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章押“i”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蒹葭》课堂实录
1、整体感知
学生前面学习过《诗经》中其他篇目的吟诵,对吟诵有一定的感觉。于是,让学生先默读、然后根据自己对诗歌的整体理解,尝试吟出自己的调。
H同学跃跃欲试,自己举手起来吟出了第一章的前四句,但是后面就找不到调了。其他同学对前几句也是念念有词,到后面就渐渐沉默了。
在他们琢磨后面到底该如何吟时,我示范吟诵,同时让他们体会声音中传达出的意境。
2、学吟
分章,分句带孩子们练习吟诵。这个环节重点聚焦韵律的感受和模仿,没有释义的环节,有两方面的考虑:首先,对于韵律优美的诗词来说,韵律本身就足够吸引人,会让人有一种想要学会它,而不想被打断的感觉。这就像听到一首动听的歌曲,首先是想要跟着旋律哼唱,沉浸在旋律本身营造的意境中,而不会想立刻就查明白歌词的含义。其次,在反复听、跟唱、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不断揣摩和理解文字的含义(在PPT上,提前打出理解可能有障碍的词的含义),为后面的文本理解打下基础。这个阶段可算是声音和旋律模仿的精确阶段,是文本理解的浪漫阶段。
3、整体理解
1.整体把握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诗歌还是歌曲,无论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在前面已经充分学唱、学吟的基础上,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感知的就是整体的音韵特点和结构特点。这种整体上的感受和把握,对于后面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都起到很好的背景铺垫作用。
(1)韵律特点
师:这首诗的韵律有什么特点呢?
生L: 都押“ang”韵。
师:嗯,很好!第一章“苍、霜、方、长、央”都押“ang”韵。但是其他章也是押这个韵吗?
生H:第二、三章押“i”韵!
师:嗯,第二章中的“萋、曦、跻、坻”,第三章中的“已、涘、沚”的确押“i”韵。但是PPT中我标红的“湄、采、右”好像并不押“i”韵呢?那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面面相觑,然后陷入了沉思。
我趁机播放了一段模仿古汉语吟诵的《蒹葭》视频,视频上字幕和音频同步。我让大家认真听古时候的人们是如何吟这些字的,然后回答我的问题。
看完视频后,学生脸上的疑惑散开了。有几个同学还没等视频放完,就举手要回答我的问题。
视频结束后,我请一向比较沉默,但这次举手了的M同学回答。
M:在古时候,“湄”念“mi ”,“采”念“qi ”, “右”念“yi ”,所以第二三章都押“i”韵。其他同学点头表示赞同。
此处这样处理押韵的问题,是希望让学生意识到汉语从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经历了很多的变迁,很多的字音在变迁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这也算是汉语发音学习的一个浪漫阶段。埋下一颗种子,也许会激起某些孩子的兴趣,促进他们将来深入地学习。
(2)结构特点
师:这首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W:第二章和第三章就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改了几个字,其他的都没变化。
师:非常好!我们一起看看,改了哪几个字?
学生齐声回答改字的地方。
师:这就说明整首诗的各部分结构都非常相似。那么,各章之间顺序是否可以换呢?
学生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师:大家可以先不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整首诗的含义后再来回答。
2.细节理解
(1)时间、地点?
师:诗中描述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
学生Z:时间是“白露为霜”。
师:很好!诗中“白露为霜”提示了我们关于时间的信息,露快凝结为霜的时期,正好是我们现在这个时节,介于寒露和霜降之间。这个时间给人什么感觉。
生低声齐说:冷。
师:对,这个时节让人感觉萧瑟凄冷。
师:诗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地点?
生齐答:有芦苇的水边。
师:非常棒!诗人开篇营造了这样的场景:在寂寥的深秋、在长满芦苇的水边,茫茫一片。在这样的画面中,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感觉?(问完问题后,出示深秋长满芦苇的水边的图片,让学生想象。)
有学生小声回答:怀“伊人”。
师:嗯,在这样寂寥清冷的深秋,在这样白茫茫一片的景象中,人的内心会由然生出一些伤感和落寞。落寞通常是求而未得。刚才有同学已经说到,诗人怀 “伊人”。
那么这个“伊人”在此处指什么呢?
(2)“伊人”指谁?
师:诗中的“伊人”指谁呢?
生W:指情人。
生P:我认为是指友人。
生M:我觉得还有可能指家人。远在他乡的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人。
生H:我觉得还可能是你的梦想和所有想要得到,但是还没有得到的事。
(大概是前面诗歌学习打下了基础,孩子们在回答“伊人”指谁时,思维很发散。)
师:大家都说得非常有道理!诗中的“伊人”到底指什么?后人有人说是周朝旧臣、有人说是秦朝贤臣、还有说是诗人自喻、也有人说是“情人”,刚才还有同学说是“家人”或者“梦想及任何自己所追求的东西”,都很有道理,但也都是自己的揣测。诗人到底想说什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也正是“伊人”这样抽象模糊的词语,给后人解说留下了很多空间。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自己的一部分,从而引发共鸣。这也是这首诗歌千古流传的原因之一吧!
(3)把“伊人”换成“佼jiǎo人”可好?
师:如果把诗中的“伊人”换为“佼jiǎo人”可好?为什么?(佼jiǎo人出自学生刚学的 《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生H:不行,“佼jiǎo人”是指月下美人。《蒹葭》这首诗描写的不是夜晚。
(《月初》整首诗,都是以月出为背景,所以学生认为“佼jiǎo人”特指月下美人。这是学生学习生词时,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会将某个词与文本中描述的特殊场景一一对应,而无法了解词本身的内涵和外延。英语教学中,这个问题更普遍。但这不是这节课的重点,略过。)
师:那把“佼jiǎo人”换成“美人”可好?
生H:可以啊!
生S:不行,如果换成“美人”,韵律上就不和谐了。
生Y:不行。这首诗中的“伊人”有很多种可能的意思,如果换成“美人”就太窄化了,没有那种意境了。
师:大家都非常有想法,很好!S同学开始关注诗的韵律,从韵律的角度分析,认为改为“美人”,韵律上不和谐。学习理解能力很强,而且能将学到的东西,用来分析解决问题,很厉害!Y同学从语义上分析,认为换完后将诗歌主题窄化了,不好,也分析得非常好!H同学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主见,也很好!意境抽象能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而且可以让更多的读者自居。意象具体,给人的感觉生动逼真,也是一种美。就像画画一样,抽象派和写实派,各有各的美。关键看你想向读者表达怎样的感情。
(4)伊人在何处?
师:诗中描写的“伊人”在何处呢?
生齐答:在水边。
师:“在水边”可以到达,还是不能到达。
生:可以到达。
师:嗯,也就是“伊人”所在之地,是可以到达的,是给人以寻的希望的。
(5)作者是否寻“伊人” ?如果寻找了,怎么寻的?结果如何?
师:诗人是否寻“伊人”了?
生齐答:诗人寻找了。
师:怎么寻的?
生齐答:逆流而上,顺流而下。
师:你如何知道的?
生齐答:“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师:寻找的结果如何?
生M:逆流而上的时候,道路很长,很崎岖难走。
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生Z:有,爬山的时候,觉得越往上越难走,很累。
生P:当我的观点和老师及其他同学都不一样时,就感觉在逆流而上,很难继续坚持。
师:Z和P分别根据自己的经历,阐释了自己对逆流而上的理解和感悟。的确,逆流而上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就像诗中的“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师:顺流而下,又在水中央。在“水中央”是什么意思?找到没有。
学生沉默。
师:“伊人”开始在水边,顺流而下时,又在“水中央”说明什么?
有学生小声回答:越来越远了。
师:嗯,有时,当你顺着人群走时,就会迷失在人群中,忘了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学生默默点头。
(6)诗人寻“伊人”寻了多久?
师:全诗写的是诗人在长满芦苇的水边寻找“伊人”,你能否从诗中找到寻找“伊人”的时间跨度?
生T:“白露未晞”中的“晞”指的是太阳晒。应该是从早上蒹葭上起霜,到太阳将霜晒化了。
(7)各章之间的顺序是否可换?
师:好,我们再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各章之间的顺序是否可换?
生L:不能,因为“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有时序关系。
生M:不能,因为“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是分别从道路的形态和性质来描述的,“长”是第一眼看到的感觉。“跻、右”是亲身经历后的感觉。
师:L和M同学都从意义的角度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不能换顺序。
如果从韵律的角度分析,能否换呢?
学生沉默。
师:“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这三句韵脚的声调有什么特征?是不是从平声到仄声?是不是一个从平缓到急促的特点。很多时候,声音和语意是紧密相连的。诗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4、带着理解吟诵
学生整体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
5、延申
带学生一起欣赏由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由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关雎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美之序曲,诵读,交流活动,唤醒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生预习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蒹葭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蒹葭》,说《蒹葭》,析《蒹葭》,悟《蒹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