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教案设计
展开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
设计依据与构想
本篇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以及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以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四章第四节《生物的分类》为教学材料,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在学生进行分类活动过程中抽象出“分类很重要”这个概念,从而引出生物分类的意义、依据、方法和分类等级等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大量事实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生物分类是认识、研究和利用生物的基础”这个一般概念;在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依据生物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根据它们的相似程度,分成不同的等级、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的观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在讨论、合作完成活动的过程中,渗透责任意识。
在活动安排上,在学生对不同形状纸片进行分类的活动基础上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动机;呈现大量的图片、视频上的数据等事实,呈现学生在屏幕上将已知植物图片进行归类,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分类的意义及依据,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常见的生物分类方法为例,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分类的方法;同时在讨论“豹和虎、猫和虎”关系比较的基础上知道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分类等级的相关性及种的相关知识,在讨论人和黑猩猩分类等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生物分类是演化发展的、明白“我有担当”发展生物分类科学的“责任”; 最后联系生活中大事小事中分类学的应用,让学生明白分类学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学习的价值感。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这样的重要概念
教材内容位于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四章第四节。前面内容主要介绍了丰富多样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态分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为本节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本节内容介绍生物分类的意义、依据、方法和分类等级,重点呈现了生物分类的依据和生物分类的等级相关内容。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教材图文并茂,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举例呈现生物分类的等级,设计学生活动,尝试对包括人在内的常见几种动物进行分类,以举例说明生物分类等级划分的依据及其与生物亲缘关系的相关性,为阐明生物多样性、说明其价值,为生物的“进化论”提供依据。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植物、动物及病毒、细菌、真菌种类繁多,但它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态分布具有自己的特征和规律性,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生活经验和小学科学中大概知道一些生物分类学的知识。
根据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进入了形式运思阶段,很多同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列举生物分类的意义和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等级;
3.举例说出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4.尝试依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5.关注生物分类方法的演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列举生物分类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等级;
3.举例说出不同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
教学难点
1.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等级最基本的单位是种;
2.尝试依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分组实验的器材准备等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分析讲解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 示课件指导学生按要求将不同形状的纸片分开,示课件问题:从这个活动,我们知道,分类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评价学生活动 | 看课件指导,分组活动,从活动明白“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 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
新课
一、生物分类的意义
二、生物分类的依据
三生物分类的方法
四、生物分类的等级 |
示课件问题,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生物分类的意义是什么? 2.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 如何对生物分类? 4.生物分类的等级又有哪些? 指导学生看书,板书课题 示生物多样性的微视频以及PPT上大量的事实,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并举手回答生物分类的意义。 示PPT评价并板书:生物分类的意义。
示问题2.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示PPT上的多种植物,指导学生按照已有的知识,对它们进行分类,并板书知识点。
示PPT评价、引导学生小结生物分类的依据以及常见的生物五界分类。
示问题3.如何对生物进行分类? 板书知识点三。 引导学生对前面的分类进行分析后小结并板书。 讲解:根据生物特征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 示PPT讲解: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学家们是如何划分的呢? 示课件问题,指导学生看书,分组讨论: 1观察阅读生物分类等级示意图 2.小组在确认上述分类等级正确性后,讨论虎与猫亲缘关系近还是虎与豹的亲缘关系近? 3.讨论并完成有关人和黑猩猩的分类等级图。 4.讨论生物分类等级大小与生物间的相似程度和亲缘关系如何相关。 引导学生分析、交流后,示PPT评价,并板书强调: 1.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等级;分类等级越低,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 2.同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而且在自然条件下,同种生物通过有性生殖能够生育有(有性)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有(有性)生殖能力的后代。所以它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
听评 看课件问题,思考
看书看课件 在观察视频和大量的图片后,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小组代表发言:生物分类认识、研究和利用生物的基础 听评并在书上做记号。
思考
小组交流后,个别同学代表本组在屏幕上进行归来,其他组补充或纠正。 听评,回答分类的依据:根据它们的特征,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进行分类。 思考 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前面的植物分类进行总结:根据它们特征的相似程度划分:相同的归位一类,不同的区分开。 看课件,听讲解,在书上相应的位置找到关键词并做记号。 思考问题
看课件指导看书。 确认生物分类等级示意图后,小组讨论问题2.3.4题,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组补充或纠正:虎与豹的关系亲缘关系更近,因为它们的特征相似程度比虎与猫的相似度更高;人和黑猩猩分别属于不同的属、科,但都属于灵长目、哺乳纲,因为它们都有发达的大脑、通过哺乳育婴;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单位越小,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种(也叫做物种) |
在观察中,提高提取信息、分析数据、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会用教材。
激发学生勤动脑 激发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形式运思,推理出新知
介绍分类学家们的工作,在呈现资料、设置具体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引导学生在亲自体验的基础上,学习分类学家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的工作方法及目的,获得新知识。 |
拓展学习 | 示PPT中不同生物分类的方法及其演化, 联系本地大事件和生活中分类学的应用,强调分类学的意义。 | 看PPT上的资料,学习生物分类的不同方法,了解常见生物分类方法的演化,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认同分类学的意义 |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分类发展及生活中的分类学,意识到自己在相关方面的责任。 |
复习总结 | 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收获,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的成长,以及分类科学发展的责任担当。 | 回顾并交流收获 | 及时引导学生总结收获,使学生获得效能感;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及差距,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 |
课后评价 | 指导学生根据PPT上的要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 课后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内容 | 强化巩固所学内容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篇教学设计,依据课标要求,帮助学生形成“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这样的重要概念以及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以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四章第四节《生物的分类》为教学材料进行设计。
课程导入中,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在学生进行简单的纸片分类活动过程中抽象出“分类很重要”这个概念,从而引出生物分类的意义、依据、方法和分类等级等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新媒体技术,呈现微视频和图片,在对大量事实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生物分类是认识、研究和利用生物的基础”这个一般概念。
教学重点中,一是在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植物类群、生物常见分类的知识,在电脑屏幕上,模拟对常见的植物进行归类,并分析对这些生物分类依据,形成“依据生物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新知; 二是在介绍分类学家们的方法,PPT呈现资料、设置具体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引导学生在亲自体验的基础上,学习分类学家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的工作方法及目的,获得新知识,得出“根据生物特征的相似程度,分成不同的等级,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关于对生物进行分类活动的难度比较大。教学中主要指导学生模拟分类学家的分类工作,分组活动,尝试对人和黑猩猩进行分类,体验生物分类的方法。
在活动安排上,在学生对不同形状纸片进行分类的活动基础上导入新课;呈现大量的图片、视频上的数据等事实,呈现学生在屏幕上将已知植物图片进行归类,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分类的意义及依据,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模拟分类学家的工作思路,以常见的生物分类方法为例,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分类的方法;同时在讨论“豹和虎、猫和虎”关系比较的基础上知道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分类等级的相关性及种的相关知识,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在尝试对人和黑猩猩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引导体验生物分类的方法;在呈现人和黑猩猩分类学争议的基础上,再呈现不同的生物分类方法及其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分类演化发展的、明白“我有担当”发展生物分类科学的“责任”。呈现身边的大事件和生活琐事,拓展学生视野,明白分类学的意义。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所以从小纸片分类活动入手,激发学生认识分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分类知识的动机,最后联系生活中大事小事中分类学的应用,让学生明白分类学的重要性,从而为学生形成“学习生物分类学有价值”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关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方面,在生物分类意义的相关内容的呈现中,考虑到微课呈现的效果没有现场和学生的互动更有效,所以选择了课堂上幻灯片呈现;我最后的分类学拓展的知识,因为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相关素材缺乏,也就没有制成视频形式供学生自行浏览了。
2021学年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依据与构想,教材分析,教学流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教案设计,共6页。
生物第五单元 生物多样性第十四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第五单元 生物多样性第十四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学以致用,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