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二模)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展开如皋市2022届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左传》记载:春秋时,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召大臣公子宋去却故意不给他吃。公子宋伸指向盛甲鱼的鼎里蘸了点汤,尝了尝就走了。郑灵公大怒,欲杀公子宋,后来反而被其弑杀。这反映出,当时
A.诸侯势力逐渐崛起
B.传统秩序逐渐瓦解
C.宗法制度走向崩溃
D.诸侯之间矛盾尖锐
2.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管仲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是农则田垦,田恳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等。这表明管仲
A.劝告统治者要重视百姓道德教化
B.极力提倡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主张依赖市场经济调节资源配置
D.重视经济发展对国家的作用
3.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东汉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由此可知,东汉
A.选官杜绝了请托舞弊的现象
B.九品中正制的雏形开始出现
C.人才选拔日益强调实际能力
D.监察制度与考试制度紧密结合
4.北宋程颐、程颢指出:“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中国而用夷狄礼,则便夷狄之。”宋初学者石介将佛、道视为“中国”坏乱之源:“释、老之为怪也,千有余年矣。”这反映了他们
A. 力图复兴儒学
B. 思想僵化落后
C.热衷文化交流
D. 主张三教并行
5.明朝统治者“诏天下府、州、县编赋役黄册”,由各户真实详细填写人丁和田产状况,自下而上层层造册,最后报送户部,并且在刑律中对不如实填写的情况作出严厉的惩处规定。这一举揩
A.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
B.反映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D.有利于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6.下图是1899年翻刻的木版年画《射猪(主)斩羊(洋)图》。年画两边有对联:“万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斩羊颈,问畜牲还想来么!”身穿红色官袍的清朝官员正下令行刑。这幅年画
A.表明义和团运动得到清政府支持
B.体现反侵略求民主的时代潮流
C.有利于扩大反洋教斗争的影响力
D.寓意列强四分中国的企图破产
7.在汹涌的“孔家店”的舆论氛图里,梁漱溟不赞同陈独秀等人提出的无条件吸收西方民主与科学的主张,而是重新举起“仁”的大旗,大力赞扬儒家的“直觉人生”,批评西方的“理智人生”和“功利人生”。这表明梁漱溟
A.继承了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B.力图发掘儒学的现代价值
C.揭示中西文化的优劣之分
D.否定西方民主科学的主张
8.全面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走遍太行山35个县82个村庄,仅在武乡县就先后5次进驻9个村庄。在这个仅有14万人口的小县,有9万多人参加抗日,其中2万人牺牲。山西孝义市石践村有400多口人,其中120人成为了八路军战士,22 人牺牲。这一现象表明
A.八路军激发了民众爱国热情
B.敌后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
C.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抗战的不利形势得到扭转
9.1948年,中共中央在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中指出:不要将国民党人经营的工商业都叫作自僚资本而加以没收......对于小官僚和地主所办的工商业,则不在没收之列。一切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严禁侵犯。当时这一指示有利于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确立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C.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
D.改善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10.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文章标题中含有“劳动”一词的报道数量统计。这一现象
时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篇数 | 209 | 255 | 269 | 327 | 345 | 429 |
A.适应了社会变革和建设需要
B.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建立健全
C.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D.保证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11. 1953 年《选举法》中规定,乡镇、市辖区出席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采用以举手代替投票的方法,并仿照苏联模式,实行等额选举。1979 年《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一徘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的普选权得到实现
B.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加强
C.民主政治走向了法律化
D.民主制度得到逐步完善
12.1977 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作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9月18日,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1981 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这些举措
A.反映了拨乱反正的要求
B.助推完整国民教育体系建立
C.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体现了“双声”方针的精神
13.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在《西方问答》一书中介绍道:“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他介绍的这一现象最有可能是
A.美国发生经济大危机
B.英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西班牙出现价格革命
D.明朗时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14. 1701年6月,英国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威廉和玛丽死后的王位继承问题;国家颁布的每项法令必须经枢密院大臣签字方能生效;司法官为终身制,只有不称职者方可被国王免职。这一规定意在
A.保证官员群体的素质
B.推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推动政党政治的发展
D.通过立法限制国王权力
15.下图是1764-1850年英国商品价格指数和英国男性工人实际工资指数(指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以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 ,表中数据表明
A.价格指数的不断攀升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结果
B.工业化和工厂制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劳动岗位
C.工业革命总体上导致工人生活水平的普遍恶化
D.工业革命的发展有利于工人实际收入的改善
16.自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至今,世界银行的行长均是美国人,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现过几位美国籍代理总裁,共余都是由欧洲人担任总裁。这一现象反映出
A.美国掌掘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B.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C.战后金融体系是欧美斗争妥协的产物
D.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
分,第20题12分。
17.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社会的粮食问题历来受到高度重视,粮食政策的制定往往成为政治斗争的焦点和社会危机的导火索。历代政府均把粮食安全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汉代贾谊认为粮食储备是“天下之大命”,晁错提出“贵五谷而贱金玉”的见解,并大声疾呼:“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粮食专仓储备制度创于春秋战国之际,至隋代已具宏大规模,史称“资储遍于天下”。古代粮食流通从西周的官定粮价,到春秋战国的“平粜”,再到西汉、北宋一度出现的政府全面干预,复到近世较为平稳的政府市场互补,经历了一个在曲折反复中逐渐彰显自由市场意识的边程。一些月令书中强调人的活动要与自然的规律相一致,以避免灾害发生,至今仍有科学含义。
——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材料二圈地运动早在15世纪就已经在英国盛行,它为资本家提供了雇佣劳动力,并将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化的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16世纪中期,土豆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17世纪时,土豆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l8 世纪初,英国人唐森仿效荷兰人的做法,用粘土和石灰混合成泥灰做肥料,施焚沙地上,使之变成可耕地。这在英国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1842年,英国和德国兴建了制造化肥的工厂。1861 年,美国拥有的收割机已超过10万台。1860-1910年间,美国小麦产量增长近3倍,畜牧业也有了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世界上小麦、棉花、肉类等的重要出口国
——摘编自王荣声《近代欧美国家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初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粮食安全观的基木内容。(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欧美各国能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原因(5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粮食安全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普遍意义。(4分)
18. (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评选变迁一览表(部分)
时期 | 典型代表 |
20世纪50年代 | “万能工具胎研制者”王崇伦、“盐田大改造”孙华喜、“我国第一粒滚珠创造者”宋世发、“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他们无私奉献、团结苦干,树立了“不怕死不怕苦”的现金榜样,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
20世纪60至70年代 | “铁人”王进喜是这一时期劳动模范的代表人物,他发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锤炼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 |
20世纪80至90年代 | 一心为乘客的公交售票员李素丽、“两弹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抓斗大王”包起帆、“当代愚公”李双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在时代浪潮中勇追先锋,通过劳动创新,充分发挥自身智力与潜能,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汇聚了强大的科技力量。 |
21世纪初至今 | 宇航员杨利伟、体育明星姚明、普通农民工张小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私营企业主永芝、百度员工“网络语音架构师”贾磊、拯救人民健康于危难之际的功勋模范钟南山、陈薇。他们以自身的勤奋与实干精神,坚定地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前列,汇成一幅“劳动创造美”的生动图卷。 |
——摘编自王霖凡、赵冰《“变”与“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的变迁发展逻辑》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9. (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马关条约》的签订,给清政府行将崩溃的财政体系和国民经济以致命打击。
对外被一个新近崛起的小国打败,这一严酷事实,不能不引起一批有识之士的思考;对内各级官员大多不遑顾问地方利弊与生民休戚,各地人民纷纷掀起不同形式的求生
存斗争。甲午战后洋务运动的破产势必导致“中体西用”为理论核心的洋务思潮的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维新思潮的兴起。维新派的主要代表康、梁等都是些“拿起笔杆做刀枪”的读书人,他们从变法一开始就提出了“全变”的思路与齐头并进的举措,不分轻重缓急的操作,使传统的顽固守旧力量及各种潜在的反对势力都被动员起来。光绪皇帝没有实权,而推动变法的维新派也没有能为变法争取最高实权人物的支持。洋务派集团中虽然有一部分人主张改革现行政治休制的弊端,但他们循序渐进的改革路线又被激进的改革派激烈反对。顽固派阻挠对康有为等变法者的认同,造谣惑众、挑动社会对变法的恐惧和不满,最后将变法扼杀在摇篮中。
——摘编自张喜云《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戊戌变法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发生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归纳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主客观因素。(6分)
20.(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轨迹 | 詹天佑人生轨迹 |
1861年洋务运动开始 | 1872年赴美留学,1881年学成归国 |
1888年中法战争 | 1888年参与天津—大沽铁路修建 |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 1894年完成滦河大桥 |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 1905年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
1911年武昌起义 | 1911 年领导粤路公司反对清廷出卖路权 |
1912年民国成立 | 1912年任中华工程师总会会长,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后任交通部技监、制定中国最早铁路标准及规章制度 |
1915年二十一条 | |
1919年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 1919年出任国际机构下辖技术部委员,期间为收回路权而心力憔悴,4月24日因病逝世。 |
(1)根据材料,指出时代背景,并概括詹天佑对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主要贡献。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詹天佑人生轨迹中体现的精神品质。(6 分)
如皋市2022届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B | D | C | A | C | C | B | A | C | A | C | A | C | D | D | C |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3分,第19、20题各12分。
17.(15分)
(1)(6分)内容:将粮食安全提升到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2分);提倡以农为本(1分);重视粮食仓储(1分);政府干预和自由贸易相结合调节粮食流通;(1分)强调遵循自然规律的灾害预防理论。(1分)
(2)(5分)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2分);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高产农作物品种传入欧洲(1分);工业革命开始后,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推广(1分);施肥等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1 分)
(3)(4分)意义: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1点1分,共4分)
18.(13分)
分值 | 要求 |
10~13 |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引用两个以上的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分析准确,论证充分,结论合理;逻辑严谨,表述通顺。 |
7~9 |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引用两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分析较准确,论证较充分,结论合理;逻辑较严谨,表述通顺。 |
4~6 | 能够拟出论题,基本符合要求。能够运用一个史实支持论题;有一定的分析、论证;表述较通顺。 |
0~3 | 能够拟出论题,能够运用史实说明。 |
(评分标准:论题2分,写出一个方面的论据给3分,总分不超过9分。史论结合,层次分明,表述流畅2分)
示例:
论题:新中国劳模评选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教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逐步开展,需要调动广大工农阶级的积极性,满足国家工业基础建设的需要。国家提倡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劳动技术创新的劳模评选标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评选出“”盐田大改造”孙华喜、“万能工具胎研制者”王崇伦、“铁人”王进喜等一批先进典型。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提倡科教兴国,不但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还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劳模评选标准不断发展,经济贡献和科技创新日益得到重视。20世纪80至90年代,“两弹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汇聚了强大的科技力量和精神力量。
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民族复兴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风气日渐包容和开放。劳模评选标准有了新的时代特色,在勤奋实干的基础上更加多元,杰年的体育运动员、帝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私营企业主、造福社会的科学家、优秀的工程师等等都得到了肯定和表彰。21世纪以来,宇航员杨利伟、体育明星姚明、普通农民工张小斌、百度员工“网络语音架构师”贾磊等先进模范人物,绘成一幅“劳动创造美”的生动图卷。
劳模评选标准是新中国七十多年发展变化的缩影,体现出中国主流劳动价值观念的变化。
只写论题,没有阐述,或阐述不准确,论题部分不得分。
注:“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参考论题:
论题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劳模的结构日趋多元化。
论题二:劳模精神推动了现代中国的社会进步。
论题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结构有所改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内涵没有变。
论题四:劳模始终是现代中国时代的领跑者和民族精神的典范。
论题五:改革开放后,劳模群体的形象不断扩展和丰富。
论题六:新中国劳模评选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论题七:新中国劳模评选的标准变化体现时代的变迁。
19. (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6分)经济背景:19世纪末中国社会国民经济极度贫弱,濒临崩溃。(1分)
政治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清政府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1分)
文化背景;洋务思潮衰落,维新思潮兴起。(2分)
(2)(6分)客观因素:改革派和反对派在政治力量对比上的不平衡(2分);变法的社会文化氛围不成熟(1分)。
主观因素:维新派变法的指导思想不完善(1分);缺乏政治斗争经验(1分);变法策略缺乏灵活性(1分)。
20. (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6分)时代背景: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探索救亡道路。(2分,1点1分)
贡献:探索铁路修建技术;维护中国路权;探索建立铁路标准及规章制度;培育工程技术人才。(4分,1点1分)
(2)(6分)精神品质: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严谨细致、深入实践的科学精神;勇于担当、国家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6分,每点2分)
1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历史 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历史 PDF版,文件包含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历史含答案pdf、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历史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历史 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历史 PDF版,文件包含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历史含答案pdf、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历史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