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1.1 生活中的不等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1.1 生活中的不等式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例题讲解 ] 用不等式表示,[当堂练习 ],[合作交流 ],[课堂收获 ],[教学反思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一数学(下)学案---11.1《生活中的不等式》 姓名:_____________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大量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的意义,会根据给定条件列出不等式,正确理解一些常见的表示不等关系的数学术语和词语.2. 能力目标经历由生活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数学化能力,进一步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理解不等式的意义以及根据给定条件列出不等式.教学难点:准确应用不等号以及探究应用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一、[温故知新]1、列举几个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忆等式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平左盘中有一个1克紫色球和两个相同的蓝色球,右盘中有一个5克的砝码,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设每个蓝色球的质量为x克,那么可以用等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二、[预习导航] 预习课本P118-119练习:用数学式子表示下列数量之间的关系1、一辆轿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的速度是a km/h,已知公路对轿车的限速(不超过)是100km/h. ______________.2、一辆48座的客车载有游客x人,到一个站又来2个人,车内仍有空位. ______________.3、一个边长为am的正方形桌子的面积大于1m2. ______________.4、m(m≠0)的倒数不大于5. ______________.5、要使代数式 有意义, x的值应该满足______________.二、[课堂导学] 1、归纳以上数学式子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等式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等号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例题讲解 ] 用不等式表示:(1) a是正数(2) b是非负数(3) y的2倍与6的和比1小(4) x2 减去10不大于10(5) 设a,b,c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6) 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4,6,第三边是c,则关于c的不等式是: 四、[当堂练习 ]1.选择适当的不等号填空:(1)2 ____3; (2)-23 ____-32; (3)-a2 ____0 ; ︱a︱ ____ 0 (4)若x≠y,则-x ____-y.2.根据下列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1)x的4倍小于3;(2)y减去1不大于2;(3)x的2倍与1的和大于x;(4)a的一半不小于-7;(5)某城市某天的最低气温是-2℃,最高气温是6℃,该市这天某一时刻的气温是t℃.(6)小丽种了一棵高70厘米的小树,假设小树平均每周长高3厘米,x周后这棵小树的高度不超过100厘米五、[合作交流 ]某班的26名同学到公园参观,公园的票价是:每张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票4元. 下面有一段对话:班长说:“我去买票了!”聪明的小支急忙提醒说:“班长,买30张团体票合算!” 小赵同学吃惊地说:“买30张怎么会合算?不是浪费4张吗?应该买26张!” 问题1:小支和小赵两人的建议,到底谁的的建议花钱少呢?为什么? 问题2:买30张票,我们不仅省钱,而且多买了票,那么剩下的4张票如何处理呢? 问题3:买30张票比买26张票付的款还要少,这是不是说任何情况下都是多买票反而花钱少呢?如果你们一家三口人去参观,是不是也买30张票呢? 问题4:当参观的人数大于或等于30人时,买哪种票花钱少?当人数小于30人时,至少要有多少人去参观,买30张票才花钱少? 六、[课堂收获 ]七、[教学反思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1.1 生活中的不等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简单练习,课堂小结,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11.1 生活中的不等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觉体悟一,自觉体悟二,自觉强化,变式引领,思维拓展,回归强化,知能结构,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1.1 生活中的不等式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感受生活,探索活动,例题导学,牛刀小试,解决问题,盘点收获,回归生活,迁移拓展[来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