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描写手法专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描写手法专练第1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描写手法专练第2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描写手法专练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描写手法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描写手法专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郭雪波《海子爷与老雪狼》,刘心武《悔的边缘》,《门的悬念》,蔡楠《谁敢动我的杨树》,陈忠实《第一次投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中考小说描写手法专练
    考点:
    1.郭雪波《海子爷与老雪狼》
    2.刘心武《悔的边缘》
    3.《门的悬念》
    4.蔡楠《谁敢动我的杨树》
    5.陈忠实《第一次投稿》

    【考点研究】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一)记叙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2.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二)描写
    1.人物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2.环境描写。(1)从技巧角度看;(2)从修辞角度看;(3)从写景角度看。

    二、小说描写艺术思维导图


    三、题型解读
    1.常见提问方式
    (1)人物描写艺术赏析题
    ①鲁迅说……请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②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③请文中画线句子。
    (2)景物描写艺术赏析题
    ①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其。
    ②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③请××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3)语言描写艺术赏析题
    ①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②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三处手法不同的,并。
    2.审题要点
    (1)审出题型标志用语。题干一般有明显的“赏析”“分析……表现手法”“如何写人”及“表达效果”等词语。
    (2)审出赏析角度(方向)。有定向赏析,如明确指出赏析角度“语言”“景物描写”“写人手法”;有自由赏析(不定角度),如“赏析画线句子”。
    (3)审出赏析范围:是要求赏析局部文字还是全文,范围不同,赏析的优先角度也不同。
    (4)注意题干中“景物特点”与“景物描写特点”用语的区别,后者是表达技巧赏析题;“作品语言”与“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用语的区别,后者会在题干中特别交代。

    【考题对接】
    一、郭雪波《海子爷与老雪狼》
    海子爷与老雪狼
    郭雪波
    ①漠北。苦寒之地,有一大泽,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天海子西畔一隅,扎着一座地窖子,里边住着海子爷。
    ②可以这么说,天海子周边百里就剩海子爷这么一位两条腿的活物了。当初大迁徙,儿孙们跪着求他,一块儿走了吧。海子爷晃脑袋说,不。儿子说,这儿已没法活人了。海子爷说,我有法活,开春儿我就往海子边儿撒草籽儿插树条子。儿子没辙,留足过冬食物抹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可没有熬到过年,一场沙尘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汉便挨着天海子挖了一个地窖子穴居起来,就如一只老狼苦守着这片被弃的土地。
    ③天海子边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着沙蓬子。海子爷每天那经过都要吹吹口哨。那丛沙蓬子下便有了动静,若有若无的两点绿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闪动。海子爷的嘴角呈现出微笑,心说:老伙计,还活着,活着就好。
    ④如往常一般,海子爷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鱼钩鱼线。等着鱼儿咬钩。今天的头条鱼,半个时辰之后才上钩。海子爷从钩上取下那条鱼往身侧土筐里扔,习惯地回头望了望,想到不远处蹲着的老雪狼,兀自笑了。每当扔头条鱼时,他都会这样。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他惊诧了: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围剿到天海子边,公狼为保护它而掉进天海子的那一刹那,它惨烈的嚎叫。想到这,海子爷盯视片刻,挥挥手说,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长尾冲海子爷摇了摇,咬着鱼蹒跚而去。海子爷一直目送着它回到天海子边沙崖下的那个洞穴,他终于相信了母狼一直守着天海子的传说。
    ⑥想到这些,海子爷便心生感叹。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这些年,他们仿佛就成了一对彼此熟悉的伴儿守在这片荒漠。
    ⑦海子爷每天钓完鱼,路过老雪狼的岩洞,总要从筐里拣出一条鱼,扔过去。老雪狼待他走远,便从那丛沙蓬子后走出来,找到那条鱼,冲着海子爷的背影呜呜嚎两声,便转回穴内。今天也不例外。
      ⑧当日夜里,北风刮得紧。天海子边传来老雪狼的哀嚎。一早醒来,想到老雪狼昨夜的哀嚎,他放心不下要去看看。到了洞口,海子爷依旧吹起口哨,似有似无的绿点过了好久才出现,他松下心来。
      ⑨他下到天海子的冰面,凿了两个冰窟把鱼线放下去。可等了半天鱼就是不咬钩,海子爷冻得坐不住了,装备收线回家。突然,鱼线哧溜溜往水里窜,海子爷大喊一声“好大的鱼!”他拼命拽住线不松手。大鱼拼命地往水下逃窜。他猛地一个趔趄,便被那根鱼线倒拽进了冰窟里。海子爷从水下挣扎着冒出头,攀住冰窟边沿,攀爬,滑落,他的四肢开始变得僵直、麻木,海子爷有些无望了。突然,他的衣袖被什么紧紧地拽住了,抬头一看,竟是那只老雪狼。此时,老雪狼一双昏花模糊的老眼冒出很强的绿光,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
      ⑩“谢谢你,老伙计!”海子爷冻紫的嘴巴张了张。
      唿儿——唿儿。老雪狼的喉咙里滚动有声,显然催促着海子爷赶紧使劲爬。可他麻木的四肢已经不太听使唤。老雪狼恼怒起来。呜呜低吼着,咆哮着,又拉又拽。老雪狼不走,也不松口,只一个姿势,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慢慢地,它的身体变得僵硬,它的尖嘴自咬上海子爷的袖子就没有松开过。姿势也没有改变过。渐渐地,它的身躯连着海子爷一起被冻硬冻僵,纹丝不动了。
      海子爷和老雪狼就成为一对连体的活标本,仿佛是一对冰雕矗立在天海子空旷的冰面上,成为天海子的一部分,守护着这片天和地。
    1.文章画线处两次描写老雪狼救海子爷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小说中的“海子爷”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第⑤段插叙海子爷和老雪狼之间的哪些往事?有什么作用?(4分)
                              
                              
                              
    4.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对故土的眷恋和坚守,也有人认为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你认同哪一个观点?请结合这篇小说就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一、郭雪波《海子爷与老雪狼》【答案】
    1.这句话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来老雪狼救海子爷时拼尽全力、不顾一切的样子,体现出老雪狼报答海子爷的决心。
    【解析】这是一道赏析题,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着手。
    2.海子爷是一个倔强、有恻隐之心、坚守故乡的人。当他的家人劝说他离开这个苦寒之地时,他坚持留下,苦守土地,能看出他的倔强。他在多年前放掉了老雪狼,并时常拿鱼给它吃,时刻惦记它的生存状态,由此可以看出海子爷有恻隐之心。从“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能看出他对故乡的坚守。
    【解析】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道考人物形象的题,这样的题就要求从文章里找和人物相关的情节和描写来概括回答。①用概括人物的词语;②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这段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补充了多年前海子爷放走了老雪狼的故事,体现了海子爷的恻隐之心;照应并说明了上文海子爷为什么要“习惯性地回头”“兀自笑了”以及老雪狼蹲在不远处的原因。同时,为下文老雪狼救海子爷做了铺垫。
    【解析】这道题是插叙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回答。内容是本身这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结构是看和上下文的关系。
    4.(1)我认同第一个观点。因为无论是代表人类的海子爷还是代表动物的老雪狼,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漠北,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故土,即使有别人相劝,即使面对着生活的困境和孤独,都依然坚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表现了对故土眷恋和坚守的主题。
    (2)我认同第二种观点。因为当海子爷遇到危险的时候,他曾经帮助过的老雪狼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人类善待自然时,自然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的爱护和尊重。互相关爱早就了这样的“永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抛弃对方,还在一起,可以为对方牺牲自己,所以我们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小说的主题。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从两个角度都可以回答,结合文章的中心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即可。

    二、刘心武《悔的边缘》
    悔的边缘
    刘心武
    ①从地铁站出来,赶上人流高峰期。
    ②午后的阳光有些苍白,路上的人们来去匆匆,一个个面无表情,如回游穿梭在巨大鱼缸中的鱼儿。
    ③突然,他被后面疾步往前赶的人从侧面撞了一下,不过他早已习惯社会中人际间的碰撞——从生理的到心理的到情感的——所以并不在意,只本能地一停步,抬眼见是一个年轻人。
    ④那年轻人的眼光跟他刚一接触就迅速移开,嘴里却问:“三益大厦从哪边走?”他回答:“那应该走东出口……”话音未落,那年轻人又径直去问路边报摊的售卖员。
    ⑤他不由得一阵慨叹:如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怎么增加了那么多的戒备?连问路也要三问验证才能确信?
    ⑥他突然心中一动。于是小跑着穿过江鲫般的人流,追上了那年轻人,叫到:“小伙子!”
    ⑦那年轻人听见他的声音,回头望着他,眼神中竟有几分惊恐。
    ⑧他说:“小伙子,我带你去三益大厦。最近这边修路,临时拦出许多栅栏,如果没人带路,那就可能绕来绕去找不着了……”年轻人瞪圆眼睛,嘴唇蠕动着,大概是在说不用了不用了。他微笑着,继续说:“我就住在这边,顺路就把你带到,跟我走吧。”
    ⑨没走几步年轻人赶忙说:“老先生,我自己去吧。”他笑:“看见吗?两边全是临时栅栏,谁都得从这儿过呀……”
    ⑩转了两个弯儿,那年轻人又说:“谢谢啦,您自便吧……”他的笑容更灿烂:“自便?那你可知道一会儿到了路口该往哪边?来来来,跟我拐这边……”
    ⑪就这样,终于走出栅阵,到了一个路口,前面已经显露出了三益大厦。阳光下的大厦抹上了一层暖意,钢筋水泥的脸孔也仿佛有了些许生动。
    ⑫年轻人煞住脚,语气有点生硬;“行啦,您不用跟着我啦,我看见啦。”他本想说:“我回家也得经过三益大厦,我把你送到门口吧。”但望见那年轻人的眼神,似乎有点拒人千里之外的意思,他想:“也是,如今的年轻人都特别在乎自己的隐私权,也许人家到三益大厦里办事,希望能够保密呢。”
    ⑬于是他站住,指着前面说:“大厦的门朝西,拐往西边的时候,留神那地下车库里开出来的车!”。
    ⑭年轻人朝老人点下头,含混地道谢,转身往三益大厦那边走去。他则走向旁边一个公共绿地,他想去那里散散步?
    ⑮年轻人还没到三益大厦就停住了脚步,回头看那领路的老人还在不在。没影儿了。年轻人的心一松,可接着就越来越紧,仿佛被自己的手狠狠地捏着。入这个行当的时间还很短,心中常常会有激烈的挣扎,但师傅和兄弟们都说:“这世道哪有什么真正的同情、善意与信任……”于是,手伸了出去,一次,两次……
    ⑯可此刻,一种浓酽的悔意涌上心头,想马上找到那不见身影的老人,把钱包奉还……于是朝三益大厦的反方向快走了几步,可跑着跑着,脚步却又慢了下来,到底该怎么办?年轻人的心在悔的边缘徘徊着。
    ⑰他刚在绿地的长椅上坐下,就发现自己丢了钱包。立刻想到那个声称要去三益大厦的年轻人,条件反射起身往回跑:难道无私助人在眼下的世道里真是一种痴愚?难道这世道已经不可以信任任何一个陌生人?他的心也在悔的边缘徘徊。
    1.文中划线句运用了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请具体赏析其表达效果。
                              
                              
                              
                              
    2.“悔的边缘”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3.文中在②段、⑪段两次写到“阳光”,有何用意?请给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4.请你为小说续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结尾。
                              
                              
                              
                              
    二、刘心武《悔的边缘》【答案】
    1.从“一松”、“越来越紧”、“被自己的手狠狠地捏着”,细致而形象地写出了年轻人偷盗得手后,内心从轻松到不安再到痛苦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他良知未泯,也揭示了善意可以唤醒良知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描写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根据情节、环境、作者的客观介绍等方面的信息来提取概括。另外要结合上下文对人物的描写去细致分析。由第⑮段“他猛地扭回头,看那领路的老人还在不在。没影儿了。年轻人的心一松”可见,他是为摆脱老人的帮助而感到轻松;“紧”结合后文他的心理描写“越来越紧”、“被自己的手狠狠地捏着”以及“一种浓酽的悔意涌上心头,他想马上找到那不见身影的老人,把钱包奉还”的行为可见,他是为老人帮了自己而自己却偷了老人钱包感到痛苦悔恨。所以,划线句子运用心理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年轻人偷盗得手后,内心从轻松到不安再到痛苦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他良知未泯,也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善意可以唤醒良知。
    2.①是指年轻人偷了老人的钱包,却被老人的善意和真诚而感动,最终又因为缺少勇气,徘徊在改过自新和继续堕落的边缘。②是指老年人乐于助人却被偷走钱包,事后对是否后悔乐于助人,是否应该坚持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内心产生了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标题的含义。从第⑰段“难道无私助人在眼下的世道里真是一种痴愚?难道这世道已经不可以信任任何一个陌生人?他的心也在悔的边缘徘徊”可知,老人后悔是为了自己相信陌生人,没有一种提防之心,但他又觉得帮助陌生人没有错,所以“悔的边缘”是指老人事后对是否后悔乐于助人,是否应该坚持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内心产生了矛盾。从第⑯段“一种浓酽的悔意涌上心头,想马上找到那不见身影的老人,把钱包奉还……于是朝三益大厦的反方向快走了几步,可跑着跑着,脚步却又慢了下来,到底该怎么办?年轻人的心在悔的边缘徘徊着”可知,年轻人为良心泯灭而“悔”或为欺骗老人而“悔”,但他又没有勇气认错。所以“悔的边缘”是指他偷了老人的钱包,却被老人的善意和真诚而感动,最终又因为缺少勇气,徘徊在改过自新和继续堕落的边缘。
    3.第一次:突出阳光苍白,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含蓄揭示年轻人堕落的原因,也反衬老人热心助人的难能可贵;第二次:突出阳光的温暖,暗示老人的热心善良对年轻人的影响,为下文年轻人产生悔意做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结合第②段“午后的阳光有些苍白,路上的人们来去匆匆,一个个面无表情,如回游穿梭在巨大鱼缸中的鱼儿”可知,此处描写的阳光是“苍白”的;由阳光下“人们来去匆匆,一个个面无表情”可知,苍白的阳光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缺少交流,缺乏温暖,这也是年轻人堕落的原因所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下文老人的热心助人显得更加可贵。
    由第⑪段“阳光下的大厦抹上了一层暖意,钢筋水泥的脸孔也仿佛有了些许生动”可知,此时的阳光是温暖的,连冰冷的建筑物都生动起来,表现了在老人热心帮助年轻人找到三益大厦后,年轻人受到打动,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而这种温暖的感觉让年轻人产生了悔意。
    4.马路上依然人来人往,刚才各奔西东的路口,两个人再次目光交接,一个矮胖的花甲老人,一个身材颀长的年轻人。阳光柔和而明亮,把他们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解析】本题考查续写能力。为文章续写结尾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人物情感,揣摩文章的语言特色,所续写的内容要与文章浑然一体。本文主要记叙了年轻人偷了老人的钱包,假借问路转移老人的注意力,而善良的老人却热心为年轻人引路,年轻人最后产生悔意的故事。由第⑯段“可此刻,一种浓酽的悔意涌上心头,想马上找到那不见身影的老人,把钱包奉还……于是朝三益大厦的反方向快走了几步,可跑着跑着,脚步却又慢了下来,到底该怎么办?年轻人的心在悔的边缘徘徊着”可知年轻人最后产生了悔意,想还钱包又犹豫不决。从第⑰段“难道无私助人在眼下的世道里真是一种痴愚?难道这世道已经不可以信任任何一个陌生人?他的心也在悔的边缘徘徊”可知,老人发现钱包被偷后对是否后悔乐于助人,是否应该坚持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内心产生了矛盾。不论年轻人还是老人此时都是后悔而又矛盾的,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续写的结尾应该给出一种明确的答案,两人都不再矛盾,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用自己的行动增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示例:隔着一条路,两个人互相看见了对方,一个矮胖的花甲老人,一个身材颀长的年轻人,两个人默默对视着,温暖的阳光洒在两人的身上。年轻人坚定地走向老人,而老人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三、《门的悬念》
    门的悬念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了。
    新门似乎挺带“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
    ——这是一道玻璃门。
    1.“灿灿的金黄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这句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能否把小说开头“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一句改成“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今天终于被踢破了。”?并说明理由。
                              
                              
                              
    3.校长说“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意味深长。为什么说这道门是最坚固的?根据文意作简要的回答。
                              
                              
    4.文中说,“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这“易碎的梦”具体指什么?
                              
                              
    5.对“如何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这一问题,教导主任和校长持不同的观点主张,根据文意分别概括。
                              
                              
    三、《门的悬念》【答案】
    1.形象地写出了学校对学生倾注了充分的爱,让学生沐浴在爱的氛围里。
    2.不能改。开头交代“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先设置了一个悬疑,能很好地引起读者的注意力,会在心里想:“怎么回事?谁做的?”为下文交代学生踢门这一情节做了铺垫。使情节更加生动。
    3.因为这是一扇用信任和爱心制造的,能够使人懂得珍惜和呵护的心灵之门。
    4.经不起踢打的玻璃门。
    5.教导主任:用换门阻止踢打,主张用硬堵的方式教育学生。校长:用信任和爱使学生懂得珍惜,主张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四、蔡楠《谁敢动我的杨树》
    谁敢动我的杨树
    蔡楠
    ①白杨树替自己准备好了一口棺材。他宁肯死掉也不愿意把双腿锯掉。
    ②白杨树的腿有毛病。医生说他得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而且双腿开始发生溃疡,需要截肢。不,我还要靠双腿走路,还要靠双腿干活养活妻儿呢!白杨树拐着双腿走出了医院,他在大街上喊道,我宁肯死掉也不把双腿锯掉!于是他在棺材铺订购了一口棺材。
    ③其实,白杨树不想死,他期待奇迹出现。他四处求医找药,希望民间土法能够治好他的腿。但是奇迹并没有垂青白杨树,老婆和儿女们强行把他送进了医院,截了肢。
    ④白杨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为治病,家里欠了十多万的债。孩子们都已辍学打工去了。老婆也去了村办工厂给工人做饭。他趁老婆不在家,喝了老鼠药爬进了棺材里。昏昏沉沉的睡了一天,却没死。老婆回家把他拖出了棺材,狠狠地骂着,白杨树你这个没良心的,死都不会死,你干嘛给自己喝假药?
    ⑤死不了怎么办?那就得活下去。要想活下去,就得给自己找点活。只有干活挣钱还账才是活下去的理由。
    ⑥白杨树请人在轮椅的后面做了个后备箱。他就滚动着这个特殊的轮椅出现在了大街小巷,出现在了高速公路两侧。他开始捡垃圾。废旧纸、破塑料,矿泉水瓶子……每天都能捡一后备厢。有了一点积蓄,他找到了村委会。他说,古洋河大桥以北的堤坡不能再随便取土了,大堤都挖没了,要是来了洪水怎么办?我给咱看着吧!我也不要工钱,你们就和水利局的说说,我承包两公里的堤坡,种树,种速生杨,承包费照交!
    ⑦村里和他签了合同。白杨树就在苗圃场订购了树苗,带上了特制的镐头铁锹,爬到了堤坡上。他扔掉了轮椅,摘掉了假肢,露出了粉红的嫩肉。他摸着那肉,愣了一下神,然后就用绳子将空空的裤腿缠上。他就坐在了地上,开始挖坑。白杨树的手就成了脚。他坐在地上,一锹一锹地挖着。堤坡上都是胶泥土,坚硬得很。手又不能像脚似的那样去踩锹,他就把短短的锹把拄在肚子上,用身体的力量推动铁锹。肚子累了,受不了了,他就换个方式,拿过镐头一下一下地刨。阳光照过来,还有风沙吹过来。白杨树的脸上有了汗有了土有了泥,汗水流下来,流到了嘴里,牙碜的不行;流到了地上,砸在新挖出来的土上,一砸一个窝儿。
    ⑧坑挖好了,白杨树种上了第一棵树。他拎着塑料水桶,爬着去古洋河里取水。他的腿没了假肢的保护,嫩肉被胶土咯得生疼。那疼是坚持不住的疼。他手去摸腿,前面失去了依托,人一下子就滚到了河沟里。灌满水,他拉着拧上盖子的塑料桶,一下一下地往堤坡上挪。他的身后是一溜湿淋淋的红水印。爬上来了,他把水灌进了树坑。小树吸了水,冒出了嫩芽。白杨树也觉得自己真正的从棺材里爬出来,像小树一样,活过来了。
    ⑨白杨树开始了长达8年的种树生涯。8番寒暑,他用坏了的铁锹有几十把,磨烂了的手套堆成了小山,两条曾经细皮嫩肉的残肢也长满了厚厚的老茧。堤坡成了他的家,也成了他的乐园。那里变成了一片白杨树林。绿荫覆盖,鸟雀鸣唱。林下连着白洋淀的古洋河水,水平如镜,清澄透明,偶尔有鱼跃出水面,惊得蛙声一片。白杨树在堤坡的树林里爬着,走着,转悠着,他搂着粗大的树干,像搂着自己的儿女。
    ⑩不,比自己的儿女还亲。树不让他生气,儿女却让他生气。这不,长大了的儿女带着一支砍伐队来树林里找他了。儿女说爹,你看这树大了,该用他换钱了!白杨树把轮椅转过去,背对着儿女说,咱们的债务不是你娘和你们都还上了吗?还急着要钱干什么?儿女说,我俩在城里每人按揭了一套楼房,想用这钱交首付呢?爹,你看,这3000多棵树,最小的也值100块呢!
    ⑪白杨树就又把轮椅转过来,看着已经成年的孩子们。他说,种树的时候我是想有一天能用树换钱。可孩子们,现在我不了。我一棵树也舍不得砍了,你们没看出来这古洋河、这鱼儿,还有这鸟儿,需要这样一片树林吗?还是留下吧,留下比砍了重要!
    ⑫儿女们早就和商家谈好了价钱,他们不砍就没有了面子,当然也没有了房子。他们就带着砍伐队绕过白杨树,向树林深处走去。白杨树就扔了轮椅,立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双腿又健康如初了。他跑到人们的前面,大声喊道,你们谁敢动我的杨树,我就动谁的脑袋,然后自己削下自己的脑袋,反正我的棺材早就准备了多年了……
    ⑬众人惊在了那里。他们看见一把磨秃了的铁锹攥在白杨树的老手上,寒光一闪一闪的。
    (选自《芒种》2021年第2期,有删改)
    1.第⑨段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通读全文,用精炼的语言在①②处补全小说的主要情节。
    腿病截肢→绝望自杀→捡废品包堤→①____________ →种白杨树→②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人物动作是人物心理的外显与心灵的投射,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谈谈第⑩⑪段中两个加点“转”字分别表现了白杨树怎样的心理。
    (1)白杨树把轮椅转过去
                              
                              
    (2)白杨树就又把轮椅转过来
                              
                              
    4.小说的结尾有何妙处?
                              
                              
                              
                              
    四、蔡楠《谁敢动我的杨树》【答案】
    1.“白杨树”用自己的辛勤努力给坡堤带来的变化。这一美好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表现人物快乐愉悦的心情。
    【解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表现主题。划线句描写的是“绿荫覆盖,鸟雀鸣唱,水清澄澈,鱼跃蛙鸣”的美景,这是白杨树老人辛苦8年营造出的新的环境,美丽、和谐,充满诗情画意;这优美的景色表现的是白杨树老人内心的愉悦、快乐,为这片林子给家乡带来的新的变化而高兴;表现了他通过劳动给坡堤一带来的改变。根据第⑪段“我一棵树也舍不得砍了,你们没看出来这古洋河、这鱼儿,还有这鸟儿,需要这样一片树林吗?还是留下吧,留下比砍了重要!”分析,这也是他后来坚决不让子女们卖钱的原因。
    2.①坡堤挖坑;②舍命护树。
    【解析】第一空:此处概括的内容在“捡废品包堤”这一情节后、“种白杨树”前,对应的是第⑦自然段,根据“他就坐在了地上,开始挖坑。白杨树的手就成了脚。他坐在地上,一锹一锹地挖着。堤坡上都是胶泥土,坚硬得很。手又不能像脚似的那样去踩锹,他就把短短的锹把拄在肚子上,用身体的力量推动铁锹。肚子累了,受不了了,他就换个方式,拿过镐头一下一下地刨”概括,这一节是白杨树老人在坡堤上挖坑刨土准备种树的过程。再仿照给出的例子,用4-5个字概括出主要内容:坡堤挖坑;
    第二空:此处内容发生在“种白杨树”之后,对应的是⑩至⑬自然段,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根据第⑪段“种树的时候我是想有一天能用树换钱。可孩子们,现在我不了。我一棵树也舍不得砍了,你们没看出来这古洋河、这鱼儿,还有这鸟儿,需要这样一片树林吗?还是留下吧,留下比砍了重要!”、第⑫段“他跑到人们的前面,大声喊道,你们谁敢动我的杨树,我就动谁的脑袋,然后自己削下自己的脑袋,反正我的棺材早就准备了多年了”、第⑬段“他们看见一把磨秃了的铁锹攥在白杨树的老手上,寒光一闪一闪的”是儿女们在大树成长后准备伐树购房却遭到白杨树死命阻拦。用4-5字可概括为:舍命护树。
    3.(1)表现出白杨树对女儿的愧疚之情,觉得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女儿的要求。
    (2)表现白杨树内心的坚决,坚决保护这片林地不作丝毫妥协的决心。
    【解析】(1)第⑩段的“转”出现在老人面对孩子提出用树换钱时。根据第④段可知,为了给他治病,“家里欠了十多万的债。孩子们都已辍学打工去了。老婆也去了村办工厂给工人做饭”,这让老人觉得他亏欠家人很多,心有愧疚。所以面对孩子的意见,他虽然不同意卖树,但内心却又无法直接面对,所以“转”过去,不忍心看到孩子的失望与难过。
    (2)第⑪段的“转”出现在孩子们不肯放过那些成长的树木,执意要砍伐。老人虽然觉得有愧于他们。结合“我一棵树也舍不得砍了,你们没看出来这古洋河、这鱼儿,还有这鸟儿,需要这样一片树林吗?还是留下吧,留下比砍了重要!”分析,但对家乡的责任与担当,对青山绿水的维护,让他觉得必须让孩子们对砍树死心。于是转身直接面对孩子,直面问题,表达的是他坚定的护林之心。
    4.结尾刻画了白杨树舍命护树的场面,让故事陡生波澜,给人强硬的震撼。突出了老人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家庭利益也要为家乡留下一丝青山绿水的美好心愿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解析】内容上,结合“他们看见一把磨秃了的铁锹攥在白杨树的老手上,寒光一闪一闪的”分析,这段刻画的是老人用自己生命来保护树木的情景特写,给人内心以强烈的震撼,震撼于老人的坚决;
    从主题情感上,结合第⑫段“他跑到人们的前面,大声喊道,你们谁敢动我的杨树,我就动谁的脑袋,然后自己削下自己的脑袋,反正我的棺材早就准备了多年了”分析,这一特写场景正是老人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表现;
    从结构上,这一段并没有总结全文内容,而是意犹未尽,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耐人寻味。

    五、陈忠实《第一次投稿》
    第一次投稿
    陈忠实
    ①背着一周的粗粮馍馍,我从乡下跑到几十里远的城里去念书,一日三餐,都是开水泡馍,不见油星儿,顶奢侈的时候是买一点儿杂拌咸莱;穿衣自然更无从讲究了,从夏到冬,单棉衣裤以及鞋袜,全部出自母亲的双手,面对穿着别致的城市学生,我无法不“顾影自卑”。说实话,由此引起的心理压抑,甚至比难以下咽的粗粮以及单薄的棉衣遮御不住的寒冷更使我难以忍受。
    ②在这种处处使人感到困窘的生活里,我却喜欢文学了;而喜欢文学,在一般同学的眼里,往往是被看作极浪漫的人的极富浪漫色彩的事。
    ③新来了一位语文老师,姓车,刚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第一次作文课,他让学生们自拟题目,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来劲儿了,就把过去写在小本上的两首诗翻出来,修改一番,抄到作文本上。我自以为那两首诗是杰出的,会震一下的。我萌生了企盼,企盼着我的作文本被当作范文在全班宣读。这样的一次机会,正朝我走来了。
    ④车老师抱着厚厚一摞作文本走上讲台,我的心无端地慌跳起来。然而45分钟过去,要宣读的范文都宣读过了,甚至连某个同学作文里一两句生动的句子也被摘引出来表扬了,那些令人发笑的错句病句以及因为一个错别字而致使语句含义全变的笑料也被点出来了,可终究没有提及我的那两首诗,我的心里寂寒起来。离下课只剩下几分钟时,作文本发到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车老师用红墨水写下的评语,倒有不少好话。而末尾却悬下一句:“以后要自己独立写作。”
    ⑤我愈想愈觉得不是味儿,愈觉不是味儿愈不能忍受。况且,车老师给我的作文没有打分!我觉得受了屈再。好容易挨到下课,我拿着作文本赶到车老师的房子门口,看见车老师正在木架上的脸盆里洗手。他偏过头问:“什么事?”我扬起作文本:“这句‘要自己独立写作’我不明白,请你解释一下。”车老师扔下毛巾,说:“那意思很明白,就是要自己独立写作。”他冷峻地瞅着我。冷峻的眼里有自以为是的得意,也有对我的轻蔑的嘲弄,更混含着被冒犯了的愠怒。
    ⑥我急了:“凭什么说我抄别人的?”
    ⑦他冷静地说:“不需要凭证。”
    ⑧我气得说不出话……
    ⑨于是,我突然想到我的粗布衣裤的丑笨,想到我和那些上不起伙的乡村学生围蹲在开水龙头旁时的窝囊,就凭这些瞧不起我吗?就凭这些判断我不能写出诗来吗?我失控了,一把从作文本上撕下那两首诗,再撕下他用红色墨水写下的评语。然后一转身,不辞而别。
    ⑩打这以后,车老师的语文课上,我对于他的提问从不举手,他也不点我的名要我回答问题,校园里或校外碰见时,我就远远地避开。
    ⑪又一次作文课,又一次自选作文。我写下我平生的第一篇小说,名曰《桃园风波》,随之又是作文评讲,车老师仍然没有提到我的作文,于好于劣都不曾提及,我心底里的火又死灰复燃。作文本发下来,揭到末尾的评语栏,连篇的好话竟然写下两页作文纸,最后的得分栏里,有一个神采飞扬的“5”字,在“5”宇的右上方,又加了一个“+”号,这就是说,比满分还要满了!
    ⑫既然有如此好的评语和“5+”的高分,为什么在评讲时不提我一句呢?他大约意识到小视“乡下人”的难堪了,我这样猜想,心里也就膨胀了愉悦和报复,这下该有凭证证明前头那场说不清的冤案了吧?
    ⑬僵局继续着。
    ⑭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是夜间降落的,校园里一片白。我正在扫雪,有人拍我的肩膀,一扬头,是车老师。他笑着。在我看来,他笑得很不自然。他说:“跟我到语文教研室去一下。”我心里疑虑重重,又有什么麻烦了?
    ⑮走出蓝球场。车考师的一只胳膊搭到我肩上了,我的心猛地一震,慌得手足无措了。那只胳膊从我的右肩绕过脖颈,就搂住我的左肩。这样一个超级亲昵友好的举动,顿然冰释了我心头的疑虑,却更使我局促不安。
    ⑯老师从他的抽屉里取出我的作文本:“我想把你的这篇作品《堤》投给《延河》。你知道吗?《延河》杂志?”
    ⑰啊!真是大喜过望,我不知该说什么了。
    ⑱“我已经把错别字改正了,有些句子也经改了。”车者师说,“你看,修改得合不合?”说着又搂住我的肩头,搂得离他更近了,指着被他修改过的字句一一征询我的意见。我连忙点头,说修改得都很合适。其实,我连一句也没听清楚。
    ⑲他又说:“我看你的字儿不太硬气,学习也忙。就由我来抄写投寄。”
    ⑳我那时还不知道投稿,第一次听说了《延河》。多年以后,当我走进《延河》编辑部的大门深宅,并且在《延河》上发表作品的时候,我都情不自禁地想到车老师曾为我抄写投寄的第一篇稿。
    ㉑这天傍晚,我破例坐在书案前,心里怎么也稳定不下来。我感到愧悔,想哭,却又说不清是什么情绪。
    ㉒第二天的语文课,车老师的课前提问一出,我就举起了左手,为了我的可憎的狭隘而举起了忏悔的手,向车老师投诚……他一眼就看见了,欣喜地指定我回答。我站起来,却说不出话,喉头哽塞了棉花似的。自动举手而又回答不出来,后排的同学哄笑起来。我窘急中又涌出眼泪来。
    ㉓后来,车老师调回甘肃了。当我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处女作的时候,我想到了车老师。我应该寄一份报纸去,去慰藉被我冒犯过的那颗美好的心!当我的第一本小说集出版时,我在开着给朋友们赠书的名单时又想到车老师,然而终不得音讯,这债就依然拖欠着。
    ㉔经过多少年的动乱,我的车老师不知尚在人间否?我却始终忘不了那淳厚的陇东口音。
    (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陈忠实(1942-2016):当代著名作家,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等,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⑱段画线句。
    说着又搂住我的肩头,搂得离他更近了,指着被他修改过的字句一一征询我的意见。
                              
                              
                              
    (3)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
    但终究没有提及我的那两首诗,我的心里寂寒起来。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我”与车老师交往的几件事及对他的态度变化。
    (1)车老师鼓励我们自由写作,我企盼得到认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篇小说得到车老师赞赏。我膨胀了愉悦和报复;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㉓段画线句“我应该寄一份报纸去,去慰籍被我冒犯过的那颗美好的心”的理解。
                              
                              
                              
                              
                              
    4.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五、陈忠实《第一次投稿》【答案】
    1.(1)这是人物的动作描写。用了“搂”“指”“征询”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车老师与我商议修改文章时的情形,表现了车老师对我态度的亲昵、和蔼,与前文我对老师态度的恶劣和疏远形成对比。
    (2)寂寒,孤寂而寒冷,文中指我迟迟等不到老师的点评而产生的情绪落差,表现了我当时企盼得到老师认可却未得到时内心的失落与伤心。
    【解析】(1)考查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答题模式是:描写+作用+内容(对象+特征)+ 情感。结合文本,这句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运用了“说、搂、指、征询”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车老师主动与我商议修改作文时的情景,表现了车老师对我亲昵、和蔼的态度,与之前我与老师疏远冷漠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2)考查词语赏析。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本题先解释加点词“寂寒”的字面含义,再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个词写出了我因为得不到老师的点评作文时内心的失落,表现了我作为学生渴望得到老师认可但不被肯定后的落寞、失望、难过的心理。
    2.①车老师误会我抄袭,我生气疏远老师; ②车老师帮我抄写投寄第一篇稿,我愧疚又感动。
    【解析】本文记叙了“我”第一次投稿的经历,阅读文章,可按照事情的发展进行概括:首先是车老师让自选题目写作文,“我”兴趣大增,萌生企盼。接下来车老师给了“我”独立写作的评语,“我”觉得委屈,和老师争执,无果,从此“我”在课堂上缄默,无声地抗议。虽然老师给“我”的作文写了满满两页的好评,但“我”依然难以释怀;最后,当老师亲自修改“我”的作文,还帮“我”誊写投稿时,“我”感到愧悔,向老师举手“投诚”。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本题的答案。
    3.我曾因为和车老师的误会,对车老师的态度恶劣且疏远。车老师不计前嫌,帮我修改并投寄人生的第一篇稿,才有了我在报刊上的处女作。表现了车老师的宽容大度,亲切和蔼以及对我文学之路的启蒙帮助,同时也表达了我对车老师感激又愧疚的复杂情感。这句话卒章显志,点明中心。
    【解析】“被我冒犯”指“我”和老师因“误会抄袭”事件我对老师的冒犯行为。“美好的心”指车老师对“我”不计前嫌,主动帮我修改、誊写、投稿,引导我走上文学之路的宽容、尽职尽责,诲人不倦的美德。他的美德使“我”愧疚感动,所以当我在文学创作之路上取得成就时就会想起老师的帮助,“我”想用发表的作品来回报老师的付出,表达感激之情,此句在文章倒数第二段,有点明中心的作用。
    4.示例1:本文开头的“误会抄袭”事件,写出车老师对我态度冷淡漠然,似乎体现这是一位简单粗暴,以貌取人的老师,是“抑”;之后写车老师不计前嫌,赞赏我的小说,并帮我抄写投寄人生的第一篇稿等事件,是“扬”;突出了车老师的宽容大度,亲切和蔼以及对我文学之路的启蒙帮助,表达了我对老师感激又愧疚的情感。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文章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或使文章前后形成巨大的反差,带给读者强烈的内心震撼。)
    示例2:本文开头的“误会抄袭”事件之后,我对车老师由强烈的企盼变成了愤怒疏远;车老师对我小说的真心赞赏,也只是让我膨胀了愉悦和报复,前半部分我对车老师的情感是“抑”;车老师不计前嫌为我抄写并投寄人生的第一篇稿,以及后来我取得文学成就之后,我对车老师的情感转变成感激和怀念,这是“扬”。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更能凸显人物形象,突出作者的情感转变。(或使文章前后形成巨大的反差,带给读者强烈的内心震撼。)
    【解析】本文记叙了自己第一次投稿的曲折的经历。开篇文章重点叙写了“我”和老师之间因为写作而产生的矛盾,老师对我态度冷淡漠然,我消极对抗,上课“从不举手”,课外“远远地避开”,“我”和老师的矛盾激烈,误会很深,看上去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是“抑”;但是后文中老师亲自修改“我”的作文,帮“我”誊写投稿,表现了老师的尽职尽责,诲人不倦,这是“扬”。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可以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也很好地凸显了文章的主旨,更能凸显车老师宽容大度,亲切和蔼以及他对我文学之路的启蒙帮助的形象,表现了“我”愧疚和感激情感的转变。

    相关试卷

    专题11 环境描写 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11 环境描写 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9 人物描写 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9 人物描写 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描写方法的表达效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小说阅读(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小说阅读(含解析),共5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汇总,习题演练,茶房李三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