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1)新人教版
展开1. 以下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6)2=−6B.(−3)2=−3C.(−16)2=±16D.a2=a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3=5B.3−2=1C.32−8=2D.3+3=33
3. 若代数式xx−1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A.x≠1B.x≥0C.x>0D.x≥0且x≠1
4. 已知x是实数,则x−π+π−x+x−1π的值是( )
A.1−1πB.1+1πC.1π−1D.无法确定的
5. 若线段a,b,c组成Rt△,则它们的比为( )
A.2∶3∶4B.3∶4∶6C.5∶12∶13D.4∶6∶7
6.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D=60∘,且AD=AB,则∠BCD=( )
A.30∘B.15∘C.45∘D.35∘
7. 如图,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2,AB⊥OA于A,且AB=1,以OB为半径画圆,交数轴于点C,则OC的长为( )
A.3B.2C.3D.5
8. 在矩形ABCD中AD与BD相交于点O,作AP⊥BD,垂足为P,若PD=3PB,则∠AOB的度数是( )
A.30∘B.45∘C.60∘D.90∘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两个角为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10. 若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D.以上结论都不对
11.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O=4,OD=7,△DBC的周长比△ABC的周长( )
A.长6B.短6C.短3D.长3
12. 如图所示,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AD上的点,且CE=DF,AE,BF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AE=BF;②AE⊥BF;③AO=OE;④S△AOB=S四边形DEOF中,错误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化简: 23=________.
写出一个与3是同类二次根式的式子:________.
如图,已知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点C到AB所在直线的距离等于________.
在△ABC中,AC=3,∠A=30∘,BC=1,则AB=________.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B=100∘,则∠A=________,∠D=________.
如图,点O(0, 0),B(0, 1)是正方形OBB1C的两个顶点,以对角线OB1为一边作正方形OB1B2C1,再以正方形OB1B2C1的对角线OB2为一边作正方形OB2B3C2,再以正方形OB2B3C2的对角线OB3为一边作正方形OB3B4C3,⋯⋯,依次下去,则点B6的坐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计算: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
(1)化简: 212−418+348;
(2)化简: 0.49−378−1−−32.
已知y=2x−5−5−2x+3,求2x+y2x−y的值.
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的“面积法”给了小明以灵感,他惊喜的发现,当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摆放时,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a2+b2=c2.(请你写出证明过程)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BA的延长线上,且BE=AD,点F在AD上,AF=AB,求证:CF=EF.
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8cm,BD=6cm,DH⊥AB于H,求DH的长.
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30∘.分别以直角边AC和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等边△ABE.过点E,作EF⊥AB,垂足为F,连结DF.
求证:
(1)AC=EF;
(2)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求证:CE=CF;
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G是AD上一点,如果∠GCE=45∘,请你利用1的结论证明:GE=BE+GD;
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
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中,AD // BC(BC>AD),∠B=90∘,AB=BC,E是AB上一点,且∠DCE=45∘,BE=4,DE=10, 求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A
【考点】
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解析】
分别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即可.
【解答】
解:A、−(−6)2=−62=−6,故此选项正确;
B、(−3)2=3,故此选项错误;
C、(−16)2=16,故此选项错误;
D、a2=|a|,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2.
【答案】
C
【考点】
二次根式的减法
合并同类项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及同类二次欧根式的合并分别计算各选项,然后对比选项即可.
【解答】
解:A,2和3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直接合并,故本选项错误;
B,2和3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直接合并,故本选项错误;
C,32−8=32−22=2,故本选项正确;
D,3和3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3.
【答案】
D
【考点】
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x≥0x−1≠0 ,
解得:x≥0且x≠1.
故选D.
4.
【答案】
A
【考点】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
由二次根式的性质,可知x−π≥0,π−x≥0,得出x=π,代入所求代数式,即可求出其值.
【解答】
解:由题意,得x−π≥0π−x≥0,
解得x=π,
∴ x−π+π−x+x−1π
=0+0+π−1π=1−1π.
故选A.
5.
【答案】
C
【考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
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解答】
解:A,22+32=13≠42, 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B,32+42=25≠362, 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C,52+122=169=132, 故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正确;
D,42+62=52≠72, 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
【答案】
A
【考点】
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
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C=90∘,∠ACB=45∘,AB=AC,求出∠DAC=3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D=75∘,即可得出∠BCD.
【解答】
解:∵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BAC=90∘,∠ACB=45∘,AB=AC,
∵ ∠BAD=60∘,且AD=AB,
∴ ∠DAC=90∘−60∘=30∘,AD=AC,
∴ ∠ACD=∠ADC=(180∘−30∘)÷2=75∘,
∴ ∠BCD=∠ACD−∠ACB=75∘−45∘=30∘.
故选A.
7.
【答案】
D
【考点】
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勾股定理
【解析】
先在直角△OAB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B,再根据同圆的半径相等即可求解.
【解答】
解:∵ 在直角△OAB中,∠OAB=90∘,
∴ OB=OA2+AB2=22+12=5,
∴ OC=OB=5.
故选D.
8.
【答案】
C
【考点】
矩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解析】
关于本题考查的矩形的性质,需要了解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
解:如图所示,
在矩形ABCD中,AO=BO=DO,
又∵ PD=3PB,
∴ PO=PB,
∵ AP⊥BD,AP=AP,
∴ △ABP≅△AOP,
∴ AB=AO,
又∵ AO=BO,
∴ △ABO是等边三角形,
∴ ∠AOB=60∘.
故选C.
9.
【答案】
C
【考点】
等腰梯形的性质
菱形的判定
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A,有三个角为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故选项错误;
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而不一定垂直,故选项错误;
C,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故选项正确;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
【答案】
A
【考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
化简等式,可得a2+b2=c2,由勾股定理逆定理,进而可得其为直角三角形.
【解答】
解:∵ (a+b)2−c2=2ab,
∴ a2+b2+2ab−c2=2ab,
∴ a2+b2=c2,
∴ 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选A.
11.
【答案】
A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解析】
【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AB=DC,AO=CO=4,OB=OD=7,
则AC=8,BD=14,
则DC+BC+BD−AB+BC+AC=BD−AC=6,
即△DBC的周长比△ABC的周长长6.
故选A.
12.
【答案】
A
【考点】
正方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解析】
根据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及CE=DF,可证出△ADE≅△BAF,则得到:①AE=BF,以及△ADE和△BAF的面积相等,得到;④S△AOB=S四边形DEOF;可以证出∠ABO+∠BAO=90∘,则②AE⊥BF一定成立.错误的结论是:③AO=OE.
【解答】
解:∵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CD=AD,
∵ CE=DF,
∴ DE=AF,
∴ △ADE≅△BAF,
∴ AE=BF,故①正确;
∵ ∠ABF+∠AFB=∠DAE+∠DEA=90∘,
∴ ∠AFB+∠EAF=90∘,
∴ AE⊥BF一定成立,故②正确;
假设AO=OE,
∵ AE⊥BF(已证),
∴ AB=BE(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 在Rt△BCE中,BE>BC,
∴ AB>BC,这与正方形的边长AB=BC相矛盾,
∴ 假设不成立,AO≠OE,故③错误;
∵ S△ADE=S△BAF,∠DEA=∠AFB,∠EAD=∠FBA,
∵ S△AOB=S△BAF−S△AOF,
S四边形DEOF=S△ADE−S△AOF,
∴ S△AOB=S四边形DEOF,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错误的只有一个.
故选A.
二、填空题
【答案】
63
【考点】
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解析】
利用根式的运算求解即可.
【解答】
解:23=2×33×3=63.
故答案为:63.
【答案】
12(答案不唯一)
【考点】
同类二次根式
【解析】
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解答.
【解答】
解:12=23,与3是同类二次根式.
故答案为:12(答案不唯一).
【答案】
4105
【考点】
勾股定理
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
连接AC,AB,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三角形各边的长,从而得到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求得底边AC上的高,再根据面积公式即可求得AB边上的高.
【解答】
解:连接AC,BC.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22,BC=AB=10,
∵ BC=AB,
∴ 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 AC上的高是22,
∴ 该三角形的面积是4,
∴ AB边上的高是810=4105.
故答案为:4105.
【答案】
1或2
【考点】
勾股定理
【解析】
【解答】
解:如图1,过点C作CD⊥BA于D,
∵A=30∘,
∴ AC=2CD=3,
∴ CD=32,
∴ AD=AC2−CD2=32,
BD=BC2−CD2=12,
∴ AB=AD+BD=2.
如图2,过B作BD⊥AC于D,
∵A=30∘,
∴ AB=2BD,
则AD=AB2−BD2=3BD,
∴ CD=AC−AD=3−3BD,
又∵ BD2+CD2=BC2,
∴ BD2+(3−3BD)2=1,
解得BD=1或BD=12,
则AB=2或AB=1.
故答案为:1或2.
【答案】
80∘,100∘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
如图: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可得AD // BC,所以可求得∠A度数,根据对角相等即可求出∠C的度数和∠D的度数.
【解答】
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D // BC,
∴ ∠A+∠B=180∘,
∵ ∠B=100∘,
∴ ∠A=80∘.
∵ ∠B=∠D,
∴ ∠D=100∘.
故答案为:80∘;100∘.
【答案】
(−8, 0)
【考点】
正方形的性质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规律型:点的坐标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由图中可以得到B1所在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B2所在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2,B3所在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3;B4所在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4;B5所在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5;可推出B6所在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6=8.又因为B6在x轴负半轴,所以B6(−8, 0).
【解答】
解:∵ 正方形OBB1C,
∴ OB1=2,B1所在的象限为第一象限;
∴ OB2=(2)2,B2在x轴正半轴;
∴ OB3=(2)3,B3所在的象限为第四象限;
∴ OB4=(2)4,B4在y轴负半轴;
∴ OB5=(2)5,B5所在的象限为第三象限;
∴ OB6=(2)6=8,B6在x轴负半轴.
∴ B6(−8, 0).
故答案为:(−8, 0).
三、解答题
【答案】
解:(1)原式=2⋅23−4⋅24+3×43
=43−2+123
=163−2.
(2)原式=0.7+0.5−3
=−1.8.
【考点】
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平方根
立方根的应用
【解析】
暂无
暂无
【解答】
解:(1)原式=2⋅23−4⋅24+3×43
=43−2+123
=163−2.
(2)原式=0.7+0.5−3
=−1.8.
【答案】
解:由题意可得,2x−5≥0,5−2x≥0,
解得 x≥52,x≤52, 则x=52.
当x=52时, y=3.
则2x+y2x−y=4x−y=10−3=7.
【考点】
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解析】
暂无
【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2x−5≥0,5−2x≥0,
解得 x≥52,x≤52, 则x=52.
当x=52时, y=3.
则2x+y2x−y=4x−y=10−3=7.
【答案】
证明:∵ S五边形面积=S梯形面积1+S梯形面积2
=S正方形面积+2S直角三角形面积,
即:12(b+a+b)⋅b+12(a+a+b)⋅a=c2+2×12ab,
即12ab+b2+a2+12ab=c2+ab,
即:a2+b2=c2.
【考点】
勾股定理的证明
【解析】
根据S五边形面积=S梯形面积1+S梯形面积2=S正方形面积+2S直角三角形面积即可求解.
【解答】
证明:∵ S五边形面积=S梯形面积1+S梯形面积2
=S正方形面积+2S直角三角形面积,
即:12(b+a+b)⋅b+12(a+a+b)⋅a=c2+2×12ab,
即12ab+b2+a2+12ab=c2+ab,
即:a2+b2=c2.
【答案】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CD // AB,CD=AB,
∴ ∠D=∠EAF,
∵ BE=AD,AF=AB,
∴ AE=DF,CD=AF,
在△CDF和△FAE中,
CD=FA,∠D=∠FAE,DF=AE,
∴ △CDF≅△FAE(SAS),
∴ CF=EF.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解析】
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CD // AB,CD=AB,即可证得∠D=∠EAF,又由BE=AD,AF=AB,易得AE=DF,CD=AF,然后由SAS证得△DCF≅△AFE,即可证得结论.
【解答】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CD // AB,CD=AB,
∴ ∠D=∠EAF,
∵ BE=AD,AF=AB,
∴ AE=DF,CD=AF,
在△CDF和△FAE中,
CD=FA,∠D=∠FAE,DF=AE,
∴ △CDF≅△FAE(SAS),
∴ CF=EF.
【答案】
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AC⊥BD,OA=OC=12AC=4cm,OB=OD=3cm,
∴ AB=5cm,
∴ S菱形ABCD=12AC⋅BD=AB⋅DH,
∴ DH=AC⋅BD2AB=4.8cm.
【考点】
菱形的性质
【解析】
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可求得菱形的面积,又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可根据勾股定理得AB的长,根据菱形的面积的求解方法:底乘以高或对角线积的一半,即可得菱形的高.
【解答】
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AC⊥BD,OA=OC=12AC=4cm,OB=OD=3cm,
∴ AB=5cm,
∴ S菱形ABCD=12AC⋅BD=AB⋅DH,
∴ DH=AC⋅BD2AB=4.8cm.
【答案】
证明:(1)∵△ABE是等边三角形,
∴∠BAE=60∘,AE=AB,
∵ ∠BAC=30∘,
∴ ∠CAE=∠CAB+∠BAE=90∘,
∵ EF⊥AB,
∴ ∠EAF+∠AEF=90∘,
∴ ∠AEF=∠BAC,
在△AEF和△BAC中,
∠AFE=∠BCA,∠AEF=∠BAC,AE=BA,,
∴ △AEF≅△BAC(AAS),
∴ AC=EF.
(2)∵ 以直角边AC向外作等边△ACD,∠BAC=30∘,
∴ ∠DAB=90∘,AD=AC,
又∵ EF⊥AB,
∴ AD // EF,
∵ AC=EF,
∴ AD=EF,且AD // EF,
∴ 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平行线的判定
【解析】
(1)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F=∠CAB,进而利用AAS求出△AEF≅△BAC,进而得出答案;
(2)根据(1)中所求结合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得出AD//EF,AD=EF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证明:(1)∵△ABE是等边三角形,
∴∠BAE=60∘,AE=AB,
∵ ∠BAC=30∘,
∴ ∠CAE=∠CAB+∠BAE=90∘,
∵ EF⊥AB,
∴ ∠EAF+∠AEF=90∘,
∴ ∠AEF=∠BAC,
在△AEF和△BAC中,
∠AFE=∠BCA,∠AEF=∠BAC,AE=BA,,
∴ △AEF≅△BAC(AAS),
∴ AC=EF.
(2)∵ 以直角边AC向外作等边△ACD,∠BAC=30∘,
∴ ∠DAB=90∘,AD=AC,
又∵ EF⊥AB,
∴ AD // EF,
∵ AC=EF,
∴ AD=EF,且AD // EF,
∴ 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
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
BC=CD,∠B=∠CDF=90∘,
∵ BE=DF,
∴ △CBE≅△CDF,
∴ CE=CF.
2证明:如图,延长AD至F,使DF=BE,连接CF,
由1知△CBE≅△CDF,
∴ ∠BCE=∠DCF,
∴ ∠BCE+∠ECD=∠DCF+∠ECD,
∴ ∠ECF=∠BCD=90∘,
又∵ ∠GCE=45∘,
∴ ∠GCF=∠GCE=45∘
又∵ CE=CF,GC=GC,
∴ △ECG≅△FCG,
∴ GE=GF,
∴ GE=DF+GD=BE+GD.
3解:如图,过点C作CG⊥AD,交AD的延长线于G,
在直角梯形ABCD中,
AD//BC,
∴∠A=∠B=90∘,
∵ 四边形ABCG是矩形,且AB=BC,
∴ 四边形ABCG是正方形,
∴ AG=BC,
由12可得DE=DG+BE,
∴ 10=4+DG
∴ DG=6
设AB=x,则AE=x−4,AD=x−6
在Rt△ADE中,AE2+DA2=DE2
则102=x−62+x−42
解得:x=12或x=−2(舍去),
∴ AB=12,
∴ S梯形ABCD=12AD+BC×AB
=12×6+12×12=108,
则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为108.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勾股定理
梯形的面积
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直接证明△CBE≅ΔCDF,从而得出CE=CF;
2延长AD至F,使DF=BE,连接CF,根据1知么BCE=∠DCF,即可证明.EF=∠BCD=90∘,根据之GCE=45∘,得∠GCF=∠GCE=45∘,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ΔECG≅ΔFCG,即GE=GF,即可得出答案GE=DF+GD=BE+GD;
3过C作CFLAD的延长线于点F.则四边形ABCF是正方形,设DF=x,则AD=x−4,AD=x−6,根据(2)可得:DE=BE+DF=4+x,在直角△AD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解答】
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
BC=CD,∠B=∠CDF=90∘,
∵ BE=DF,
∴ △CBE≅△CDF,
∴ CE=CF.
2证明:如图,延长AD至F,使DF=BE,连接CF,
由1知△CBE≅△CDF,
∴ ∠BCE=∠DCF,
∴ ∠BCE+∠ECD=∠DCF+∠ECD,
∴ ∠ECF=∠BCD=90∘,
又∵ ∠GCE=45∘,
∴ ∠GCF=∠GCE=45∘
又∵ CE=CF,GC=GC,
∴ △ECG≅△FCG,
∴ GE=GF,
∴ GE=DF+GD=BE+GD.
3解:如图,过点C作CG⊥AD,交AD的延长线于G,
在直角梯形ABCD中,
AD//BC,
∴∠A=∠B=90∘,
∵ 四边形ABCG是矩形,且AB=BC,
∴ 四边形ABCG是正方形,
∴ AG=BC,
由12可得DE=DG+BE,
∴ 10=4+DG
∴ DG=6
设AB=x,则AE=x−4,AD=x−6
在Rt△ADE中,AE2+DA2=DE2
则102=x−62+x−42
解得:x=12或x=−2(舍去),
∴ AB=12,
∴ S梯形ABCD=12AD+BC×AB
=12×6+12×12=108,
则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为108.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新人教版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滨州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东省滨州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新人教版
2020-202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