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群策群力,请您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 第1课 世界第一大洲 | 课 型 | 新授课 | |||
新课标 | 通过对亚洲地理位置的分析,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并能分析北美洲地理位置。 | |||||
教材地位 | 《亚洲》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注意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学情分析 | 这是新学期第一节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一开始引用歌曲和图片欣赏。预想学生对上学期学过的知识已经有所遗忘,在解决新课的问题之前,比较系统地复习地球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课堂效率。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不强,通过引导教会学生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再通过填写各洲的地理位置的表格让学生学会如何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最后通过反馈练习了解学生对本节的掌握情况。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通过绘图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2、通过填图说出亚洲的海陆位置 | ||||
过程与方法 | 充分利用教材提取信息,总结规律,建立空间观念,并加以运用。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 |||||
重难点 | 1、通过绘图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2、通过填图说出亚洲的海陆位置 | |||||
教学模式 | “学教2:1”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 |||||
教学方法 | 小组合作探究法、问题探究法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学生的学 | 教师的教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2" | 学生畅谈自己所知道的有关亚洲的知识。 | 自我描述:关于亚洲你还知道些什么? | 使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河流、气候、植被等要素)与人文风情。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新知的兴趣。 | |||
衔接与过度 | 美丽的自然景色,富饶的物产,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今天开始,我们以亚洲为案例,学习认识一个大洲的基本方法。 | |||||
教学环节 | 学生的学 | 教师的教 | 设计意图 | |||
二、自主学习 了解位置
| 学生据学习目标和导学提示,自学课本,找出亚洲位置是如何描述的 | 1、展示目标并让学生根据目标和导学提示找出亚洲位置 2、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是经纬度位置学生应先找出西经20°,东经160°及赤道位置,区分半球东西经度,然后大体估算其跨越经纬度。 | 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是我们教学的基本任务。在日常教学中应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
衔接与过度 | 刚才大家学习都非常认真,有些同学还把亚洲东西跨越大体的经纬度估算出来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如何来描述亚洲的位置。 | |||||
教学环节 | 学生的学 | 教师的教 | 设计意图 | |||
三、合作探究 完成读图5" | 探究:确定亚洲的半球位置 在课本P3图6-1-2上描绘出赤道,找出南北半球;描绘出20°W、160°E经线,找出东西半球。思考回答: 由分析可知,从半球位置看: 亚洲主体部分位于 半球和 半球。 [判断]: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 探究:确定亚洲的半球位置 半球位置方法指导: 1、绘图:在世界地图上描绘20° W 、160° E 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 2、①找赤道确定南北半球。 ②通过填表,引导学生明确东西半球如何划分。 3、通过读图分析得出亚洲的的半球位置:亚洲的主体部分位 于 半球 和 半球。 | 由于部分学生对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遗忘, 通过复习,达到温故知新、化解难点的目的。
| |||
四、合作探究 完成读图5" | 1、从纬度位置看:北极圈穿过亚洲的 部;北回归线穿过亚洲的 部; 赤道穿过亚洲 部的一些岛屿。 2、由图可知:亚洲南北跨纬度约 为 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由此推知: 亚洲地跨 纬度、 纬度和 纬度地区(高、中、低)及 、 和 带(温度带),受其影响该大洲的气候类型可分为 气候、 气候和 气候。
| 探究:确定亚洲的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方法指导:
在课本P3图6-1-2上描绘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并读下图分析亚洲的纬度范围。 1、确定亚洲的大致的纬度范围。 2、在图中找到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看看它们分别穿过亚洲的什么部位?
|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确定大洲的纬度位置的方法 | |||
教学环节 | 学生的学 | 教师的教 | 设计意图 | |||
五、合作探究 完成读图5" | 学生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与大洲,位于亚洲的方位并回顾旧知,复习一下亚洲与相邻各洲的分界线。 1、亚洲西侧与欧洲的分界线 : 山、 河、 山 、 海峡。 2、亚洲西南侧与非洲的分界线 : 运河。 3、亚洲东北隔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 洋,南 临 洋,北临 洋,西靠大西洋的属海 海。 | 探究:确定亚洲的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方法指导: 1、找出亚洲濒临的大洋和相邻的大洲。 2、由图可知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的 ,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洋,北临 洋,南临 洋,西部与 洲毗邻,西南与 洲相接,东北与 洲相望,南面隔海与 洲相望。 |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确定大洲的海陆位置的方法 | |||
思考 与 讨论
|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 。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气温由南向北逐渐 。
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受其影响 气候显著。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的降水自东向西逐渐 。 | 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气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通过思考与讨论,使学生对一个大洲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
教学环节 | 学生的学 | 教师的教 | 设计意图 | |||
衔接与过度 |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分析大洲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即: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
那么,同学们会用所学知识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吗? | |||||
六、学以致用 现学现会7" | 读图,完成题目 | 展示地图,引导学生完成下题: 1、半球位置: ①东西半球处于哪个半球? ②南北半球处于哪个半球? 从而得出:北美洲的主体部分位于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2、纬度位置: ①所跨纬度有多少,有哪些特殊的纬线穿过? ②所跨经度有多少,有哪些特殊的经线穿过? 由此可知:北美洲的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 ,北回归线穿过北美洲的 部,北极圈穿过北美洲的 部。 3、海陆位置: ①濒临哪些海洋? ②相邻哪些大洲? 北美洲北临 洋,东临 洋, 西临 洋,南以 运河 与南美洲为界,西北隔 海峡与亚洲相望。 | 学生通过所学的分析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北美洲的地理位置,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 |||
教学环节 | 学生的学 | 教师的教 | 设计意图 | |||
|
|
| ||||
|
|
| ||||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师画板图,引导学生回顾: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引入新课。
|
指图回顾 |
利用简单的板图,将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都体现出来,便于学生课下模仿复习巩固,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 | ||||||||||
展示 【学习目标】 | 1、通过读图说明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重点) 2、通过填图了解亚洲的六大地理单元 3、运用相关图表说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重点) 4、运用有关数据说明亚洲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5、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
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结合教师的解读,知道本节学习的任务和重难点。 |
明确目标,带着任务去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 ||||||||||
问 题 导 学 一 | (1)播放幻灯片 问题导学一:结合课本P4图6-1-4和P5图6-1-5,,完成下列问题: 1、面积最大的洲是______,陆地面积约为________,占全球的_________。 2、南北跨________最广,使亚洲拥有从赤道到北极的绝大多数的气候类型。 3、亚洲东西跨经度________,东西时差达________小时 4、根据亚洲的地理特点,把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大地理单元。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并给予指导。 |
观看老师播放的多媒体课件,结合任务自学、组内交流 |
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读图,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找出疑惑问题 | ||||||||||
精 讲 点 拨 合 作 探 究 | 1、画一画 ①组织学生读图6-1-5亚洲的四至点,并标出大致的经纬度。 ②分析亚洲南至点大致纬度(10°S)和北至点大致纬度(80°N) ,从而探知到亚洲南北跨纬度约为90多度,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通过与其它大洲对比)。 ③同理分析亚洲最东端和最西端,探知东西跨经度约为160多度,东西时差达11个小时。
2、填一填 ①利用多媒体,明确六大地理单元的位置和范围 ②简要介绍每一个地理单元包含主要国家 ③连一连 中 国 东亚 俄罗斯 西亚 哈萨克斯坦 南亚 巴基斯坦 北亚 沙特阿拉伯 中亚 马来西亚 东南亚
|
在图中标出四至点的位置,并读出相应的经度和纬度。
组内交流南北纬度之差和东西经度之差
利用多媒体把六大地理单元的名称托送到相应的位置。
完成“连一连”
|
1、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讲练结合, 当堂达标 | ||||||||||
衔接 与 过渡 |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认识到亚洲是世界上面积辽阔的大洲。除此之外,亚洲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下面让我们共同认识亚洲的人口、经济和文化。(教师简要讲述) | ||||||||||||
问 题 导 学 二 | (1)播放幻灯片: 问题导学二:结合课本P6相关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2010年亚洲的人口数量约为_______,占世界总人口的_______。 2、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11个国家中,亚洲占了_______个,其中_______和_______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 3、亚洲现有_______个国家和地区,绝大部分是_______国家和地区
4、结合图6-1-9可知,亚洲国家经济发展_______,完成下列表格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并给予指导。 |
观看老师播放的多媒体课件,结合任务自学、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
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读图,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找出疑惑问题 | ||||||||||
精 讲 点 拨 合 作 探 究 | 1、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亚洲的人口和经济差异结合图,明确答案。 2、【群策群力】: 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请您欣赏】:利用多媒体展示亚洲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通过欣赏归纳亚洲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独特的文化。 |
结合图形, 展示学习成果
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组内讨论人口过多带来的影响
结合多媒体图片,简要归纳亚洲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经济差异 | 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 ||||||||||
知识 梳理 | 1、面积最大 (1)陆地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 (占全球面积的三分之一)。 (2) 六大地理单元 2、人口最多 (1)人口总数约为:42亿, ( 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1﹪) (2)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 结合知识结构,升华本节知识 | 1、梳理知识,使知识点简单明了 2、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 ||||||||||
当 堂 检 测 | 1.亚洲是世界上( ) 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南北距离最长的大洲 D.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洲 2.在下列国家中,均属于亚洲且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是( ) A.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B.俄罗斯、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 C.美国、巴西、俄罗斯、尼日尼亚 D.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蒙古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分布是( ) A.中国和俄罗斯 B.俄罗斯和加拿大 C.中国和印度 D.印度和美国 4.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 B.亚洲只有一小部分是发展中国家 C.亚洲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异不大 D.中国是发达国家 5.位于亚洲的发达国家是( ) A.印度 B.中国 C.印度尼西亚 D.日本
6.读亚洲分区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写上六大地理分区的名称。 (2)亚洲各国经济发展 ,既有经济高度发达的 ,也有中国、 等发展中的大国;既有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靠石油输出获得高收入的国家,也有 、阿富汗等由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 (3) 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1%。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而亚洲就占了 个。 (4)将下列国家与所属地区对应连线 A印度 ①东亚 B蒙古 ②南亚 C伊拉克 ③西亚 D菲律宾 ④东南亚 E哈萨克斯坦 ⑤中亚。 |
【 教学反思 】
1、本课采取了问题导学、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读图、析图、画图、填图,充分运用图表获取所需信息,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世界第一大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雄踞东方的大洲,面积最大的大洲,人口最多的大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