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极地地区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极地地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星球2011课标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五节 极地地区
【教材分析】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他地区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本节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分析能力及探究精神,同时,“人地关系和谐”的理念也在本节得到了很好的升华。
【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思维的逻辑性和判断性尚未成熟,容易对形象、直观的地理事物产生兴趣,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扮演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发现的过程,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南极、北极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学会如何在极地地区识别方向;
(3)说出南极地区、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4)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中国的南极科考站,通过微课判断方位;
(2)归纳总结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南极地区、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3)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了解,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通过了解中国的科考过程,科考站的建立,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图片资料,认识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南极、北极地区的范围;比较南极、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认识极地科考和极地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在极地地区判断方向;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导入新课 | 创设北极熊与企鹅QQ聊天的情景 | 课前小调查:使用QQ的同学举手,你的好友中与你最远的朋友是在哪? 承转:有这样两个人,是世界公认的最遥远的朋友——北极熊 企鹅,那就让我们跟随北极、南极的主人走进极地地区吧! | 参与调查 猜测世界公认的最遥远的朋友是谁。 |
探究新知(授新课) |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
| 通过北极熊、企鹅的聊天引出极地地区的位置 指导学生根据“数字星球”,说出极地地区的位置(南极圈以南为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为北极地区)以及范围。 | 根据数字星球的自转方向判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学生描述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
2. 南极地区的地形特征
| 出示沿90°W、90°E的南极大陆的地形剖面图。
| 从图中读出南极大陆冰盖的平均厚度,得出南极洲是七大洲中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 | |
3.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 通过企鹅的聊天记录,引导学生探索在南极地区出现的有趣现象,进一步分析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得出南极地区的美称“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 | 根据小案例,猜测在南极地区会发生的现象,总结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 |
3.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 出示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在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风速的对比表格。 | 3分钟小组合作,探究南极地区、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并分析原因(从地形、海陆分布、地表组成物质等方面),通过教育平台,拍照上传,进行小组展示。 | |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1、“天然实验室”
| 通过企鹅的聊天,得知有很多科学家前来考察,引发学生对科考目的的思考 介绍VR技术,探索极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揭秘科学家的科学考察
| 通过VR技术,观看沉浸式视频,身临其境的感受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淡水、矿产、生物),以及科学家科学考察的片段。 | |
2、中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的科考站 | 通过“数字星球”展示我国在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 | 学生从数字星球上读取我国建立的科考站 | |
3、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如何判别方向 | 展示我国第33次南极科考的网络新闻,考察队先后在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进行协同考察,你能说出他们行进的大致方向吗? 播放微课视频 | 观看微课视频,学习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如何判别方向,通过小组合作,分析科学考察队在第33次南极科考中大致的行进方向。 | |
4、从地理的视角质疑 | 通过学案,分析近几次我国南极科考的新闻资料,鼓励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质疑。 展示南极地区气温曲线图以及极昼现象的flash视频。 升华:每一次科学考察,都是生命的极限挑战,卧寒冰、浴风雪,置生死于度外,这些极地科考纪念邮票正是人类探寻自然的一座座里程碑! | 学生从资料中会发现科考队大多在11月出发,科考站都在2月建站。分析其原因。 | |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 通过北极熊和企鹅的对话引发学生对极地环境问题的思考 企鹅展示《企鹅日报》 北极熊展示《北极熊日记》
介绍《南极条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 学生通过《企鹅日报》《北极熊日记》,归纳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认识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 |
归纳总结 | 本节知识结构 | 结合板书回顾本节知识要点 | 结合板书回顾本节知识要点 |
巩固练习 | 测试 | 1、创设情境:假如前往极地地区旅游,有哪些必带品?
2、教育平台在线测试 现场出示学生测试结果 | 通过南极旅游的情景,复习极地地区的气候特征 学生扫描二维码登陆“考试平台”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五节 极地地区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极地地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思考(抢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极地地区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