呢。
出示图片,您能看出哪一条更长吗?
在对此图片的猜测与讨论中开始我们的探究。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1)课本图1—28,是小明、小亮、大刚去学校的路线图,你能看出谁走的路最近吗?
设计意图: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上学放学不同进行导入,利用我们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路线,明白数学为生活服务。
(2)有两只铅笔,你如何比较它们的长短呢?
设计意图:有手头的小玩意,解决数学的大问题。
2.合作交流:
学生小组或同桌为一小组,解决上面的问题。把你们小组的答案与方法写在纸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3.精讲点拨:
通过学生的交流探究,生成下面的知识。
(1)比较两支铅笔的长短?
a.以用尺子去测量两支铅笔,得到读数后就可以比较它们的长短。这叫做 。
b.简单的方法是,将它们移到一起,把一端对齐,便可以直接比较它们的长短了。这就是 。
(2)叠合法
将线段AB移到线段CD的位置,使端点A与端点C重合,线段AB与线段CD叠合。这时端点B有几种可能的位置情况?
情况一:点B在线段CD上(C、D之间) AB CD
情况二:点B与点D重合 AB CD
情况三:点B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 AB CD
(3)你从A跑到B,你如何跑,直线跑?曲线跑?为什么?
因为我们沿 距离最短。
(4)中点
如果点M把线段AB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有 = ,线段AB的 。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
(1)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最短。
(2)两点之间 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3)如果C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AC= =1/2 ,AB=2 =2 ;如果AC=BC,那么点C是线段AB的 。
2.能力提升:
(1)已知线段MN=8厘米,MP=3厘米,再添加一个条件 就可以保证点P在线段MN上。
(2)有一根绳子AB,不用刻度尺度量的方法,如何找出它的中点?试试看。
(四)达标测评:
1.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接两点间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若AB=AC,则点B是AC的中点。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D是线段CB的中点,AB=16厘米,AD=13.5厘米,那么CB的长为
A.2.5厘米 B.3.5厘米 C.5厘米 D.6厘米
A C D B
(3)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点,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A.AB=AD+DB B.CB=AB-AC
C.CD=CB-DB D.AC=CD=DB
A C D B
2.填空题:
(1)已知线段AB=20cm,点M是平面内一点,则AM+BM最小为 ,此时点M的位置在 ,根据是 。
(2)线段AB=4厘米,在线段AB上截取BC=1厘米,则AC= 。
(3)线段的度量用 。
3.解答题:
(1)画一条线段AB,使它的长度等于已知线段a(如图)
a
(2)已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8厘米。BC=5厘米,D是AB的中点,你能求出CD的长吗?请回答。
(五)课堂小结:
1.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最短。
2.两点之间 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 ,用 测量。
3.如果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线段,这个点就是 ,有 = =2 。
青岛版七年级上册2.2 数轴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青岛版七年级上册2.2 数轴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1.4 线段的比较与作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1.4 线段的比较与作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1.4 线段的比较与作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4 线段的比较与作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