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 学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9344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 学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9344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4.1《论语》十二章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4.1《论语》十二章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先学,文言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论语》十二章 班级_________组别_________组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通过之前的学习,同学们对本课文言文的句子翻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给这些句子分分类。1.孔子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上各有哪些主张?(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①学习态度: ②学习方法: ③修身做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人处世) 2.就以上主张的一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1. 本课有许多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和特殊的文言现象。让我们一起找找吧。⑴ 通假字例:“不亦说乎”中的“说”,“说”通 解释为 那么,本课中还有哪些通假字呢? ⑵ 古今异义例:“可以为师矣”中的“可以”在文中解释为 ,现在的“可以”解释为 那么,本课中还有哪些古今异义呢?饭疏食饮水 古: 今: 不亦君子乎 古: 今: 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 今: 吾日三省吾身 古: 今: ⑶ 词类活用例:“传不习乎”中的“传”,本来解释为 ,在文中解释为 那么,本课中还有哪些词类活用呢? 2.本课有两个很特别的字,他们分别是代词“之”和虚词“而”,那么通过学习,请你试着概括“之”和“而”在不同的句子中的不同解释。之:代词 学而时习之结构助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 曲肱而枕之而:(1)人不知而不愠 (2)为人谋而不忠乎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曲肱而枕之 (8)不义而富且贵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答案】【自主先学】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习方法)(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道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人处世)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人处世)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人处世)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道德修养)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道德修养)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文言小结】1.(1)悦 愉快 “有”通“又”,在整数和零数之间(2)可以凭借 能够 “水”在古义中解释为“冷水”,现在解释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古:多次 今:数词,三(3)传授 传授的知识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状语,每天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2.转折 转折 转折 承接 承接 转折 承接 承接 修饰 并列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共21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