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备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模拟试题(一)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备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模拟试题(一)第1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备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模拟试题(一)第2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备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模拟试题(一)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备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模拟试题(一)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备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模拟试题(一),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材料一】
    新华社成都12月1日电 英俊帅气的20岁藏族小伙丁真,成为近期中国互联网上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个大男孩凭借清澈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意外在网上走红,人气迅速攀升。一段时长仅7秒的丁真脸部特写视频,截至28日已累计在短视频社交软件抖音上获得超过274万次点赞。有趣的是,当丁真为家乡理塘县拍摄的旅游宣传片于11月25日正式发布后,不少网民表示为了丁真想去四川旅游。据了解,随着丁真在网络上的持续走红,理塘县勒通古镇、格聂神山等旅游景区热度近期明显升温,因为丁真而特意改变旅游线路前来参观的游客不在少数。数据显示,“理塘”热度从11月20日起大涨,到11月最后一周,“理塘”搜索量猛增620%,比国庆翻4倍。
    【材料二】
    黑亮的头发,清澈的眼眸、黝黑的脸上还泛着些许高原红,民族风情的服饰再配上纯真的微笑,原生态素颜模样的丁真瞬间拥有了“热搜体质”,火速成了大家心中的“甜野男孩”。
    【材料三】
    近年来,从袁隆平到钟南山,从李子柒到丁真,正能量“网红”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爱豆”,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们社会的价值主流。流量不是“网红”的全部,没有健康向上的价值内核,即使一时红得发“飘”也终将黯然失色。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18个字之内)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解释网络词语“甜野男孩”的意思。
    (3)依据材料三,关于网络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可以畅所欲言。
    B.“网红”是真善美的守护者、正能量的传播者。
    C.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自身媒介素质。
    D.自由无边,网络无界,我们可以畅游网络时空。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10月27日,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终评比赛在山东省济南市落下帷幕。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选送的拉祜族女子群舞《摆出一个春天》最终荣获95.44分,排名第十八名。作为一支县级表演团队,他们肩扛着传承与传播拉祜族优秀文化的使命,通过不懈努力,一路过关斩将,将拉祜族舞蹈第一次搬上了全国性专业民族民间舞比赛最高级别的舞台,与全国最顶尖的专业院校、文艺院团共同比拼,争夺全国民族民间舞最高奖——“荷花奖”,这是澜沧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
    材料二
    2021年10月18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拉祜族葫芦艺术作品巡展”走进临沂,在临沂市文化中心开幕。“葫芦已经成为澜沧拉粘族自治县的文化符号。”澜沧拉祜自治县葫芦文化研究者李益东介绍说,澜沧县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牡帕密帕》是拉祜族的“百科全书”,《牡帕密帕》讲述的拉祜族始祖从葫芦里走出来的传说,使拉祜族有了“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的别称。
    通过巡展,拉祜族葫芦文化艺术走出山寨,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巩固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三
    如下图。
    2.请对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信息做简要概括。(不超过50字)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说说材料三这幅漫画的寓意(画面中有两位正在浇水的拉祜族姑娘)。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载体之一,中秋节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武昌理工学院大学生通讯社面向武昌理工学院、武汉纺织大学、长江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东湖学院等高校,开展了一项有关“大学生对于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看法”的调查。调查共随机发放200份问卷,收到有效问卷183份。
    大学生对于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看法
    材料二 在小凉山地区,端午节这一天,彝族人民肩扛药锄,身背药筐纷纷进山采药。他们遍尝百草、辛勤采集,构成一幅“佳节添茱萸,男女采药忙”的生动画面。如今,端午节的很多习俗已不再盛行,但龙舟竞渡、包米粽这些凝聚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文化活动仍沿袭不断,广为流传。
    河北唐山、秦皇岛一带的端午习俗是全家出动,郊外踏青游览或野炊。可见由于北方河湖少,没条件进行龙舟竞渡,于是踏青郊游成了当地久传不衰的民间习俗。清代诗云:“一带裾腰绣早春,踏青时节小园频。斗他远志还惆怅,唯有宜男最可人。”诗中“远志”“宜男”都是当地的草名。
    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云南兰坪、维西一带的普米族人民就会身着节日盛装,前往深山“绕岩洞”。人们在岩洞的石坑上点酥油灯、燃烧树枝,熏走鬼邪病痛,大人小孩都要喝几口泡有菖蒲、雄黄的药酒,吃蜂蜜糍粑,然后到瀑布下洗澡、歌舞。有的男子则持枪带犬,邀伴骑马赛跑,进行围猎。
    材料三 1989年,我国政府将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在传承发展中,重阳节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世代流传,设宴敬老、饮宴祈祷主题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成为当今重阳节日活动重要主题之一。
    班里召开主题为“亲近传统节日”的研讨会,你收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
    (1)请细读材料一的文字和图片,用一句话概括其中的主要信息。
    (2)根据材料二可知,端午节这天,小凉山地区的彝族有“进山采药”的习俗,唐山、秦皇岛一带有“踏青郊游”的习俗,兰坪、维西一带的普米族有“绕岩洞”的习俗。你的家乡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请写出两种。
    (3)研讨会上,同学们根据材料三提出“我国政府为什么将每年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的问题并展开讨论。请针对这问题写出你的看法。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后,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将在着陆一个星期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②对此,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媒体纷纷表示祝贺、赞叹。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通过社交媒体予以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据悉,这家研究所参与了“天问一号”所携磁力计的研制工作。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太阳系探索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罗卡尔15日对媒体说,中国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海外祝贺,赞叹“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人民日报》2021年5月16日)
    【材料二】
    ①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虽然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完成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环境比月球表面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对“天问一号”可能遭遇的险情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同时这个过程需要融合多级减速、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
    ②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我们还在实验室中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需要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发出指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说。
    (摘编自《“天问一号”本领强》,《光明日报》2021年5月16日)
    【材料三】
    ①从人类目前对火星的探测结果看,火星大气层很薄,氧气极少,同时充满尘埃。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57℃。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哪怕地球环境再恶劣,从必要性来说,改造地球上的沙漠,也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那又何谈“移民火星”?况且,即便人类已经用了半个多世纪来探测火星,但就目前探测水平来看,对火星的了解还远远达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之所以各国争相进行火星探索,是因为火星离地球比较近,我们的探测器能够到达。此外,其他星球,如金星的条件太过恶劣,基本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通过探测它来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难度也比较大。综合考量下来,还是先进行火星的探索,而绝非是因为我们想“移民火星”。
    ②从科学价值来看,火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对人类了解地球会有帮助,比如为什么同在太阳系,各个行星演化的结果却有所不同?如果能找到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能够找到更多与地球有关的答案。
    (摘编自《科学认识探测火星的重要意义》,《光明日报》2001在4目12日)
    5.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在国外引起了广泛反响,海外对此纷纷予以祝贺,赞叹。
    B.“祝融号”火星车将在“天问一号”着陆一周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
    C.“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行和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
    D.“祝融号”在火星上应对复杂的路况时,需要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先行进行模拟行驶试验。
    6.材料二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的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
    7.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一说“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火星!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上午7点18分,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确认成功降落火星,着陆地点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着陆器上搭载的是我国“祝融①号”首辆火星车,这是我国首次实施火星着陆任务。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②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历经200多天的飞行,于2021年2月10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在此后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又经过多次轨道调整,对着陆区域进行了高分辨率成像,等待今天这个最佳时机实施着陆。
    着陆器搭载“祝融号”降落火星后,轨道器则继续围绕火星运行,一方面为着陆器和火星车提供中继信号服务,另一方面继续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注:①祝融:我国神话中的火神。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轨道器、着陆器和火星车组成。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写下长诗《天问》,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追问。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向宇宙更深处探索,寻求“天问”的答案。探索火星的愿望美好,难度却极大。火星与地球相距遥远,每隔780天左右才会合一次,会合时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仅一个月左右。不仅如此,由于探测器飞行线路会受到太阳系内多个天体的扰动,还有太阳风、空间辐射等的复杂影响,轨道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
    “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后,在环绕火星的三个月飞行中,拍摄了大量火星表面照片,由科学家们反复研究和比较分析,最终选出符合探测任务要求的着陆地点。
    要完成降落火星的任务,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天问一号”从火星大气层外缘通过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整个降落过程大致分为“进入、减速、软着陆”三步。从开始踏上进入点的那一刻起,“天问一号”就迎来了此次探测旅程中最为凶险的“恐怖9分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天问一号”要从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与此同时还要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探测器先瞄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一个狭窄的进入走廊,接着气动减速,然后火星专用降落伞展开;待降落伞完成使命后,探测器抛掉大底和背罩,露出着陆平台和火星车;大推力发动机开始工作,探测器观察地面,寻找最安全的具体着陆地点;最后着陆器的四条着陆腿稳稳降落在火星表面。这一过程,不能有丝毫差错。而且由于火星与地球距离遥远、信号微弱、通信延时等原因,地面人员没有干预的机会,完全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着陆后,“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驶向火星地面,开始工作。
    (根据《科技日报》报道编写)
    【材料三】
    探测火星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关系到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类是否孤独,生命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通过研究火星,人类将更详细地理解地球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更准确地预测地球的未来,也会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三闻生活周刊》)
    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的四个新闻标题简明醒目,各有特点,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B.《中国青年报》新闻导语突出关键信息,将着陆器着陆火星的时间地点写得很具体。
    C.火星探索难度极大,原因之一是火星与地球会合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相对较短。
    D.科学家对天问一号在环绕宇宙的三个月飞行中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进行反复研究和比较分析,最终选出符合探测任务要求的着陆地点。
    9.“天问一号”降落过程为什么被称为“恐怖9分钟”?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
    材料一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节选自《恐龙无处不在》)
    材料二
    (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地理》,有删改)
    材料三
    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
    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是一个枢纽,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材料一从恐龙化石无处不有,推论出大陆漂移假说的成立,印证了“板块构造”理论。
    B.材料二说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是静止不动的。
    C.材料三说明深海沟形成的原因可以与材料一中的“板块构造”理论相关联。
    D.地质界以前的所有不解之谜,“板块构造”理论都为它们提供了答案。
    11.材料一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12.材料三中加点字能否删除?请你说说理由。
    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11034米。
    13.材料二中A、B、C分别是三种科学推测。请任选其中一项,根据从材料一中学到的知识和说明思路,对你所选的项作简要解释。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提升,由此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我们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环节的淬炼。
    《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其本意是爱孩子,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谨记:尽管我们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由于劳动教育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
    (选自韩震《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光明日报》2019年1月28日,有删改)
    【材料二】
    2019年长沙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显示:我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86.79%的初中生和84.14%的高中生能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崇尚劳动;70.61%的初中生和72.38%的高中生热爱劳动;68.75%的初中生、76.97%的高中生将“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的劳动者作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
    调研也发现,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1.65%的初中生和1.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从不”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26.66%的初中生和2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偶尔”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摘自《长沙发布“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指标”》,长沙晚报,2020年4月16日)
    【材料三】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治家格言》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耕读传家的中华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选自刘余莉《积极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人民日报》2020年4月30日,有删改)
    14.材料一第二段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指出其中的一种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1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新时代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16.材料一中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联系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17.由以上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中,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儿童若缺少劳动,可能会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B.对儿童而言,劳动教育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因为这会关涉到诸多方面的教育。
    C.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中,把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等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比例高。
    D.材料一阐述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材料三阐述了新时代如何积极开展劳动教育。
    参考答案:
    1.(1)藏族小伙走红网络,带动家乡旅游发展
    (2)既有淳朴自然原生态的野性;又有英俊帅气纯真的甜美。
    (3)C
    【解析】
    (1)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
    这则材料,是一则新闻。新闻的主角,是一位藏族小伙。根据“这个大男孩凭借清澈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意外在网上走红”,可概括为:藏族小伙走红网络;
    走红的主要结果,根据“随着丁真在网络上的持续走红,理塘县勒通古镇、格聂神山等旅游景区热度近期明显升温,因为丁真而特意改变旅游线路前来参观的游客不在少数”,可概括为:带动家乡旅游发展。
    将两个主要信息合并起来,即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即:藏族小伙走红网络,带动家乡旅游发展。
    (2)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根据材料一中的“清澈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材料二中的“黑亮的头发,清澈的眼眸、黝黑的脸上还泛着些许高原红,民族风情的服饰再配上纯真的微笑,原生态素颜模样”,可将“甜野男孩”的意思概括为:淳朴自然原生态的野性,英俊帅气纯真的甜美。概括出的答案与此大意相似即可。
    (3)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A.材料三中“从袁隆平到钟南山,从李子柒到丁真”,都是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人物,因此“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说法不全面;“流量不是网红的全部,没有健康向上的价值内核,即使一时红得发‘飘’也终将黯然失色”,因此“可以畅所欲言”的说法是错误的;
    B.材料三中“流量不是网红的全部,没有健康向上的价值内核,即使一时红得发‘飘’也终将黯然失色”,可知并非所有的“网红”都是真善美的守护者、正能量的传播者;
    D.根据材料三中“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们社会的价值主流”,可知本项“自由无边”说法错误;
    故选C。
    2.从县级文化部门到国家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推动拉祜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让拉祜族舞蹈、葫芦艺术得以发展。(意思对即可)
    3.示例:只要用心浇灌拉祜族这只文化葫芦,拉祜族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开枝散叶、茁壮成长。(符合图片,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2.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概括。
    概括信息时,要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概括。由材料一“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选送的拉祜族女子群舞《摆出一个春天》最终荣获95.44分,排名第十八名”“将拉祜族舞蹈第一次搬上了全国性专业民族民间舞比赛最高级别的舞台”可知,澜沧县级文化部门积极推动拉祜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让拉祜族舞蹈得以发展;
    由材料二第一段“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拉祜族葫芦艺术作品巡展’走进临沂,在临沂市文化中心开幕”可知,国家相关部门让祜族优秀传统文化——葫芦艺术得以发展。据此概括为:从县级文化部门到国家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推动拉祜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让拉祜族舞蹈、葫芦艺术不断发展。
    3.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漫画寓意的解读。
    材料一、二主要表达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推动拉祜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材料三漫画中有两位正在浇水的拉祜族姑娘,整幅漫画呈现葫芦形状,且正在开枝散叶,不断生长,这也寓意着只要用心去浇灌,拉祜族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会像这只葫芦一样,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
    4.(1)示例: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能够起到传承民族传统、发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2)示例:包粽子、插艾蒲、戴五色线
    (3)示例:我国政府之所以将每年农历9月9日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既是为了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也是在传承与发展中,使“重阳节”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形式世代流传,设宴敬老、饮宴祈寿主题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成为当今重阳节日活动重要主题之一。
    【解析】
    (1)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炼与概括。
    根据材料一中的“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载体之一,中秋节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在联系材料一中的扇形图(是对“大学生对于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看法”的调查统计);据图表可知,有79%的大学生认为应该传承民族传统、发扬民族精神;有19%的大学生认为在过传统节日可以放假(享受假期);有2%的大学生认为传统节日可有可无;据此可知,绝大部分同学认为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能够起到传承民族传统、发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2)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端午节的习俗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
    (3)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及语言表达。
    材料三“我国政府将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体现了我国政府将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的原因;材料三“在传承发展中,重阳节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世代流传,设宴敬老、饮宴祈祷主题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成为当今重阳节日活动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重阳节与老人的关系,体现了“重阳节”的意义。据此提炼作答即可。
    5.C
    6.①列数字,列举“9分钟”“0米/小时”以及“约2万千米/小时”,准确具体,科学严谨。②强调“天问号”需要在短时间内急剧降速,突出了“天向一号”本领强。
    7.①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为人类探索火星作出重要贡献。②促进世界各国在火星探索领域的合作交流。③推动多项技术的融合以及新型材料的研发。④有助于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
    【解析】
    5.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在飞行和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表述与准确。从材料二第①段中的“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可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中是“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并不是“飞行”时也是“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
    故选C。
    6.
    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等。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说明方法+表达效果(具体准确,生动形象)+说明的内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画线句子中列举了“9分钟”“2万千米/小时”“0米/小时”等具体的数据,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天问一号”在着陆时需要在短时间内将速度急剧降低,从而突出了“天向一号”本领强大的特点。
    7.
    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概括分析作答。
    从材料一第①段中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第②段中的“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语句,可概括其意义为: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为人类探索火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第②段“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媒体纷纷表示祝贺赞叹。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通过社交媒体予以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可以概括出其意义还在于促进了各国在火星探索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从材料二介绍“天问一号”本领强这一特点,“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可以得出“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推动新型材料的研发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材料三第②段中的“从科学价值来看,火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对人类了解地球会有帮助。……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能够找到更多与地球有关的答案”来看,“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还能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据此概括作答。
    8.D
    9.因为在9分钟内要完成降速,同时要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不能有丝毫差错),且整个过程完全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这种叫法突出了降落过程的艰难。
    【解析】
    8.
    D. 有误,“环绕宇宙”错误,从材料二“在环绕火星的三个月飞行中,拍摄了大量火星表面照片,由科学家们反复研究和比较分析,最终选出符合探测任务要求的着陆地点”可知,应该是“环绕火星”;
    故选D。
    9.
    本题考查筛选并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浏览材料,了解内容,梳理思路,抓住关键句提取概括。从“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天问一号’要从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与此同时还要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可以概括出“在9分钟内要完成降速,同时要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不能有丝毫差错”这个要点;从“而且由于火星与地球距离遥远、信号微弱、通信延时等原因,地面人员没有干预的机会,完全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可以概括出“整个过程完全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这个要点,整个降落过程是比较艰难的,被称为“恐怖9分钟”。
    10.D
    11.举例子,列举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事例,具体说明了“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12.不能删。“约”表示估计,说明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大概是11034米。删了与事实不符合,保留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13.示例A:根据“板块构造”理论,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活跃,不断地碰撞挤压,因为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其面积将逐渐减少,长期下去,地中海将会消失。示例B: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因为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根据海洋化石的发现,说明在这两个板块碰撞挤压之前,这里是汪洋大海。示例C:根据“板块构造”理论,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活跃,不断地张裂拉伸,因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处,所以其面积将不断扩大,长期下去,红海将变成新的大洋。
    【解析】
    10.
    本题考查信息的辨析,作答此题,要根据选项表述锁定材料位置,仔细对比进行辨析。
    根据材料一第2段“‘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可知,该句说明“板块构造”理论的重大作用和前景,几乎能解决地质界所有问题,并非能为“地质界以前的所有不解之谜”提供答案;
    故选D。
    11.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
    由画线句“‘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可知,作者列举了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自然现象或地形地貌,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这一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令读者更易信服。
    12.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作答此题,首先表明观点“不能删”;其次,解释词(句)的意思;接着,阐释删去后变为何意+删去后不符合实际/太绝对;最后写上“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
    加点的“约”不能删。“约”意为大约,表示估计、推测;“水深约11034米”说明马里亚纳海沟大约深11034米,并非精确测量后的确定数据。删去后变为“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11034米”,表述过于绝对和肯定,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13.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内容理解概括。作答此题,要审清题意,明确答题方向,结合材料内容,阐释科学推测,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A:由材料二地图可知,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间。根据材料一“板块构造”理论,并结合图中两个板块运动方向箭头可知,两个板块之间是相互挤压状态,据此可推测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示例B:观察材料二地图可知,B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间。根据材料一“板块构造”理论“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这一表述,并结合材料二图中两个板块运动方向箭头可知,两板块之间处于碰撞挤压状态,喜马拉雅山在此状态下形成。由“科学考察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可推知,两板块碰撞挤压前,这一区域为海洋;
    示例C:由材料二地图可知,红海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联系“板块构造”理论,并观察地图两个板块运动方向箭头可知,两板块处于拉开分离状态,据此可推知红海在不断扩张,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
    14.示例一:引用论证。引用《朱子家训》,表明古人重视从生活细节培养劳动习惯,从而论证了家长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示例二:对比论证,把家长大包大揽的目的与实际结果作对比,阐述了家长不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危害,从而论证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示例三:道理论证。剖析家长大包大揽,不让孩子做家务的危害,论证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任写一种即可)
    15.①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②要端正学生劳动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③要使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④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⑤要重视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答出三点即可)
    16.示例一:劳动能让我们的学习环境更美,我们打扫卫生,布置教室,张贴书法、绘画作品,使教室更美。我们要多参加劳动,让生活更美好。
    示例二:劳动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我们在庭院、小区种花,使庭院小区更加舒适、美观。我们应该多参加劳动,让生活更美好。
    17.C
    【解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句,引用了《朱子家训》中的话,属于引用论证,体现出“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有力地论证了家长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第二段“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将现代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的目的(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和结果(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进行对比,属于对比论证,突出论证了“劳动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这一观点。
    材料一第二段“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家长这样的做法……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可知,本文段对家长不让孩子参与劳动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属于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证了“劳动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这一观点。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根据材料一“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可知,家长为了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不让孩子参加其他劳动,反而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可见要重视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可知,要通过劳动锻炼孩子的体质,让他们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的调查数据“86.79%的初中生和84.14%的高中生能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崇尚劳动;70.61%的初中生和72.38%的高中生热爱劳动;68.75%的初中生、76.97%的高中生将‘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的劳动者作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可知,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根据材料二第二段的调查数据“1.65%的初中生和1.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从不’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26.66%的初中生和2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偶尔’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可知,学生的劳动习惯很差;可见必须要端正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并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结合材料三中“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提炼作答即可。
    16.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首先理解句子“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的含义:劳动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人们用劳动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服饰、风味各异的美食、雄伟壮丽的建筑、智能优质的交通交流工具,这些物质之美都是由劳动创造的;同时,人们靠劳动养育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在劳动中体会到了快乐和成就感,这是美的体验。其次联系自己的劳动经历,谈谈感受到的劳动的好处:如通过大扫除、植树等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美化了校园,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创造了美好的环境,而且还增长了知识,学会了如何与老师、同学沟通合作,增强了合作意识。结合具体的劳动事例,体现出在劳动中感悟到的美好即可。
    示例:劳动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我们在庭院、小区种花,使庭院小区更加舒适、美观。我们应该多参加劳动,让生活更美好。
    17.
    C.根据材料二中“68.75%的初中生、76.97%高中生将‘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的劳动者作为自己的未来的理想职业”一句可知,把‘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劳动者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高中生比初中生的比例高;
    故选C。

    相关试卷

    2023届中考语文阅读专项练(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语文阅读专项练(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9页。

    2022届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培优卷(6):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培优卷(6),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培优卷(5):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培优卷(5),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